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1-09 04:59张云辉支晓丞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封闭式引流术外伤

张云辉,支晓丞,徐 进(通讯作者)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上海 201999)

对于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而言,其损伤组织往往合并表现出组织污染严重以及挫伤严重现象,对于此类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时间较长,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最终会使残疾率增加[1]。对此针对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获得广泛运用,其对于感染情况出现可以充分防止,将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使换药次数减少,并且有效刺激患者幼芽组织生成[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1 日—2020 年12 月收治的68例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旨在探讨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为达到促进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预后水平提升目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1 日—2020 年12 月 收治的68例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参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19~51 岁,平均年龄(35.29±3.29)岁;试验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1~52 岁,平均年龄(35.32±3.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毁损性手术外伤获得确诊;②对于相关文书签署均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禁忌证;②存在精神、意识、认知等异常现象。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合理展开彻底清创操作,合理去除患者挫伤失活组织、毁损组织上存在异物与污染严重组织,针对患者重要肌腱以及神经合理完成对应保护。完成后选择常规创面湿敷方式完成治疗,时间为5~7 d,之后去除敷料,合理展开手术治疗,主要采用手指功能重建手术以及组织移植修复手术完成。试验组患者在入院后,合理展开彻底清创操作,合理去除患者挫伤失活组织、毁损组织上存在异物与污染严重组织,针对患者重要肌腱以及神经合理完成对应保护。通过对患者创面大小以及形状加以了解,合理完成对应裁剪。完成后于患者创面内部,将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敷料合理置入。确保创面同敷料保持充分接触,完成后针对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敷料边缘同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合理展开缝合固定操作,通过患者皮下戳孔,利用敷料引流管完成引流操作。针对敷料引流管以及正常组织皮肤,利用透性薄膜合理完成封闭覆盖操作。完成后,针对负压引流装置同敷料引流管之间合理完成连接。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指数,越高分值,对应越严重肿胀症状。(2)比较两组疼痛指数,越高分值,对应越严重疼痛症状。(3)比较两组并发症(组织严重坏死、创面继发组织坏死)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胀指数比较

治疗后1、3、5 d,试验组肿胀指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肿胀指数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比较

治疗后1、3、5 d,试验组疼痛指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组织严重坏死、创面继发组织坏死)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对于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而言,其手部皮肤组织缺损情况较大,患者表现出血管、神经、肌肉、肌腱与骨骼等系列深部组织外露现象,此类患者往往合并表现出≥1 个手指缺损缺失现象,其创口往往合并表现出污染症状[3]。并且如患者软组织损伤情况较大,则不宜立即对其展开组织移植治疗[4]。传统治疗期间,以湿敷换药方法运用较为常见,主要观察创面位置未表现出显著脓性分泌物后,合理展开组织移植治疗[5]。但此种治疗方法表现出较长治疗时间,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使患者治疗疼痛程度增加,难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并且实施组织移植治疗过程中,技术要求较高,患者术后较易呈现出外观臃肿、功能受限等现象,使患者呈现出较大痛苦感。通过对感染进行控制,对于肉芽组织生长可以有效促进,将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创面条件改善,使组织移植比例减少,可充分提高组织移植存活率[6]。

近年来,针对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获得广泛运用,其针对患者坏死组织、创面内细菌脓液、渗液可以于体外及时、彻底引出,从而将细菌滋生减少,对于创面清洁状态保持做出保证[7]。生物半透膜透氧性、透视性与组织相容性较好,并且对于患者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出现可以充分避免,对患者创面较为封闭状态保持做出保证,有效隔绝细菌进入,防止患者表现出交叉污染、交叉感染现象。此外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实施,能够将患者局部血流量增加,将水肿情况减轻,对于创面处肉芽组织生长给予促进,并且此种术式操作简单,可将换药次数减少,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疼痛程度减少[8]。

综上所述,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有效实施后,观察患者肿胀指数、疼痛指数以及并发症情况,改善程度显著,可促进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预后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封闭式引流术外伤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小学作文教学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护理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