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固定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

2022-01-04 11:04陈爽柳志泽廉晓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3期
关键词:椎弓入路腰椎间盘

陈爽 柳志泽 廉晓东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是因腰椎间盘病变或外伤所引起,腰部疼痛、双下肢麻木等是该疾病的主要表现症状,而其所导致的腰腿疼痛可能与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有关,让髓核组织有脱出的情况,对脊神经根产生压迫和刺激,进而会引起腰腿痛等症状,限制活动范围,很容易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2]。RLDH 是指LDH 切除6 个月后再次有同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出现,疾病可能与残留髓核再突出、瘢痕粘连等有关[3]。术后复发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临床多选用后路手术,但其会将椎板与小关节突切除范围扩大,会进一步破坏脊椎中柱和后柱结构,易给患者恢复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寻找其他手术入路治疗方法[4]。本次研究对于RLDH 采取Wiltse入路通道下固定融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50 例行RLDH 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4 例(56.00%)、女11 例(44.00%);年龄29~59 岁,平均年龄(39.28±6.58)岁;复发时间8~31 个月,平均复发时间(15.79±5.09)个月;复发部位:初次手术同侧者19例、初次手术对侧者6 例。实验组:男15 例(60.00%)、女10 例(40.00%);年龄31~60 岁,平均年龄(39.34±4.76)岁;复发时间9~32 个月,平均复发时间(15.71±3.41)个月;复发部位:初次手术同侧者20 例、初次手术对侧者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初次手术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②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同一节段椎间盘再次突出,压迫单侧神经根;③患者病史资料完整,且符合手术指征;④精神认知正常,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⑤患者及家属在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指导下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患有感染、严重骨质疏松或脊柱畸形患者;③病史资料不全者;④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视听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后路开放TLIF 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前确定病变节段位置,手术切口为后正中,逐层切开皮下组织,将病变节段突出侧的骶棘肌进行充分剥离,包括椎板、小关节等,置入椎弓根螺旋钉4 枚,咬除棘突及棘间韧带,暴露神经根,对其进行减压、融合和钛棒加压固定,并利用臂机确定位置后冲洗缝合伤口,手术结束。

实验组患者接受Wiltse 入路通道下TLIF 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选择俯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壁悬空,确定椎间盘位置,遵循无菌手术原则,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切口为后正中,暴露腰背筋膜,分离软组织向两侧牵开,筋膜旁开纵向切口2 cm,沿肌纤维方向进行钝性分离,暴露关节突、横突,直视情况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尽可能保持内聚角度,将部分上下关节突进行咬除,清除周围粘连组织及黄韧带,显露神经根及硬脊膜,切除椎间盘及软骨终板,充分减压椎管,置入适当高度的融合器和预弯的钛棒,对椎间隙进行适当加压,臂机确认位置无误后,冲洗术区,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手术结束。

术后24 h 拔出引流管,并常规应用抗生素、营养神经药物等,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进行下床活动,随访观察6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7 天疼痛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评分0~10 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越重。②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腰椎JOA 评分,分别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 周、术后2 个月、术后4 个月、术后6个月的腰椎功能变化,满分29分。评分25~29分,表示腰椎功能优;评分16~24 分,表示腰椎功能良好;评分10~15 分表示腰椎功能一般;评分<10 分表示腰椎功能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7 天疼痛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手术前后腰椎JOA 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腰椎JOA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周、术后2 个月、术后4 个月、术后6 个月,实验组腰椎JO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腰椎JOA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腰椎JOA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对于LDH 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后无需进行植骨操作,会遗留部分髓核组织,易加重术后复发几率;另外手术会受肥胖、劳累过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髓核组织再次胸瘢痕处突出,进而引起复发;且术中未对病变关节进行有效固定,腰椎失稳,会导致病情加重[5,6]。对于RLDH,临床仍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关键在于对瘢痕组织、神经粘连的处理,注重减压和稳定[7]。以往采取后正中入路进行治疗,入路暴露视野大,需要广泛剥离椎旁肌肉并进行长时间牵拉来暴露椎板、关节突,会导致肌肉组织缺血变性坏死,易影响疗效;且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会增加松解神经阻滞和显露椎间盘困难,易加重神经损伤风险,对椎旁肌肉组织产生二次伤害,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8,9]。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取Wiltse 入路通道下TLIF 治疗方案,椎旁肌肉血液循环为单侧循环,肌肉间不存在交通支,故而此手术入路无明显交叉血管,术后出血有明显减少,且手术视野清晰,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手术入路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能快速、准确达到目标手术区域,对椎旁软组织产生的损伤较小,充分保护肌肉,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利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进而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且还能最大限度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10]。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钛笼系钛合金材质的应用,承重性较强,且还能填塞自身骨组织,能够加强骨诱导性,利于促进骨生成,有助于维持腰椎稳定,满足腰椎强度和刚度要求,减少对腰椎后部结构的破坏,进而能够促使患者腰椎功能恢复[11,12]。

综上所述,采取Wiltse 入路通道下TLIF 治疗RLDH,患者手术效果显著较优,且术后腰椎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椎弓入路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