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推进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2022-02-17 17:31刘宏宇
图书馆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图书馆服务

刘宏宇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1 引言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党中央在建党100周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辽宁省召开省部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决议》的大会上,省委书记张国清同志指出:“要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切实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辽宁篇章”[2]。

回顾建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为了开启“民智”,觉悟进步青年、培养革命干部,以图书馆为阵地,宣扬、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向前发展。高校图书馆是承载记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奋斗经验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奋斗精神和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人要认真学习《决议》精神、汲取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持续努力,使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脊梁。

2 建党百年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对于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与建党百年间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相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仅仅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的历史长河中激起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为党的百年华章增添了一抹不可或缺的色彩。

2.1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图书馆事业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李大钊,于1918年到1922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主任期间,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满足进步学生的思想需求、培养革命骨干,收集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图书馆——亢慕义斋。他还在图书馆分类、馆藏资源建设、图书资源利用、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富有远见的现代图书馆思想,使北大图书馆从传统类型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

2.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图书馆萌芽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一生与书为伴,十分重视图书资源对开启民智、鼓舞民众、培养革命干部的巨大作用。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共同创建文化书社;1921年与何叔衡共同创建湖南自修大学,其学校图书馆收集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供进步知识分子和学生使用;1922年他主持创办湖南青年图书馆;1926年他在主持第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时,成立了图书报刊阅览室。此外,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宣扬、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国各地纷纷创建图书馆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平台:1923年,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了马氏通信图书馆;1921年,应修人等创办了上海通信图书馆;恽代英与萧楚女创建了白塔寺图书馆和川南师范学校图书馆;1921年,邓中夏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会图书馆——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图书阅览室,等。

2.1.2 瑞金中央苏区图书馆事业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十分重视中央苏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章程、训令和法规,保障中央苏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当时中央苏区建有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等多种类型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央苏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武装革命斗争,推进了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

2.1.3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事业

1934年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临时中央政府转移至陕甘宁边区。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临时中央政府”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如《组织条例》《社会教育纲要》等。这些政策对图书馆的开办条件、书籍来源、活动开展都做了详细说明,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有中山图书馆、鲁迅图书馆、子州图书馆等。在此期间,延安图书馆协会于1941年7月20日成立,边区图书馆事业进入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2.2 建国后党对图书馆事业的领导、推动与发展

1949年—1977年,我国图书馆法治体系初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全面接收、改造旧中国图书馆,建立形成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体系。不仅建立了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制度,还制定颁行了出版物样本缴存制度、图书馆间协作共享的工作制度等,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1996年,我国图书馆法制体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恢复、改革与发展,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图书馆重新开放文献与服务的制度、图书馆评估制度、图书馆专业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图书馆有偿服务制度等。图书馆学界尤为关注图书馆法制建设。

1997年—2004年,我国图书馆事业从“法制”到“法治”。党的十五大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此期间,我国第一部地方性图书馆法规在深圳施行。中央政府通过部署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如知识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有力推动了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的进程。2003年5月《中国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发布,我国图书馆法治建设开始进入新阶段。

2005年—2016年,我国图书馆法治体系建设更为系统完善。在此期间,党中央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我国文化事业的投入,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国家出台了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的政策,明确了总分馆制是我国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7年至今,中国特色图书馆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肯定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至此我国图书馆事业跨入“有法可依”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时代命题。

3 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开拓创新、自我革命、人民至上”是对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其中指明了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主体、责任主体和价值追求。这是汲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百年发展经验,寻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南,对于建设高质量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意义。

3.1 坚持开拓创新,壮大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主体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1]。”回顾建党百年历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开拓创新”是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人要勇于面对时代挑战、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履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使命,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潜能,不断提高图书馆资源的效能,推进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切需要更加专业化、高素质、有担当、善作为的馆员队伍。馆员是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主体。

3.2 坚持自我革命,明确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主体

《决议》明确指出:“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1]。立足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有自我革命精神,勇于承担起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高校图书馆人要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卓有成效的高质量服务。高校图书馆人担负着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任,必须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党的理论不断充实、武装自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馆员的职业素养能力建设,发挥好图书馆“第二课堂”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以培养德才兼备、忠诚干净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3.3 坚持人民至上,明确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

“党的根基在人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1]。李大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即以开启“民智”“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开办、创建具有图书馆功能的马列主义思想宣传平台。革命战争年代,党中央为了不断提高革命根据地干部、战士、群众的文化水平,丰富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生活,在革命根据地创建众多的图书馆,并出台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保障革命根据地图书馆的持续运营。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必须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高质量的服务助力学校教学科研,以高质量的服务助力人才培养,以高质量的服务融入社会发展。

4 高校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保证各项事业不断革故鼎新、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并取得取得成就。面向未来,高校图书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4.1 坚持党的领导,以高站位谋划图书馆发展战略

高校图书馆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执行者,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以书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其重要使命。高校图书馆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仅要面向师生传播专业知识,助力专业人才培养,而且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面向师生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有机结合起来,以高站位服务高校人才培养战略。

4.2 坚持人民至上,以读者为中心规划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基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我国图书馆事业之所以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始终遵循党的“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服务原则。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相适应,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信息环境、管理环境、服务环境都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尤其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习惯、读者对图书馆信息知识服务的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嬗变。高校图书馆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以读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要将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有机联系起来,积极构建多元立体、便捷高效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机制,尽最大努力提高图书馆资源的效能,尽最大可能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

4.3 坚持自我革命,建设专业化的馆员队伍

面对图书馆生态的发展,“坚持自我革命”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规划职业发展、增强专业能力的现实需求。图书馆员作为人类“文明结晶”的管理者、宣传者、传播者,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必须具备扎实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技能,才会不负岗位工作的要求,不负读者高水平服务的期望。时代的前行、科技的进步,需要图书馆人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勇于直面自身在服务理念上、专业知识上存在的不足,树立自我革命、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关注行业学会、专家学者、理论与实践前沿的最新动态;树立专业精湛、甘愿奉献的崇高职业理想,密切关注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中的信息需求,加强个性化服务意识,在专业化的服务中激发智慧与潜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中枢,作为校园文化的支柱与核心,担负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面向未来,高校图书馆首先应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为指导,加速图书馆现代化转型,积极“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3],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服务能力。其次,高校图书馆应以馆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图书馆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图书馆现代化治理能力,促进图书馆综合治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适应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猜你喜欢
高质量图书馆服务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