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写清楚说明白
——三下《海底世界》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2-01-24 11:10执教崔佳星评析王瑞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助学自然段恐龙

执教|崔佳星 评析|王瑞芳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大海的样子呢?

生:美丽、蓝蓝的。

生:一望无际。

师:看来美丽浩瀚的大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大家刚才说到的大都是海面或者是海边的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深海,去领略海底世界的风光。

(师写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预习单预习过课文了,这几个词是同学们选出的认为最难读的三个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学生认为最难读的三个词:储存、煤炭、差异)

(生齐读词语)

师:“差异”的“差”是个多音字,我们以前也学习过,念什么?

生:chà。

师:如果昨天你数学考试没有考好,老师就会批评你考得很——

生:chà。

师:如果某两件东西很相似,我们会说它们——

生:差(chà)不多。

师:这节课还出现了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词“反推力”,预习单中老师要求大家课下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一下这个词,谁来说说你对这个词的了解?

生: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产生一个与物体受到的力相反方向的推力,这种力就叫反推力。

师:是的,比如现在老师在推这面墙的时候也会觉得墙在推我,这就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反推力。

师:预习单的最后,还问大家学完这篇文章有什么疑问,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是科学性问题,如“海底世界为什么蕴含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问题,同学们课下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寻找答案。还有一部分同学提出的是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如“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像这类问题,大家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解决。也有一些同学提出的是与我们今天课文学习有关的问题,如“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海底世界有什么”。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我们今天的课文学习一一解决,接下来就需要大家认真听讲了。

【评析:通过预习单的形式,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有效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难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避免了传统字词教学中高耗低效的弊病,让字词教学更扎实有效。最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不但帮学生解决了问题,更教给了学生解决此类相关问题的方法。】

二、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师:同学们,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板贴: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师: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呢?我们在第四单元中学习过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内容的方法,请你先试着找出每一段中的关键句,如果可以直接利用关键句概括的就直接利用关键句概括,如果不能的话可以根据关键句的提示试着自己概括。最后请你把找到的句子或者概括出的句子填写到助学单中(见下页)。

(生默读课文,填写助学单。)

师: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

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波涛汹涌的海面,而此刻的海底却是一片宁静,原来海底与海面的差异这么大。(板书:宁静)

师:海底和海面还在哪些方面也有巨大的差异呢?

生: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原来从海面到海底,光线也有巨大的变化。(板书:光线)

(师板贴:海底与海面差异大)

生: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师:这句话是一问一答。仔细读一读这句话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板贴:海底有声音)

生: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师:这一段我们直接利用关键句就可以概括。(板贴: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生: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师:这一段也可以利用关键句直接概括。(板贴: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生: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师: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这些都属于什么呢?

生:矿产资源。

师:谁能试着概括一下这一自然段呢?

生: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师板贴: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作者从这五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大家找出的这几个方面,想一想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

生:海底与海面差异大,海底有声音,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这几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写出了海底物产丰富。

(师利用板书完成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完成助学单中的思维导图。)

师:利用思维导图,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从海底与海面的差异、海底有声音、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植物差异大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从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写出了海底的物产丰富。借助思维导图,我们能理清这篇文章的结构。其实思维导图不但能帮我们理清文章的结构,还能帮我们理清段落的内容,在一会儿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

【评析:很多学生对于思维导图并不是特别熟悉,操作起来也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分步指导,巧妙引领。在这节课中,崔老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先前学习过的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海底世界,然后再将其进行分类归纳,最后指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梳理出文章脉络。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到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海底世界。】

三、迁移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段落内容

师:同学们,如果只看黑板上的关键词句,我们也能知道海底世界有什么,但你能想象出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不能。

师:看来要想清楚地了解海底世界的样子,我们还要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每个方面写清楚的。在预习单中,老师问同学们对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的海底景色最感兴趣,大部分同学选择的都是第4 自然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第4 自然段是如何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句话写清楚的。

师:同学们可以先看看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动物,并试着总结一下它们活动起来都有什么特点。把你找到的、想到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用老师黑板上框架图的这种样式,也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

(生完成思维导图,投影展示。)

生:海参,活动特点是慢。梭子鱼,活动特点是快。乌贼和章鱼的活动特点是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活动特点是自己不动。

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海参活动很慢呢?

生: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师:你知道四米有多长吗?四米大概就是六张课桌连起来的长度,平时我们人走过去大概只要几秒钟,但是海参呢,却要足足爬一个小时。谁能把这句话再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读句子)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梭子鱼游得特别快呢?

生: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生:比普通火车还快。

师:谁和他一样也是从这些地方读出了梭子鱼活动特点是速度极快?请你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读句子)

师:乌贼和章鱼的活动特点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

生: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海参和梭子鱼的活动特点,不管速度快慢,它们活动的时候都是往前的,但是乌贼和章鱼却很不一样,它们是向后退的。谁来把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读句子)

师:你从哪里读出贝类的活动特点是自己动的?

生: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师:同学们,我把这句话这样写好不好?(出示句子)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跟随轮船移动。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不生动。

生:课文中的句子说贝类在作免费的长途旅行,这是把贝类当人来写了。

师:是呀,这里说贝类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就是把贝类当人来写了,让我们一读就感觉到很生动很有趣,而且还是什么样的旅行?

生:免费的。

师:这样让你觉得这些贝类怎么样?

生:聪明、有趣。

师:那谁能把这些有趣可爱的贝类读给大家听?

(生读句子)

师:海底有那么多种动物,作者为什么偏偏写这四种呢?请你观察一下思维导图中它们的活动特点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因为它们都是最具代表性的。

师:是的,我们发现作者写的这些动物有快有慢,有往前走的,还有往后退的,还有自己不动的,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动物。通过选取这些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我们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下面配合着读一读这一段,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剩下的部分。

(师生接读第4 自然段)

师:在刚才的学习当中,我们利用思维导图理清了这段话的内容,也清楚地了解到文章这一段是如何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句话写清楚的。

【评析: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崔老师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学习,不但理清了这段话的内容和结构,通过思维导图,也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了这一段是如何围绕第一句话写清楚的。在这一段的学习当中,崔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先自己试着去梳理,梳理完成之后,请学生上台来做展示,讲解他的思维导图,给予了学生充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崔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段时还根据课文内容,入情入境地指导学生朗读,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也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

四、初试身手,自主学习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海底的动物,还有另外三个写海底景色奇异的方面,我们还没有学习。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第4 自然段的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学习剩下的三个方面你最喜欢的部分。

(生利用助学单,进一步延伸思维导图,展示助学单,交流学习发现。)

师:第3 自然段是如何围绕“海底有声音”这个意思写清楚的呢?

生: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师:这一段为了写清楚海底有声音,列举了这么多不同的声音,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原来海底确实是有各种不同的声音的。那海底的这些声音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生:小小的。

师:为什么觉得是小小的呢?文中哪个词给了你提示呢?

生:窃窃私语。

师:谁知道“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呢?

生:背地里说悄悄话,小声嘀咕。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窃窃私语的时候?

生:与好朋友说悄悄话的时候。

生:爸爸妈妈说悄悄话的时候。

师:窃窃私语就是背地里说悄悄话。那我们一起当一当海底的动物,与周围的小动物说说悄悄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第5 自然段是如何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这句话写清楚的呢?

生:褐色、紫色、红色、最小的单细胞海藻、最大的海藻。

师:褐色、紫色、红色,这是从哪个方面写了海底的植物呢?

生:颜色。

师:最小的单细胞海藻、最大的海藻又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呢?

生:大小。

(师指导学生修改思维导图)

师:你能看着修改过的思维导图,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自然段吗?

生:这一自然段从海底植物的颜色和大小两个方面写了海底植物差异很大,颜色方面写了褐色、红色、紫色,大小方面写了最小的单细胞海藻和最大的海藻。

【评析:在这一部分学习中,崔老师放手让学生像前面那样利用思维导图自主梳理课文内容,在梳理完成之后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完成了从学方法到用方法的迁移,让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完成了从学习策略到学习能力的转化。】

五、拓展运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清楚地了解了海底世界的样子,也知道了作者是如何把它们写清楚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习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助学策略——思维导图。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恐龙》这篇文章,完成阅读提示中的几个小问题,并试着用评价表格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出示)

恐龙

大约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那时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潜入水中寻找食物;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

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恐龙是卵生的。恐龙蛋的外壳十分坚硬。小恐龙破壳而出以后,会得到大恐龙的细心照看,直到它们自己能够找食吃为止。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大约在6500 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人类至今尚未解开这个谜团。

阅读提示:

1.朗读课文,试着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恐龙的以及第2 自然段是如何围绕“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这句话写清楚的。

2.找出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与同学分享,并交流你喜欢的原因。

【评析:《恐龙》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文本结构和段落结构都与《海底世界》一文有诸多相似之处,让学生课后运用课上学习到的思维导图这一助学策略自主学习《恐龙》一文,不但能帮助学生学习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方法策略的迁移。】

六、运用量表,自我评价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我能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思维导图策略,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恐龙。( )★★★我能画出思维导图并说说第2 自然段是如何围绕“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这句话写清楚的。( )★★★我能找出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与同学分享,并交流喜欢的原因。( )★★★

【总评】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很有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崔老师在执教《海底世界》一课时,与学生一起学习了思维导图这种助学策略,并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自主学习,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与空间,真正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自主学习。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就《海底世界》这篇文章来说,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非常适合用思维导图这种助学策略来学习。在前半节课,崔老师采用思维导图助学策略,与学生共同梳理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此处运用思维导图的助学策略,不但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而且也教会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助力自己的语文学习,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是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一起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结构,同时教会学生画思维导图。在梳理完课文的结构后,崔老师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继续学习了课文的第4 自然段,学生利用助学单上提供的思维导图继续延伸,理清了这段话的内容和结构。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也更加清楚这一段是如何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写清楚的。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实现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但还有部分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指导。学完第4 自然段后,崔老师又指导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第3、第5 自然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是如何围绕“海底有声音”和“海里的植物差异很大”这两个意思写清楚的。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基本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熟练地使用思维导图理清段落内容,了解作者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这样一来,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对文章的学习步步深入、层层聚焦,实现了方法的迁移与运用。这样的学习过程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概括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接受到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而是系统的。

通过课后整理分析学生们的思维导图,不难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使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和课堂之中,实现了深度学习、自主学习,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维导图便是崔老师这节课授给学生们的“渔”。

猜你喜欢
助学自然段恐龙
秋天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美丽的秋天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