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01-01 01:02王志建潘红
关键词: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三全育人

王志建,潘红

(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136;2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三全育人”旨在把所有的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构成育人系统,推动各方力量同向同行。[1]面对新时代高校育人环境开放、育人思想多元、育人内容丰富、育人形式多样的现状,如何将“协同”理念运用于高校育人,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这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离不开校内协同和校外联动两者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一、构建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校内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拥有教书、管理、服务三大育人功能。构建校内协同育人机制,就必须整合三大育人资源,充分发挥三大育人功能的成效,以确保“三全育人”在校内得到全面落实。

1.建立健全教书育人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力军,显然无法满足“大思政”格局构建的需要,如何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实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合作,是建立高校“三全育人”校内协同育人机制的当务之急。

第一,强化高校全体教师的协同育人理念。高校教师作为育人主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干部等多个岗位的育人要素,将育人使命贯穿其工作始终。[2]其中,思政课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在校内协同育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发挥教书育人模范带头作用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积极搭建协同育人桥梁,共谋协同育人有效衔接之策。专业课教师要深刻理解“教书育人”的本质内涵,尤其要摒弃教书育人是思政课教师职责的错误理解,要主动承担起对学生的育人责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理念,深度挖掘专业课蕴含的育人元素,自觉把育人与教书有机结合,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引领的同频共振。

第二,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开展课程改革,在强化思政课主渠道的同时,深度挖掘专业教育课等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在尊重教材又不依赖教材的前提下,结合所授学生专业特点,深度挖掘专业课知识中的育人元素,将专业知识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奠定基础。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寻找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切入点,让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以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

第三,形成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合力。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避免各司其职,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育人主体地位,形成协同育人合力。通过开展教书育人培训,将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法传授给专业课教师,使其在专业课讲授中有机融入育人知识,实现课程知识与思政知识的有机融合。通过开展教书育人培训,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特色等人才培养方案告知思政课教师,使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结合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知识融入到思政课程中去。通过建立线上交流群、开展线下交流会、结成一对一帮扶等交流形式,使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育人合力,为高校“三全育人”校内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

2.建立健全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机制。管理作为高校三大育人功能之一,是校内协同育人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一些高校存在着重管理、轻育人、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性和管理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对此,重视管理与育人的结合,强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是建立健全高校“三全育人”校内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保障。

第一,强化管理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作为高校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以育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教育理念贯彻到高校管理工作之中,以此增强高校管理者的育人理念。作为高校管理者,要牢记自身所担负的育人使命与责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出管理育人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和掌握育人规律,运用科学务实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与育人的有机结合,确保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健全。

第二,强化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很多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主要依托于学生处和团委两大管理部门开展,其他管理部门的育人功能很难发挥出作用。对此,高校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不能仅仅局限于管理层面,要充分体现在育人层面,形成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育人合力。

第三,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高校教师身上赋予的育人使命与责任,决定了管理育人是一项人人参与、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在管理育人过程中,要打破以前固有的认知模式,不能把管理育人主体局限于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打造集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后勤管理者、任课教师、学生为一体的管理育人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育人中协同配合、群策群力,形成各管理部门和各管理主体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校内协同育人机制。

3.建立健全服务育人协同育人机制。在传统的高校育人理念中,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作为两把育人利剑,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服务育人功能则重视度不够。对此,高校建立健全“大服务”的育人机制,形成教书、管理和服务的“三架育人马车”,对于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提升服务育人工作境界。高校各部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育人理念,转变以服务为纲的职能观念,充分认识到服务中蕴含的育人功能,将服务育人落实到具体岗位职责中,确保在服务于学生中实现育人目标。对此,高校要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工的服务育人理念,将服务育人作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及评奖评优、职称晋级、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教职工以服务育人为使命与责任,以“为学生服务”为天职,切实做好学生的服务育人工作。

第二,加强服务育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高质量标准体系,促进高校各部门服务育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做到协同服务育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建立服务育人考评制度,制定出一套适合各部门协同育人的考核办法,将“三全育人”效果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检查,作为评奖评优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3]实现对各部门协同服务育人的科学管理;通过制定服务育人培训制度,明确各部门服务育人职责,提升服务育人意识,增强服务育人能力,形成服务育人合力。

第三,构建协同服务育人联动机制。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要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增强服务学生意识,深挖服务育人元素,形成高校党委领导、各职能部门执行、各教职员工落实的协同服务育人联动机制,以确保人人有意识、人人有行动、人人见成效的服务育人成效。

综上所述,构建校内协同育人机制,就要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者之间的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在教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力、步调一致,共同做好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实现把学生教育好、把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的目的。

二、构建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校外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之间因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导致“三全育人”工作成效存在着差异性。对此,高校之间消除差异性,就必须在依靠校内协同育人的基础上,构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家校之间的校外协同育人机制。

1.建立健全校际协同育人机制。虽然高校之间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平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全育人”成效。但是,各高校之间的最终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这一育人目的,高校之间必须消除教育不平衡现状,确保高校大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教育的公平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校际之间就要建立以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为手段的校际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第一,共建校际协同育人制度,确保协同育人工作有章可循。鉴于各高校育人理念、育人资源、育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如何在合作的求同存异中创新发展,是校际协同育人有效开展的关键。对此,校际之间要充分分析自身育人现状的优劣之处,本着育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本校育人发展实际,共同研讨制定合理的育人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确保校际协同育人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

第二,共建校际协同育人平台。协同育人平台可以结合校际之间的实际情况,选择操作可行的线上或线下或双线育人模式。线上育人模式,通过开设精品网课、在线直播课堂等方式,为跨校辅修或自主学习提供育人资源。线下育人模式,通过互派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进行学习和深造,学习科学的育人理念、育人手段、育人举措等,以达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目的。通过依托夏令营、比赛、会议等形式开展交流合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有利于校际之间育人理念的传播。

2.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虽然校企之间在育人理念、育人内容、育人方式、育人目标等方面存在着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企合作成效。但校企双方在育人方面存在的共赢性,即高校为企业培育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育人资源,这就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合作基础。对此,校企双方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项目合作进行资源和成果共享,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建共赢。

第一,校企双方要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校企协同育人是一项双赢的育人为本理念。高校要打破传统的育人理念,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高校育人的价值所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打破,能够避免高校育人传授式理论说教的弊端,防止学生因理论说教过于抽象和枯燥产生的抵触情绪。高校育人理念的转变,能够使学生在接触企业育人理念后,亲身体验到学校育人理念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学校“三全育人”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企业通过转变育人思想观念,将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育人理念融入到高校“三全育人”中,以便于学生提前感知企业氛围,尽早具备未来就业创业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校企双方思想观念向协同育人方向的转变,才能探索出校企双方共同育人的切入点,[4]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

第二,设计行之有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能够解决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由用人转变为育人的必经之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分为短期协同育人模式和长期协同育人模式。短期协同育人模式是以项目为校企合作纽带,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适应企业发展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通过建立平台互助模式,实现校企长期协同育人。这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以联动办学和实习基地为主要手段,以实现教研产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开展校企联动办学模式,由校企双方结合自身特色,围绕联动办学切入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选定育人教材、共同评定育人质量等,以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有机融合。开展实习基地模式,利用在读岗前培训、岗前实习等方式,实现高校育人理念与企业育人理念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上岗的无缝衔接。

第三,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保障机制。通过围绕协同育人这一中心任务,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寻求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利益诉求点,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动力。根据校企双方各自育人资源优势,制定出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发展的协同育人方案,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来保障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既能满足高校育人的资金、技术、实践基地等资源需求,又能满足企业育人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等资源的需求,从而实现校企双方协同育人的共赢。

3.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长期以来,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着理念上的误区,即学校是育人主体,应当承担育人的使命与责任。而家庭处于育人的从属地位,甚至认为家庭的育人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非孤立存在的两大育人主体,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两者之间育人合力的形成。对此,家庭和学校要建立完善沟通渠道,沟通内容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安全问题,还应包括学生培养目标、育人效果等方面。[5]

第一,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要明确育人主体。目前,在育人过程中,高校育人占有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家庭育人因家长教育观念、教育能力、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直起到边缘化的辅助作用,学生作为受教育群体始终处于被动教育地位。这种以学校为主、家庭与学生为辅的育人结构严重影响了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针对这种现状,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一定要明确高校、家庭、学生平等的育人主体地位,尤其是要明确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形成平等、配合、互补的协同育人合力。

第二,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要明确育人目的。虽然,高校和家庭在育人理念、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育人差异性,但两者有着共同的育人目的,那就是把共同的育人对象培育成人、成功、成才。正是基于相同的育人目的,家校双方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育人优势,实现育人成效。

第三,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沟通机制。沟通交流是确保家校协同育人的保障,是家校协同育人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表现为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家庭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学校的主导地位局限于事件沟通,缺乏长期性、深入性、本质性的沟通交流。对此,优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就要建立协同育人的沟通交流机制。通过高校和家庭的主动参与,借助于家访、网络等沟通媒介,以便于家校双方共享学生动态、共谋育人之策、共育学生成才。通过家校双方大学期间全程沟通、深度交流,以便于家校双方全面了解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育人计划,实现精准育人。通过家校双方主动参与、信息共享、精准育人,能够面对育人矛盾时达成谅解,达成目标一致性和行为一致性,实现家校和谐育人。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三全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篆刻
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做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者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