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研究
——以《人文英语2》教材为例*

2022-01-16 13:08邬庆儿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学习者大学

邬庆儿

(广州开放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2018年6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部学校,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提出要开发信息化资源,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2]。可见,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材建设始终是重中之重,教材建设的信息化也必须紧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快速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现状考察

(一)建设概况

随着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数字教学理念的推广,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从单一的纸质教材不断向多媒体、数字化和立体化教材发展,推动着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进程,也推动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自编出版大学英语教材的起步阶段。1962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学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适用》。由于该时期语法翻译法占主导地位,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阅读外文参考文献,自编的教材也主要侧重语法、词汇等专业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译能力。

20世纪70—80年代,《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1980年)出版,传统教材延续了注重语法的基础,在听、说、写等教学模块中配套使用音影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从只培养读写译能力向注重学生外语综合实践能力的过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1985年和1986年)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并确认分级教学和实施国家考试。该阶段的大学英语教材开始按照精读、泛读、语法、听力等系列编写,呈现语言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并重的特点。该阶段,我国的自编教材逐步走向成熟。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试行)》(2004年)颁布,大学英语教材在现代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实现听、说、读、写、译分册,突显体系分明的教学特点,数字化资源也得以配套使用。

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我国教育教学与国际接轨的阶段,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7年)的颁布,大学英语教材也更加注重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配套资源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二)建设及出版存在的问题

1.编撰过程论证不足,商业气息过于浓厚

出版社需要根据教材编撰发展的市场化对教学改革、教材编撰的走向进行预判,这种预判容易因为论证不够充分,造成教材和课程要求不够契合。新的课程要求出来以后,出版社又要依据新要求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撰和出版,造成资源的浪费。

教材编撰和出版的市场化有利于出版社集中精力提高教材编撰和发行工作质量,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市场上选择合适自己的教材。市场化有利于教材编撰和出版的优胜劣汰,总体来讲,有利于保证教材编撰和出版的质量。但是,市场化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内容把关松懈、教材推销和利益输送等乱象,不利于教材的创新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与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思想不符,内容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

纵观我国现有的自编教材,阅读理解部分往往占据了比较大的篇幅,听说部分相对较弱,而且大部分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英语教材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等为主要内容的要求不一致。

目前我国高校要求突出教学改革和创新,新教材的使用也纳入学科评估的参评范围,因此,高校经常要进行教材调整,以满足创新教学的需求。在教材调整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教材内容的不稳定和不连贯,也容易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3.体系建设不够合理,资源配置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现状不符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品种繁多,而且一套教材所含分册颇多,有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等,每种用书有的多达20册,甚至更多,每个单元50页或者60页的现象很常见。按照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安排,每周6个学时,四个学期共72周,学习内容过多,教师只能选择性授课,繁杂的学习内容也成为学生的负担。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教材虽然配有学习光盘或者学习网站,但内容基本是纸质教材的数字化版本,缺乏互动性,质量较低,实用性不强。

二、“互联网+ ”大学英语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一)“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特征

“互联网+”,通俗来讲,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态,其核心在创新。“互联网+”大学英语就是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为外语教学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前所未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和便捷化,也促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1.个性化教育得以真正实现

进入21世纪初叶,网络的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社交软件和预先设计好的网络探究任务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生可以随时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获取所需的资源,还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获取语言学习和实践的真实体验[3],学生与知识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获取技能。

2.学习的纵深度得以拓展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空间,学习资源的获取不再受限于教材,学习时间延伸到了课堂以外。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引入了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等全新的模式,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等被重新定义,学生通过互联网开放并且强大的储存、搜索功能,获取海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对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主动选择权,英语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已从单一的教材知识学习拓展为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广度得到的扩展,在学生的深入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方面产生着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3.混合式教学成为常态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一张纸、一支笔、一块黑板,或加入简单的录音机、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媒体教学,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动画、音频、视频、语料库和计算机、电视机、互联网、白板、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在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合理利用,营造虚拟逼真的交际情景,增加电子化、模态化交流体验,师生、生生交互及时[4],强化语言的反馈和输出,构建多媒体、超媒体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

“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正强力渗透和变革着教育教学领域,这个时代的大学英语教材实质上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材”,其指导思想、角色定位、内容体系及机构形态等都发生了变革,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的建设涉及课程目标、理念及课程实施层面等,成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为核心,明确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以任务为载体,依托互联网,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充分整合多模态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立体化呈现教学内容[5],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

2.特征

(1)开放的、动态的资源建设

“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依托互联网,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数字资源,并可根据需要实时修改和更新,增强了教材的延展性和开放性,也增强了生命力。通过资源开发机制、认证体系和共享模式的建设和完善,推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2)立体化、交互式的情景交融

“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纸质教材、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的高度融合。通过提供纸质教材,以视频、音频、动画及精美高清图像等多样化和动态化的电子教材、案例、微视频、试题库等,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与学生多模态的感受,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平台和移动客户端,实施协作式的探究学习,实现线上线下的交互。

(3)定制化、弹性化的学习体验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资源所包含的学习资源和评价内容,通过学习平台和移动客户端推送给学生,为学生的弹性化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保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师要求,定制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评价,了解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

三、“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的体系架构和建设思路

(一)体系架构

根据“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特征,“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的内涵和特点,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支撑,以纸质教材为关键材料,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APP等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测评系统、交流系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适应“互联网+”时代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求[6],助推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设计“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的体系架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思路

1.开发原则

“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需要紧扣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纸质教材方面实现体例和设计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模态、多角度、碎片化地呈现知识点,并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移动APP技术等新媒体实现语言实践和实训环节的双向性,为传统教材注入新活力,通过视、听、触等方面作用于学习者,增强感受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总的来说,“互联 网+”大学英语教材需要突显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和“内容、媒体、技术”的融合。

图1 “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的体系架构

2.实现途径

(1)纸质教材的体例和设计创新

纸质教材依然是关键核心。不变的知识点、经典理论等都应该保存在纸质教材中,以明晰的逻辑和条例表现出来。体例和范例都应该新颖,具有吸引力。例如,每个单元可以由学习目标、引例、任务、能力拓展、小结、练习等部分组成。在每个单元前面,除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外,还可以使用“引例”的方式,创设情境,提出相关的知识点,学习者完成相关案例和知识点的学习后,在后面的学习任务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强化训练。基础好的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能力拓展”部分开展学习,拓宽知识面。在“小结”部分学习者可以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提炼和总结,然后利用“练习”部分对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评、考核、巩固和提高。

纸质教材在设计和编撰的时候,需要体现直观、易查询的特点。在教材中精准放置二维码,实现使用移动端对一些知识链接、视频或者音频等素材随扫随学。教材排版的时候在重点内容和关键部分标注不同的颜色,以便学习者开展学习。

(2)“互联网+”数字化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① 数字资源

“互联网+”数字资源部分,需要通过在纸质教材中放置二维码,迅速关联教材中涉及的相关内容,或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将纸质教材中不能表达或者不容易表达的抽象知识,如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充分形象地展现,通过纸质媒介实现与多媒体资源的全融合,实现知识表达的双向性,使学习者能够更快更便捷地理解知识,更熟悉地掌握技能。无论是二维码实现的教材关联内容还是学习平台、手机APP等展示的学习内容,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做到有目的并且有实效,便于及时修改和更新,而不是堆砌海量的资源,也不能直接链接到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海量的资源等于没有资源,而这些数字资源都应该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反复学习和观看。

数字资源部分需要设计电子教材、微视频、题库、课件和拓展资源等。

在网络学习平台或者APP上传电子教材,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考虑到教材的版权问题,可以只提供浏览功能,不提供下载功能。

微视频和课件可以是自制或者公益资源。内容方面要注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做到短而精、浅显易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便于随时随地学习。自制微视频和课件的时候还要注意编辑,加片头、片尾、字幕、特效等,精美包装,加强可视性。也可以打包给专业公司做,提升制作质量,节约教师时间。公益资源则需要优中选优,注明出处。

拓展资源部分主要是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的,但应该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在海量的资源中找准定位,不造成学习者走马观花的感觉,同时兼顾多样性,视频、音频、文本、图形等要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② 测评系统

通过建立题库,加上大数据学习分析、智能随机组卷等技术应用,支持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随机练习,及时为他们提供测评结果,精准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便于调整下一阶段学习。

③ 交流系统

交流系统是借助现代社交软件或者学习平台,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监督,学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增强学生归属感和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④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传统的教材开发是以内容为核心的闭合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高速发展和学习者需求多样化的时代。在“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过程中,可以根据大数据提供的学习者测评和调查等结果,为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供支持服务。在依托学习平台或者APP等为学习者提供免费资源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些如技能培训、英语竞赛、英语考级、英语考证等增值性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四、《人文英语2》“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的建设与实践

2017年6月由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英语》1—4教材,是“职场英语系列”教材。该套教材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指导思想,以提高与学习者现在或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将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融入语言功能理念和情景教学理念,通过设置与行业、职业紧密相关的语境、情景、场景,为学习者营造逼真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构建起英语语言学习与真实工作、生活之间的桥梁,提升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在职场环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文字教材的建设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为合一型教材。教材涵盖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教材选材注重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创设人文活动环境,便于学生学以致用;内容集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为一体。教材针对主要语言知识、技能和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导学、助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人文英语2》文字教材包括8个单元,供一学期使用。每个单元均包含7个学习任务(Task)。各单元的基本框架如下:

表1 《人文英语2》文字教材个单元基本框架

(二)配套资源

该教材资源包括各单元对话和阅读文章的MP3录音资源、配套视频资源、全媒体数字教材资源以及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平台登录网络课程,进行在线学习。同时,也可以扫描教材配套提供的二维码,或者用微信,或者用QQ二维码,安装开放云书院APP,下载音视频等资源,自主进行多终端移动学习。

1.录音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录音教材内容是文字教材中对话和课文的录音,供学生模仿语音语调、训练听力和口语使用,同时有助于加深对文字材料的理解。

2.IP课件

本课程的IP课件为辅导讲解型,主要讲授各个单元中的语言重点与难点、与人文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熟悉学习内容、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3.网络课程

本课程的网络课程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平台创设综合性网络学习环境,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相关知识链接、形成性考核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为学生发布学习任务,提供在线教学辅导以及多样化的助学资源,创造虚拟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提供教学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4.开放云书院

开放云书院是一个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平台,为开放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与学习支持服务。

开放云书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资源云服务网站,二是移动客户端应用。开放云书院客户端能自动适应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支持在线订购、资源下载和信息交互,支持离线阅读、学习和测评。学员通过客户端下载并打开ePub、PDF、视频、dPub等多种格式的学习资源,也为用户提供多种维度的资源浏览服务,用户可以按专业及资源大类查找所需资源,也可进行模糊查询,同时还可以直接查看当前热门的资源聚合栏目(如数字教材、五分钟课程和题库等),或是进入热门的资源专题进行专项浏览。学员能够管理自己购买和拥有的资源,管理自己上传的笔记信息,学校则拥有学员管理和资源管理功能。当网络条件成熟时,学习记录、笔记信息和测评信息能够存储到云端,真正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向个性化、碎片化发展,对教材建设也提出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渗透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开发建设中,为教材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互联网+”大学英语教材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材编写者和出版商等都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探索新时代教材编撰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职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学习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