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①

2022-02-05 09:39黄黎明王欢欢
劳动哲学研究 2022年0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劳动农业

黄黎明,王欢欢

高等农业教育在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劳动教育在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关认识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的论文仅寥寥数篇。在我国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回顾高等农业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把握劳动教育规律,总结劳动教育经验,探索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新原则和新举措,对培养和引导农林学生树立知农爱农为农的情怀、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内涵式创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历史溯源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事件和相关研究成果,我们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历史脉络,以期为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拓展劳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供必要借鉴。

(一)学习借鉴苏联模式阶段

为改变旧有高等教育体制不适应新中国建设需要的状况,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人才的需求,1952年教育部针对当时全国43所农学院校存在的地区分配不均、系科设置重复、不能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和教学严重脱离农业劳动实际等问题开展了改革调整工作。为培养具有较为全面知识体系的农业专门人才,国家充分借鉴苏联办学模式,着重强调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学的重要性,提出及时总结广大农民的丰富经验并在教学内容上使其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要求,广泛吸收农业生产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最初形式。

1954年,在第二次高等农业教育会议上,曾昭抡、杨秀峰等人指出,两年来高等农业学校学习苏联先进的农业科学思想和教育建设经验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校仍存在着教学严重脱离农业生产实际和缺少总结广大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经验的情况,少数学生还存在着不遵守劳动纪律、轻视劳动等政治思想问题。因此,农林学校学生的培养既要坚持专业技术教育原则,又要结合农林渔牧生产特点,要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校要通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健全学校农场机构等举措,做好学生的生产实习工作,教导学生亲自动手,深入农民群众,进行热爱劳动与走进劳动人民的教育;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体魄健全、敢于劳动、不怕苦难的坚强战士,以便农林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措施指导不同条件下的生产实践,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1)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389、397页。虽然通过生产实习和劳动政治思想改造,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培养了一批基本适应农业经济建设需要的农业建设人才。但此次教育改革没有结合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全盘照搬苏联的办学经验,劳动教育主要表现为生产实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形式,所以其并未作为独立的科目纳入高等农业学校新学制的暂行规程和教学计划中。

(二)教育大革命与调整阶段

1957年,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高等学校中也应该加强劳动教育。”(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1958年,为摆脱教育战线脱离生产和实际的局面,中央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3)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1页。的教育方针,全国高等农业学校围绕这一方针开展了“教育大革命”。而后,李先念、薄一波等人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报告中提出,农业学校应有步骤地实行勤工助学、半工半读教育制度,“逐步地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经常使学生和教员适当地轮流到农业合作社劳动,帮助农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改革”(4)李先念:《关于195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58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1958年2月1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8第7期,第159—179页;薄一波:《关于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1958年2月3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8第7期,第180—206页。。他们认为这是符合体脑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措施,有助于纠正学生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错误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同时,“根据中央‘要求农林大专院校一律迁往农村、林区举办,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1958—1960年三年间,各高等农业学校曾两次组织师生下放劳动锻炼。(5)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业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1949—1999)》,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但因政治上开展“拔白旗”的群众性运动和对“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方针的片面理解,学校否定了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作用,过分强调农业生产劳动,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1961年9月,为纠正“大跃进”以来“左”的错误,中共中央决定在教育上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共中央在《关于讨论和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中提出,三年以来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劳动过多、对劳逸结合的管理注意不够、教学质量下降等缺点,今后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正确处理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文件中还提出了必须根据专业特色确定生产劳动内容和方式的相关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严禁把生产劳动作为惩罚手段,并且在教学计划以外和假期期间不得向学生布置劳动任务。(6)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第1059—1066页。经过调整,各高等农业学校相继制定了劳动教育的培养计划,采取了不同方式和措施,在“三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与具体实际的联系,以上举措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高等农业学校的教育改革,有效地培养了农林学生的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

(三)路线偏离与恢复重建阶段

早在1958年8月,江西省委就创办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该校实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教劳结合的教育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农林人才。毛泽东曾对高等农业学校试行半工半读、勤工助学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的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7)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毛主席论教育革命》,第14页。1965年,农业部党组在《关于全国高、中等农业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指出,1958年以来开展的“半农半读、社来社去”的劳动教育,推动了教学同生产劳动的结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使学校和农民的关系更加密切,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8)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第1359—1360页。尽管“半农半读”的劳动教育制度在做法上有待商榷,但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改革路径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探索,然而试行不足一年,便因“文革”而终止。“文革”中劳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被盲目扩大,甚至出现“唯劳动,读书无用”的极端倾向。高等农业学校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劳动教育也逐步沦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制度探索严重偏离主线。

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9)《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110页。同年12月,《人民教育》在评论员文章《整顿和发展高等农林教育刻不容缓》中提出,“如果农业院校还是用陈旧不堪的仪器设备训练学生,只用锄、镰、锌之类的小农经济的工具去劳动,很难培养出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10)本刊评论员:《整顿和发展高等农林教育刻不容缓》,《人民教育》1978年第12期,第26—28页。,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培养农科人才,必须装备农业科学武器,使教学和科研同现代化生产劳动相结合。与“文革”期间相比,高等农业教育中劳动教育的阶级政治改造功能逐渐淡化,技术技能的作用得以提升。198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就新时期的新特点,提出高等农科学校应积极探索、开辟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多种形式和渠道,组成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建立实践和劳动网点,形成固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基地,注重劳动教育与革命传统、日常生活劳动、农业专业特色以及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使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迅速转入正常发展轨道。为服务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各高等农业学校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的形势,坚持为“三农”服务,拓展办学思路。同时,它们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努力建设农林实践教学基地,为拓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11)周远清:《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思想 加快高等农林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农业教育信息》1997年第2期。

综上所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索学习到恢复重建的历史进程,虽然因社会环境变迁和历史因素的影响,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整个过程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但劳动教育始终是高等农业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农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教育部:《大中小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2020年7月9日检索。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重视并努力实现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紧密结合,这是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劳动观和教育观的时代需要,是培养卓越“三农”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一)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是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时代需要

“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不仅是人类起源的终极根源,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精辟地论证了劳动使猿进化成人的决定性作用,“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88页。。当然,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环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劳动教育的基石,正如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指出的:“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5)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1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劳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人类所处时代必不可缺的需求。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的精神实质始终是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既体现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传承性,又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高等农业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要确保实现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对崇尚劳动、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振兴的高素质的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始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理论根基,继续秉承党和国家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实现劳动教育时代价值和劳动教育历史实践的有机统一。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卓越的“三农”人才的客观需要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勉励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总书记强调的强农兴农,既是全国涉农高校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16)习近平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http://www.xinhuanet.com/2019-09/06/c_1124967712.htm,2021年2月2日检索。习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农业教育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纲领。然而,长期以来,社会成员对“学而优则仕”进行了错误的解读,他们认为学习优秀就可以去当官,以致忽视了“劳心”的知识学习与“劳力”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伴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与传统价值的冲突引发了一些农业院校的学生方面追求个人利益、贪图享受、轻视劳动和农业劳动者、不愿意到农业农村生产第一线以及难以融入工农群众等令人担忧的状况。

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个发展阶段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准确结合,既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而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应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高端人才,推进我国“三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让培养出的“三农”人才真正“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就必须把劳动教育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始终将“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17)黄黎明、顾春华、马前锋:《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的时空转向与未来展望》,《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10期,第6—12页。

(三)高等农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国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美丽生态、农民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为突出,该问题表现在农业供给质量有待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等方面。而实施乡村振兴、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的短板,关键在于破解人才瓶颈,补齐短板的基础在农业教育尤其是高等农业教育。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应“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日报》2018年2月5日第1版。。

因此,在新时代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牢固确立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农业和农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期培养热衷于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讲话精神,高等农业院校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采取紧扣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创新举措以及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农业实训基地、拓展校企合作平台、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毕业生乡村顶岗实习、营造校园农耕文化氛围等多种举措对农林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但为满足不同时期的建设需要,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始终秉承社会主义办学初心,牢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为建设好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农业院校,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注重传承和发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明确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自觉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为推进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和理念的改革创新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和意见。

(一)在劳动教育普遍性的基础上彰显特色性

基于大学生群体本质的一致性和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性,高等农业教育只有在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贯彻到实处,“避免出现形式化、浅层化与泛化的问题”(19)王莹、王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8期,第67页。。

一方面,从大学生的主体性看,高等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具有一般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锐意进取的劳动精神、尽心竭力的劳动态度、创新创造的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劳动意识。因此,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明白劳动教育同理论知识教育一样,是专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劳动教育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杜绝劳动教育的偏差,谨防盲目夸大劳动教育和实施劳动教育的风险,实现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等农业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另一方面,从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来看,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较为完备的涉农专业体系,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农学专业大类,它们是引领社会主义农业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领域的“顶梁柱”,更是立足当下中国农业发展实际,建立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实施的劳动教育又具有独特性。学校应根据涉农办学特色和地域性特色,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或者通过校内外劳动文化宣传和劳动实践活动的渗透,使学生养成努力掌握农业科学知识的勤奋精神、自觉服务农村和农业的奉献精神、立志到乡村和涉农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

(二)在劳动教育传承性的基础上突显时代性

历史总是在时代的传承中不断积淀深厚的底蕴,而时代也总是在传承历史中不断迈向崭新的征程。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全过程,实际上是对劳动教育本质认同的回归。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耕读传家久”的传统优秀劳动文化观念,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劳结合”的思想引领性。

从劳动教育传承性层面而言,高等农业院校应始终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优秀理念作为劳动教育的文化传承基因,使学生明白“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0)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第1版。。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也要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正确经验和失败教训,始终坚持农业知识教育与农业生产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教育、勤工助学、公益服务性活动和农业生产实习实践等形式,启发学生明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的深刻道理。

从劳动教育时代性层面而言,新时代开启新的征程,农业教育不仅要回首过去,更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不仅要面向中国,还要面向世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行具有直接影响。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农业在农产品数量上已总体满足食用、饲用、工业用和国民经济其他用途的需求,而在农业产业效率和质量上与世界农业强国相距甚远。“离开了科学技术这个结合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结合也就失去了中介。”(21)曹伯祥:《实行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思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因此,面对世界农业科技竞争激烈的紧张局势,高等农业院校在不断学习西方国家劳动教育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应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核心要点,正确处理好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学技术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高等院校还应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的衔接,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同时搭建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教育情景,鼓励农林学生运用多元交叉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农业劳动,从而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农业技术能力和务农的兴趣,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

(三)在劳动教育工具性的基础上展现价值性

劳动教育的功能一方面表现为它的工具性、服务性,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它的价值性。“工具性是价值性的实现前提,”离开了工具性,价值性的实现将无从谈起。反之,“价值性又是工具性的依托和归属”,在从事工具性的劳动实践中,人将利用所获得的知识能力来超越现实对主体的规制,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2)马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张力何以衡平?——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和人文精神综合培养的理论机理与实践探微》,《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33期。由此,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有必要认清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当然,劳动教育的工具性绝不意味着劳动教育是一种传统意义上将农业劳动作为惩戒手段而获得思想改造的工具,也不单意指以往工业社会中为追逐最大化社会经济效益而仅以培养农林学生的技术和能力熟练度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它是指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五性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目的在于展现劳动教育的价值性,培养农林学生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意识形态、认知能力和自身终身发展所需的服务“三农”的专业能力、人格品质等职业素养。正因劳动教育有着满足个人生存和服务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高等农业教育才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多元、多领域协同平台,结合农业农村公益性活动和学校专业性学习,建设校办农业科技园、工厂、农场与校外对口农村工作点、农村社会实践基地等多样性的劳动实践场所,提升农林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本领,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性也并非指单纯的精神性功能。突显劳动教育的价值性实质在于更准确、有效地发挥农林学生为农业服务的奉献精神,即服务社会的价值性功能。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要注意避免过于注重劳动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价值性,不应过于强调工具性以满足个人的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而应更注重价值性以满足社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的确,劳动是关乎个人谋生的重要手段,但更是国家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劳动者通过劳动教育掌握娴熟的劳动技能并将其运用到劳动生产实践中,这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进而使人的劳动从谋生阶段向体面阶段迈进。立足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以劳动奉献社会的思想观念。高等农业院校也要坚持育人导向和育人规律,通过农业劳动实践和劳动文化熏陶来培养农林专业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品格,使农林专业学生养成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并进而拥有立志农业、扎根农村的浓厚情怀和坚定意志以及服务农村和振兴乡村的真才实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劳动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