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9 04:59蒋梦珲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急救车预见性病情

蒋梦珲

(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输液室 江苏 宜兴 214200)

急性心力衰竭简称急性心衰,指的是心脏发生急性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快速降低,多组织、器官灌注不足[1]。一旦患者未得到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而,急诊救护工作至关重要,是与时间的一场赛跑,如何所短患者急救各环节用时、提高救护时间是急诊护理人员需深入研究的内容。预见性护理是近几年临床十分常用的护理模式之一,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判断,预先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提高护理质量[2]。本文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我院急诊科收诊5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我院急诊科收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51~78 岁,平均年龄(62.34±1.55)岁;观察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52~79 岁,平均年龄(62.35±1.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对其生理指标进行检测,配合医生完成相应检查及救护工作等。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过程为:(1)院前指导干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院前指导干预,如患者已处于自行前往医院就诊的途中,则叮嘱家属始终保持电话的畅通,由接听人员具体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既往病史、临床症状、服用药物种类等,并大致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家属为其选择适合的体位休息,保持持续的呼唤,确保患者到达医院前可始终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意识,但不强制要求家属为其提供非急救类药物,以免错误操作导致病情加重。如遭遇交通阻塞情况,可由接听人员联系交管部门进行协调,确保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医院。如患者无法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则急救电话接听人员需立即联系急诊小组和救护车待命,并快速询问发病地点、病情状态,为急救车相关设备、药品的准备提供参考,要求自接到急诊通知起,急救车需在3 min 内出发。在急救车前往发病地点的过程中,接听人员仍需和家属保持通话状态,并指导其对病情进行早期处理,将患者日常使用药物准备齐全,方便急救人员到达后立即确认,同时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反馈至急救车,确保急救人员可在第一时间了解病情。(2)现场预见性护理:急救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需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呼吸功能,有效清理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如患者已经丧失自主呼吸功能时可采取气道插管给氧的方式,如症状相对较轻者可使用气囊给氧干预。同时建立至少2 条静脉通路,至少1 处放置静脉留置针,以方便后续院内护理操作,及时为患者输药和补液。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使用担架将其转移至急救车内,快速返回医院。在返院过程中需和院内取得联系,上报患者大致情况,并针对评估的高风险并发症给予重点说明,且在转运过程中需和家属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基本状态,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史、用药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评估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以做好相应的预防对策。(3)院内预见性护理:在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委派专职护理人员和院内急诊科人员交接患者基本信息,重点对其既往病史、病情发展状态、疑似并发症等进行说明。如患者此时已处于意识模糊或丧失意识的状态,则需适当对其躯体进行固定,以免误动给自身造成损伤。如患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则需全程对其心理进行安抚,说明下阶段开展的急救措施,稳定其情绪、血压、心率等。院内急救室需预先根据院外急救人员提供的信息准备相应药品、设备,并保持抢救时内的安静,并尽量降低设备产生的噪音,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心理影响,快速监测各生理指标数值,根据其变化趋势评估是否存在病情恶化的可能,并及时向医生上报异常情况,根据医嘱及时开展相应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各环节用时情况,包括急诊检查时间、急诊救治时间、急诊转至科室时间。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征求配合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进行评估,设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 个选择,总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诊各环节用时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急诊各个环节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各环节用时对比(,min)

表1 两组患者急诊各环节用时对比(,min)

2.2 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基于对患者病情综合评估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恶化、并发症等情况采取预先干预护理,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3]。实际操作时,护理人员不仅需对已经存在的病情给予评估,还需判断可能潜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向急救医生进行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急救方案。该护理模式应用在急诊患者群体时,可以为其创造更充足的抢救时间,从而在提升抢救成功率的同时确保整体预后效果[4]。

急性心力衰竭属于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病变,其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病情较重等特点,且患者往往还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使得其心理大多处于负面状态,很容易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起患者抗拒治疗的情况,而这些均会对急救医护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5]。预见性护理则可以更好地对患者状态进行掌握,从接到急诊电话开始即需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通过不断交流实施快速评估,并及时汇报至急救车内。院外急救护理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在到达现场后开展快速护理,为其建立静脉通路、疏通呼吸道,并及时注射治疗药物,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转运至医院[6-7]。在转运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测量各生理指标,及时向院内汇报患者具体病情,方便院内急救科室做好准备。在患者到达院内后立即转运,由专人负责和院内护理人员交接患者各类基本信息,在检查结果出具后快速进入急救室内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干扰,尽量安抚其情绪状态,降低设备噪音[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检查时间、救治时间、转至科室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急救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检查和救治时间,从而为急救创造更多的时间,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也可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急救车预见性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急救车畅行不再难
给急救车“让道”,为生命“保驾护航”
一次性PVC腕带在急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一次性锁在急救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