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2022-01-04 11:05张春梅李曙晖邢洪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3期
关键词:结肠镜高脂息肉

张春梅 李曙晖 邢洪艳

结直肠息肉属于隆起于结直肠表面的肿物,可以为腺瘤,亦可以为肠黏膜的增生肥厚。既往研究表明[1],结直肠息肉属于大肠黏膜上皮的隆起病变,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且85.0%左右的结直肠癌患者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临床上,根据病理类型将结直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与非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两种,且多数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言。数据调查结果表明[2],10.0%~20.0%大肠癌可由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及锯齿状腺癌演变而来,且结直肠息肉发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部分患者仅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等不适,导致临床诊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上对于结直肠息肉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普遍认为与糖尿病、肥胖、Hp 感染等有关,但是其具体危险因素尚缺乏统一的标准[3]。因此,本研究以新医学模式下结肠镜检查患者为对象,探讨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2020 年9 月新医学模式下结肠镜检查患者242 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结直肠息肉组(51 例)与非结肠息肉组(191 例)。结直肠息肉组男30 例,女21 例;年龄19~78 岁,平均年龄(61.29±14.10)岁;体质量指数(BMI)18~27 kg/m2,平均BMI(23.23±3.61)kg/m2;合并症:高血压8 例,糖尿病11 例,高脂血症7 例。非结直肠息肉组男115 例,女76 例;年龄20~79 岁,平均年龄(61.35±13.79)岁;BMI 17~28 kg/m2,平均BMI(23.31±3.65)kg/m2;合并症:高血压13 例,糖尿病14 例,高脂血症8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 岁,且均拟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均可耐受;②均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肠镜检查禁忌证;③具有完整的基线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肠镜检查提示结直肠恶性肿瘤者;②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者;③既往胃肠切除史或精神异常者[4,5]。

1.3 方法 ①结肠镜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 GIF-H260或GIF-Q260 电子结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借助一次性活体取样钳(南京佳谱医疗有限公司)完成标本采集,取左侧卧位姿势,通过静脉注射丙泊酚(河北顺康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规格:20 ml∶200 mg)0.5~1.5 mg/kg 完成无痛结肠镜检查。常规进镜后到回盲部位、退镜,对于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对病变表面粪便、黏液进行常规冲洗,并在普通内镜模式下观察病变进一步确定病变表面切口类型,并切换到窄带成像模式,进一步观察病变类型及微血管形态。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外科开腹手术切除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结直肠息肉组与非结肠息肉组。②危险因素调查。查阅两组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高脂饮食、饮酒、直肠癌家族史、肥胖、肿瘤家族史、胆囊切除术、高血压史、糖尿病史、Hp 感染、心理压力等,对上述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单因素分析242 例新医学模式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51 例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确诊率为21.07%。结直肠息肉组的年龄、性别、肿瘤家族史、高血压史、直肠癌家族史占比与非结肠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息肉组的高脂饮食、饮酒、肥胖、胆囊切除术、糖尿病史、Hp 感染、心理压力占比均高于非结肠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

2.2 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脂饮食、饮酒、肥胖、胆囊切除术、糖尿病史、Hp 感染、有心理压力为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3 讨论

结直肠息肉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良性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6]。目前,临床上对于结直肠息肉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遗传、生活习惯、感染及饮食结构等有关。因此,积极探索结直肠息肉发病危险因素,了解其发病规律,对实现结直肠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7]。本研究中,242 例新医学模式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51 例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确诊率为21.07%。结直肠息肉组的年龄、性别、肿瘤家族史、高血压史、直肠癌家族史占比与非结肠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息肉组的高脂饮食、饮酒、肥胖、胆囊切除术、糖尿病史、Hp 感染、心理压力占比均高于非结肠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脂饮食、饮酒、肥胖、胆囊切除术、糖尿病史、Hp 感染、有心理压力为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率较高,其发病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及影响。①高脂饮食、饮酒、肥胖。高脂饮食、饮酒及肥胖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学者研究表明:男性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是由于男性存在吸烟、饮酒及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中,且长时间饮酒、不规律饮食等,均会增加肠道负荷,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率;②胆囊切除术。胆囊为储存、浓缩胆汁场所,胆囊切除广泛用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疾病。对于胆囊切除史患者,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于非胆囊切除患者,可能与胆汁失去储存于浓缩场所,肝脏分泌的胆汁酸持续进入肠道,造成刺激胆汁酸水平增多,并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结肠上皮细胞中,从而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率。③糖尿病史。糖尿病能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病风险,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对于糖尿病患者机体多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胰岛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受体结合后,能促进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通路,诱导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作用,从而引起息肉形成。④Hp 感染。Hp 感染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有关,属于是I 类致癌因子。对于Hp 感染患者能增加肠外疾病发生率,且与结直肠息肉存在紧密的联系,能增加胃泌素水平,加重机体炎症反应。⑤心理压力。多数患者对结直肠息肉病因、临床表现等缺乏认识,导致患者心理波动较大。持续的应激反应将会引起机体炎性反应,加剧病情发展[8-11]。

综上所述,新医学模式下结直肠息肉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较多,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影响,应根据可能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降低结直肠息肉发生率。

猜你喜欢
结肠镜高脂息肉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对策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运动降低MG53表达及其在缓解高脂膳食大鼠IR中的作用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生精功能障碍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