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1-09 04:59黄旭娟熊志琴刘苑玲彭秋平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糖家庭

黄旭娟,熊志琴,刘苑玲,彭秋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新坡头社康中心 广东 深圳 51810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糖尿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在我国,糖尿病人数位居全球首位,约为1.096 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据报道,我国糖尿病成人患者的寿命比未患糖尿病者平均减少9 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造成严重的医疗负担,且威胁人类的健康[2]。目前,糖尿病治疗是世界上的难题,且仍不能根治。急性期或者发生并发症后,通常需进入院治疗,待病情平稳后转回到家中维持照护,而多数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后自我管理会明显松懈,后续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有调查显示[3-4],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再入院率为26.3%,其中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患者高达87.2%。因此,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后延续护理管理十分必要,传统延续护理内容包括电话随访、家庭探视、门诊复诊等。而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糖尿病的管理有了新的突破,微信等网络平台应用于糖尿病延续性护理方面正受重视。传统以电话和家庭访视最为常见,但患者多为被动地接受健康指导信息,效果欠佳。而“医院-社区-家庭”随访模式为针对慢性病程患者的随访方法,为“无缝隙治疗和护理”理念下形成的延续护理模式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在不同地点、不同层面上提供具有一致水准连续性不间断护理[5],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各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8 年1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29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46例。对照组男性82例,女性64例,年龄35~94 岁,平均年龄(58.3±2.6)岁,病程1.5~12.4 年,平均(4.1±0.3)年;试验组男性80例,女性66例,年龄34~99 岁,平均年龄(57.5±2.9)岁,病程1.1~12.9 年,平均(3.7±0.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为2 型糖尿病);②患者一般情况资料完整;③可配合本研究的研究调查方法。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既往其他急慢性病病史;③精神障碍、认知功能减退、恶性肿瘤等无法配合本次干预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出院护理:出院指导,对药物使用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对患者发放复查时间表,嘱其病情变化随诊;相关研究指出[5],对糖尿病延续性护理利用网络等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及居家护理需求的设计与研究,再制定计划、建立微信信息平台和登记患者的相关信息等,通过联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与患者信息进行交换。试验组以“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①成立小组:本健康站副主任医师、护士长各1 名,护士2 名。②构建沟通平台:指导患者出院后进入微信信息平台,定期进行知识指导与在线答疑。③家庭访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1 次/月家庭访视,对于微信平台异常患者,可以与其沟通后即刻进行访视,并在访视过程中,保障家庭主要照顾成员在场进行指导,并及时与医院、社区做好沟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对指导的依从性,随访前、后血糖水平,随访期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与再次入院率。随访期间对指导的依从性判断:主要为对康复锻炼、饮食、健康生活、复诊、用药依从性情况进行判断。血糖与餐后血糖采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对指导的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康复锻炼、饮食、健康生活、复诊及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对指导的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随访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随访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较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随访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表2 两组患者随访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2.3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与再次入院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随访期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再次入院率比较[n(%)]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作为高患病率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长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将伴随着患者的终身。而患者由于健康意识的参差不齐,很难做到出院后仍然具有较高的用药与健康生活的依从性。而常规出院护理仅对患者的用药、随访时间进行指导,无法保障患者可以全部的接收并做到。且由于目前的医疗保健系统的资金相对较为匮乏、规模不一和综合信息系统缺乏等因素制约,以及延续性护理现今的发展并不成熟等综合原因的影响下,使得出院后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指导与护理,使得高质量护理难以实现,由此延续性护理应运而生[5]。而早期的延续性护理,仅指对患者实施家庭访视,因为访视时间间隔因护理人员的缺乏而相对耗时较长,加之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交通不方便的地区也难以深入。因此在实施效果上往往欠佳。而如果能将其延伸到患者的家庭及所管辖的社区,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专业护理团队,为社区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一方面,社区医护人员通过来复诊或访视,修正健康管理中不合理情况,帮助及时调整护理计划[7]。另一方面,家庭照护者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计划、监督和心理干预,落实计划,以获得专业指导和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最终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康复锻炼、饮食、健康生活、复诊率、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较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组患者随访期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实施以“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对复锻炼、饮食、健康生活、复诊、用药的依从性等方面的认知,进而获得较低且平稳的血糖水平,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糖家庭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家庭“煮”夫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恋练有词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