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传统村落文化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2022-02-06 23:23严晓萍
经济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旅村落文化遗产

严晓萍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受到市场经济、空心化、现代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迁等冲击,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风貌、朴素的乡村生态文化正在悄然被人遗忘,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因缺乏有效保护而受到破坏,同时也有一些传统村落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又面临着被过度消费的现象,破坏了传统村落特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积极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发展文旅经济,又要防止过度商业性开发,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科学有效保护与活化传承利用,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尊重。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多,发展历史悠久,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彰显地方的文化特色,是发展旅游业的金名片,寻找有效和可持续性的保护和传承路径,助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一、传统村落分布状况及其蕴含的文化资源

(一)传统村落概念

中国传统村落委员会认为,古村落是起源于明清之前,至今已经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聚落。强调了时间起始点、时间的延续性和人口聚集性。刘沛林在《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1]中认为,古村落至少是清朝时期形成的,选址格局、环境、古建、风貌等保留较好。强调了形成时间、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费孝通在《乡土中国》[2]中提到传统聚落概念,即“中国传统聚落可分为两大体系,传统城市和传统乡村聚落。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强调了村庄边界的空间感和农业生产为主的生活方式。2012年之后,中国正式将“传统村落”一词代替“古村落”,并将传统村落定义为“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强调村落的历史遗存价值和和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

(二)中国北方太行山京津冀区域传统村落分布状况

中国太行山区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北方山区传统村落分布最多、最广的区域,不仅有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等传说的历史文化名山,绵延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长400余公里,还有著名的军都陉、薄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太行八陉,在河北省内有四陉,它们不仅是穿越太行山脉的8条主要交通要道,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游牧民族之间重要的商品贸易,人员交流、文化融合的大通道。由于山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八陉周边保留了大批相对比较完整的,与山区环境和谐相融的传统村落,积淀着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名人故居和独特的文化符号。有些村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晋冀鲁豫军区、北方局等重要驻地,同时具备传统村落和红色文化资源,太行山区是河北省历史文化遗存最多的地区。张家口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驻军、边关贸易集散地、少数民族,张库大道所传播的晋商文化、茶马文化、民族文化、燕赵文化影响,形成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驻军防御型村落、驿站型村落、少数民族聚居型村落等,这些都为发展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区域的文旅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五批共有6819个村落入选,京津冀区域有232个,其中河北省有206个,北京市有22个、天津市有4个,河北省尤其是太行山沿线,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是传统村落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其次是独具地理位置特色的张家口市。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河北省有32个,第二批7个,第三批18个,第四批88个,第五批61个。太行山区的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分别有52个、45个、40个、12个,占全省传统村落名录中的72.3%,张家口市有52个,占全省传统村落名录中的25.2%。河北省传统村落有特色民居型、独特防御格局型、特色民俗文化型等,为文旅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2019年,河北省明确了以太行山高速公路为主轴,国、省干道连通太行山区各县(市、区)城镇,特色小镇,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点,形成太行山绿色发展轴,依托太行山区自然、人文、农业资源,布局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特色农业、现代物流等绿色产业,并持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推动力度,共实施了757项保护工程,一批濒危传统建筑得到修缮,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整体风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如张家口市蔚县的暖泉镇、邢台市信都区的英谈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成为知名旅游景区,井陉县将2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串联起来,修建了太行天路,美丽的太行画廊吸引大量游客旅游观光,文旅产业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传统村落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广阔乡村积淀着丰厚的历史、生态、美学、哲学等文化遗产,有房屋建筑、宗教建筑、文化建筑、生产生活工具等物质文化遗产,有手工技艺、特色美食、传统节日、祖传医药、音乐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农业梯田、水利设施、耕作方法等人与自然融合性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家谱、村志、地方志等文献类文化遗产,还有贯穿于村庄的选址布局、房屋建筑格局、建筑材料、生产生活之中的生态文化遗产。乡村文化遗产是一代代先民创造并保存下来的公共文化资源,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太行山区和张家口地区传统村落在村庄选址方面,注重生存环境安全,有避免自然灾害,防水、防火、防盗、防战乱功能。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的西古堡和北官堡,就是随古商道“张库大道”发展而来。在长城沿线、边关隘口也分布着守卫型村落,如怀安卫城、万全卫城等,秦皇岛抚宁县大新寨镇界岭口村,是历史上著名军事要隘。张家口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宣化府进京第一驿站,至今保存完好。邢台县英谈村,也是从古代“营盘”发展而来,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三面环山,东面临河,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生存资源安全,近山、近水、交通要道、土地肥沃等[3]。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条件下,自然资源因素对村庄影响十分明显,传统村落合理利用河水、地下水和山涧水,在选址、引渠方式、汲水方法和排水通畅上都体现出我自古以来崇尚自然、人与山水亲和的生态文化智慧。

村庄布局注重与周边环境协调,体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理念。传统村落讲究整体布局,利用山水资源,背山面水,依靠自然河流和人工沟渠,保证村内外水自然循环,将生态文化与建筑文化有机结合。有些甚至借用自然景观,增加了村庄的美感。“乡村聚落的空间营造非常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处理,将自然和风景纳入到聚落的环境系统之中”[4]。张北县油娄沟乡黄花坪村,因满山生长黄花得名,周边有古长城、烽火台,独具地域特色。邢台英谈村有2000米古石城墙围绕着古村,村内大小石孔桥36座。房屋、街道建筑材料大都采用当地特产石料、木材、土坯等天然材料,取材于自然,又可以还原于自然,房屋建筑风格冬暖夏凉,节约能源,符合现在提倡的绿色建筑要求。

利用地势修建排水系统,充分体现传统村落水生态文化理念。最初的村落基本是依水而建,“水系是村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村落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5]。太行山区村落主要利用天然降水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储水和排水功能必不可少。平原地区村庄则以公共水井、池塘来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和洪涝问题,至今依然为解决农村地区水资源缺乏和水循环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河北省井陉县大梁江村,在建房过程中,就巧妙利用地势,因势利导利用自然,在房屋下修建排水道,避免雨季洪水对房屋的冲击破坏。家家院里修建储水井,收集雨水,解决吃水难问题。磁县历史文化名村北王庄,村里的街道用石头砌成,既是街道也是河道,平时能走人,下雨时能流水。石砌的墙壁上,就势留出了一些窑洞,用于泄水。邯郸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600多幢,房屋4000多间,村中石板街长达2000多米,尤其是石板街中间的排水沟设计的既科学又坚固,从建村到现在千百年来越走越明亮,是古时村民排洪环保意识、居住安全、建造技术重要体现。

河北省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是太行山区最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镇王金庄,梯田面积达1.2万亩,共有5万余块地组成,1990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称为“世界一大奇迹”和“中国第二长城”。涉县梯田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用石头垒起的梯田,宛如条条巨龙起伏在山谷,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各种色彩,迸发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最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发展休闲农业、维持生态安全、科学研究、文旅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文化与发展之间矛盾

(一)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及相关理论

传统村落保护国外起步较早,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风景名胜地保护法》(1930)、《威尼斯宪章》(1964)、《关于小聚落再生的特拉斯卡拉宣言》(1982)、《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1999)、《保护费物质遗产公约》(2003)等,经历了从传统村镇建筑保护到保护发展并重的过程。目前国内传统村落保护模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就地“原生态”保护,既保护传统村落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持村民的生活方式,又加入现代文旅经济发展需要的形式,能在最大程度的保持村落原汁原味基础上,发展文旅经济。异地搬迁“博物馆”式保护,有的是将原住民迁出,对老村落采取博物馆保护方式,有的是将古建筑搬迁到新址,重新组装保护,博物馆和异地搬迁方式,使村落、古建筑脱离了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失去了村落的生活气息和原场景,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文化创意发展“村落产业”模式,倡导重新振兴传统产业,吸引游客体验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焕发新生。生态“休闲度假”模式,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历史人物故事,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村落生活。在保护理念方面,有的强调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有的提出强保护、弱开发,冯骥才先生呼吁“唤起村民文化自觉”“别让古村落背负太多经济责任”,避免过度经济化造成的破坏。

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理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具有积极意义。谢里·安斯坦在《市民参与的阶梯》中提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他将公共参与的类型和程度划分为8个阶梯,公众从被动参与、参与决策、自发、自主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政府或开发者与原住民之间互动协同关系,如何使双方的意愿达成一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吴良镛教授在什刹海、菊儿胡同改造实践中,提出有机更新理论,主张去除腐败部分,合理修缮,保持传统格局,整体功能的完善,侧重传统建筑的更新改造方式,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形成了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文化一起……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6]。随着国际化、城镇化影响,传统村落文化不断受到冲击,文化自觉需要清楚我们对传统文化态度,提高原住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培养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重视原住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文旅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国大规模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从2012年开始,主要依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文物保护法》,传统村落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是各类文化的载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活化利用,文旅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河北省传统村落大多位于偏远贫困地区,消极保护走不出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文旅经济不失为保护传统村落的一种有效方式,只有挖掘传统村落中文化元素和内涵,打造文旅融合亮点,才能充分展示传统村落建筑布局文化、生态环境文化、传统技艺习俗等,村落文化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发展旅游经济过程中,向游客展示传统村落中历史文化资源,传播其价值,从而守护其文化、延续其活力,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致使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民俗学方面研究成果与文旅融合深度和广度不足,对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困境。

1.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矛盾,对打造高品质旅游景点造成困扰。传统村落保护不同于其他的任何一种遗产保护,其中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物,适用于《文物保护法》保护范围,文保单位对传统建筑采取的是博物馆式静态保护方式,倾向于展示型。但村落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的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房屋如果无人居住,对传统村落来说就消弱了人与村庄的关系,村落只起到了展示的作用,村庄失去活力。如果有村民居住,则需要改善居住环境,有可能破坏村落建筑的整体或局部,产生保护利用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2.传统村落“空心化”、传承人缺失与文化传承矛盾,不能充分展示传统村落文化魅力,文旅经济发展缺乏人才支撑。调查中发现,由于城镇化及传统村落保护,不允许改建房屋,生活设施落后等原因,许多传统村落人口都迁移到城镇或者在老村附近新建了住宅,只有贫困家庭、老年人的家庭无力新建住房,依旧居住,老村房屋基本闲置变得破败,房屋的历史遗迹和建筑风格收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村落中的房屋建筑、街道布局等物质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利用,村落中缺乏对各种文化收集、整理、展示讲解人才,非物质文化方面,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庄中传统手工技艺人才流失,面临后继无人现象,出现保护与传承矛盾。

3.传统村落价值多元化与活化利用单一化矛盾,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旅游景区特色定位不够清晰准确,忽略了文化元素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元化的,有历史发展的见证价值、建筑文化艺术研究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的价值、相关见证人口述史价值、非遗传承人价值、情感的价值、生态旅游价值等。极其缺乏专业的文化研究,无论是“就地保护”还是“整村置换”,无论是重视文化还是重视产业,目前利用最多的是侧重发展旅游,同时传统村落各个村庄之间距离分散,没有标识明显的整体线路介绍,有的规模小,有的宣传多,有的无人识,传统院落大门紧闭,有的传统村落缺乏专门的导游员讲解,多元化的文化价值缺乏详细讲解,游客走马观花,缺乏对村落文化的深入了解,村庄的旅游价值也没有完全体现。有的过度发展旅游,建设高档宾馆,旧村翻新,千村一面,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古庙、老屋、古树、老人成为传统村落的标配,忽略了每个村落的特色,“保护性破坏”,损害甚至牺牲其他更重要的价值。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教授指出“如果失去了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和活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将无从谈起”[7]。

4.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矛盾,不利于调动村民参与文旅经济发展积极性。《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探索建立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途径,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对文化遗产所在地和文化遗产拥有者利益和权利的尊重是人类共同的义务”(单霁翔)。传统村落是全体村民宝贵财富,在市场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资源配置主体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障村民自治权、经营权和受益权,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传承积极性,赋予村民建设与改造话语权,增强他们对家乡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而不是村民被剥夺参与共享权利,保障村民福祉,让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之路走的长远。

三、活化利用传统村落文化,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思考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单霁翔就曾经提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文化底蕴的深厚,不仅在于曾经拥有多少文化,更在于今天和未来还能拥有、感受到多少文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内容,而且能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还能创造新的社会就业岗位[8]。

(一)文旅居融合,多元化传承发展传统村落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发展新型农村产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农民增收、安居乐业,传统村落的文旅游产业发展是很好的抓手。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传统村落文旅产业融合了生产和生活,生态和文化,将村落的生态优势、传统文化、建筑、历史传说、非遗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民俗表演、农家乐、特色庄园、展览室、田园综合体等形式充分展示,不仅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发展乡村休闲游、度假游、摄影写生等文旅产业,村民也在参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利益共享,提升村落空间价值和农村人力资源价值,从传统的安居乐业型发展为现代安居乐业型村落,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使其焕发新生机的同时,村民享受到传统村落保护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增强幸福感。

(二)培养村落文化传承人,研发文创新产品,振兴传统村落“老”产业

随着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农村的手工产品由于市场小,产量少等原因,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产品、特色食品等在慢慢消失,手工产业衰落,手工技艺失传,农村人才流失。随着乡村振兴、乡村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天然、生态、绿色产品,赋予“老手工产品”新的生命,促进了传统村落“老”产业振兴,同时也吸引着流失的人才回流,依靠“老”产业振兴来推动传统村落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融合,开发文创新产品,形成品牌,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产业兴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路径。要鼓励吸纳年青人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本地文旅经济人才。

(三)多方参与,打造传统村落文化品牌,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核心文化要素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人文历史资源丰厚,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传统村落吸引越来越多游客,但许多特色民俗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宣传了解、应用的并不深入,村民表演式的展示,游客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并没有完全发挥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村落的价值不只是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未来的价值”(冯骥才)。应增加村落文化遗产的讲解员培养,文化研究投入,图书史料、村落口述史的研究整理出版投入支持。2017年《河北省传统村落图典》8部出版[9],收录河北省传统村落100个,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建筑学、文化学等视角,阐释每个村落独有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全方位展示河北省传统村落的自然、人文、历史、街道、民居、生产生活方式、习俗信仰、集贸物产、历史人物与重要事件等,准确地记录了传统村落的历史与现状,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研究与乡村旅游业共同发展。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提高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发展乡村新型产业,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为文旅如何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传统村落遗存至今,大都得益于古代乡村人才的支撑。在传统村落中普遍都有知书达理,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乡绅,他们耕读传家,热心公益,负责乡村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办教育、维持社会秩序、扶贫济困等社会福利。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官员告老还乡制度,到明清时期成为制度,官员不得在任职地购置田产,退休后只能还乡,还有因病,受排挤回乡等,巩固了外出人才家乡、乡愁的观念[10]。人才回流,财富回流,双向流动制度,形成良性循环。太行山区传统村落,大多坐落于贫困山区,外出人口更多,而城乡差距和城镇化政策导向,增加了解决乡村人才缺乏问题难度。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互联网+乡村产业,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是吸引农村人才返乡创业的大好机会,与电商企业联手合作,发展传统村落电商,吸引年轻人回流,利用年轻人对自媒体的热爱,培养本村自媒体网红,用小视频扩大宣传范围,展现传统村落丰富的文化底蕴,带动传统美食,土特产品销售,抓住互联网时代传统乡村产业振兴的大好机会。

(五)拓展传统村落文旅产业空间,构筑多元立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形式

以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为主导,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开发创新旅游产品,将太行山区、京津冀、张家口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俗旅游,体验大好河山的田园风光旅游,民俗文化、民间工艺体验旅游相结合,构建文旅大产业体系,提升传统村落文化产业的附加值,以多样化手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以及对外传播,把文旅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

(六)充分利用区域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品牌,打造内容丰富的精品文旅线路

华北区域传统村落分布最多的太行山区和张家口地区,也是历史上低收入人口分布最多区域,充分利用传统村落集中的优势和绵延652公里,连接53个4A级及以上景区的太行山高速公路,从京津冀乃至山西、河南、北京、河北区域范围内,规划几条完整的旅游线路,将区域内的传统村落串联一起,突出各村落优势,打造精品传统村落景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并延申到区域内的其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国家公园等,形成点-线-面一体的文旅经济融合发展大格局。

猜你喜欢
文旅村落文化遗产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与文化遗产相遇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文旅照明的兴起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