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下少数民族聚集地开发文化旅游产的调查研究
——以广西省柳州市融水自治县为例

2022-01-01 13:45广东培正学院海子怡李健敏洪淑霞张远静谢庚扬
区域治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苗族特色旅游

广东培正学院 海子怡,李健敏,洪淑霞,张远静,谢庚扬

一、融水自治县旅游资源概述

融水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面积约4665平方公里,属于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是广西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第一百个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融水县作为具有特色文化的旅游名县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其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丰富的山水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核心基础,不乏有元宝山、老子山、真仙岩、摩天岭、九万山、龙女沟峰林、融江等自然景观。而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的旅游资源不仅仅在广西具有唯一性,在全国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融水维度较低,但海拔高,造就了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蔬菜、水果、花卉等。村庄依河依山而建,沿着公路就可以欣赏到苗家人的淳朴生活,苗族建筑以古木建筑为主。此外,手工艺品和民族服饰以精美的锦缎、苗族刺绣、蜡染、银饰等著称,适宜游客逃离城市进行拍照、采风、休闲等。

在节日饮食以及活动方面,融水苗族自治县有着浓厚的带着地域特色的“酒文化”,饮食文化包括酸肉、酸鱼、米酒、野生菌等特色食物。融水苗族自治县享有“百节之乡”的美誉,其中包括坡会、苗节、闹鱼节、斗马节、花炮节、三百尧告等。并且乡内的每个村落都有原始的民俗活动,其民族特点也十分突出,文化色彩极为浓厚,形成了“村村有民俗、村村有特点”的发展格局。

二、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急速发展,不断形成了多个乡村文化旅游区,产业模式主要包括乡村特色文化旅游、民族文化特色工艺品、特色饮食产品、特色中草药以及休闲娱乐的活动开发等。与此同时,融水苗族自治县还建立了“秀美融水风情苗乡”的定位,致力于打造养生休闲度假、娱乐活动丰富的旅游文化品牌。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如今,融水的特色文化产业崛起,包含建筑特色景观、民族风俗和文化礼堂等,民俗文化也越来越凸显出其特有的价值。目前,融水县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主要以企业投资和建设为主,其中游客是主要的参与者,休闲娱乐活动包括农事体验、田园观光、林间散步、乡村度假等,企业有着较完善的设计规划和完整的配套服务,开发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在路途较远、地理位置较偏僻尚未开发的农村地区来说,乡村的民风民俗的特色文化则是由村委组织,村民积极筹资举办的,村民及其亲属为主要参与者。其特色的乡村手工艺品的制作以家庭为单位,主要为散户经营,家庭主动参与市场售卖。

三、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实现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制度不完善,持续扶贫监管运行实效性不足

民族村落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链接长效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在持续扶贫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扶贫干部及单位在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扶贫中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地区要学会借助专门的旅游扶贫指挥中心或下属部门解决发展开发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与此同时,需要建立旅游扶贫动态监督机制,在不断完善机制的同时建立旅游扶贫信息大数据平台,通过使用大数据的资料库,精准识别贫困人群,避免造成“扶假贫”的现象。

(二)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柳州融水县尧告村为例,尧告村地处偏远,19个自然屯中有18个自然村屯道路已经完成实施或正在实施道路水泥硬化,目前连接贵州省翠里乡的8公里长道路尚未实施,因为涉及与贵州道路对接,群众要求争取县交通局实施4.5米宽道路导致工程一直未实施。同时,道路的建设也仅仅是通过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推进屯内道路硬化和入户路建设。并且,大部分少数民族村落位置偏远,交通不发达,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与广西旅游业发达城市桂林、阳朔等相比,融水县的交通方式较少并且不完善,这也是造成旅游人流量小的原因之一。

(三)文化品牌建设缺乏,整体影响力较小

以广西柳州融水县尧告村举例,尧告村特有的苗族拉鼓习俗,是苗族支系族群、宗族举行的一项祭祖祈福的传统活动,而拉鼓节程序分为醒鼓、拉鼓、丢鼓等,期间还有芦笙踩堂、“务夏”看鼓等活动,是苗族最古朴而神圣的祭祀活动。2018年12月,“苗族拉鼓习俗”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4月,“三百尧告苗族拉鼓节传承人团体”获列入柳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团体,苗族拉鼓节鼓头梁明张等3名传承人代表获列入柳州市级非遗传承人,目前正在申报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三百尧告苗族拉鼓节”,是广西苗族群众祭祖祈福传统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此外,蓝淀亮布、传统苗歌、拓染技艺、饮食文化等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为文化旅游的主要特色。同时,拉鼓圣地尧告苗寨的水碾米五色竹筒饭、竹筒粽、竹筒酒等以其营养美味和新颖好玩而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但这些文化旅游项目并未打造成旅游景区的品牌文化,尚未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美誉营销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造成文化产品欠缺,没有完全形成品牌和文化名片的困局,需要不断通过文化景区形成的品牌效应逐步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

(四)文化宣传缺乏信息化推广手段和载体

当前,广西柳州融水县的旅游产品的宣传方式和营销手段过于单调,对外宣传面也较狭隘。据了解,融水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注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微博、微信账号和公众号,但是原创的文章很少并且推送力度也较小,导致阅读量很少,旅游的官方网站也存在零互动、更新慢的问题,宣传不到位从而造成宣传“无用功”的现象。仅有的宣传方式和文章缺少特色文化的主导,文化符号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但在线上的宣传中并未突出体现带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这是造成乡村旅游传播匮乏的主要原因。

四、关于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与对策

(一)以扶贫政策为机遇,全面完善村落基础设施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一个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的地区,因交通不便利,导致货物负担能力过高,商品没有利润可图,存在货物的运输费用高于货物自身价值的情况。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否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善交通情况将会大大提高旅游流动量。要有效利用扶贫优势,建设完备的饮水工程和电路设施,完善当地经济环境,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

(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

当地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四季河流纵横。适合栽种中草药(灵芝、松茯苓为主)、食用菌(木耳为主)等作物,盛产香牛、香猪、优质稻等产品,因此有必要将自然资源与农业产品连结起来,打造休闲旅游发展产业链。进行产业链完善的同时打造节日文化品牌效应,发展苗绣、银饰手工制作以及建立食品供应链,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涉及到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利用游玩购乐等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游客对于当地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拓宽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渠道,而这些都会在无形中调整地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这就是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其他的产业所不能媲美的原因。

(三)新媒体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旅游宣传

有效利用“双微”平台进行传播,双微即微信和微博。微信自面世以来用户数量逐年递增,产品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创新,而微信能一直在社交圈内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则是因它的“朋友圈”功能,朋友圈在成为信息交互平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涉及到旅游传播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人群的朋友圈的转发使得阅读人群不断变化,而朋友圈中的“广告”功能也让旅游推广做的更加广泛,不断扩及宣传面。微博的管理与运行也同样重要。据统计,在活跃用户的规模排名前十应用中,微博的活跃用户增幅最高,但是在微博平台关于乡村旅游的微博却少之又少,影响力也远远不够。有些旅游部门的官方微博则是为了应付领导,最终成为“僵尸微博”,并且缺乏认证,对旅游信息的发布、内容风格、日常管理都欠缺规范。加强微博的管理,进行微博账号的认证,增加其可信度是经营旅游官方账号的首要条件。与此同时,与知名度较大的官方旅游微博进行经常性的互动,在微博内发送有质量、有创意、有新意的微博信息都会增加阅读量和提升热度,这有利于进行乡村文化旅游的宣传。

(四)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助力通过旅游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需要一大批熟悉旅游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掌握市场规律的人才,利用不同的人才来解决少数民族村落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是必经之路。同时,建立人才奖励机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进人才并且留住人才。

五、结语

党的相关会议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西省柳州市融水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这种传统的文化乡镇、村落是历史文化的活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存在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但这些特色的民族村落又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民族文化。实现全面脱贫的任务还很重,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国家乡村旅游振兴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而建构一条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还需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猜你喜欢
苗族特色旅游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特色种植促增收
旅游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