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情绪管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9 04:59田小燕乔俊英孙兴慧杨献清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评量依从性

田小燕,乔俊英,吕 璐,孙兴慧,杨献清

(1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妇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2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3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4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如今,我国每年乳腺癌新增数量高达30.4 万人,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1]。学者郑舒月等[2]对2017 年我国110 家医院乳腺癌手术情况进行调查,显示我国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整体占比为21.9%,证明当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旧占多数。而手术对患者心理以及生理都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合理的手段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ABC 情绪管理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结合自己的信念及其对生活情境评估和解释的不同。ABC 情绪管理表示一件事情自身没有优劣的区分,但是人类赋予事情的一定的主观思维和自己的解释风格,进而因为一件事情而产生多样化的情绪。其中“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指个体在感受诱发事件之后,因为本身知识结构以及认知结构等因素的干预而产生主观情绪以及信念。“C”代表在一个事件环境之下,个体行为以及个人情绪所引发的后果,而积极情绪管理是通过积极教育以及心理疏导,让个体的认知思维和解释风格趋向积极情绪,促进个体达到情绪的平衡[3]。为此,本次研究即分析了ABC 情绪管理以及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管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Ⅰ期患者27例,Ⅱ期患者23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2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8例,平均年龄(46.8±4.2)岁;对照组Ⅰ期患者28例,Ⅱ期患者22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4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6例,平均年龄(45.9±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全部为首发入院患者;②术前经过病理组织学检验或是细胞学检验最终确诊为乳腺癌;③肿瘤Enneking 分期Ⅰb~Ⅲb 间。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以及听力障碍;②患者并发有严重的器质病变。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健康宣教的同时接受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接受常规健康宣教的同时采用ABC 情绪管理理论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对个人情绪有更为清晰的认知,通过合理的手段纾解负面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更为积极的心态接受后续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具体方案如下:首先在患者入院后第1 天,在独立的心理疏导室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利用示意图为患者讲解ABC 情绪管理法的原理,引导患者采用ABC 情绪管理方法探索自己的情绪形成原因和过程。负责疏导的专职护士帮助乳腺癌患者积极探寻与分析诱发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的主要原因,松动患者的信念系统,逐渐教会患者学会ABC 情绪管理,帮助患者打开心结、重建认知,50 min/次。第2 天及患者出院前,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疏导,具体方法如下:①告知患者情绪对抗与压抑、反弹直接正性相关,教会患者觉察、溯源、直面自己的负性情绪,穿越负性情绪后找到力量,找回平和喜悦,重建积极情绪。②帮助患者给自己的情绪创造空间,感受自己所拥有的全部情绪,允许这些情绪的存在,在内心转换,和情绪和平共处,释放不良情绪。③倾听情绪背后的声音,凡是存在都是合理的,有它存在的原因,让患者了解情绪管理不是消灭消极负性情绪,而是调整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3:1 的平衡状态。④对患者进行感恩训练,观看提升升华感的视频,为患者讲解爱与感恩有助于疾病康复,鼓励患者每日写感恩3 件事[3],并教导患者每晚做慈爱冥想。

1.3 观察指标

本次观察指标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治疗依从性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当P<0.05 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干预后,焦虑状况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患焦虑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治疗总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对比[n(%)]

3.讨论

ABC 情绪管理理论表示抑郁、焦虑等不良因素的形成与事件自身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因为个体对于引发事件产生错误的评估以及认知有关联[4]。疾病作为应激反应的源头会对患者心理程度产生一定的冲击以及影响,进而使得患者产生无助、恐慌、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如果这一情绪无法得到有效且及时的干预,大部分患者会产生消极治疗的状况,即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下降,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主张研究人类积极向上的品质,并充分挖掘人们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引导人类走向幸福。从某种程度而言,引导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积极情绪,这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患者形成积极情绪,可以更为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存水平[5]。护理人员了解了情绪管理的原则,就能够很好的关注到患者的情绪,识别患者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根源,从而找到良好沟通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依从性。故而,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尝试联合ABC 情绪管理理论以及积极心理学有关理论知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干预模式,定期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干预,以避免患者负面情绪过于严重,依从性降低,以至于影响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之后,试验组SAS 以及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患者能够正确认识以及评估自己存在的问题,更为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开展健康宣教的同时,也需要引入ABC 情绪管理理论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实现对乳腺癌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自身生存质量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评量依从性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