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提升

2022-02-03 21:11聂小雄
南方论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聂小雄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不仅是青少年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塑造者,同时也是良好道德修养的践行者、示范者。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厘清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内涵,把握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着力点,对于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思政课的社会认同、提高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政治素质,筑牢理想信念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综合体现”。[2]提高政治素质,筑牢理想信念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3]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其具有的鲜明政治属性以及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政治素质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所必备的首要素质、核心素质。

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4]相较于其他课程的教师,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在于价值理念的引导、素质修养的塑造。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启蒙者,思政课教师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有着源头性、根本性影响。因而,这都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素养,筑牢理想信念。一方面,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思政课教师应筑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将之镌刻心底、融入血液,做一个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5]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只有真心信仰马克思主义,强化自身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用学识的魅力、真理的力量教育和感召中小学生,才能激活思想政治育人效果。这都要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系统深入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著作,做到真钻研、真信仰和真践行。另一方面,具备坚韧的政治定力和强烈的政治担当。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思想意识、价值观点尚未系统形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行为都将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淬炼政治定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用科学的理论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同时,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勇于直面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对社会上的错误言论敢于发声,积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情怀。

二、加强道德修养,厚植教师情怀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作为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融,是人格与人格的对话”。[6]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人格精神的引导者,其道德情操的高低优劣将对学生人格品行的塑造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厚植职业情怀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

道德养成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统一,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各方面。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情怀深挚的群体。其一,具备正确的职业认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发自内心地认同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激发获得感、满足感。其二,具备正确的学生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有炽热的仁爱之心,特别是面对感性认知占主导的中小学生,思政课教师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7](P9)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只有以仁爱之心换学生真心,才能被学生认可、亲近。其三,具备深厚的情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8]其四,坚持严以修身、严于律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修身修为,坚持“吾日三省吾身”,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9](P16-17)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一方面,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实足助其为恶。”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作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到正确人生方向的指引者,更要自觉增强师德自律意识,淬炼道德意志,通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进而不断提高自身人格品质。另一方面,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厚植教师职业情怀。必须牢牢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自觉接受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身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示范者。

三、夯实专业知识,强化理论武装

扎实学识是教师的教学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10](P8)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扎实而渊博的专业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浅显易懂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立足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寄予了很大期望,提出了更高要求。

思政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元扎实的基础知识。其一,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虽然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有所差异,但都是帮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只有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学生答疑释惑、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引导,提高其思想觉悟,以此筑牢学生科学的思想基础。其二,具备系统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系统深入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帮助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更好地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其三,具备扎实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只有牢牢掌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心理,掌握教书育人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把控力,以此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夯实理论功底,以学识魅力吸引带动学生。“‘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11](P8-9)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强化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其一,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其二,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12];其三,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夯实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以过硬的学识素养增强上好思政课的底气;其四,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使思政课教学更有深度、温度、厚度。

四、提升教学技能,增强教学能力

教学技能是教学质量和实效提升的重要增长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需要掌握科学系统的教学技能,才能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3]育人先育己,立人先自立。提升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教学技能,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其一,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预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要素进行系统规划,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14]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引领作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遵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依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立足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实际需要,系统分析教学任务、研究教育对象,从而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其二,提升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运用知识和技能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本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能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良好的听课状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对教学过程的驾驭力、把控力,积极灵活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自发式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其三,提升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自觉回顾教学过程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能力,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潜在动力。首先,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反思意识,增强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其次,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身教学实践过程,善于总结和反思问题,找准改进和提升的突破口;最后,教师要善于总结凝练反思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学工作,熟练掌握并科学应用教学反思方法,在问题解决和经验积累中提升教学水平和自身的反思素养,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五、更新教育理念,推动专业成长

教育理念作为“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15]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科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对教育实践主体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全军院校长素质能力时就强调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指出要“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教育规律,强化专业素养,推动军事教育与时俱进”,[16]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性要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

科学的教育理念关系到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教学效能的核心要素。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推动自身专业成长。

其一,教师要关爱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通过知识传输、理论引导,帮助学生建构正确价值体系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照是教学得以展开、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17]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学生健全人格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面对处在“拔节孕穗”阶段的中小学生,思政课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坚持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想问题,做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二,教师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增强网络教学能力。当代中小学生是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网络成为其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教学内容、方法、载体等得到极大丰富。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互联网用户思维,主动拥抱“互联网+”,参与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方式手段的变革,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三,教师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理念。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对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来说,终身学习更是必然要求。一方面,思政课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理论性,教师只有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深度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把思政课讲出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另一方面,思政课是触动心灵的课程,要想把思政课讲出情感温度,教育内容就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和创新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困惑问题,并始终处于学习状态,才能解决学生思想迷茫、理论困惑、情感冲突,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进而提升学生获得感。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