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内涵

2021-12-27 20:23胡柳娟
岭南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心

胡柳娟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 100000)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来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探索着这样的问题:我是谁?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这既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的基本问题,也是探索现代中国政治的基本脉络。然而,如果再翻开中国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转换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方面的特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其一,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依靠的力量;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政治使命的政党。实际上,这就已经清晰地向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从何而来、走向何处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在理解这两个特质的基础上探索中国政治的,于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治国理政实践中,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就紧密联系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和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了一系列的丰富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生成逻辑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提出,理想城邦政体“即让所有公民一律轮番参与统治和被统治。因为平等就是对所有同等的人一视同仁,而背离了公正原则建立起来的政体是很难维持其存在的”[1]255。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在传统政治城邦治理的过程中,城邦的设立既是对原始部落结构的摧毁,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新开启,它实际上所追求的却是一种现代政治价值取向,即人人平等。因而,要保持城邦政治共同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众的政治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找到自身的政治归宿,并共享这一现实的政治成果。同样,在近两百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回答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时提出:“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295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未来社会的构想,那就是要构建一个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5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再一次论证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所以,在看待作为“类本质”中的“人”与政治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马克思、恩格斯,都明确了现代社会是以将独立个体跃升为真正“自由人”为动力和基础的。这一理念立足的是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探索如何通过挖掘和调动“自由人”这一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来开启更高形态的社会建设。

然而,与亚里士多德所构想的未来社会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把所强调的社会理想更多地赋予了无产阶级政党。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由人”的最终获得关键在于消除生产资料与劳动关系的分离,以及这种分离所带来的物对人的异化,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4]119。于是,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过程中就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构建路径:它不单单是要实现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解放个体人,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联合体,占有社会总生产力,进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解放。从现实的实践来看,要实现这样的联合,无论从蕴含的力量还是组建的机制角度,都历史地具体地赋予到了无产阶级政党身上。具体来说,这种赋予一方面表现在政治目标上,提出要“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以达到“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5]65这一政治效果;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立场上,即“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39。这样一来,无产阶级政党与“全体个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可分解的力量,进一步,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之间是一体化的力量,离开了这样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构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也失去了存在和延续的基础。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就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原则建构起来的。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在机理来体现和反映的: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人的“独立个体存在”的具体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本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观的转换。因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国家建构和发展中的直接体现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6]105。这就是说,个体的独立不能脱离对“共同体”的依赖,一旦脱离,“独立的个体”就无法跃升为真正的“自由”。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应运而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也是在这样的理论范畴之中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论遵循的基本演绎路径是:以人的自由和现代化为使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价值取向和社会追求,探索如何通过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开启现代化的人类文明。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要将人的独立、自由抽取出来,而是力图在依托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的基础上发挥人民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突出社会主义平等、正义、公平、理性的精神,以此为出发点来布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发展框架。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民为中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观念。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社会主体性反应的本能化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延续。换言之,在中国共产党所探索的执政道路上,政党与人民是作为一个整体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6]114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7]1094的理念;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告诫党员干部:“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8]142;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了突出发展成果的共享,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9]279,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看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和调整,人民主体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逻辑起点。在这个整体里,人民群众汇聚起来的力量锻造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以其远大的社会追求塑造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国家。

显而易见,无论从社会主义国家观的角度,还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来说,都在相当程度上支配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产生、发展,并为其延续提供了载体和基础。于是,依照这两项要素构建起来的发展理念对社会及其政党自身所产生的作用就如物理学上的自由弦定律,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把这种物理上的时空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在国家和政党的发展轨迹中寻求政治机会的折中,这种折中既保证了国家的发展,又保证了政党的稳定。如果二者失其一,中国共产党势必无法在政治舞台中获得一席之地,更不可能成长为领导核心力量。另外,应当指出的是,如果从这两个角度来观察“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本身也能看到,它寻求的是最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政治认同,是与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取得最为密切的联系,这与西方国家以“部分利益”为主导的政党存在着本质区别。也恰恰是这一本质上的区别使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百年大党,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它又承载着中国传统政治所提倡的“民为本”文化因子,具有很强的历史现实感。这种现实感反过来又保证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活力和生命。概言之,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统合性和实效性,不可否认,这是其他政党无法模仿和超越的政治优势。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

理论的逻辑已经表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运行的内在要求,它并不仅仅刻画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想,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依靠政党来进一步塑造,使之具体、实用。这其中就包含了对理论思想内涵的呈现和表达问题,这种内涵主要从执政使命、执政基础、执政理念、领袖情怀四个方面体现:

1.执政使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对于任何一个政党而言,政党的使命决定了其品格精神和气质状态,一个政党有着什么样的使命担当,就能成就一番什么样的政党伟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自建党伊始,一百年来就以依托人民授予的权力为前提,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使命,人民历来就是其使命构建路径中的支柱力量。直到今天,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为了延续这一实际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6]133。这就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出发,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论做出的新论述。

为了体现这一理念的现实价值,中国共产党首先重新界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70多年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全新研判,其实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研判,在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新气质和全新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11],因而“要从最苦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2]。这些都是对现实中处于社会主要矛盾需求侧的回应,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期盼中践行使命,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

2.执政基础:“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6]135,习近平总书记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宣言,而是从执政党执政基础这一角度来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所谓执政基础,是指政党要维持执政地位赖以依存的基本要件,即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一般来说,执政基础所依赖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民。对于任何政党来说,如果离开了人民这个主体,就很难获得执政地位,即使获取了,也无法执好政。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执政基础所反映的也并不仅仅是概念本身,而是与国家政治形态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在中国政治形态中,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人民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也是促进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实际支持者,这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天然的联系:人民既是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地位的逻辑起点,也是维持长期执政地位的现实起点。就逻辑起点而言,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关系中,人民始终是根本;就现实前提而言,人民为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价值原则提供现实载体,即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人民的利益表达并予以实现为政治理想。所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内在理论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集中表达。第一,紧紧依靠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回答的是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13]。这意味着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一点都毋庸置疑。离开这一点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以百姓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14]第二,民心是最深厚的政治根基。如果说依靠人民是获取执政基础的来源,这对于一个政党而言仅仅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完全牢牢稳固政权,抓住民心才是持续的力量来源。因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不记得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15]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最广泛的政治资源和合法性基础,稳固党的长期领导地位。

3.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不管其最终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政治理想,根本的基础就是要把人民的需求与政党的回应联系起来,寻求高度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出发点,自然就需要表现在一种立场上,也就是执政理念之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6]就是从执政理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的基本立场问题。第一,人民作为整体的力量掌握着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理应把能否服务好人民作为衡量执政优良与否的重要指标。这对于反映和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17]。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为民造福并不是自吹自擂,也不是夸夸其谈,“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8]698。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轨迹中,“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8]698。这两方面的维度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实践主体,也是复合型主体:一是政党,通过有效凝聚和整合人民利益表达诉求而创造大于单个个体的力量和价值,实现全民财富和社会福利共享;二是人民,通过政党展开的实际治国理政的活动参与到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主导的活动中,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民主。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复合型主体实践中,运行路线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交叉复合的,其支点就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在贯穿执行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10]。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背后的支持力量,把服务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创造全社会的共享、全面发展。

4.领袖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郑重提出了自己的从政立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对全国县委书记指出:“当好县委书记,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民”[19]143,并嘱咐他们:“大家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19]144;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6]144“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简短的八个字却意味深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领袖的执政情怀角度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打开了新的境界,是中国共产党能力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既是一种思想深化,也是一种价值超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融入了领袖灵魂的理念,体现了领袖个人已经把秉承人民立场当作了个人终极的关怀,其精髓在于大格局、大作为、大贡献,领袖个人可以为党和国家的大事业舍弃“小我”而成就“大我”。关于这一点,早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在《要敢于做铺垫之事》一文中就有体现:“‘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20]87也正是因为有了领袖个人的崇高情怀,成就了整个政党,进而也就形成了对思想理论和价值原则的超越,为思想理论带来了现实效应:受领袖个人政治威望的影响,这一思想已经在全党深入人心,带来了强大的凝聚力。简言之,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已经体现在现实的执行力之中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中国政治形态中的生成并不是一个简单模式的套用与循环,也不是政治话语灌输中的神话,从根本上说,它是中国共产党一些要素和原则的积极整合,任何违背这个观念中要素和原则的言行都是站不住脚的。

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中的特质。在看到思想理念对政党成长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思想理念本身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理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在于践行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17]。

1.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实施各项政策,突出工作实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应,都是脱离群众的。”[7]1095新时代条件下,要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这一点依然很重要。因此,贯彻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战场中,突出为民服务的工作实绩,“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21]283。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切实感受到、体会到、享受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成果和思想分量。当前,经过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努力,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比如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而与日俱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再比如在脱贫攻坚大潮下边远山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城市化大潮下城市农民工工资的拖欠及子女入学等问题;还比如城乡居民医保、养老问题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国计民生,社会关注度特别高且内在关系错综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在实施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向下看”,破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思想,端正工作态度,虚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另一方面,要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从“精准”施策上下功夫,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人。

2.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来谋划社会的发展

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来谋划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理论层面,即坚持什么样的立场来看待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人民立场从来就是被作为一种坚定的信仰融入党的内在机理之中的。因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现实传递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即对待人民的态度和看法。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性质和历史所决定了的。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为人民服务原则和宗旨的现实体现“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19]213-214,而是需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中。这就引申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第二层面含义,即人民立场的表达和实现问题。新时代条件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发展结构、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转换动力都随之改变,人民对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体现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人民的这些需求作为立足点,创造更新、更优的发展路线。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治理、疫情防控常态化等战略,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条件和基础。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