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量表在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的应用①

2021-12-28 12:04刘建军
关键词:译语源语口译

刘建军

(鲁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2018年2月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6月正式实施。量表首次将“译”(笔译、口译)纳入其中,形成了口笔译能力等级量表,并清楚地界定和描述了口译能力和评定指标,填补了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尚未包含翻译能力的空白,对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课程设置、目标制定、教材和教案编写、能力测评等方面都有着指导意义。

随着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口译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越发凸显其沟通与桥梁作用,复合型口译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是培养国际化口译人才的基础阶段,但长期以来高校对口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应达到什么级别,一直遵循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笼统要求,缺少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等级量表的出现为口译人才的培养设定了明确的实践标准。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应抓住此次契机,对照能力量表,改进完善已有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测评方法。

一、量表中口译能力界定和描述

量表把口译能力定义为“通过口头表达形式,调用语言知识和策略将一次性的源语听力文本转换为目的语文本的跨文化语际中介能力。”根据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现状,量表把大学英语本科一年级定为能力五级,这与口译能力需要建立在一定双语能力基础上的要求相符(口译课程一般从大三开始设置)。因此,口译能力总表的初始级为第五级,最高级为九级。口译能力总表从第八级开始涉及同声传译能力,而本科阶段的口译学习只限于交传,因此,可以认为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学生的口译能力应从五级目标达到七级目标。

综合分析量表中上述三级目标的描述,笔者认为口译能力应从下面四个要素界定:一是口译知识,如“信息密度适中、语速正常、语段较短的讲话,如商务洽谈、培训沙龙等”;二是口译能力表现,如“能借助笔记做交替传译”和“译出源语中的重要信息和关键细节”;三是口译策略运用,如“运用增补、删减、显化等方法”,并且“能及时发现误译、漏译等错误,并在后续译语中纠正或补充”;四是典型口译特征,如“译语逻辑连贯,表达较为得体、流畅。”

量表通过口译能力总量表和分项量表对本科阶段学生应达到的口译能力进行了简明、清晰、规范和全方位的界定和描述,每条描述语均包括行为、标准、条件,是非常实际有效的工具。教师可以参照口译能力量表的描述和规定要求,进行口译课程目标设定和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口译教学质量。

二、量表在口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口译能力并不等同于语言能力,口译任务不是任何一个掌握了两种语言的人就能胜任的,而是涉及语言、文化、策略、场域、参与者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综合体。在口译训练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口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和语言能力相关。但随着训练的继续深入,语言能力的影响减弱,口译知识、策略、经验等其他因素会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口译教学要转变理念,从传统的“教学翻译”(以提高语言能力为目的)转向“翻译教学”(以翻译能力的提高为目的),把口译能力培养作为教学主线。因此,建议把口译能力总量表中的四个能力要素(口译知识、口译能力表现、口译策略能力和典型口译特征)作为口译能力提高的改进重点,将四个能力要素融进口译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及测评,重新设定教学目标,修改完善课程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三、增加口译知识储备

口译知识主要涵盖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和口译专业知识。量表中对口译知识的描述或评价都是通过表现参数中的“能做”描述来体现。量表在“语言能力总表”“组构能力总表”和“语用能力总表”中对口译能力所需要的口译知识进行了多层次描述。

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口译活动或课程的特点及难易程度,有顺序、分维度地加入上述口译专业和职业知识的学习,如课程设置可以先从开设“基础口译”课程开始,介绍口译职业、口译基本概念和理论,然后再开设“英汉/汉英交替传译”,学习口译基本技能和方法,最后再到“口译实战观摩与赏析”“模拟会议口译”等课程,了解口译实践的程序、语言服务产业的运作和职业规范。

量表把口译中的源语信息划分为六大功能类别,各类别又细分为文化交流、会展、旅游、商务、外事等五十多个具体口译场合。教师在教材编写或课堂材料选用中,可以充分依据这些话题,针对性选取口译材料,使学生在练习口译技巧的同时,不断接触和了解各种话题,熟悉不同口译场合,准确把握语言信息的主旨和要义,选择恰当的译语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

四、强化口译能力表现

量表中的口译能力表现是从产品的视角进行描述和评价的,即在每一个口译场合译员应该具备或表现出来的能力。从量表描述中,可以把口译能力表现归纳为三个方面:源语信息识别和存储、源语信息分析、译语表达。在口译中,译员需要利用注意力将瞬时记忆转变为短时记忆加以存储,并将源语的关键信息以笔记的形式记录,然后,分析和理解短时记忆和笔记中的信息,并搜索长时记忆中与之相匹配的译语,重组后进行表达。

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教师需要辅以源语识别和存储技巧的教授及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口译最基本的技巧:听辨、记忆和笔记,其中听辨技巧要强调关键词和逻辑关系的捕捉,记忆中要突出注意力和短时记忆的重要性,笔记要突出关键词、逻辑关联词的记录以及列举或叠加格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口译材料和话题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培养其提取、归纳、推断、综合处理话题信息的能力,包括辨析关键词和逻辑关系、辨析纵向和横向信息(主次信息)、主旨提炼等;注重译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信息重组、语言组织与表达、语序调整以及概括、归纳技巧应用等。

五、培养口译策略能力

口译策略运用是指在口译中,为合理分配认知资源,解决问题或提升口译效果运用的技巧、方法或行动,包括规划策略、执行策略、评估与补救策略。口译策略能力维度共含五个分量表,即口译策略能力表现总表和规划、执行、评估与补救四个分量表。

规划策略能力主要包括译前准备和译中的预测技能。在日常的课堂及课后练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译前准备的习惯,包括主动熟悉口译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程序、术语等;主动了解口译主题及相关内容。译前准备是译中预测的基础,学生在听记时,需要不断根据已准备的知识和现场语境,对后续源语信息做出合理预测,规划下一步译语的产出。

执行策略是指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根据交际目标,使用交际手段完成交际任务。口译执行策略能力主要涉及对源语理解、译语表达的监控和口译过程中注意力分配。源语理解监控主要指调动已储备的口译知识理解源语的过程。译语表达监控主要是对译语产出准确性、流畅性和逻辑性的监控。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强调听辨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没有集中的注意力就没有短期记忆,就没有源语的识别和存储,口译就成为无源之水。在口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执行程序,协调好听辨、记忆、笔记和译语表达各方面的精力分配。

口译评估和补救策略能力主要指译员对自身口译问题的判断及其成因的分析,以及纠正源语理解和译语表达错误的策略能力。在口译教学和练习中,学生应学会监控和评估自己的译语产出,有意识地从语言和交际两个方面检查自己的表达:语言方面,通过快速反思或查看笔记,检查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和语言使用的连贯性,评估源语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交际方面主要从听者的表情、手势或者对话中得到反馈。如发现译出的信息存在误译、漏译、理解偏差时,应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在口译任务结束之后,学生要学会对口译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反思,寻求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

口译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是口译能力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策略能力发展也是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或课下每一次口译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练习和实践的目的,有重点地突出具体口译策略,并不断总结学生口译策略运用效果,从而提升学生口译策略能力。

六、具备典型口译特征

量表中的典型口译特征是对译语产出质量的评价。口译量表结合国内外口译行业规范质量参数、口译资格认证考试标准和口译教学机构评量标准,基于实证研究,从交流内容(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表达(流利度和得体性)以及交互(逻辑连贯性和沟通有效性)三个方面描述口译产出的特征,对口译产出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此为标准,设计“口译质量自评量表”。课堂或课后要求学生进行口译“复盘”练习,即听口译练习录音,对译语进行完整转写(包括译语、重复、停顿、插入语等),然后进行对照源语和译语,根据质量自评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和经验总结。在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学习结束后,对比所有的“口译质量自评量表”,审视和反思口译质量情况,查找不足之处,以自我评估推动自我改善。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口译质量自评量表”进行同侪评估,在某个学生做练习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根据量表进行评价,或者将学生组成“练习对子”,互相评价。通过这种量表评价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监测和改进口译产出的不足,养成良好的交流表达习惯,使自己的口译产出始终具备典型的口译特征。教师则可以持续跟进学生口译产出情况,发现教学问题和盲区,提高教学水平。

七、结语

本文在详细分析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基础上,以口译能力等级量表为指导,结合教学经验,提出改变口译教学理念,变传统教学翻译模式为口译能力培养模式,把口译能力培养作为教学主线,强化培养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口译策略能力、心理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同时完善课程体系,补充口译知识学习,包括量表综合语言能力框架下所提到的百科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知识和话题知识,并在教学中构建以学生口译能力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估体系,教师测评、学生自评和同侪互评相结合,发现教学盲区,跟进学生反馈,全面促进学生口译能力的发展。

以量表为指导,改进和完善口译教学,培养具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元能力的口译人才,使他们具有国际视野,能清楚、详细地谈论和翻译广泛领域的话题,具备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这也符合新形势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战略的人才要求。

猜你喜欢
译语源语口译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