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智障儿童照顾者

2022-01-01 13:45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魏建婷
区域治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智障智力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魏建婷

社会工作力量的重要性表现在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工作从而使之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是社会工作者的职责[1]。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时期时,社会工作处于非常态的境况下,因此如果想要参与其中服务对象,因具有明显的突发性、不确认性和复杂性而集中地遭受到一种特殊的“情境挑战”[2]。因此在这情况下,作为一项助人的工作,社会工作在面对智障儿童家庭照顾者这类相对于弱势的群体时能做些什么?

一、智障儿童及其家庭照顾者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约在900万(0-14岁),其数量占我国儿童总数的2.66%[3]。“智力障碍”也被称为“智力残疾”,是指患者智力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并具有适应行为障碍,包括在智力发育期因为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或是智力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弱[4]。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将智障儿童定义为年龄在14岁及以下且智力发育迟缓低于正常水平,并且伴有显著性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是指,与特殊儿童生活在一起并具有血缘关系,向特殊儿童提供主要照顾以及其他支持服务的亲属。

二、智障儿童照顾者的需求

由于智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生理以及心理发育迟缓,使得特殊儿童的家庭照顾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着比正常儿童的照顾者更多的压力和困难。智障儿童照顾者在长期照顾过程中,经常负担着生理、心理、家庭关系、经济压力以及社会歧视等各方面的重荷,产生了许多的压力,出现一连串的负面心理反应,迫切需要社会支持[5]。在长时间的压力下,容易导致智障儿童照顾者身心疲惫,对智障儿童产生照顾倦怠的问题,可能会使智障儿童在康复与成长过程中受到忽视,阻碍智障儿童的进一步恢复。在家庭照顾者不能解决自身问题的时候,需要获得来自社会的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以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困境。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支持作用[6]。因此社会工作可以从不同的路径给予智障儿童家庭照顾者支持。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途径

(一)网络介入

在某些特殊时期,照顾者不能带着孩子像以往一样前往医院或者康复中心进行治疗,因此智障儿童被迫暂停的康复事宜成为照顾者较为关心的内容。在对智障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社会需求调查中发现,残疾儿童家长对来自专业支持方面的需求强烈,[7]大部分家庭照顾者在如何获得养育、训练的知识以及如何获得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8]因此迫切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减少其在护理过程中的挫败感。[9]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已经能够支持我们通过视频以及其他软件来进行在线会议完成工作沟通、授课等等。虽然社会工作面临着特殊的挑战,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让社会工作大显身手。因此在特殊时期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网络社会工作。此处所指的网络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网络为服务平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协助案主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工作服务,创新性地发挥好专业优势,多渠道地促成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的实现。社会对智障儿童及其家庭的关怀与支持会给孩子的康复与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10]。智障儿童家庭在所有支持需求中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支持比例高达85%[11]。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对照顾者进行指导,并同时链接社会资源,为智障儿童家庭照顾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康复中心,邀请康复师通过网络开展专题讲座,宣讲智障儿童教育与康复的知识,让照顾者了解一些基本教育与康复知识;康复师可以对家长进行儿童基本康复技能培训,还可以请康复师针对不同的儿童制定个人康复训练计划,方便照顾者在家也能简单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因特殊时期而完全阻断康复过程;建立互助群,在群里照顾者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家长的照顾经验,分享自己的经历等。除此以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网络联系照顾者,关心照顾者以及儿童的生活以及康复情况。

(二)借助社会组织介入

照顾者在长期照顾智障儿童的过程中患有抑郁和精神疾病的比例比正常人更高,就算没有患上抑郁,也常会感到焦虑、愤怒、疲乏、内疚和无助[12]。其会担心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影响人身安全的意外情况,最担忧的是亲属过世后智障孩子的生存问题,因此,心理负担容易进一步加重[13]。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社会组织这个平台,链接资源使智障儿童照顾者获取社会支持以缓解心理压力。智障儿童照顾者所承受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去面对和解决,如果不能统一观念以及对智障儿童的态度,那么家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14],因此家庭成员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照顾者也需要来自亲朋好友、社区以及社会的支持等,这些成员有形或无形的支持可以帮助照顾者分散注意力,使照顾者避免因照顾孩子而与社会脱节,如果失去了来自亲朋好友的支持,极易陷入恶性循环。还可以组织照顾者小组团体,在小组内照顾者这里可以共同学习和分享,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并舒缓内心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照顾者心理上的压力;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多方资源,如政府以及医院,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心理健康测评、心理辅导干预等治疗,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可以丰富智障儿童家庭照顾者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三)借助政府介入

因为要支付智障儿童的康复费,家庭的开支增加[15],对于部分智障儿童需要有专门的人全职照顾。这就意味着需要长期请看护人员或者家庭中有成员停下工作在家专门照顾智障儿童。增加的支出以及家庭收入减少,这些情况给智障儿童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6]。尤其受疫情影响,部分家庭的家庭成员待业在家甚至失业,使得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当前我国对于智障儿童的福利为政府每月会有补贴,使其免费在康复中心康复。但是对于智障儿童家庭照顾者则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因此遇上特殊时期生活更为艰难,部分智障儿童家庭也平添了更大的压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倡导者,呼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针对这一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首先从智障儿童视角出发,完善智障儿童社会救助体系以及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提高智障儿童补助标准,虽然现在智障儿童在康复中心的康复是免费的,但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或来自农村地区的智障儿童家庭,理应加大补助力度,以切实行动减轻智障儿童父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建立完整的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这个体系涉及儿童的方方面面,如诊断、康复、以及日后养老等方面,减少智障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其次,从照顾者视角出发,建立以及完善照顾者补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方面为主要照顾者提供适当的照顾补助,因为专职照顾智障儿童,家庭收入减少,因此应适当补助照顾者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困难,其次也有助于帮助照顾者感受到照顾智障儿童的压力减小;另一方面,定期免费为照顾者检查身体以及心理状态,并免费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这些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各政府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合作,高效率地执行政策,加强对家庭照顾者的联动性支持,从而最大化地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这些政策落地,依赖于强有力的实施,因此最后还要明确实施主体,规范实施程序,确保政策的实施。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智障智力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