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深圳城市精神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22-02-03 21:11刘凯维王敏坚
南方论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深圳精神文化

刘凯维 王敏坚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000)

深圳经济特区在2020 年来到成立40 周年时间节点,从一个小渔村到如今的大都市,40 年的发展成绩斐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1 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压力下,深圳仍然交出亮眼的答卷,全年GDP 总值站上3 万亿人民币大关,位列全国城市第三。深圳目前作为“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发展战略高地,被国家赋予“大湾区核心引擎”“高质量发展高地”等战略定位;未来的发展任务可谓重担在肩,但将来的发展不再是一味强调GDP 的增长,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抓的高质量发展。《深圳“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深圳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给深圳市民提供高质量精神文化给养,将深圳建设成精神文化高地。

一、深圳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困难

深圳作为新兴、开放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有其现实性难点,一是移民文化和国际化浪潮对深圳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影响社会对城市精神文化的认同度,没有统一的思想就难有高质量的行动,不利于形成巨大的合力,一起推动深圳社会的发展;二是深圳城市精神文化的现在与过去未有效整合,应该在发展中传承,目前深圳城市精神文化对自身传统的挖掘整合力度不够,从而削弱城市精神文化的凝聚力;三是深圳城市精神文化在实践操作中有所滞后,未及时构建起可应对新时代、新发展出现的社会问题的精神家园。

(一)城市认同感有待提高

由于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人,这复杂了深圳的群体数量和结构,他们来到深圳,替深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同时也给深圳带来他们各自的习俗、文化,使深圳处于国内各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冲突中,来自各方的思想在这里碰撞激烈,百家争鸣的态势,给深圳城市的高度认同感提出了挑战。如深圳很多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引进的外籍教授,他们有着巨大的教育和科研价值,但他们也有着从本国带来的思想和价值观,如果他们在思想交互中,未建立起对深圳城市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则会损害城市精神文化的整体引领作用,但如果能增强他们对城市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将他们统领到城市精神之下,不仅能最大化发挥他们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能使他们培养的学生成为深圳最需要的人才,一起推动深圳经济的发展。

(二)德育资源还需挖掘

《深圳“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社会变革最快、最新,以经济发展为主旋律走过了40 年,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其它一线城市相比,在社会教育水平、文化底蕴以及市民知识文化水平方面,优势没有明显表现,作为要建成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标杆城市,急需补齐德育资源这块短板。从宏观上,社会层面的德育资源,如历史深度、人文广度都没有显著优势,深圳的红色资源、改革开放精神和移民、海派文化等资源丰富,研究和挖掘深度不够,从微观上,深圳近期新组建的大学、博物馆、文化宫,甚至是家庭,均会出现德育资源不足的现象,同时年轻人比例大,注定他们很难自主开发自身的德育资源,形成个人德育资源;外来人员如何融入以及西方文化如何有效融合等问题,都对深圳全面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想要打造深圳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唯有整合深圳的德育资源,深度滋养“改革开放”“特区精神”等文化品牌,在传承中发展好这些珍贵的品牌,构建德育资源开发体系,打造精神资源开发、利用高地。

(三)精神家园建设延后

精神家园建设的延后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对社会无责任,对生活无目标,对前途无信心,行为无依凭的惶惑不安,思绪错乱;深圳作为人口快速流入的新兴城市,文化在根基不深厚的土壤上快速生长,形成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形态。但这种新型文化由于构成的复杂性,各方之间的碰撞,导致其不稳定的滋生,表现为深圳市民存在精神压力较大,事业追求功利化,如2020 年12 月,微博上出现的“深圳女孩爱搞钱”话题,突然引爆网络讨论,这些浮躁现象表明一些青年市民面临复杂的精神困境,有出现城市型精神危机的风险。究其原因都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未及时落地、深入人心,构建起抵御这场精神危机的精神家园。在如今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人很容易沦为物化世界的工具;思想道德水平作为上层建筑,一旦滞后,就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深圳城市精神文化建设路径

(一)建学习型城市增强文化认同感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当前校园面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受网络文化严重冲击的不利局面,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饭圈”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应以时代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基筑魂。一是要引领价值取向,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引导学生以国家、民族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作为自身价值追求的方向,始终将“小我”围绕着“大我”旋转,以思政课堂、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在校园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二是要引领学生的人格塑造,青年学生应该有广博的胸怀,历史一次次证明,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要以城市精神文化为引领开发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开展“走读深圳”“志愿者活动”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提升个人思想素质。三是要引领学生思维方式建设,校园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课堂思政,如职业规划课上将职业规划与思政融合,提升课堂思政的生动性,引导学生对城市精神文化的认同感。

全方位渗透精神文化滋养。如今已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知识的快速迭代更新让每个人不得不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城市也同样如此,只有保持对全体市民的持续教育,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宏观上要以城市精神文化为引领打造终身教育体系,打造涵盖学前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的教育体系,为受教者提供终身和全方位的学习覆盖,提升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培育社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也要对人才进行归属感培养,以浸润式的教育方式,培养新一代深圳人,随着城市精神文化的入耳、入脑、入心,提升新到深圳发展年轻人的城市归属感,使其不自觉地将深圳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家乡城市。微观上,如今人才自身发展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唯有领会一座城市的文化才能在城市发展空间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位置,将个人发展方向和城市发展方向结合,将城市发展需求作为个人职业规划的出发点,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自我才干,同时建立终身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为自身提供持续服务社会的动能,支撑深圳未来的发展。

(二)拓宽德育渠道集聚主流价值观

继续发扬老一辈特区建设者的精神。深圳40 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指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今日的成绩,来之不易,来源于每个早期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每个人这40 年的生活事迹就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诠释,做好他们的事迹开发和宣传,可以教育好后来者,让年轻一辈传承好改革开放精神。一是要树立典型,以“三天一层楼”“皮包大学”的奋斗故事,广为传播,激励着一代代的来深奋斗者,也塑造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文化,要继续加强新时代典型事迹和人物的开发、宣传,凝聚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精神的时代之音。二是要加强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精神的再创造,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故事,也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还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接续奋斗30 年,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时代故事,也必将成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深圳改革开放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充分开发利用好深圳的红色资源。如中共宝安“一大”旧址纪念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但深圳的红色资源开发一直存在着认识不足、挖掘力度小等问题。首先以打造主线故事、区域联动的方式,树立典型、丰满的品牌,打破深圳没有红色资源的错误、刻板印象,形成品牌“红利”。再者要加强宣传工作,宣传要贴合时代特征,宣传内容的设计要迎合互联网、智能终端的传播特色,增强作品阅读的趣味性,符合现代“轻阅读”的浏览习惯,以VR 等新技术打造新颖、时尚的红色资源作品;要构建多元、全方位的宣传模式,多渠道同时发力,过去单一的宣传模式再也满足不了如今信息资源爆炸时代的要求了;加强宣传载体的创新,杂志、报刊等传统载体,形式单调、手法单一,难以满足新时代宣传推广的要求,要选择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新媒介,大力推广深圳的红色资源,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加强深圳红色资源的宣传推介。

加强本土精神文化资源挖掘。在市场经济最活跃、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移民占主要人口的深圳,灵活多变的本土海派风格等是一种传统,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契合。要传承和发展具有特区特色的文化,一是要打开文化视野,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来自全国、全世界的建设者带来了各种观念,加上毗邻香港,受香港文化影响,各种文化的碰撞,需要深圳有开放的视野,在杂生的文化丛林中,筛选、新生出有利于深圳发展的新文化;二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也具有强大的生产力,深圳目前有强劲的经济实力,其科技创新能力也是位居前列,深圳要利用经济的强大辐射力加强文化影响力的建设,利用其科技力量超速创造出自己的新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不断积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增强深圳文化的先导力量,助推城市的整体发展。

(三)打造幸福城市建设精神家园

引导和谐的生活方式。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普遍满足,人民对于生活城市的“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实力”也是一个城市吸引高素质人才、引导市民行为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是要引导建立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博采众长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整个城市要不断去追求这种最先进文化,并加强宣传、开展系统性的教育,推动新的思想植根于每家每户,实现城市整体文明的建设。二是引导市民道德行为的规范性,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引导每位市民敞开胸怀,在深圳这座城市拒绝排外行为,以“尚法”的精神引导市民遵纪守法,从而让城市运转井井有条,这是每个市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三是“务实”的科学精神引导城市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城市发展不再追求一时之功,以务实的态度实现和谐的人-居关系养成。

加强社会治理的服务意识。社会治理能力体现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尤其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更凸显整体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性,要以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城市精神引领,去打造深圳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圳已经连续多年在“数字政府”评比中名列内地城市榜首,在深圳全程线上创立公司的视频更是刷屏全网,可见数字化政府之方便群众、深得民心,深圳要继续发力,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政府建设;城市治理的核心在基层,破除基层治理乏力的关键一招就是加强党的建设,深圳首创打造了“1+10+N”党群服务中心联盟,党群服务中心为加强党委对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加强社区融合,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党群服务中心要深度厘清居民生活中的痛点及愿望,找准社区工作的发力点;还得善于协调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资源,协同发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关键是要到群众中去,善于发动、团结群众,建立群防、群治工作制度。

提升群体活动的质量和内涵。如今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诉求与日俱增,幸福不再是衣食无忧,更多要求是文化、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体育工作,在多个场合强调群众体育的重要性,指出:“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我们要加强市民的获得感和认同度,推动各类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为市民开展群众精神文明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一是加强设施建设,为活动提供场所,如深圳的莲花山公园,已经成为了爱国教育和改革开放精神传承的主阵地,各类党建主题公园成为深圳市党建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阵地,我们要以“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为引领,提前、长远地谋划布局,尽快制定10 年、20 年,甚至更长远的群众精神文明设施规划布局及建设计划,增加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的投入,建成大型、标志性的文体设施,这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承在整体社会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更要以“务实”的深圳精神为指引,建立成体系、有层次的设施格局,推进“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四级群众精神文明活动设施体系建设;二是要涵养内涵为群众活动提升层次,立意高、有深度的活动才能打动人心、广泛影响群众,要以“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为引领,将群众精神文明活动不仅办得接地气,又有格局,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群众形成鲜明、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深圳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