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抽搐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2-01-04 11:04关泽滨赵明宇许金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3期
关键词:氟西汀精神分裂症实验组

关泽滨 赵明宇 许金璐

精神分裂症属慢性且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脑部神经结构改变、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均为发病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感知、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2]。物理疗法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改良电抽搐疗法(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reatment,MECT)是在电休克疗法基础上,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患者脑部,使有效数量的抽搐神经元去极化,引起全身性、中枢性的电刺激,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等特点[3,4]。近年来发现[5],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 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但如何选择药物与电休克结合尚未完全明确。既往研究发现[6],氟西汀作为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可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而增加血清素水平,具有抗抑郁、抗强迫的效果,对神经功能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氟西汀在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本研究以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MECT联合氟西汀的效果及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26 例;年龄26~51 岁,平均年龄(38.16±10.07)岁;病程7 个月~9 年,平均病程(4.01±1.67)年。实验组男35 例,女15 例;年龄25~54 岁,平均年龄(37.99±10.12)岁;病程9 个月~8 年,平均病程(4.10±1.3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直系亲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7]中相关诊断标准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60 分;②近1 个月内未服用过抗强迫症、抗躁狂症类药物;③对本研究涉及药物无过敏者;④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器质性病变、躯体功能障碍等疾病者;②合并酒精依赖症者;③存在沟通交流障碍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MECT 治疗。①MECT前准备:治疗前8 h 禁食禁饮,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呼吸循环系统等实验室检查,确认可接受电疗刺激后静脉注射0.5 mg 阿托品(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257),给予持续加压纯氧呼吸,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追加肌松麻醉药,于患者口中插入保护器后行MECT。②MECT 过程: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于麻醉师同意后进行MECT 治疗,将醒脉通Ⅳ型电痉挛治疗仪(西安百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设置为DGX 程序,脉宽为0.25 ms,频率为30 Hz,刺激时间≤4 s,以患者手指及脚趾轻微抽动为宜,持续时间≤30 s,第1 周治疗3 次,第2 周起2 次/周,共治疗4 周。

对照组在MECT 基础上服用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10 mg/次,1 次/d。实验组在MECT 基础上服用氟西汀(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39),20 mg/次,1 次/d,两组均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应对方式指标。

1.4.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8]采用PANSS 进行评价,基本痊愈:治疗后PAN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75%;显效:治疗后PAN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74%;有效:治疗后PAN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5%~49%;无效:治疗前PAN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5%。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应对方式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 周后采用Yale-Brown 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医学应对问卷量表(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进行评价。YBOCS 共包括10 个条目,采用1~5 分评分法,分值与强迫严重程度呈正相关。MCMQ 包括面对、屈服、回避3 个项目,分别包括8、5、7 个条目,采用1~4 分评分法,分值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4.3 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发生头痛头晕、锥体外系反应、恶心干呕、血糖升高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9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对方式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YBOCS 评分、MCMQ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周后,两组患者YBOCS评分、MCMQ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患者YBOCS 评分、MCMQ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 评分、MCMQ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 评分、MCMQ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MECT 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物理手段,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引起可控抽搐发作而达到治疗作用。有研究证实[9,10],MECT 可抑制大脑神经组织突触前膜五羟色胺(5-HT)的敏感性,使5-HT 再摄取降低,进而提升突触后5-HT 水平,缓解精神分裂症神经异常症状,避免了传统电休克治疗过程中出现抽搐效应而致患者焦虑、痛苦等现象。本研究在MECT 治疗基础上辅以不同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9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行为异常等临床症状,但实验组略高,猜测原因为:氟西汀是选择性5-HT 再吸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作用,且对多巴胺、α-肾上腺素能受体等无结合力,进而提高脑内5-HT 含量而达到治疗目的。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强迫症状,当强迫与反强迫在自我意识中共存时,发生激烈冲突可致患者出现绝望、痛苦等负性心理,进而致自身应对方式发生改变,故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也是治疗目的之一[11-13]。本研究将联合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现,治疗2、4 周后,两组患者YBOCS 评分、MCM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患者YBOCS 评分和MCMQ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MECT 治疗基础上辅以氟西汀治疗,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状,对远期预后有积极意义。短暂性脉冲能使患者大脑发生短暂性休克,在此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恢复活力,加之氟西汀可使脑部神经元去极化,两者共同发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强迫、情感障碍等阴性症状的作用[14,15]。此外,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氟西汀联合MECT 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MECT 联合氟西汀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异常、强迫等症状,临床价值高。但因本研究选取样本量有限,相关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实验进一步佐证。

猜你喜欢
氟西汀精神分裂症实验组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