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成人危重患者镇静的效果分析

2022-01-09 04:59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谵妄危重咪定

王 益

(江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重症监护中心(ICU)谵妄发生率较高[1],尤其是机械通气的患者,出现ICU 谵妄的概率就更高。ICU 谵妄是一组以意识障碍、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分散、睡眠形式变化、日夜颠倒为表现的一种综合征。ICU 患者的镇痛、镇静、谵妄预防等一直是ICU 医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随着对镇静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揭开了“右美托咪定”与谵妄的关系,有研究[2]表明,右美托咪定比其他镇静剂更能降低危重患者谵妄的发生。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 受体激动剂,药理特性优异,具有起效快、停药后苏醒快、副作用小的优点[3]。在临床上,右美托咪定主要用于患者在麻醉时或机械通气时的镇静,通常可以用于手术及重症监护的患者。为探究低剂量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对ICU 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本次研究抽取我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40例ICU 机械通气的患者展开讨论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ICU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应用镇静药物类型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0~75 岁,平均年龄(46.50±7.41)岁;参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1~76 岁,平均年龄(46.55±7.36)岁。两组患者(试验组/参照组)的原发疾病例数分别为:严重感染4/3、严重创伤4/3、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2、各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脑血管病3/4、中毒1/2、手术后2/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用0.9%氯化钠溶液溶解稀释,轻轻摇动混合均匀,镇静开始时首次剂量0.05 mg/kg 静脉注射,之后以0.05 mg/(kg·h)持续静脉泵入的方式注射,评估镇静程度,镇静水平每4~6 h 评测1 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试验组行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取2 mL 右美托咪定药液加入48 mL 0.9%氯化钠溶液溶解稀释,制成总量50 mL 溶液,轻摇使混合均匀,采用微量泵持续性缓慢静注,首次剂量为1 μg/kg,输注时间超过10 min,随后按照每小时0.2~0.7 μg/kg 的速度进行持续泵注;操作过程中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和老年患者需要适当减少剂量;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评估镇静程度,镇静水平每4~6 h 评测1 次,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调整给药速度。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镇静药物下的睡眠干预效果。采用RIKER 镇静-躁动评分(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打分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唤醒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谵妄发生情况。采用ICU 谵妄筛查量表ICDSC 于每日8:00、17:00 进行谵妄评估,ICDSC 总分≥4,则诊断谵妄的敏感性高达99%。(3)对比两组患者睡眠干预前后心电监护仪数据情况。以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为观察指标。(4)对比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结构异常变化情况。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自22:00~6:00 监测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结构变化。以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睡眠结构为监测指标。睡眠结构分Ⅰ期、Ⅱ期、SWS 期、REM 期占TST 的百分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镇静药物下的睡眠干预效果比较

用药后,试验组RIKER 镇静-躁动评分(SAS)高于参照组,唤醒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镇静药物下的干预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镇静药物下的干预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比较

用药后,试验组谵妄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睡眠干预前后心电监护仪结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用药后,HR、MAP 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1、4.51,P<0.05);RESP、SPO2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5、0.53,P>0.05);参照组在用药后,RSEP 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5);而SPO2、HR、MAP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0、0.52、0.33,P>0.05)。两组用药后RESP 有显著差异(P<0.05);SPO2、HR、MAP 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行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没有呼吸抑制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参照组行咪达唑仑药物镇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睡眠干预前后心电监护仪结果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睡眠干预前后心电监护仪结果比较()

注:*与用药前比较,P <0.05;#与参照组用药后比较,P <0.05。

2.4 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结构变化比较

用药后经比较,两组患者TST、SE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Ⅰ、Ⅱ期睡眠占比低于参照组,而SWS 期、REM 期睡眠占比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各期所占比例看,右美托咪定为代表的镇静方案,睡眠结构更接近于生理,更易施行浅镇静,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结构变化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结构变化比较()

3.讨论

ICU 的全称是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都是病情危重患者。ICU 患者由于自身病情危重、持续有创性监护治疗、特殊的病房环境都会引起患者睡眠节律紊乱、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问题,甚至会导致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下降。

在ICU 病房,机械通气是重要的治疗手段[4]。有研究[5]发现,机械通气患者会反复不断的从睡眠中觉醒,睡眠结构严重破坏,因此而导致谵妄的发生概率明显增高。为保证ICU 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对危重患者予以药物镇静催眠、帮助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能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刺激、预防谵妄、减少氧耗,从而起到对保护脏器功能的作用,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急性的应激状态,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日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两组危重患者采用不同的镇静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较参照组(咪达唑仑药物治疗),更易施行浅镇静、谵妄发生率更低、唤醒时间更短,有效改善睡眠结构、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药物睡眠干预给ICU 危重患者带来的好处可归纳为以下2 个方面:一是有效预防谵妄的发生,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烦躁,使患者能够较舒适、安静地接受呼吸机治疗,能够随时被唤醒,配合相应治疗;二是使危重患者处在近似自然睡眠下,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可见,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作为镇静催眠的治疗手段,能有效预防危重患者谵妄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但本次样本例数较少,还需加大样本量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谵妄危重咪定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谵妄的治疗经验
“谵妄便是清醒者之梦”①——后人类时代的谵妄电影(delirium cinema)指南(上)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