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以听多障学生为例

2022-02-09 05:00王琼琼张剑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

王琼琼 张剑鹰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 315000)

当前特殊学校不少学生不仅听力障碍程度严重,而且伴有多重障碍,个体差异明显。笔者通过自编问卷调查本校低段一、二、三年级的听障儿童发现,听多障学生人数占到了40%以上。这些听多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比正常儿童迟缓,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成长,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多重限制,个体行为中呈现出多种发展性障碍的特征。他们中有的是听障伴有发育迟缓,有的是听障伴有自闭症倾向,有的是听障伴有多动症,还有的是听障伴有智力障碍。如何满足听多障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生活的主人。笔者作为新教材试教的一员,感受颇深。

一、优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尝试把学生成长、生理及心理需求等融合到一起,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能引起其兴趣,触动其心绪,使之建立与人沟通交流愿望的媒介。

1.立足学校生活,确定教学内容

校园时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1]。学生从儿童便踏入学堂,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在这里,他们不仅能沉浸在文化学习的氛围中,而且能亲身实践多彩的社会活动,尽情展示自我的风采。全新的体验,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因此,校园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活动融入校园生活中,能够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团结同学、尊师重道、热爱生活的正确价值观。例如,班级每天都要安排值日生打扫卫生。而听多障学生小张(听障伴有智力障碍)看不懂值日安排表,每次轮到他值日,都需要劳动委员去提醒他。基于学生学情,笔者就确定了如下教学内容:

第一,认识星期,做到会读会认。

第二,能辨别星期。根据实际情况,能准确说出当日是星期几。

第三,知道每天对应的值日生名字。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个性化的生活教学内容不仅让小张掌握了“星期一”“值日”等词语,还学会了看值日表,并能按时完成班级值日。

学校的各个场所,食堂、厕所、农场、烘焙室、洗车房以及校园的花草树木,桃树、杏树、杨梅树,桃子、杏子、李子、杨梅……这些内容存在于听多障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听多障学生感知事物,学习知识,体验生活的首选内容。

2.融入社会生活,优选教学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是学生最好的学校[2]。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也希望教育者能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开阔;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生更应该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大家庭中来。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通过社会实践验证书本知识,从而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逐步适应社会,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例如《马路上》这一课,针对听多障孩子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为:利用课件实景回放,学习积累“马路、人行道、红绿灯、公共汽车”等词语;现场教学会看红绿灯,按灯行走;认识2种常见交通标识“步行”“注意危险”,了解交通规则。我们要多搜集选编这类实景类教学内容,如去菜场、参观博物馆、游览动物园等等,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满足听多障学生的切实需求。

其次,学校组织的“请进来”融合活动中,如奥运游泳冠军讲故事,与郑璇姐姐谈心,法制讲座等活动中,这种活动后,一般会要求学生写日记谈感受。而对听多障学生,我们确定进行浅显的教学内容,即认识4-5个词语,能用图片或手语表达,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3.指导家庭生活,提升教学内容

孩子自出生起便开始学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父母的角色尤为重要。孩子出生、成长都与家庭息息相关,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讲了兰兰这双小手能做许多体贴父母的事情,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针对听多障学生小赵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

(1)认识“手绢”“拖鞋”。

(2)能把抹布洗干净。

家庭实践操作:

(1)早晚洗脸之后能把毛巾拧干。

(2)饭后帮妈妈擦桌子,并能将抹布洗干净。

家长拍照记录孩子的行为,并上传照片;第二天,老师展示照片及时表扬,在这种正强化的引导下,学生连续实践操作,最终形成生活技能。课堂教学与家庭生活相联系,在培养听多障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美好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好地爱父母、爱生活。

基于学情,优选生活场景,确定教学内容,设定可行的操作路径,提出可实现的目标,让听多障学生个性化地获取知识,学到知识,感受生活的趣味,进而形成乐观向上的品质。

二、巧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对话学生。聋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对聋生的学习引导工作,从而培养起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由此可知,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工作开展并非易事。首先,教师要摒弃以往传统教学观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将教学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与他人合作并相互学习。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也是在体验生活、丰富阅历。只有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能真正地了解、理解语文。以下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聋校语文“教学生活化”。

1.角色扮演,模拟场景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将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形象化、生动化,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历,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生活意境。如教《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植树的认真态度。如果单从文字去理解,学生比较困难。笔者就准备道具,安排学生表演植树的过程,让学生表演“小心地将茁壮的柏树苗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后来,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读书的过程中,体会植树的认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而听多障学生小钱虽然在同伴支持下参与了这个活动,但他仍然难以理解文本内容,更无法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含义。笔者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告诉她,爱护花草树木,捡起瓜皮纸屑,清除垃圾这些都是保护环境的行为,引导她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孩子,使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星期后,学校遭遇台风的袭击,校园内的小树苗被压弯了腰,小钱看到后,跑来告诉老师同学,并用手语演示种树的动作,让大家一起去救护小树苗。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已深深刻入她的脑海,迁移运用,形成了一种能力。

2.游戏活动,寓教于乐

老师的教学习惯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教师懂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抽象难懂的书本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生活实践内容,以更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些老师则通过与学生进行游戏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不仅能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也能增加其知识的积累。在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游戏与知识相结合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老师能够通过游戏培养特殊儿童的自主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让儿童之间互动交流,提高其交际能力与学习能力。科学的游戏能让特殊儿童获得快乐的同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如“看演示找词卡”等,在玩中进行操作练习,在玩中学习与人交往,提高听多障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个训复习课中,听多障学生小赵已经掌握了“坐、站、跳、跑”等动词的基础上。笔者采用师生间的互动游戏,巩固旧知。

第一环节:我演你说,我说你找。

第二环节,设置希沃互动课堂,我点我读。

第三环节,加快速度,演练看图或词卡说词语。在玩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听多障学生小赵的字词理解能力。又如教小赵学习蔬菜“白菜”。首先,笔者引导小赵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引导她模仿老师的口型,并学习对应的手语。再通过“请把白菜放进袋子里。”“请把白菜拿出来,放进筐里。”等一系列动作,不断地帮助她巩固生词“白菜”。指导小赵书写完生词,笔者请她把白菜拿到水池里洗干净,再叫她把白菜叶子一瓣一瓣掰下来,放到袋子里,回家带给妈妈。实践作业:告诉家人蔬菜的名称,可以采用说出来或写出来的形式;观看妈妈炒白菜的过程,尝一尝炒白菜的味道。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洗一洗、尝一尝等多种途径帮助听多障学生掌握词语。

3.综合教学,融合共生

“综合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实现了对多科目的知识要点的整合与筛选,从而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听多障学生存在一定的生理缺陷,在课堂上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无法与老师进行流畅的言语交流,这就使得听多障学生的教育工作困难重重。此时,综合性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多障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匮乏的现象,教学课程选择以生活基本能力为主。学习生活技巧对于普通儿童来说是很简单的事,对于多障学生却具有较大挑战性。对于多障学生来说,将学习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是一件困难的事。听多障学生小赵之前去购物时不戴口罩,经常插队,而且不付钱直接拿了零食就走,就算售货员拉住她,她也强行逃走。在教如一年级下册《超市里》一课时,我带领听多障学生小赵去学校的小卖部进行一次次购物体验,帮助她不仅巩固了课文的内容“牛奶”“饼干”等物品名称,而且学会了在超市购物的流程以及注意的事项,也使语文更加贴近了生活。通过综合教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他从一遍遍模仿,学会了挑选物品——排队等候——付款基本的购物流程,规则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慢慢形成,驾驭生活的能力日益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就随之增长。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营造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使听多障儿童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或在较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活动性学习。

1.营造班级育人环境

一日活动过程中,有很多师生或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成为即时教学的舞台,让班内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生成为环境中的风景。在其乐融融的教室内环境中,引导听多障学生参与交往、掌握规则和人际礼仪。如疫情防控期间,教室墙上贴上正确佩戴口罩,七步洗手法的图解,听多障学生在老师示范、对照图解、同伴协助下,学会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的步骤。

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将知识“分布”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比如说在教室里布置植物角、天气预报台、每日留言,荣誉展示台等。听多障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习得阴晴雨雪、打雷闪电增添衣物、预防感冒等生活常识。而每日留言中的教师寄语和学生留言,更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有效地提高了听多障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好的校园氛围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化人的心灵。因此,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内布告栏、宣传栏、图示的作用,让听多障学生在触手可及的校园内环境中与爱心广场中的小鱼“对话”,与花草树木亲密“接触”,明白“小草在睡觉,我们不打扰”,“花儿对我点点头。我对花儿微微笑。”等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标语内涵。

对听多障学生来说,认方向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听多障儿童的生活环境来教学。首先,利用“教室”这个生活环境,把写有“东、南、西、北”等表示方向性的字词分别贴在教室的各个方位,让他们反复辨认和识记,逐步学会辨别方向。其次,利用校园内的图标指引及图平面图示例,让听多障学生在平面图上找一找教学楼的位置,说一说它的方向。在通过任务操作,让听多障学生去南门取一下杂志,把清洁物品拿到宿舍楼东面的走廊,去学校东面的操场找一下体育老师……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景,适时的引导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辨别能力,促进其价值观的树立。

好的环境是好老师,听多障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利用会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断地强化和浸润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识,给听多障学生以积极正向的环境示范引导。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帮助听多障学生顺利进入语文学习轨道,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适应听多障学生学习语文技能的主阵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再上新台阶。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听多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帮助听多障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