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①

2022-02-05 09:39陈志强
劳动哲学研究 2022年0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教育

陈志强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http://www.xinhuanet.com/2018-09/10/c_1123408400.htm,2021年8月27日检索。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对构建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立足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充分把握全国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切实改进我国教育体制,落实“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一、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

加强劳动教育反映了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从劳动与教育的关系看,劳动教育事关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能否实现

教育既是教书育人的过程,更是在劳动基础上获得体验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以上两句都强调教育不仅仅是在固定场所中开展的理论说教,要获得真正的知识还需要“习”得。所以,教育重在“育”,只有教没有育的过程,只能是纸上谈兵;学习重在“习”,只有学没有习的过程,只能是隔靴搔痒。

那么什么是劳动呢?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通俗一点讲,劳动指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过程及其所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马克思将之定义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让劳动力的卖者为其提供劳动。”(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1页。

劳动是一种古老现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劳动都是人们获得间接或直接知识的必要途径。教育从来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半工半读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在原始社会,由于物质资料匮乏,教育主要针对求生技能,因而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到了古代社会,学校的产生和轻农现象使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开始疏远。教育逐渐有了专门的场所,教学活动主要在寺庙、家庭和学校开展,教育的内容开始脱离实际,侧重于人文历史知识的传授。到了近现代,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和工艺流程的要求,操作工人的需求大量增加,从而在全社会开始倡导劳动的回归。到了19世纪中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给人以知识、技能,教育的第一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中能够独立谋生,并使其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展的机会。这说明教育的初级功能是使个人能够找到工作岗位,安身立命,而教育的高级功能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家国情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即:教育以劳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使其养成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获得相关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幸福、劳动光荣等理念,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从劳动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看,劳动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人本身。同时,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构成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形成生产资料,而劳动是对生产资料加工的过程,劳动过程中的人是劳动者,劳动者使用的工具是劳动工具,劳动的结果是劳动产品,三者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导致占有生产资料的人(资产阶级)支配和剥削劳动者(工人阶级)的劳动,而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导致任何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从而任何人也就丧失了剥削他人劳动的机会,所有的人只有付出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最大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异化和剥削,进而找到人类不平等的根源。要铲除劳动的异化和剥削,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成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普通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基本原则,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人人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将人类几千年美好社会的梦想从空想变成现实,这种美好的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列宁曾经对劳动与共产主义的关系做过这样的解读:“什么是共产主义呢?共产主义是个拉丁词,communis 一词是‘公共’的意思。共产主义社会就意味着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这就是共产主义。”(3)列宁:《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290页。“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只有在与工农的共同劳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4)列宁:《论无产阶级政党》,第292页。

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铲除不劳而获者,让所有人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为主旨,因而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美好的,这就是制度优势性的充分彰显。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者从被迫地为剥削者劳动转变为自觉地为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5)杜德省:《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解读》,见何云峰主编:《劳动哲学研究》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286页。,劳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盲目变为自觉。在人们眼中,社会主义事业是劳动人民的事业,劳动人民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劳有所得而不是不劳而获;决定了“劳动光荣”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众共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决定了评价一个人的荣誉和地位的尺度不取决于他对财产的占有情况、家庭背景和职业差别,而要看他是否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任劳任怨和勇于奉献。能否将这种价值取向融入大中小学教育,走进学生心灵,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事关中国梦能否实现,因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只有有力开展劳动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才能保证大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从劳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劳动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拉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么通过延长个别劳动时间来获得超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要么通过改进技术设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相对剩余价值是建立在“机器排挤人”的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唯利是图,利润至上,而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放在其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是又好又快,而不是又快又好。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大背景下,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席卷全球,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我国某些领域和行业出现了劳动剥削现象,与此同时,劳动的概念开始泛化,价值中立现象开始弥散,违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明偷暗抢、色情直播和贩毒嫖娼等行为也被称作劳动。好逸恶劳、不劳而获、啃老和傍大款现象在年轻人当中还具有一定普遍性,导致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不古,以上现象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上就是重商轻农、重虚拟轻实体、重脑力轻体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按传统经济理论,GDP式发展靠什么?一靠投资,二靠消费,三靠出口。但这三驾马车和生产劳动的关系都不太紧密。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电商、直播和电竞行业越来越兴盛,与之相对应的是,实体经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迅速下滑。劳动力价格,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早已经被边缘化。为了有效扭转这种不利趋势,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弘扬劳动精神,动员全民参与劳动,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这样才能提振实体经济,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共识。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劳动教育经历了从探索、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出台了一系列劳动教育文件,并在不同时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体现出不同的教育风格。其中,比较可圈可点的是,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编:《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180页。。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www.npc.gov.cn,2021年10月18日检索。。世纪更迭之际,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0页。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均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在“德智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美”。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并在阐释教育目标时首次完整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http://www.xinhuanet.com/2018-09/10/c_1123408400.htm,2021年8月27日检索。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

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教育目标认识的逐渐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中所蕴含的实践特点,与实践育人具有相通之处,二者都强调通过劳动实践提升技能水平,培养综合素质,适应时代需要。”(10)王莹:《新时代育人目标的丰富和拓展——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的解读》,《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20年第4期,第55页。之所以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谬误上升到真理,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成。毛泽东由此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结论。他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11)《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页。

二是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将劳动态度作为社会道德标准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到的“敬业”,就是把劳动态度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大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增加劳动课时,开设劳动课程,就是要让广大青少年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是要让广大青少年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的家国情怀。

三是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如果说德育侧重解决人生观问题,智育侧重解决心智开发问题,体育侧重解决身心健康问题,美育侧重解决陶冶情操问题,那么劳动教育则侧重解决劳动感情、劳动观念问题。在“五育”中,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因此可以说,离开劳动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可以激发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和创造激情,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的成效上。”(12)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83页。最近,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框架,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进一步明确了三类劳动教育的三种育人价值定位,即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为“教什么?怎么教”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案。

(二)当前我国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什么是劳动和劳动教育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界限打破,很多人在劳动内涵上存有很大误区,将劳动概念泛化,导致对劳动认识的思想混乱。有人认为劳动就是体力劳动,有人干脆将体育锻炼等同于劳动,甚至有人将偷盗等行为也视为劳动,还有人将劳动教育和实训画等号。那么,什么是劳动呢?《指导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13)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www.moe.gov.cn,2021年10月20日检索。,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具有同等的尊严,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等错误思想;它突出社会性,要求引导学生知行并重,觉悟人生,奉献社会,培育家国情怀;它突出实践性,提出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言行一致,最后达到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二是部分大中小学生由于从小娇生惯养,从事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志愿活动和义务劳动少,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这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强化劳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凝聚并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

三是“五育”各自为政,无法发挥协同效应。在实际应用中,德智体美劳往往被分割为五种不同的专业、学科、院系,导致五育不能协同协作,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这五种教育各自为政,无法综合施治。在劳动教育问题上,如何形成合力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

四是在教育理念上,错误地将知识传授认为是素养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侧重讲是什么?为什么?而没有指明怎么办。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还没有摆脱教室、学校的场地束缚,教师还没有摆脱坐而论道的习惯定势。

五是劳动教育课时少、实训课程走形式、现场教学搞点缀,无法达到劳动育人的效果,甚至有的学校教育是“没有劳动的教育”。

由此可见,劳动观念和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现象仍未根本性扭转。

三、劳动育人是所有育人理念、方式和手段的根本

课堂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是当今国内推行的十大育人理念,但如果离开了劳动,十大育人理念就是一句空话。列宁曾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说明无论什么样的育人方式,如果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需要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版,第328页。,并将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习近平劳动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劳动主体论、劳动幸福论、劳动和谐论、劳动共享论、劳动发展论、崇尚劳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教育论(15)陈志强:《论习近平劳动观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创新》,《工会理论研究》2019年第5期。。他强调劳动涵育品德、劳动增进智能、劳动强健体魄、劳动孕育美好生活,是全面提升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

当前,由于疫情影响和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等消极劳动观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冲击很大。试想,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劳动还想过奢靡生活,那靠什么满足上述要求?就只有干违法乱纪和伤风败俗之事了。由此可见,当一个社会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风气时,这个社会才有公正可言,相反,如果一个社会穷奢极欲、奢靡成风,这个社会一定是混乱无序的。从就业群体来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和电竞等新业态逐渐取代传统销售模式,很多人幻想着一夜暴富,不甘于辛勤劳动、慢慢积累而实现致富。究其原因,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便利化进一步提升有一定关系。正如国内学者刘宏森教授所言:“资源富集弱化劳动动力,技术进步改变劳动形态,理念错位淡化劳动意识,社会氛围错乱劳动价值。”(16)刘宏森:《在劳动中走向“自立”——关于青少年劳动教育的一些思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第3—6页。

那么,如何通过推动改革改变劳动教育疲软无力的现象呢?

首先,要通过加强劳动教育的内涵建设,彻底改变劳动教育形式化严重的问题。劳动教育过去没有统一、系统的硬性要求,导致各学校做法不一、随意性很大、内容过于单一、形式主义严重、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劳动教育作为课程需要提升到必修课层次,课时学分和考核标准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可以将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和劳动品质作为学生思想品德、优秀评选和入党入团的重要参考依据,它们直接反映了该学生是否具有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仅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也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是与实践实训和专业实习具有同等的工作量和难度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劳动中度过,劳动锤炼了他的家国情怀和领袖气质。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再来一次上山下乡,但是让青少年通过劳动涵育坚强体格和奋斗意志仍然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其次,要让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上述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场域搬到了现场,增强了互动性和体验性,体现了主体性和实践性,究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动”起来,变固定课堂为“行走的课堂”,如果再将劳动体验融入其中,不仅会使课程育人、课堂育人有滋有味,还会有起有伏、有声有色,这是对传统教学的革命性变革,符合当今世界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潮流,也符合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再次,要树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失败教育的理念。没有劳动的教育培养的必然是自私和缺乏爱心的学生,修身齐家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治国平天下了。缺乏劳动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缺乏劳动教育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好逸恶劳、嫌贫爱富的价值观,他们对劳动者和劳动成果不尊重、不体恤父母的艰辛、不能忍受生活的贫苦、缺乏感恩,容易患小皇帝小公主病、“老儿童巨婴”等身心疾病;如果学生缺乏劳动能力,即使学生成绩再好也是高分低能,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更谈不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缺乏劳动教育将导致学生抗挫折能力差,遇事容易退缩,遇到挫败容易想不开;进入社会后,一个不愿意劳动的人总会希望别人多干一点,而自己少干一点,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私,缺乏责任担当,这种人在哪里都不受欢迎。

最后,劳动教育做得好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在美国,有一所两年制大学——深泉学院,该校以“劳动、学术、自治”为校训。该校规定,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学生平均每周要在校内农场劳动20—40个小时。学校有牛、马、羊、猪、鸡等动物,绿洲上种有蔬菜,学生们必须和校工一起在牧场放牛、耕种、做饭。结果该校十年内有16%的毕业生转学到哈佛大学,13%转学到芝加哥大学,7%转学到耶鲁大学,7%转学到布朗大学,其他学生大部分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并有约二分之一的深泉学院毕业生最终取得博士学位。仅从劳动教育方面,就可以看到中西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仅为12分钟,大中学生劳动时间更短。相比之下,其他部分国家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分别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17)转引自贺强:家务劳动好处多,《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7年第1期,第57页。

正是基于我国劳动教育的严峻形势,《意见》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做出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指导纲要》作为对《意见》的分解落实举措,要求各学校从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四个方面明确劳动教育的途径,并对学时学周提出了具体要求。

总之,劳动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教育要贯穿大中小学整个教育时段,融入各个育人手段、环节和过程之中。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