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用于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2022-01-09 04:59曾婉云张伊莉朱金妹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丙组百草灌流

曾婉云,张伊莉,朱金妹

(1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东 广州 510620)

(2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科 广东 广州 510620)

百草枯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率。近年来,因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日渐增多,可分布于各个年龄段。百草枯中毒后,部分患者存在潜伏期,早期并无显著的临床症状,仅以食管黏膜、污染皮肤处局部腐蚀为主,若患者服用剂量较大,可进一步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患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呼吸衰竭、脏器功能衰竭等症,导致患者死亡[1]。临床中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手段干预,可获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2016 年9 月—2020 年8 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主要对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9 月—2020 年8 月在我院治疗百草枯中毒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均为20例。甲组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患者的年龄12~65 岁,平均年龄(38.54±2.13)岁,中毒时长1~23 h,均值为(11.96±10.88)h;乙组患者中,男9例,女11例,患者的年龄12~66岁,平均年龄(39.65±2.46)岁,中毒时长1~23 h,均值为(11.92±10.89)h;丙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患者的年龄12~64 岁,平均年龄(39.02±2.39)岁,中毒时长1~23 h,均值为(12.02±10.85)h。将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中毒时长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百草枯中毒临床诊断标准患者;②出现接触性皮炎、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③经毒物分析、肺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患者;④了解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参加并签订协议患者;⑤性别、年龄等相关指标完整且记录患者。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②合并严重肿瘤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存在异常患者;④言语沟通能力较差患者;⑤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⑥参与其他研究调查患者;⑦不配合此次研究调查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采取相同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由患者的股静脉置入双腔静脉导管,使用治疗的药物为低分子肝素。药物的提供厂家为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10980114。随后行血液流灌治疗,将仪器按照说明进行连接,并预冲管路及灌流器。在治疗过程中,血液流量设置为150 mL/min,同时对不同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首次剂量及维持剂量持续泵入。

甲组:首次泵入剂量为0.75 mg/kg,持续泵入剂量为15 mg/h。

乙组:首次给药剂量为1.0 mg/kg,药物的追加剂量为20 mg/h。

丙组:首次使用剂量为0.5 mg/kg,持续使用剂量为10 mg/h。

1.3 观察指标

分析各组血液灌流凝血指标变化以及灌流器、管路凝血或出血发生率、血气指标变化。血气指标包括:PH值、血氧分压两项指标。检测方法如下:做好消毒基本工作后,采集患者静脉血5 mL,使用本院采购的血气分析仪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当P<0.05 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液灌流凝血指标变化

甲组与乙组、丙组患者的血液灌流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显著(t=8.559,t=8.960,P=0.000);乙组与丙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6,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血液灌流凝血指标比较()

表1 三组患者的血液灌流凝血指标比较()

注:a 表示与乙、丙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0.05);b 表示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对比灌流器、管路凝血或出血发生率

丙组与甲、乙组对比,灌流器、管路凝血或出血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三组灌流器、管路凝血或出血发生率

2.3 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丙组与甲、乙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三组血气指标对比

3.讨论

血液灌流技术是治疗农药中毒的有效方法,通过该技术可以将体内中的血液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并且经过灌流器将有毒物质进行吸附,进而达到净化血液以缓解患者中毒症状的一种治疗手段[2]。

百草枯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致命的毒药,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当人体误服、自服、意外接触百草枯后,会出现以及性肺损伤、进行性弥散性肺纤维化和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的全身中毒性反应,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累及多组织脏器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当发现患者属于百草枯中毒时,应及时给予治疗手段干预。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常需要使用抗凝剂,肝素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抗凝剂,因其价格低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同时,肝素在应用过程中具有给药简单、容易监测,可配合使用鱼精蛋白进行中和等多种特点,是血液净化治疗中最为广泛的抗凝剂[3]。但抗凝剂药物的使用剂量尤为重要,若给药剂量过小可导致血液凝固,若给药剂量过大可导致出血等并发症,临床中应选择一种恰当的使用剂量给予患者进行治疗,对挽救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生命尤为重要[4-5]。同时,采用恰当的剂量治疗,可提高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避免患者发生灌流器、管路凝血或出血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初次采用0.5 mg/kg,持续给予10 mg/h 的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使患者的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采用改剂量药物治疗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患者治疗成功率更高。但针对百草枯中毒的患者而言,还需通过检测手段对患者机体的血液灌流凝血指标、血气指标、凝血指标等指标进行密切检测,根据监测结果,对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保证治疗结果具有个体化趋势,提高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的治疗效果[6-8]。从本文探究中可以发现,初次给药适合使用低剂量,维持给药剂量也应选择低剂量,随后根据患者表现,逐渐增加,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用于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中,可降低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初次给药0.5 mg/kg,持续给予10 mg/h 为较为恰当的剂量。

猜你喜欢
丙组百草灌流
神农尝百草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