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实践

2021-12-28 23:20魏月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思维能力课外阅读

魏月

摘 要:进行英语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外阅读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对初中英語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进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是值得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面进行英语学习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英语学习活动观;思维能力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生语言技能之“读”技能提出的级别要求为,初中毕业时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学生综合语言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完成由能力向素养的转变,是每位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对课外阅读教学的启示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从梳理情节,唤起记忆、梳理语篇结构,把握语篇逻辑、细节阅读,对比异同、提升思维能力、评价作品,促进创意表达几个环节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其中,激活已知和经验,激发阅读兴趣、获取文本内容,构建新知结构属于学习理解层面;层次性提问,提升思维能力属于应用实践层面;评价作品,促进创意表达属于迁移创新层面。

梳理情节,唤起记忆是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前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唤起学生相似的生活经验,使其在知识层面和心理层面为下面的语篇解读活动做好准备。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了解阅读语篇的主题语境,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进行阅读前教学活动。教师可设计头脑风暴、复习回顾、理解主要细节内容等活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活已知;梳理语篇结构,把握语篇逻辑,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读文本内容,了解文本大意,掌握语篇结构,为深入文本的学习活动做铺垫。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流程与次序图和比较对比活动对语篇细节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层次性提问指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围绕语篇主题,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与语篇作者进行深度交流,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发展思维品质;评价作品指阅读语篇后学生就语篇传递的价值观、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能结合主题和自身经历,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形成新的认知心理图式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实践

本文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黑布林阅读》系列丛书的 《The Time Capsule》(《时光隧道》)的阅读指导教学实践为例,从三个层面之四个角度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实践。

《The Time Capsule》是Robert Campbell为《黑布林阅读》创作的第二个具有科幻色彩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Jan为了完成历史课题而制作了一个Time Capsule。通过这个Time Capsule她穿越到了过去,之后又回到现在,回来之后她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故事的主题为“人与自我”。作者创作此书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和完善自我,探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梳理情节,唤起记忆

该节授课内容主要围绕故事的后三章展开。这三章内容涵盖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尾,正是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部分。为了使阅读中和阅读后的活动顺利开展,笔者首先让学生用人物名填空,图文并茂的形式激活了学生对故事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的记忆。

经过前期的阅读和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已经有了了解,简单的人物填空帮助学生在阅读前阶段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下面的学习有所期待。小部分学生可能会填错,这一过程反而能帮助他们再次强化对故事主要人物和情节的认知,为下面的学习扫除障碍。

在学生熟知主要人物和情节后,笔者提问“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other characters?”以此引导学生开口,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加强学生对相关人物和情节的认知。

该项活动的设计兼顾了整个语篇的内容,体现了各个活动之间的层层递进和逻辑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前几个章节的大致内容。但是学生脑海中现有的有关故事的大框架还不足以支撑学生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对主要细节进行正误判断并修改错误的内容并不是为了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碎片化”,而是为后面的深入文本阅读活动做准备,使他们在做出推断、批判和评价等应用实践类活动时能够有理有据,而不是主观臆断。

2.梳理语篇结构,把握语篇逻辑

梳理语篇结构是帮助学生构建新知、把握语篇逻辑的有效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结构框架或流程图,以此帮助学生掌握语篇的内在逻辑,提高文本解构能力。Xiangying Jiang 和William Grabe认为,语篇结构图是阅读语篇语义结构的视觉表征形式,是多种结构图的统称,包含了多种不同逻辑关系的结构,常见的包括流程与次序(process-sequence)、比较和对比(comparison and contrast)等。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流程与次序图和比较与对比图两种工具,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目标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申辩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该小说后三章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所在,相较于整个故事情节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人物突出的性格特点、人物之间的冲突、情节的跌宕等在这三个章节里展现无遗。在“Going back”这一节中,笔者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how does Jan go back?”的流程与次序图,鼓励学生补充细节,进行创新,凸显自己的独到见解。笔者以两个问题提醒学生关注该情节发生的时间与环境背景:When is it?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旨在使学生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性和故事的完整性。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讨论和合作中,就“Going back”这一主题词对语篇进行深入解读,在完成流程与次序图的过程中,掌握语篇的内在逻辑,发生思维碰撞,增强自身的合作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故事高潮部分的重要信息和内在逻辑,在“A surprise discovery”章节中,笔者依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语篇结构图,帮助学生厘清故事脉络,跟随作者去感受故事的扣人心弦、出人意料……

3.细节阅读,对比异同

批判性思维必须以一般性思维能力(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 )为基础。着眼于比较和对比的细节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两者之间的异同,教师借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异同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Searching for Tom”章节中,Jan打开了Time Capsule,看到了Tom放在盒子里的东西。笔者首先使学生回忆Jan当初在盒子里放的东西,再对照Tom所放之物,紧接着笔者给出问题If you were Tom, what else will you put in the time capsule?Why?经过对比和思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得到发展。

4.层次性提问,提升思维能力

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层次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和学生的学情,依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设计问题的教学方法。层次性提问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可结合语篇的结构和逻辑,由易到难设置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深入把握语篇内涵。

在“A surprise discovery”章節中,在Jan听完了Tom的解释,看到信封里的内容后,笔者设计的层次性问题为:

(1)How does Jan feel at that moment?

(2)Do you think Tom is a real friend? Do you want to have a friend like Tom?

(3)Do you think Jan’s life can be normal again? Why?

(4)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d such a big fortune?

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学生根据文中的as white as a sheet即可推断出;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有关Tom的细节性内容,意在引导学生不要脱离语篇妄下论断。学生结合文本和自身的价值观,经过推断、批判等思维活动给出观点;第三个问题则要使学生基于自己对语篇结尾的理解做出合理推断,why的追问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寻找依据;最后一个问题使学生超越文本,创造性地谈一谈如果自己拥有一笔“意外之财”的话将会怎么做,以深度思维促进学生对主题的探究,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应该做一个诚实、脚踏实地的人,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做人当知感恩二字。

在思考、回答逐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进入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多元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激活已知和经验、获取文本、层次性提问等英语学习活动,学生与故事主人公、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为下面的评价、创新环节做了有效铺垫。

5.评价作品,促进创意表达

评价活动是在综合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所设计的思维拓展环节,学生在评价作者的观点时,了解非母语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看待一部作品时,受到知识结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生活经历等的影响。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在面对各异的价值观时,能够做出合理的价值取向。当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情境时也能够迁移创新,真正实现由能力向素养的转变。

针对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这样边读边评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三章全部阅读完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的意外结局之中,笔者趁势提问:Tom used some information that Jan gave him to become successful. Do you think he was right or wrong to do this? Explain why. If you were Tom, will you do so?Why?该问题旨在使学生对Tom这个人做出评价,并结合自己的认知和体验谈一谈自己是否会像Tom一样做,追加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的创意表达。在深入阅读文本阶段学生已经回答过一个有关Tom的问题(Do you think Tom is a real friend?),随着故事的发展,学生对人物的评价也呈动态模式。有的更加坚定了自己之前的看法,有的则在这里对自己之前的观点进行了更改。这正是阅读带给读者一波三折的情绪和思维上的体验。评价阶段学生作为读者与作者进行交流,进而自然地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思考,从而对作品主题进行升华——凡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激活已知和经验,激发阅读兴趣、获取文本内容,构建新知结构、层次性提问,提升思维能力、评价作品,促进创意表达等英语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构建新知、评价语篇、创意表达等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语言技能、多元思维,进行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等。阅读教学的灵活性决定了各项英语学习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渗透。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具有整体意识,在阅读的不同阶段,善于结合、协调各类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程洪梅.评价理论与英文文学作品鉴赏[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7(02): 98+114.

[2]程晓堂, 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 2016,36(05):79-86.

[3]黑布林英语阅读. 2018. 初二年级. 第4册. 时光隧道/何锋总改编. 陈泽诞,胡留英初二年

[4]级总改编. 周春敏改编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6]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刘儒德. 2000. 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 56-61.

[8]宋春燕. 2019.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0): 49-54.

[9]王飞涛. 2019.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2): 19-23.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思维能力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