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肠镜检查在预防大肠癌中的价值探讨

2022-01-09 04:59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潜血结肠镜大肠癌

李 霞

(临汾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山西 临汾 041000)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通常指结直肠腺癌,约占全部结直肠恶性肿瘤的95%[1]。结直肠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在美国近年其新发病例和病死人数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 位,而在我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5 位[2]。根据新版2020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受肥胖、饮食模式、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50 岁以下结肠癌发病率较前快速上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典型的大肠癌的症状是排便习惯和大便形态的改变、腹痛、便血、贫血、消瘦,但大量研究表明,上述症状均不能有效预测早期结直肠癌,无症状人群结肠镜筛查才能实现早诊早治早预防[3]。结肠镜检查可在肿瘤症状出现之前就早期发现并进行内镜下治疗,可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体检项目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我院体检中心参与结肠镜检查的475 名健康体检者,年龄35~69 岁,男性273 名,女性202 名,纳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结肠镜检查禁忌证,无肠道基础疾病。纳入标准:①同意参与研究;②资料完整、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有精神意识障碍;②无法正常沟通或交流;③中途退出;④资料缺失;⑤合并严重凝血障碍和器质性损伤。

1.2 方法

结肠镜检查前心电图检查,无痛肠镜需麻醉评估。检查前3 d 少渣饮食,检查前1 d 低脂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禁食,如需无痛肠镜检查需禁食水4 h。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套+二甲硅油清洁肠道,并大量饮糖盐水,服药期间来回走动,轻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有效清洁肠道至末次为清亮水便。肠道准备好后,直肠至回肠末端行奥林巴斯-290 电子结肠镜检查,要求末段回肠进镜率100%。如果发现病变及时取检或整块切除后送病理学检查眀确病理类型。

1.3 观察指标

统计大肠息肉、侧向发育型肿瘤和大肠癌的检出率。病变检出率=大肠息肉或大肠癌或侧向发育型病变的总数/总体检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结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分布

检查出大肠息肉146例,检出率30.8%,大肠癌2例,检出率0.4%,侧向发育型病变2例,检出率0.4%,年龄>71 岁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患者结肠病变的分布[n(%)]

2.2 不同性别大肠息肉等发生率比较

检出大肠息肉146例,男性92例,女性54例;侧向发育型病变2例,男性1例,女性1例;大肠癌2例,均为男性,均为早期大肠癌。大肠息肉患者中的性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的结肠镜检查结果比较(例)

3.讨论

大肠癌早期症状既不明显也不典型,容易漏诊。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消瘦等临床症状均不能有效预测和预防早期大肠癌的发生,但同时,大肠癌又是一种可早期发现并治愈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大肠癌的发生途径主要有3 种:腺瘤-腺癌;从无到有(De Novo)途径;炎症-癌症途径。其中腺瘤-腺癌是最主要途径,即从正常-息肉-腺瘤-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的途径,结直肠肿瘤从良性发展至恶性通常需要10~15 年的时间,因此,在从息肉演变为大肠癌的过程中如果能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侧向发育型病变、大肠黑变病和早期大肠癌等病变并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就可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在癌前病变或早癌阶段发现病变、切除病变可阻断发展,达到根治[4]。即使息肉已经癌变但只要还是早期,大部分可获得良好的预后,5 年生存率超过90%,部分可行内镜下微创治疗获得根治,所以说结肠镜检查筛查结直肠癌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任何影像学检查包括X 线和先进的CT、MRI、PET 等,都比不上直观的肉眼观测,结肠镜既是大肠癌的筛查手段,又是其诊断的“金标准”[5]。

2019 年《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6]中指出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中每5~10 年1 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适合我国国情。在大肠癌预防方面还应从以下3 方面入手:①合理饮食如低动物蛋白、低脂、高纤维饮食,戒烟戒酒。②对主要癌前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息肉病加强治疗和随访。③对高危人群加强随访:粪便潜血阳性;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本人有癌症史;长期吸烟、过度摄入酒精、肥胖、少动、年龄>50 岁;符合以下6 项之任2 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盆腔放疗史者。

最常用的大肠癌筛查方法是对一般高危人群进行粪便潜血检查,对阳性者继续进行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简便、安全、廉价,但对阳性结果的预测准确率为40%~54%,对阴性结果的预测准确率为64%~88%[7]。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常用方法,它不仅可以诊断全结肠疾病,而且可以治疗一些癌前病变,如息肉和腺瘤,结肠镜诊断大肠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8%,最大直径为6~10 mm 的息肉的敏感性为92.3%。气钡双重对比造影、CT 结肠成像、肿瘤基因检测和粪便蛋白质组学筛查等其他筛查方法都有成本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低等优缺点,不适于广泛的筛查。结肠镜检查已成为诊断和治疗下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工具。

其实结肠镜检查的感受因人而异,随着单人肠镜检查的普及,目前大部分普通结肠镜患者均可无明显不适的完成该项检查。另外,无痛肠镜检查可使患者在数秒内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后再进行检查,检查过程患者无任何痛苦。所用药物起效时间短,代谢速度快,检查结束后患者很快清醒,无明显不适,不用担心普通肠镜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并且无痛肠镜的麻醉对身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大脑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损伤,是安全有效的[8]。

在应用各种方法展开检查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与大肠癌相关的症状,提高自身警惕性,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早期大肠癌的临床症状并不具体。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贫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大肠癌和肠阻塞时,应考虑是否有大肠癌。粪便潜血试验、血清学实验室检查包括癌症胚胎抗原(CEA)、结肠癌相关抗原(CCA),影像学检查包括钡灌肠X 线、CT 结肠造影、内镜检查等。由于大便潜血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差,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结肠癌没有特异性,其诊断作用有限。钡灌肠x 线检查虽然可以知道肠黏膜是否破坏、肠道是否僵硬、肠腔是否狭窄,但容易漏诊小的大肠癌,且不能进行组织活检,诊断作用有限。CT 结肠造影尚未普及,价格昂贵,结肠镜结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标准方法。

原则上,年龄在40~74 岁的居民都属于结直肠癌的筛查人群,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即使无任何不适,也建议进行结肠镜筛查;对于高危人群者建议40 岁甚至35 岁就开始筛查。结肠镜检查可直观的发现大肠病变并内镜下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性质,对于息肉、侧向发育型病变、早期大肠癌、大肠黏膜下病变等进行有效、微创治疗。具有直观、便捷、有效、可操作性强等多方面优势,值得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应用。

猜你喜欢
潜血结肠镜大肠癌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比较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荧光桃红显现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