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

2021-12-25 10:02黄鑫姚晨罗彬马沛
黑龙江医药 2021年23期
关键词:补片腹壁修补术

黄鑫,姚晨,罗彬,马沛

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河南南阳 473000;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南阳 473000

腹壁疝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可以发生,但高发人群是老年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下腹疼痛,腹泻和坠胀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疝依据其发生情况和部位的不同,分为较多类型,如手术切口不良愈合导致的切口疝和造口旁疝,与手术因素无关的半月线疝,脐疝和白线疝等[1]。疝无法自愈,因此治疗腹壁疝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单纯应用常规修补术往往效果不佳,还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患者疼痛感明显,恢复速度慢[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可以弥补常规修补术的缺点,治疗效果高,复发率低,患者恢复快[3]。本文主要探讨腹壁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3列腹壁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共37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1.7±3.6)岁,男20例,女17例。对照组共36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3.5±3.3)岁,男23例,女14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4]:经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腹壁疝。身体其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5]:依从性差。存在手术禁忌。身体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有精神病史。合并有基础疾病或恶性肿瘤。有语言或认知障碍。有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有感染性疾病或急性炎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应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麻后,常规逐层切开,之后充分暴露疝囊,游离疝囊直到颈部进行高位结扎,之后剪除疝囊的远端,在腹腔中放入残端(疝囊颈的)。如果疝环过大,需要相互缝合填充物,之后再放于疝环中。如果疝环过小,需要剪掉填充物中的支撑花瓣。将填充物放入疝环内,之后缝合、固定腹横筋膜和周围的组织,应用适当的补片放于腹股沟的后壁当中,通常无需缝合、固定。之后逐层缝合腹壁的周围组织。

1.3.2 研究组应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麻后,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从腹膜内窥能看到腹股沟疝的疝口为洞装小孔,从腹腔镜中将疝囊和腹膜前脂肪拉出并切除,在腹壁缺损处往上2 cm的位置锐性切开腹膜或段性分离,解剖腹壁下血管,耻骨,腹横筋膜和精索。选择10×6 cm的聚丙烯网盘片,铺平于腹膜前的间隙内,在据缺损处2 cm的地方通过钉合器固定,固定位置上道肌腱,下到骼耻束和韧带。如果疝缺损较大,已经处于内环位置或斜疝累及内环,则需要将精索用补片包裹,同时将补片修剪一个小口,覆盖在缺损处。之后通过可吸收线将切口缝合,关闭腹膜。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其中包含住院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代表无需再次手术,疝内容物恢复≥80%,腹痛等症状消失。显效代表无需再次手术,疝内容物恢复在71%~79%之间,症状明显好转。有效代表需要再次手术,疝内容物恢复在51%~70%之间,咳嗽时会出现牵扯疼痛,有包块突出腹壁。无效代表需要再次手术,症状未改善,疝内容物恢复≤50%[6]。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包含肺部感染,血清肿,肠麻痹,肠道损伤,切口并发症和腹腔感染。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 d、4 d后的疼痛情况,通过VAS即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为10分,分数于患者的疼痛程度呈正比[7]。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研究组住院时长、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6)研究组(n=37)tP住院时长(d)8.17±3.44 5.22±1.81 15.543<0.05手术时长(min)68.77±10.41 45.76±8.48 15.539<0.05术中出血量(ml)46.25±6.14 23.02±4.51 15.446<0.05下床活动时间(h)33.17±3.84 14.43±7.51 15.451<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2 d后、4 d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36)研究组(n=37)tP治疗前8.21±1.23 8.42±0.91 1.238>0.05治疗2 d后4.93±0.45 3.69±0.55 15.337<0.05治疗4 d后3.68±1.31 2.58±1.57 15.392<0.05

3 讨论

腹壁疝是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大部分患者均有腹壁薄弱、缺损现象。引发腹壁疝的原因有两种,即获得性和先天性,其中获得性是由手术不良愈合、腹壁强度降低,腹腔压力增大等原因所引发。先天性指腹壁组织发育异常导致,如白线疝患者,由于机体中白纤维有缺损引发[8]。目前临床中暂时没有预防腹壁疝的有效方法,此病发病率高,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9]。

目前,对于腹壁疝的治疗首选的方法就是手术,常规疝修补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且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还会出现张力过高的现象,因此应用局限性较大,效果不佳[10]。随着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无张力修补术在腹壁疝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且取代了常规疝修补成为首选治疗方法[11]。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通过人工合成的网片材料进行修补治疗,操作简单,且术后患者的痛疼度较轻,但治疗的创伤仍较大,且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较高[1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腹腔镜手术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以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基础的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多数患者更愿意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疾病[13]。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直视进行手术操作,创建气腹后粘连的组织会受到腹壁的牵拉,从而降低分离时的难度。由于不用切开腹部,因此操作更加简单[14]。在腹腔镜下操作术野清晰,不会对肠道产生较大的影响,促使患者术后能尽早活动,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15]。血清肿是疝修补术后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主要是疝囊中有血性积液导致。通常术后2~4周其可以自行吸收,但部分患者会持续,医护人员需要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将积液抽出同时进行加压包扎,反复几次后可以治愈血清肿,但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情况[16]。有关研究指出,应用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可以降低血清肿的发生率[1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和下床活动时间,由于是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因此不会对患者机体形成较大的损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小。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疝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就是术后疼痛,正常情况下,如果手术后患者出现疼痛,且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的话即为慢性疼痛[18]。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治疗难度大,部分患者终生需要通过药物治疗。较多因素,例如缝合不当,分离不当,显露不当、牵拉不当或钳夹不当等[19]均会引发术后的慢性疼痛。因此,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对神经的分布充分了解,依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补片和修补方式从而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机率,手术进行中,医护人员如果发现患者的神经有结扎现象,需要即刻松懈[20]。结果还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分析结果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1)补片的材料为高分子的生物材料,可以降低张力,从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术后痛疼度。(2)此方法治疗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3)其对人体的解剖结构充分利用,无需开腹即能进行手术相关操作,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出血量。此治疗方法的关键就是腹膜外间隙创建良好[21]。

给予腹壁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术后给予腹带加压,引流干净,可靠止血,消灭死腔可以有效降低发生感染,切口积液等情况,也能降低复发率[22]。(2)如果是切口疝需要先将切口处的瘢痕组织切除,将疝囊粘连松解,解剖腹壁的各层组织时需要沿疝环边缘操作,保证补片缝合时的效果[23]。(3)补片需要张力均匀,铺平后操作,补片边缘和周边组织缝合时应使用不可吸收的线进行缝合,以防补片移位,卷曲。(4)需要严密缝合破损的腹膜,预防腹内脏器和补片发生粘连。(5)选取补片时,尽量让其比缺损处的边缘大4 cm左右[24]。

综上所述,腹壁疝患者应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补片腹壁修补术
疝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PLGA/PP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防粘连性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用于应对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经编补片研究进展
自体阔筋膜移植在复杂腹壁缺损修补术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