“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的研制与应用

2021-12-22 03:00陈玫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体位

陈玫

小儿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苏醒期,因术后疼痛、年龄、留置引流管与尿管等原因,常常发生躁动,表现为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无法安抚、不合作等。苏醒期躁动可引发气管痉挛、呕吐反流、误吸等,导致呼吸困难,增加手术创面出血,从而影响患儿术后康复,甚至危及患儿生命[1-2]。为减轻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提升其苏醒期舒适度,本研究结合小儿生理解剖特点,研制了一款“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具体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7—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外科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岁;②接受全身麻醉下的外科手术治疗;③有明确监护人且监护人认知正常;④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麻醉方式下的手术治疗;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③合并多动症;④合并发育障碍;⑤麻醉禁忌证。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将120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6岁,平均3.16±1.18岁 。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6岁,平均3.59±1.14岁。两组以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苏醒期进行严密监护,及早发现躁动征兆并进行干预,不使用任何体位垫进行体位约束。

1.2.2 观察组 术后苏醒期使用医院自行研制的“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体位垫与患儿转运车同宽,内填充海绵,厚度为6 cm,形状如“翅膀”,设计8根50 cm长的带子,用于体位垫固定于患儿转运车上,患儿肩部置于在垫子的上缘,使患儿头部后仰,开放气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设计4个30 cm长的自粘魔术扣,用于患儿肩部、前臂的保护性约束(图1)。

图1 “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图示

1.3 评价指标

(1) 两组全身麻醉苏醒期舒适度比较:利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3]进行评价,指导患儿根据自身不适程度选择某个画脸,对应的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高,不适感越强,舒适度越低。

(2)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即从手术结束后第1天直至办理出院手续的间隔时间。

(3)比较两组术后麻醉苏醒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包括移动、留置针重置、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

(4)家属满意度:利用自制的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共有10个问题,每个问题按0~3级评分,相应表示完全不赞同、基本不赞同、一半赞同、完全赞同,总分0~30分,评分28~30分表示完全满意,20~28分部分满意,20分以下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苏醒期舒适度、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术后麻醉苏醒期使用“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后患儿麻醉苏醒期Wong-Baker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舒适度、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2.2 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麻醉苏醒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麻醉苏醒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是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具体指的是在术后麻醉苏醒期有过度兴奋表现,如呻吟、哭喊、语无伦次、妄想思维、肢体无意识动作、无理性言语、定向障碍等[4]。躁动是意识障碍的具体表现,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当前临床并未完全阐明[5]。相较于其他年龄段患儿,小儿由于耐受度低、认知度低,在麻醉苏醒期有更高可能出现躁动,具体表现为严重的烦躁不安、无法安慰的哭闹、定向障碍等[6]。为避免躁动或其他苏醒期不良情况发生后影响患儿安全,有必要做好发生前的预防干预。对于小儿这类自制力偏弱的人群,适当的体位约束对于控制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赖连妹等[7]选用质地较软的纯棉布材料配合尼龙固定带、尼龙搭扣及海绵垫设计制作小儿约束带,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小儿围术期安全性明显提高。张岳峰等[8]使用自制海绵约束带用于小儿手术中,有效避免了约束不良给患儿造成的伤害,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观察组在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使用自行研制的“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结果显示,相较于未使用体位垫的对照组,麻醉苏醒期Wong-Baker评分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后苏醒期中的应用具有实际价值,可明显提高患儿舒适度,减少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本研究研制的“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取材方便,布带都是采用纯棉布制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同时制作难度低,该体位垫能保证患儿牢固固定,不易脱落,可发挥良好的约束功能,限制患儿活动范围,对小儿适用度高。并且,“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固定使用的是魔术扣,可随时、随意调节布带松紧,不会勒伤患儿皮肤,操作简单,提高护理效率[9]。

综上所述,“翅膀型”小儿苏醒体位垫的应用可提高患儿麻醉苏醒期的安全,保证术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稳定,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减少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及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性,提升家属的满意度,能促进患儿临床康复,深化优质护理。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