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22-01-04 11:05杨阳王世轩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3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针灸膝关节

杨阳 王世轩

膝关节骨关节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对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需要及早的进行治疗,而通过结合中医治疗的方式,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从而改善整体的预后[1]。本次研究通过本院收治的100 例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分析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100 例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其中观察组男24 例(48.00%),女26 例(52.00%),年龄32~78 岁,平均年龄(54.12±7.97)岁,平均病程(6.21±1.53)年,其中双侧病变31 例(62.00%),双侧病变19 例(38.00%)。对照组男23 例(46.00%),女27 例(54.00%),年龄32~79 岁,平均年龄(54.25±8.26)岁,平均病程(6.16±1.61)年,其中双侧病变32 例(64.00%),双侧病变18 例(36.0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皆符合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相关指征;亲属皆配合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皆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排除肝、脾、肾功能异常的;排除合并其他骨关节疾病的;排除有精神隐疾的;排除中途退出治疗的。

1.3 方法 对照组开展温针灸治疗:选择1.5、2.0 寸的毫针,对患者的足三里穴、四神聪穴、内膝眼穴、外膝眼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犊鼻穴、大椎穴、委阳穴、百会穴、风池穴、血海穴、印堂穴等穴位以平补平泻法施针,得气后将艾柱套其针柄上,在留针的30 min 内,点燃艾柱进行温针灸治疗,1 次/d,治疗6 d后休息1 d,7 d/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引导患者取平卧位,以(扌衮)法、拿法对患肢的大腿、小腿前内外侧肌肉进行松弛,双手拇指按压双膝眼,以揉法按揉膝关节周围至其发热,选择患肢的阳陵泉、阴陵泉穴、鹤顶穴、血海穴、梁丘穴、膝眼穴使用拇指的指腹实施点按,各穴1~2 min/次,达到出现酸胀的效果,再以(扌衮)法对经筋系统进行松解,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控制力道和时长,推拿30 min/次,1 次/d,治疗6 d 后休息1 d,7 d/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3]。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显著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效: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所好转,关节功能恢复一般;无效: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仍然存在,关节功能未恢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患者疼痛情况采用VAS、VRS 评分评定,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中医症状积分包括肿胀、疼痛、晨僵以及乏力评分。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睡眠质量以及身体质量评分。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包括IL-6、hs-CRP。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2 疼痛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VR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0.57±0.16)分、VRS 评分(0.68±0.1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1±0.35)、(2.15±0.4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肿胀、疼痛、晨僵、乏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胀、疼痛、晨僵、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睡眠质量以及身体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睡眠质量以及身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5 炎性因子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hs-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41.48±14.02)ng/L、hs-CRP(22.50±7.6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59.30±17.55)ng/L、(27.35±8.65)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也被为增生性关节炎,主要是因膝关节组成骨发生骨质增生,出现退行性病变,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4]。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群,其发病原因往往与过度肥胖、负重过度、长期劳累、寒冷刺激以及剧烈运动等有密切的关系[5]。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的症状,并且若治疗不及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越严重,最终会关节功能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在中医学中,膝关节骨关节炎类属“骨痹”、“痹症”的范畴,由于肝肾亏虚,膝关节筋膜得不到精血滋养,正气虚弱,邪气乘虚入侵,阻滞经络,气血不通而形成[7]。中医将膝关节骨关节炎分为气滞血瘀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以及气血虚弱证,其中以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最为常见[8]。中医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以行气化瘀、温经散寒、通络祛痛为主,由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推拿、针刀等治疗方式[9]。其中温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通过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在进行针灸过程中,于针托点燃艾柱,通过把热力传递入穴位和经络,起到温经散寒、化瘀止疼等的功效,在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上效果十分突出[10]。而中医推拿是以推、拿、提、捏、揉等的手法,对穴位或经络进行调理,从而起到活血化瘀、行气理气、疏通经络的功效,通过与温针灸相结合,对于通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11,12]。

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V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L-6、hs-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疼痛、晨僵、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睡眠质量以及身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实施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突出,能够缓解疼痛情况,减轻临床症状,调节生活质量,改善炎性水平,具有地方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针灸膝关节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