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研究

2022-01-04 11:04阚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3期
关键词:尿素氮连续性危重症

阚玉

危重症引起的肾功能不全主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可在数小时甚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导致无法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从而引起各种氮质废物滞留、排尿减少等症状。对于危重症肾功能不全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治疗,极容易出现肺水肿、酸中毒等情况,危及生命安全。当发现患者急性肾损伤以后,一定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是何种类型,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作为各种危重症救治中重要的支持治疗措施,其疗效已得到证实,可显著提高危重症患者生存率。本文即分析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应用于危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实际效果,主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接收的68 例危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 例,女30 例;年龄27~74 岁,平均年龄(41.32±10.90)岁。纳入标准:①均知情同意;②均为急性肾损伤患者。排除标准:①病史资料不完善;②精神异常,沟通障碍;③配合度较低;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方法为:先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身体承受度确定治疗时间,对患者建立血液通路。将连续血液透析仪器参数设置为:血流量速度控制在(170±30)ml/min,2000 ml/h置换液前稀释。配置置换液:0.9%氯化钠注射液3000 ml,无菌注射水820 ml,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 左右,10%氯化钾注射液12 ml,25%硫酸镁注射液2 ml。净化过程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变化,监测患者血压、体温、呼吸、心率等,保证患者病情稳定。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碳酸氢根水平。②分析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低血压、心力衰竭、失衡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血压+心力衰竭+失衡反应)/总例数×100%。③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有效:部分临床症状恢复;无效:无任何好转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碳酸氢根水平比较 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低于治疗前,血碳酸氢根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8 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碳酸氢根水平比较()

表1 68 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碳酸氢根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2 并发症分析 治疗后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1.47%)、心力衰竭1 例(1.47%)、失衡反应1 例(1.47%),并发症发生率4.41%(3/68)。

2.3 治疗效果分析 患者治疗后显效29 例(42.65%),有效37 例(54.41%),无效2 例(2.94%),总有效率97.06%(66/68)。

3 讨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又被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法的统称[1,2]。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开始应用于上世纪末,初期仅单纯为提高重症衰竭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耐受性较佳,不会改变血浆渗透压[3,4];②能够持续、稳定地控制氮质血症以及电解质和水盐代谢[5,6];③能够按照需求提供营养以及药物治疗;④能够快速清除过多液体;⑤容易行深静脉营养和静脉给药,通过连续超滤进行调节[7,8]。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极速出现肾功能下降,处于应激危重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尽快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保持酸碱平衡,起到控制、稳定病情的作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血液净化医生常规掌握的临床技术,此方法具有较高社会效益,能够使更多患者在此项技术中受益,并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9-11]。本文针对其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治疗后血肌酐(138.29±26.45)μmol/L、尿素氮(14.44±4.12)mmol/L低于治疗前的(487.22±117.32)μmol/L、(41.38±6.45)mmol/L,血碳酸氢根(29.31±5.68)mmol/L 高于治疗前的(10.28±3.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出现低血压1 例(1.47%)、心力衰竭1 例(1.47%)、失衡反应1 例(1.47%),并发症发生率4.41%(3/68)。患者治疗后显效29 例(42.65%),有效37 例(54.41%),无效2 例(2.94%),总有效率97.06%(66/68)。血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排泄,很少经肾小管重吸收,随尿排出体外。临床上测定血肌酐水平,用于评估肾功能损伤情况。血肌酐水平高,说明体内的含氮性代谢产物有蓄积。尿素氮与血肌酐均是肾功能重要的指标,尿素氮水平的高低反应肾功能的好坏。尿素氮>14.2 mmol/L 应考虑肾功能不全等,此时测定血肌酐有助于正确评估肾功能。血碳酸氢根是衡量体内酸碱度的主要指标。通过测定上述三种指标,充分证实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示该治疗方法不仅有助于清除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还可维持和调解机体内环境,在医学领域中意义重大。张斌等[11]研究中,将98 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实验组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以及肾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内容相似。说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快肾功能恢复。由此也进一步证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应用于危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治疗效果较高。本文认为对于危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急救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能够有效清除导致各个器官衰竭的物质,可对多个器官进行同时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①需要持续抗凝治疗;②除了消除体内有害物质也会消除体内有益物质;③在进行多器官治疗时,也会对正常器官造成一定影响;④在个性化治疗方案中,没有一定的执行标准;⑤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还需要今后扩大患者例数,增加研究范围,对技术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

综上所述,危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碳酸氢根水平,并且治疗效果较明显,值得推广采纳,但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尿素氮连续性危重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