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校园戏剧发展历程研究

2022-01-01 09:31黄世智
关键词:剧社剧团剧目

黄世智

西北政法大学 戏剧影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3

西安被称为“梨园之都”,这里有古老的秦腔和举世闻名的易俗社。自从有了新式学校和现代教育,校园戏剧也成为西安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戏剧是发生在校园中、传播范围也主要在校园内的舞台戏剧活动的总称,主要指以在校学生为主要成员的戏剧社团开展的戏剧演出活动及其作品。西安校园戏剧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初时一些教会学校学生的演剧活动。五四时期,西安校园戏剧在一些新式学校中真正兴起,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形成第一次发展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校园戏剧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逐渐远离了五四时期的现代戏剧传统,在1957—1976年一直处于沉寂状态。从1977年开始,西安校园戏剧又重新活跃起来。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7年以后,西安校园戏剧开始走上正规化道路,校园戏剧社团增多,逐渐形成了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发展高潮。

一、从萌芽到兴起(1912—1930年)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形成的源头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戏剧随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受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校园文艺活动形式出现,并随着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展形成热潮。西安校园戏剧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也大致如此。“陕西因交通不便、风气闭塞,戏剧方面甚少受外省戏剧之影响。故其本身亦甚纯粹。”[1]当时,在西安能看到的戏剧只有徽调、汉调和秦腔。但一些学校“在每年各季举行的‘公祈’大会与‘圣诞节’,都要开会化装表演”[2]81。这种“化装表演”实际上就是校园文艺活动中的戏剧演出,大多数用外语演出。此时教会学校的学生演剧是西安最早出现的校园戏剧活动。

西安校园戏剧活动真正开始于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等发起成立的易俗社所开展的演剧活动。李桐轩、孙仁玉等易俗社创始人,大部分是同盟会会员。他们成立易俗社,不仅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目的,也“是负着革新剧界的使命,他的组织,和从前戏班,确有不同。演员均系新招学徒。……在民国初年颇受社会的欢迎”[3]。易俗社全称“陕西易俗伶学社”,它不仅是一个“负着革新剧界的使命”的剧团,也是西安教育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戏剧学校。从易俗社的章程、课程设置、演出剧目和《易俗社白话杂志》的指导思想及具体内容来看,它也是一个与传统戏曲班社完全不同的新式戏剧学校。1912年11月,易俗社招收了第一期学生约50人,第一次公演的剧目是秦腔时装戏《新女子顶嘴》和《开国图》。这次创作演出的整个过程由教练(即导演)全权负责,为后来易俗社实行导演制开了个好头。1922年,蒲伯英在先后考察了易俗社和南通伶工学社后认为:“易俗社和伶工学社根本不同,就在于他完全用自己创造或改造的脚本,对于旧戏脚本一点不肯因袭。”[4]在蒲伯英看来,与南通伶工学社相比,易俗社才是真正的新式戏剧学校。易俗社演出的剧目不仅都是全新的,而且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与传统秦腔区别开来,有些剧目,如《一字狱》和《镇台念书》等,完全可以称为现代戏剧。易俗社成立之时,正是“改良戏曲”和“文明戏”风行全国的时候。易俗社创作演出的剧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仅超越了“改良戏曲”,也超越了“文明戏”,完全可以与同一时期南开新剧团演出的新剧相媲美。因此,在中国校园戏剧发展史上,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开始于易俗社的演剧活动,且起点较高。但是,易俗社演出的剧目都是秦腔,相对于一些校园戏剧社团演出的新剧(话剧),其现代性还是弱一些。在1912年的西安,演出新剧(话剧)的校园戏剧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式学堂之中,如陕西师范学堂、西北大学和甘园学堂等。但由于当时戏剧生态单一,这些校园戏剧在当时并没有被作为整个戏剧界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部分来看待,而是被看成相较于职业戏剧的业余戏剧活动,一般也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到了五四时期,校园戏剧等业余戏剧演出活动又被称为“爱美剧”或“话剧”。因此,这个时期西安校园戏剧历史以1918年7月陕西省教育厅颁发“陕西易俗社之铃记”为节点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8年以前是古典戏剧向现代戏剧过渡的文明戏阶段,1918年以后是现代戏剧最初形态的“爱美剧”阶段,与中国东部校园戏剧(现代戏剧)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

校园戏剧是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手段,在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青少年中影响更大。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及戏剧改良运动,戏剧界的“爱美剧”运动也风起云涌。在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和追求个性解放等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西安的许多学校,如省立第一师范、省立第一中学等,都兴起了提倡民主、科学的校园戏剧活动。当时的一些新式大学、中学喜欢演出陈大悲和丁西林等人的话剧,而一些新式小学则喜欢演出黎锦辉的歌剧《麻雀和小孩》与《葡萄仙子》等。他们还搬演《小说月报》《少年》《小朋友》等杂志上的剧本和故事。“在1923年到1924年间,西安一些中小学的教员与社会上比较进步的人士……经常在该会礼堂举行演出……上演了些陈大悲、侯曜等写的文明戏(新剧),如《车夫婚姻》《爱国贼》《可怜闺里月》《幽兰女士》等。”[5]247在演出《幽兰女士》时,他们还实行男女合演,剧中的丁幽兰由李少云女士扮演。这次男女合演虽然没有同一时期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的《英雄与美人》(1923年5月9日,新明剧场)和上海戏剧协社的《终身大事》(1923年9月23日,职工教育馆礼堂)的男女合演影响大,但对西安乃至中国西部戏剧表演艺术的现代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924年5月4日,上海戏剧协社在职工教育馆礼堂公演的话剧《少奶奶的扇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西安甘园学堂的校长阎甘园随后不久也在自己的家庭小剧场演出了《少奶奶的扇子》。同年7月,来西安讲学的鲁迅不仅到易俗社观看了《双锦衣》《大孝传》《人月圆》等剧目,还为易俗社亲笔题词“古调独弹”相赠。“爱美剧”运动时期,西安校园戏剧基本与北京、上海等地的校园戏剧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但其规模和影响较小,主要受到北京地区“爱美剧”运动的影响。因此,这个时期,西安校园戏剧在思想内容上以传播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启蒙主义思想为主,在艺术上如同北京地区校园戏剧一样,还留有明显的文明戏痕迹。

1925年5月,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在随之而来的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影响下,西安校园戏剧在思想内容上特别注重表达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这个时期,西安演出话剧的校园戏剧社团迅速增多。特别是“到1927年秋,几乎到处在演新剧……其内容有控诉封建婚姻与封建教育罪恶的,有反帝尤其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还有劝导妇女放足的。总之,古城活跃起来了,处处呈现出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潮流”[5]247。1930年,三原县省立第三中学教师刘尚达带领该校双星剧社到易俗社举行公演,演出的剧目有熊佛西的《一片爱国心》《王三》和郭沫若翻译的法国戏剧《争强》。刘尚达毕业于北平大学戏剧系,在他的指导下,这次演出被认为“是话剧在西安跳出‘杂耍’游艺形式的首次演出”[5]248。双星剧社的这次公演不仅是西安校园戏剧中舞台艺术水平最高的一次,也使西安校园戏剧接近了北京、上海等地校园戏剧的艺术水平。这次公演让西安居民第一次看到了严格意义上的话剧。

二、第一次发展高潮(1931—1936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又发生了“一·二八”事变。为了抗战需要,国民政府开始进行“西京”建设。1934年 12 月 27 日,陇海铁路通至西安。在这些有利因素作用下,西安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1935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西北地区民众的爱国情绪日渐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西安校园戏剧与整个戏剧界一样,剧本创作注重表现爱国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思想,演剧活动重视戏剧的宣传鼓动作用。此时西安校园戏剧与上海、北京等地左翼戏剧运动的校园戏剧有所区别,虽然在思想倾向上两者都表现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新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但西安校园戏剧的思想内容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

“九一八”事变后,“西安各校学生演剧宣传国耻也一时风起云涌”[2]83。1932年2月,北方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音乐家张寒晖来到西安。张寒晖是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第一期的学生,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他在担任陕西省第一民众教育馆总务部部长时,与馆长刘尚达一起成立了民众剧社,开展演剧活动。民众剧社的成员主要是馆内教工和周围几个学校的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西安校园戏剧社团迅速增多,演出活动频繁,在艺术上不断进步并开始走向成熟,形成了西安校园戏剧的第一次发展高潮。这个时期东部上海等地的校园戏剧却已式微,并因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艺术水平也明显下降。民众剧社的首次公演是在盐店街五省会馆剧场举行的,演出的剧目有《一片爱国心》《可怜的裴迦》《不识字的母亲》。这次公演不仅影响较大,而且艺术水平很高,被认为“是继三原双星剧社后的一次话剧公演”[2]83。民众剧社的首次公演,让西安居民第二次看到了严格意义上的话剧。因此可以说,是张寒晖和刘尚达一起,通过民众剧社及其他校园戏剧社团的演出活动,把西安的校园戏剧水平,乃至西北地区的话剧艺术水平,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时期,张寒晖还先后在陕西省立第二中学和竞存中学任教。他与刘尚达一起指导竞存中学的学生成立斧头剧团,演出了《崇德堂》和《正路》等剧目。他们还指导二中学生组建二中课余剧团,印刷易卜生的《国民公敌》和陈白尘的《虞姬》等剧本给大家学习,并带领二中师生开展戏剧讲座。二中的校刊《二中月刊》也出版了几次“戏剧专号”,发表了许多剧评及戏剧理论文章。二中课余剧团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多次到关中东部和陕南进行巡回演出。截至1936年10月,他们“曾在校内外共举行大小公演达三十余次”[2]83-84,演出的剧目主要有田汉的《江村小景》、丁西林的《压迫》、熊佛西的《一片爱国心》《王三》、欧阳予倩的《屏风后》、洪深的《五奎桥》、陈治策的三幕童话剧《鸟国》和根据《钦差大臣》改编的《巡按》等。二中课余剧团和民众剧社一起成为西安校园戏剧的主力军,他们的演出活动对西安校园戏剧发展高潮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个时期,西安其他学校的校园戏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西安师范剧团演出的剧目有莫里哀的《悭吝人》、左明的《明天》和原创话剧《三种不同色素的人》等。西安高中和西安一中也有剧社,他们演出的剧目都是秦腔传统戏。1936年暑假,西安各个戏剧社团在西安师范学校礼堂举行为期一周的联合公演。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二中课余剧团的《巡按》《喇叭》、西安师范剧团的《悭吝人》《明天》和民众剧社的《讨鱼税》等。1936年底,他们又在西安师范学校礼堂举行了一次联合公演,这次联合公演除了《巡按》等剧目,还有西安女师剧社的原创话剧《募捐》。这两次联合公演成为西安校园戏剧形成发展高潮的标志。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校园戏剧在创作演出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理论性成果。如上海儿童书局1930年出版了周锦涛的《学校剧导演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了阎哲吾的《学校剧》。1935年前后,随着曹禺的《雷雨》《日出》发表和中国旅行剧团、四十年代剧社的演剧实践,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话剧界开始探索演剧职业化。在这种背景下,西安的刘尚达、张寒晖、周伯勋和武志新等人相继发起成立了具有职业化倾向的民众剧团(1934年秋)、西安实验剧团(1936年10月)和西京铁血剧团(1937年秋)。这3个演剧团体在陕西师范专科学校礼堂和易俗社等地先后演出了独幕剧《不识字的母亲》《一片爱国心》《压迫》《无名英雄》《反正》《罗店血战》《镀金》《飞将军》和多幕剧《卢沟桥之战》《黑地狱》《伪君子》《春风秋雨》等[6]。其中,西安民众剧团于1935年9月上旬在阿房宫大戏院演出了《伪君子》(陈治策改编,刘尚达导演),因剧中的4个女角色全由女演员饰演而影响最大。但这3个演剧团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剧团。其主要成员是在校师生和有职业的社会青年,虽然坚持售票公演,但大部分演出活动是在校内,仍然属于业余的校园戏剧范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这几年,西安校园戏剧快速发展,形成了第一次高潮,使校园戏剧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使话剧艺术开始立足于西安并影响到整个西北地区。东部北京、上海等地的校园戏剧高潮则出现在五四时期。这既与“爱美剧”运动的传播和影响有一定时间差有关,也与东西部环境不同有关。

三、凋零时期(1937—1949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敌演剧第三队、抗敌宣传第四队等职业演剧团体来到西安,与当地的明天剧社、大风剧社、西安实验剧团、西京铁血剧团等演剧团体一起开展话剧运动。全国各地的戏曲社团及戏曲艺人也因战争爆发而汇聚西安,如樊粹庭的狮吼旅行剧团(豫剧)、景梅九等创建的唐风社(蒲剧)、杨登云等创建的晋风社(蒲剧)、豫剧演员常香玉、评剧演员赵玉兰、京剧演员徐碧云和马最良等。西安的戏剧演出活动因此呈现出繁荣景象。在这种职业演剧环境下,随着内地一些高校西迁,西安校园戏剧活动也热闹了近一年的时间,但之后便一直处于零散状态。

1937年9月10日,为了保存教育火种,国民政府电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7]1938年4月,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又分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医学院和国立西北师范学院5个学校。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是著名戏剧家焦菊隐。在他的影响下,国立西北大学的学生组建了话剧团和京剧团,演出了话剧《日出》《野玫瑰》和京剧《玉堂春》《凤还巢》等剧目。1937年夏,西安一中、二中、三中和西安师范等学校的师生成立西北旅行剧团(又名西北青年文艺工作者协会旅行剧团),在西安、三原、泾阳等地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察东之夜》《浮尸》等剧目。1937年冬,西安各大学、中学师生组建了100多个农村宣传团,在西安各县宣传抗日,其中演剧是最受欢迎的宣传形式[8]。除了这些大学、中学的戏剧活动,易俗社还创作演出了历史剧《山河破碎》和《还我河山》,并产生较大影响。1938年7月,封至模等人成立了以招收流浪的难童为主的夏声戏剧学校和夏声剧社,先后招收6批学生开展京剧创作演出活动。

这个时期,西安校园戏剧之所以出现短暂的热闹局面,主要是因为在全民抗战的大环境下,西安校园戏剧受到外来职业演剧团体演剧活动的影响。虽然其总体艺术水平有所下降,但其演剧活动传播范围广、影响大。郑伯奇在评述这一时期西安的文艺活动时说:“就我个人直觉来讲,在西安……任何方面对于文艺都不重视。青年们偶尔也组织什么文艺团体,参加文艺活动……西安的文艺活动大都是外来的文艺界同仁推动起来,而参加的也多是外来的青年和学生。成绩方面以演剧和诗歌为最盛。”[9]1939年后,因高校南迁和社会环境变得恶劣,西安的职业演剧虽然还很热闹,但校园戏剧活动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直到抗日战争后期才又出现少量的校园戏剧活动。1941年5月,陕西省戏剧专修班成立。1944年,刘尚达等人在泾阳县泾干中学成立青年剧社开展校园戏剧活动,并演出了袁俊的话剧《万世师表》。同年,西安东南中学的学生在校庆日演出了李健吾的话剧《这不过是春天》。

1939年以后,西安校园戏剧活动虽然很少,但陕南、陕北地区的校园戏剧活动却比较频繁。由于陕南的高校在西安都有分校或分部,陕南的校园戏剧活动与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基本处于一个场域。陕北延安的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和延安大学的学生演剧热情一直很高,特别是“陕北公学创造了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紧张又活泼的校园文化”[10]。1938年5月1日陕北公学剧团成立,并在当日演出了原创话剧《生死关头》。1940年9月1日陕北公学文工团成立,先后演出了《日出》《法西斯细菌》《清明前后》《北京人》《雾重庆》等大型剧目。1941年,陕北公学同鲁迅艺术学院等7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延安大学设有戏剧系和实验剧团,校园戏剧活动很频繁。由于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西安设有办事处,延安的戏剧工作者来往于各地必须经过西安。因此,陕北的校园戏剧活动对西安也有一定的影响。1949年6月,随着西安解放,延安大学南迁西安并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陕北的校园戏剧力量也随之转移到了西安。

抗日战争时期西安校园戏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西安临时大学南迁为第一阶段;从1939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1937—1938年),因为职业剧团(包括话剧和戏曲)汇聚西安,高校增多,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出现热闹局面。在第二阶段(1939—1945年),由于高校南迁,社会环境变得恶劣,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很少,只有易俗社和夏声剧社有戏曲演出活动。抗日战争时期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基本上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总主题进行。由于过度强调戏剧的宣传作用,其艺术上显得比较粗糙。其中水平较高的剧目是他们搬演的一些世界名剧和与校外职业剧团联合演出的剧目。解放战争时期,西安只有少量校园戏剧活动。1947年,武志新到高陵县中学工作并成立高陵剧团,组织公演了《万世师表》等剧目,这是西安解放前有记载的最后的校园戏剧演出活动。1948年陕西省戏剧专修班改为陕西省戏剧学校,但1949年又被解散了。1949年西安解放后,校园戏剧活动重新活跃起来。总体上看,1949年以前西安校园戏剧始终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戏剧的宣传教育功能往往压倒了审美功能。启蒙、救亡的时代主题也是西安校园戏剧的总主题。在艺术传统上,这个时期西安校园戏剧更多地受到北京地区话剧以及京剧艺术的影响,艺术观念相对保守一些。与上海地区校园戏剧相比,西安校园戏剧的原创剧目不多,因更多地受到古典戏曲的影响,在戏剧现代化进程上稍慢一步。到了抗日战争后期,西安校园戏剧才与国内的整个戏剧界融为一体,并在艺术上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四、体制化时期(1949—197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开始增多,特别是西北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前身)和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前身)及其附属中学的学生演剧活动,在1949年至1956年之间形成新的热潮。西北大学学生组建的文工团下设8个组:乐队、合唱团、美工组、舞蹈组、秦腔组、豫剧组、京剧组和新剧组。而“新剧组主要演话剧,有时与合唱团、乐队的同学联合演歌剧,平时大家称它为话剧团”[11]。每到周末,文工团的几个演剧小组就在本校大礼堂轮流演出。演出的剧目主要有秦腔《蝴蝶杯》《豆汁记》《打虎记》,京剧折子戏《击鼓骂曹》《苏三起解》《空城计》《宇宙锋》《打渔杀家》和一些河南梆子、洛阳曲子。他们还演出了一些总体艺术水平较高的全本京剧,如《群英会》(1950年12月2日、1953年1月29日)、《失空斩》(1951年11月10日)、《黑旋风》(1951年3月24日、1953年6月2日)、《庆顶珠》(1951年10月11日)、《法门寺》(1953年1月29日)和《四进士》(1953年1月1日)等。

西北大学文工团新剧组(也叫西大话剧团)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歌剧《两个鸡蛋》《夫妻识字》《再丰收》《砖》《结婚》等;演出的话剧主要有《民主进行曲》(1950年)、《思想问题》(1950年)、《过客》(1950年)、《麦收之前》(1950年)、《台岛之夜》(1950年)、《熔炉》(1950年)、《祖国召唤》(1950年)、《克服困难》(1951年)、《前进,美国的人民》(1951年)和《捉乌龟》(1951年)等。其中《前进,美国的人民》影响最大。该剧于1951年5月19日在校内演出后,于6月8日至10日在西安市西大街社会路新中国影剧院售票公演。当时西安还没有职业话剧团,这次公演代表了这一时期西安话剧艺术的最高水平,受到广泛好评。应观众要求,该剧又于6月12日至14日连续演出3天。西大话剧团还到西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出了话剧《到处都是狙击手》(1950年12月13日)和《认识敌人》(1951年4月29日)。与其他几个戏曲剧组习惯地搬演传统剧目不同,西大话剧团演出的大部分剧目都是原创剧目。他们还重视戏剧理论工作。马家骏、许建民等话剧团骨干创办了刊物《戏剧学习》,专门刊登戏剧理论与评论文章,并以墙报的形式在校园里公开发表。《戏剧学习》每半个月出1期,共出9期,很受在校学生的欢迎。

1949年8月30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在原来校文工队的基础上成立文工室。文工室下设秧歌队、歌咏队和剧团(该剧团被称为民大剧团),先后演出各种形式、类型的节目达100多个,演出1 000多场次(每月最少演出15 场),观众80多万人次[12]。在这些演出活动中,民大剧团的舞台剧演出活动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演出的剧目大部分都是改编的,主要有《红军归来了》《血泪仇》《白毛女》《刘巧儿告状》等。演出这些剧目主要是为了宣传教育,编导们特别注重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高昂的革命热情。后期演出的剧目以原创为主,但大部分剧目内容都是好人好事。在这些剧目中,多幕剧《李闯王》(1951年)、《战争与和平》(1951年)和《在新事物面前》(1952年)的艺术水平较高,影响也较大。《李闯王》讲述了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最终失败的故事。《战争与和平》以抗美援朝为背景,表达了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新事物面前》被认为“是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与艺术水平的”[13],是民大剧团后期演出活动中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结合得最好的剧目。1953年春,为了配合学习婚姻法,民大剧团又演出了以反对包办婚姻为主题的话剧《小女婿》。该剧根据秦腔改编,在校内外共演出19场,观众达数万人次。相较于西大话剧团,民大剧团的演出活动原创剧目较多,传播范围更广。但由于其大部分演出活动目的是宣传教育,所演出的剧目艺术水平反而不如西大话剧团。

西安师范学院也是这个时期西安校园戏剧的主力之一。1949年12月,陕西师范专科学校(西安师范学院的前身)汉中分校的学生就成立了新民主话剧团,在汉中大戏院演出了吴祖光的《林冲夜奔》。1955年,西安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刘康济自编自导自演了独角戏《学习》。1956年是西安师范学院校园戏剧活动最频繁的一年。在这一年演出的剧目中,中文系周国英等人演出的话剧《日出》、张登第等人演出的秦腔《秋江》和寇炳武等人演出的京剧《打渔杀家》都引起了较大反响。与西北大学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学生以演出话剧和京剧为主不同,西安师范学院学生演出的剧目秦腔较多。他们于1952年成立的秦剧团,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先后演出了秦腔传统戏《游西湖》《游龟山》《三滴血》《四进士》《周仁回府》《打金枝》《赤胆忠心》《冲喜》,以及由其他地方戏改编成的秦腔《搜书院》《空印盒》《三家福》《三不愿意》《天仙配》《挑女婿》《秋江》等。

1949年以后,西安中学校园里的戏剧活动很少,西安校园戏剧主要集中在高校。西安的几所高校都有戏剧社团。但与20世纪30年代西安校园戏剧社团相比,他们都缺少独立自主性,社团属性普遍弱化。其成立、运作和具体演出活动基本上都由学校根据形势决定。1951年,易俗社改制成为国营剧团,属于主流职业戏剧范畴,其演出活动不再是业余校园戏剧。由于戏剧艺术体制化,戏剧生态单一,这个时期的校园戏剧并没有被当作整个戏剧界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部分,而是被看作主流戏剧在校园中的延伸和传播。相较于易俗社和西安话剧院等国营剧团演出的主流戏剧,“十七年时期” (1949—1966年)西安校园戏剧原创剧目不多,作者也不明确。只有少数剧目,如西大话剧团的《前进,美国的人民》和民大剧团的《在新事物面前》,因为编导抱着艺术创作目的和要到校外公演,所以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这个时期西安校园戏剧可以以1957年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至1957年,校园戏剧呈现繁荣态势。1958年至1976年,仅有陕西师范大学文工队在1968年演出过话剧《直罗镇》。该剧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水平不高,但却演出了30多场,此后至1976年,西安再无学生演剧活动。当时全国人民能看的主要是几部“样板戏”,校园戏剧当然不复存在。

五、新时期的复兴(1977—1999年)

“20世纪80年代是新旧观念冲突裂变、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14]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思想解放运动和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不断涌入的时代背景下,西安校园戏剧又活跃起来,并在新启蒙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重新继承了五四时期的现代戏剧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校园戏剧主要集中在高校之中,而且呈现与中国东部校园戏剧以及国内外戏剧界相互呼应、共同发展的状态。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陕西省艺术学校成立,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开始增多。1979年,上海戏剧学院学生演出了讽刺喜剧《假如我是真的》,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久,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也演出了多场《假如我是真的》。1981年,西安市艺术学校成立,西安校园戏剧又增添新的力量。1985年,陕西省文化厅和教育厅联合举办了“陕西省1985年学校剧创作评奖”活动。评委们从来自全省高校师生创作的大量剧本中评出5个优秀创作奖、6个创作奖、11个创作鼓励奖,并“将5个优秀奖剧作《我是一个零》《一株小花苗》《童心》《中蜂在珠场外沉浮》《鸡公鸡婆》报送文化部,参加1986年初的全国学校剧剧本创作评奖”[15]。这次评奖活动提高了西安校园戏剧原创剧目的艺术水平。1987年,西北大学举办了以舞台剧演出活动为主的“黑美人”艺术节,之后坚持每年举办一届。1989年后,西安校园戏剧活动出现短暂的沉寂,但几年后又重回兴盛态势。1996年,西安翻译学院的学生成立冉飞研习剧社,1997年西安交大剧团成立,1999年西法大剧社成立[16]。在他们的带动下,西安其他高校的学生也纷纷成立戏剧社团,开展演剧活动。西安校园戏剧开始走向独立自主和艺术自觉。

与国内其他地区校园戏剧中话剧占绝对优势不同,西安校园戏剧中戏曲是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校园戏剧中的戏曲演出活动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各高校成立的戏曲研究会的演出活动。这些研究会主要有陕西师范大学秦腔研究会(1990年)、西安交通大学戏曲研究会(1997年)、西北政法大学戏曲研究会(2002年)、长安大学秦腔研究会(2002年)、西安交通大学京剧协会(2005年)和宝鸡文理学院戏曲研究会(2010年)等。他们演出的剧种主要是秦腔和京剧,只有陕西师范大学秦腔研究会还演出过眉户戏和碗碗腔。这些研究会和成立于2003年的陕西省高校戏曲研究会一样,都是戏曲爱好者组成的业余文化娱乐团体,很少有学术研究,演出剧目的水平也有限,基本上没有原创剧目。另一部分是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陕西省艺术学校)和西安市艺术学校等艺术院校的实验剧团演出活动。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团演出的剧目绝大部分是秦腔,其中《秦风》《杨贵妃》《白逼宫》《断桥》《状元媒》《窦娥冤》《边区好》《杀场》《悔路》都在校外获得过奖项。西安市艺术学校实验剧团演出的剧目也有数十个。其中秦腔传统戏《三岔口》《三娘教子》《盘肠战》《赶坡》《看女》,秦腔现代戏《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蓓蕾初放》,豫剧传统戏《潘金莲》《出府》《大祭桩》《三岔口》《穆桂英挂帅》《鞭打芦花》《三对面》《断桥》《抱印》,儿童剧《捉拿在逃犯》《姐妹俩》《把门开开》《张三其人》和话剧《黄土谣》《和氏璧》等20多个剧目都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其中大部分剧目都获得过省市级奖项。在西安校园戏剧中,相较于一般校园戏剧社团以话剧为主的演出活动,这些艺术院校实验剧团以戏曲为主的演出活动,专业水平较高,艺术价值较大,但传播范围较小,受主流戏剧影响大一些。

六、21世纪新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在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校园文艺活动受到普遍重视。西安校园戏剧也因此有了新的发展。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长安大学等高校的戏曲研究会依然经常开展戏曲演出及研讨活动。其他高校如西安科技大学阳光话剧社(2003年)、陕工院戏剧社(2004年)、延安大学创新学院一家人剧社(2005年)、长安大学生如夏花剧社(2005年)和培华学院萤火虫剧社(2005年)等戏剧社团也先后成立,各高校的戏剧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一)正规化、专业化的第二次发展高潮

2007年前后,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特别是陕西省校园戏剧节和中国校园戏剧节的举办,使西安校园戏剧开始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各高校的学生演剧活动开始克服多年来的文艺晚会习气,纷纷加强戏剧社团的组织管理,创作多幕话剧剧本,努力开展独立自主的演出活动。西安文理学院冯从吾剧社(2006年)、渭南师范学院西岳剧社(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夜歌剧社(2006年)、铁一中戏剧社(2006年)、西北大学小黑剧社(2007年)和紫香槐话剧社(2007年)、西安工业大学的九域剧社(2009年)等一批新的校园戏剧社团先后成立。他们努力向东部校园戏剧界和校外职业戏剧院团学习,逐步走上正规化的校园戏剧发展之路。一些戏剧社团,特别是那些开设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戏剧社团还努力追求专业化发展。西安校园戏剧迎来了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发展高潮。

在追求正规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中,西安校园戏剧的总体艺术水平大大提高。以第一届和第二届陕西省校园戏剧节为例。在这两届戏剧节中,共有50多所学校选送了参赛剧目,参演学生千余人,演出剧目上百个。其规模之大、演出剧目之多、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在参赛剧目中,各个戏剧社团不仅注重原创,而且追求高水平的舞台艺术表现。西岳剧社的《渭水扬波》、陕科大剧社的《紫藤花开的日子》、咸阳师院剧社的《友情,永不逝》等剧目受到广泛好评。生如夏花剧社的《生如夏花》、西安交大剧团的《我和你,在一起》、宝鸡文理学院比较戏剧工作坊的《琴声》在获奖后又参加了中国校园戏剧节。西安校园戏剧总体艺术水平的提高还表现在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上。21世纪以来,受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孟京辉戏剧传播到西安的影响,西安校园戏剧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又呈现出局部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各个戏剧社团不仅喜欢搬演一些著名的后现代戏剧,也创作演出了一些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剧目,如比较戏剧工作坊的《契诃夫笔下的爱情》、冯从吾剧社的《窦娥冤·等待戈多》、南山剧社的《白烛·他的清晨》、小黑剧社的《这个美人有点黑》和生如夏花剧社的《玩笑》等,都是其中较优秀的原创剧目。

在演出频繁、佳作频出的同时,西安的一些高校,如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先后与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的戏剧家们就“戏剧与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戏剧活动”等主题开展研讨。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年举办了“陕西地方戏曲传播研讨会暨濒危剧种剧目展演”,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成立了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渭南师范学院2011年成立了陕西省地方戏剧研究中心。201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始招收秦腔编剧专业学生。同年,西北政法大学招收第一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成立南山剧社开展戏剧创作演出活动。这些发展变化都有利于促进西安校园戏剧正规化和专业化发展。

2015年6月9日至10日,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在该校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第3次公演,共演出了《画皮》《孔乙己》《汉吏张汤》《过把瘾再死》4部多幕剧。这次演出在促进西安校园戏剧正规化和专业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次演出的规模之大和水平之高在西安校园戏剧史上前所未有。其次,在演出活动中,南山剧社加强剧场管理,要求观众必须持票进场,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后西安许多校园戏剧社团都采用持票进场方式来加强演出活动的管理[17]。最后,南山剧社社员及本校师生通过发表、传播大量剧评来评价、宣传这次公演活动,不仅提升了公演价值,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们发表在“光影故事的博客”和《戏剧之家》等学术期刊上的一系列剧评,使西安戏剧界认识到了剧评对于校园戏剧发展的重要性。

(二)校园戏剧逐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相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校园本身也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从校园戏剧社团内部来看,戏剧社团是校园中最具社会性的社团;从校园戏剧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校园戏剧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但校园与校园戏剧毕竟与校外现实社会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在整个戏剧界(戏剧场域)中,与主流戏剧和商业戏剧相比,校园戏剧始终是象牙塔里的艺术,其与校外戏剧界和现实社会之间既保持一定距离,又存在双向动态的融合与交叠,这恰恰是校园戏剧应有的生存状态。因此,社会化始终是校园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不论是从主体性还是艺术规律角度看,校园戏剧都应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反映现实社会,展示艺术创造,传播戏剧艺术。也就是说,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化程度既是校园戏剧的发展动力,也是戏剧艺术规律的基本要求。西安校园戏剧一直在努力追求社会化,除了在抗日战争初期(1935—1938年)其社会化程度较高,西安校园戏剧的校外演出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参加戏剧节、与各校戏剧社团之间开展交流。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校园戏剧,西安校园戏剧在文化性质上虽然也是现代戏剧,但从戏剧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来看,仍然是“校园中的戏剧”。

2007年首届陕西省校园戏剧节举办,西安校园戏剧开始集中进入普通市民的视野,走贴近市民的发展道路。陕西省校园戏剧节(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了7届,为西安校园戏剧提供了一个展示实力、传播戏剧艺术的平台,有力促进了西安校园戏剧的发展。但陕西省校园戏剧节的大部分演出活动多是在各戏剧社团所在学校进行,没有真正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大学生戏剧节,如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和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其都在市内大剧场集中会演。与北京、上海地区的校园戏剧相比,此时西安校园戏剧的社会化程度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3年10月至12月,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和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举办“首届陕西省大学生话剧节”。这一届话剧节不仅为西安校园戏剧提供了一次走进社会演出的最佳机会,也成为西安校园戏剧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在这届话剧节上,报名参赛的30多个戏剧社团大部分来自西安高校。经过初赛,选出15个戏剧社团的15个剧目进行复赛,并于11月16日至12月10日在大华·1935剧场举行公演。从社会化角度看,在这15个戏剧社团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大和社会化程度最高的是西安交大剧团和小黑剧社。其中西安交大剧团和陕师大剧团的定位较高、运营高效,一直走贴近市民道路;小黑剧社和紫香槐话剧社是西北大学的戏剧社团,一直在演剧实践中探索市场运营方法,并努力开展校外传播戏剧艺术活动;冯从吾剧社和西外话剧社虽管理不够规范,但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正常运营;西建大剧社、西体剧社和假面剧社演出的剧目和走出校园公演的次数都较少,社会化程度不高,社团属性弱化,差距较大。从参赛剧目看,西安交大剧团的《抉择》、小黑剧社的《武贰》、冯从吾剧社的《家里的玩偶》和西建大剧社的《秦家院子》是其中较优秀的剧目[18]。

除了各种戏剧节,西安常年不断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各种艺术节也为西安校园戏剧走进社会提供了较多机会。西安众多剧院剧场为本地校园戏剧社团走进社会演出提供了方便。这里不仅有易俗社大剧院、人民剧院、五四剧院、新城剧场和东风剧院等众多历史悠久的剧院剧场,还有新建成的西安音乐厅、大华·1935剧场和陕西大剧院,都成了西安重要的戏剧演出场所,且“西安市目前登记在册,具有演艺资格的小型场所大约有30多家”[19]。因此,西安校园戏剧在社会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多的选择机会,只要不断努力,完全可以赶上北京、上海等东部地区校园戏剧的社会化程度。

这个时期,在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同时,西安校园戏剧中也出现了一些艺术价值较大的剧目。如生如夏花剧社的《爱,不殊不忘》、西法大剧社的《牡丹亭》和比较戏剧工作坊的《契诃夫笔下的爱情》,可以分别作为原创剧目、改编剧目和后现代戏剧的代表。《爱,不殊不忘》选择普通市民家庭生活题材,成功地塑造了两个老年人物形象,是较有深度的现实主义剧目。《牡丹亭》不仅成功地把戏曲改编成了话剧,而且把正剧改成了悲剧,是校园戏剧改编剧目中难得的创新之作。《契诃夫笔下的爱情》巧妙解构,重新安排了契诃夫剧作中的3段故事,令原作内容在剧中被撕裂、解构,让观众耳目一新,在相互没有联系的事件拼贴中呈现了编导新的思想观念和美学追求,是西安校园戏剧中最优秀的后现代主义剧目。

(三)校史剧现象

从2015年到2019年,西安校园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创作演出“校史剧”的热潮。这也是西安校园戏剧一直呼应着中国东部戏剧及校园戏剧主潮的具体表现。2013年5月,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的校史剧《蒋公的面子》开始全国巡演,并于6月15日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剧院演出了2场。受其影响,西安的许多校园戏剧社团开始创作演出自己的校史剧。2015年4月20日至5月11日,“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舞台剧会演活动在西安举行。参加这次会演的话剧《钱学森》等9个剧目全部是校史剧。与此同时,西安高校的一些戏剧社团也演出了自己的校史剧。5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剧社的《雕虫沧桑》在该校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上演。6月10日,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在该校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演出了《汉吏张汤》。

此后几年间,西安其他校园戏剧社团的校史剧也陆续公演。如西安交大剧团的《向西而歌——追忆西迁年华》(2016年4月6日,该校宪梓堂)、西安文理学院冯从吾剧社的《冯从吾》(2016年9月28日,该校大礼堂)、西工大剧社的《华航西迁》(2016年10月14日,该校翱翔学生活动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剧团的《永不消逝的电波》(2018年1月8日,该校北校区大礼堂)、西工大剧社的《寻找师昌绪》(2018年5月20日,该校翱翔学生活动中心)和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的《庄严的审判》(2019年10月22日,该校南校区小剧场)。此时在西安,校史剧还成为一些校园戏剧社团的代表作和保留剧目。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受《蒋公的面子》等校史剧的影响,主要还是西安校园戏剧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2009年5月,反映西安交通大学历史的戏曲《大树西迁》就被搬上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的舞台。2012年8月30日,戏曲电影《大树西迁》在西安交通大学首映。与此同时,西安交大剧团把《大树西迁》改编成话剧多次演出。像西安交大剧团一样,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其他校园戏剧社团也纷纷创作演出自己的校史剧,使校史剧成为西安校园戏剧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这些校史剧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由于得到校方的大力支持,相较于一般的校园戏剧作品,其总体艺术水平都较高[20]。

这个时期,除了校史剧,一些经典戏剧的搬演和原创大型剧目的演出在西安校园戏剧的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金锁记》被陕师大剧团搬上了舞台,2016年西法大剧社又演出了一次。《茶馆》在西安被许多校园戏剧社团演出过,其中2006年西法大剧社的演出舞台艺术水平最高。2015年,西安邮电大学熠辉戏剧社再次演出《茶馆》。这次演出不仅艺术水平较高,而且是剧社更名后的第一次公演,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2018 年11 月29 日至12 月7 日,西安外事学院春秋戏剧社在该校金色小厅先后演出了《家》《霓虹灯下的哨兵》《生死场》《赵氏孤儿》《油漆未干》《八美千娇》6部多幕剧[21]。这6个剧目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却充分展示了一个民办高校剧社的综合实力。在原创大型剧目中,西外话剧社的《横渠先生》(2019年)第一次让张载这个历史人物出现在话剧舞台上,成为这个时期具有较大艺术价值的剧目。西法大剧社的《寻“我”》(2019年)[22]和《我没错》(2019年)也是难得的校园戏剧佳作,前者塑造了当今社会中的白领人物形象徐海信,具有典型意义,后者的同性恋题材使得该剧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价值。

21世纪以来西安校园戏剧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1世纪初到2014年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陕西分会场大学生单元暨“首届陕西大学生校园话剧艺术节”在西安举行。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校园戏剧社团增多,戏剧活动逐步正规化、专业化,校园戏剧不断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形成了西安校园戏剧史上的第二次发展高潮。第二阶段是2015—2019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持续的“校史剧现象”以及优秀多幕剧的不断出现。由于这些校史剧也都是大型多幕剧,因此,可以把这一阶段的特点概括为“演出剧目大型化”。这种现象是新世纪以来西安校园戏剧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受主流戏剧和商业戏剧影响的具体表现。演出大型剧目一方面有利于各个戏剧社团正规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校园戏剧走进社会;另一方面也可能因过度商业化导致校园戏剧误入歧途。演出大型剧目是主流戏剧和商业戏剧的大剧场戏剧优势,校园戏剧本质上是业余的小剧场戏剧。校园戏剧可以向主流戏剧和商业戏剧学习尝试演出一些大型剧目,但在总体发展策略上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原创优势,坚持以创作演出小剧场戏剧为主。

余 论

100多年来,西安校园戏剧的发展变化除了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也与现实社会直接相关联。即使是戏剧艺术内部种种因素的消长,也隐蔽地与这些变化相联系。西安校园戏剧的发展历程与东部校园戏剧以及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基本处于平行状态,但又稍晚一步,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历史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如果说文明戏时期是西安校园戏剧的萌芽期,五四新文化运动至“爱美剧”运动时期是它的发展期,那么20世纪30年代就是它的成熟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西安校园戏剧形成了第一次发展高潮。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7年以后,西安的校园戏剧又逐渐形成了第二次发展高潮。西安校园戏剧的这种阶段性特征与文化的演变相联系,也与社会意识和人的状态相适应,既受西方戏剧的明显影响,也延续着中国传统戏剧的根脉。西安校园戏剧中虽然也有京剧、秦腔等传统戏曲,但话剧一直是校园戏剧的主体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步伐加快,以电视文化和互联网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部分大都市呈现出一些后现代社会特征。受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后现代文化也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客观存在[23]。相较于校外戏剧界,校园戏剧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更明显一些。因此,21世纪以来西安校园戏剧呈现出一些后现代主义特征。在互联网时代,校园戏剧到底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处于什么位置,将来会呈现什么形态等,在较短的时间内我们很难看清楚这些问题。为了使校园戏剧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了社会进步和青年学生的未来,为了在西部教育和文化建设事业上找到恰当位置并作出自己的贡献,西安的教育界和戏剧界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扶持学生演剧活动,促进校园戏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剧社剧团剧目
舞台剧目
抗战时期战斗剧社的戏剧活动及其作用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戏剧演出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冲锋剧社在唐县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