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射频消融与脉冲射频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炎症因子改善作用分析

2021-12-25 10:02刘大伟
黑龙江医药 2021年23期
关键词:消融靶点腰椎间盘

刘大伟

乳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山东乳山 264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肢体麻木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保守治疗该疾病周期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发作,无法起到根治作用,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创伤性,术后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预后情况较差。近年来,射频介入逐渐被临床用于治疗该疾病,以靶点射频消融与脉冲射频较为常见,由于单一应用作为范围较小,治疗效果欠佳,故临床常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备受患者青睐[1]。基于此,研究进一步分析靶点射频消融与脉冲射频联合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治疗方法将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间接收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4.49±3.4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6±1.25)年。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86±3.2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1±1.16)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2]内相关诊断标准。②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腰椎滑落。②合并器质性病变。③肝肾功能不全。④认知功能异常。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靶点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如下:取俯卧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定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在患侧旁开7~8 cm穿刺点,在DSA直视下射频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进针过程中避开髂嵴,以安全三角入路刺入椎间盘靶点处,同时维持针尖与椎间盘纤维外环之间距离约为1 cm,经DSA确认针尖位置。以50 Hz、1.5 V测定感觉功能,以2 Hz、1.5 V测定运动功能,肌肉没有异常感觉及抽动,针尖在椎间盘内且与神经根保持安全距离。实施射频消融,温度设置为65℃、70℃、75℃,均为120 s,以出现麻、胀、热等感觉最佳。治疗过程中若患者无法耐受,可适当调整。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冲射频治疗,定位和穿刺与对照组相同,经DSA直视调整针尖位置,确保针尖在椎间孔内。测试:以50 Hz测定感觉阈值,0.4 V诱发放电样麻木、疼痛,以5 Hz测定运动阈值,0.8 V无肌肉抽动,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针尖方向与深度。实施脉冲射频,温度为42℃,频率5 Hz,脉宽为20 ms,维持360 s。

1.4 评价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估以下指标。(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重。(2)腰椎功能:分别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4]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5分,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提示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3)炎症因子: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与ODI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与ODI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与ODI评分对比(±s)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

组别治疗前观察组(n=40)对照组(n=40)VAS评分ODI评分tP 7.12±1.15 7.35±1.44 0.789 0.432 38.95±4.51 38.48±4.02 0.492 0.624治疗结束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P 3.02±1.08a 4.12±1.26a 4.192<0.001 13.25±2.84a 23.26±5.34a 10.467<0.001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IL-4、IL-10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pg/mL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p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b P<0.05。

组别治疗前观察组(n=40)对照组(n=40)IL-4 IL-10 tP 3.89±1.25 3.91±1.36 0.068 0.946 44.24±5.34 44.69±5.71 0.364 0.717治疗结束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P 8.75±1.35b 6.74±1.66b 5.941<0.001 79.56±4.28b 64.48±3.42b 17.409<0.00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及难治愈等特点,发病原因主要与外伤、退行性病变引起腰椎纤维损伤和髓核突出有关,最终导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严重损伤腰椎功能[5]。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案治疗该疾病逐渐受到临床关注。

靶点射频消融通过把电极尖端放置在突出物靶点处,在高温作用下,使椎间盘突出部分的髓核逐渐凝固、变性和收缩,以缩小椎间盘体积,减轻内部压力,从而解除椎间盘突出部分对神经组织的压迫,达到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的目的,并且不会对正常髓核组织产生影响。但单独应用射频消融治疗临床效果欠佳。脉冲射频治疗中温度较低,可防止因高温导致神经热损伤,具有微创、镇痛迅速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主要作用机制为在神经组织附近产生脉冲电流,阻止神经纤维信号传导,抑制疼痛信号传输,同时使脊髓疼痛感受抑制系统快速激活,发挥镇痛效果。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弥补单一治疗不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表明靶点射频消融与脉冲射频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与王平[6]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此外,相关研究指出,炎症因子可参与到神经性疼痛发生与发展,IL-4、IL-10均由Th2细胞分泌,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等促炎因子分泌。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更高,提示靶点射频消融与脉冲射频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其原因可能为,射频消融与脉冲射频联合治疗产生的效应均能够消灭受损神经附近的炎症介质,并且还可改善血液循环状况,修复受损的椎间盘神经。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靶点射频消融与脉冲射频联合治疗后,疼痛显著减轻,腰椎功能得到改善,并且还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消融靶点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基于系统药理学探讨莪术醇调控铁死亡和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见信如晤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消融
China’s Glaciers in Hot Water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