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外作业有效布置的实践研究

2022-02-18 03:29陈丽
科学咨询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跳绳体育锻炼

陈丽

(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江苏苏州 215300)

新课改实施后,体育教师陆续关注学生体育课外作业布置,且多希望利用课外作业提高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成效。受传统体育课程影响,教师多关注课堂教学,忽视课外作业布置,结合当前情况,教师如何布置体育课外作业?如何监督学生课外作业完成情况?怎样创建作业评价体系?已成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布置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课教学多从室外和室内进行。但当前阶段,教师多会选择室外教学,室外教学学生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包含三个方面:1.教学未将学生作为核心,当前体育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学习体验,加上教学理念陈旧,所以没有将学生视为教学核心,教学期间多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效率。2.教学模式缺少特色。体育课教学中,课内教学时间较少,教师并不关注课内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自然难以吸引学生关注。3.体育教学方式滞后,当前在传统教学模式作用下,体育教师教学期间,只让学生锻炼一段时间后,便让学生参与自由活动,忽视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讲解,所以,该过程学生难以全面掌握体育教学[1]。另外,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模式尤为滞后,所以常常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

上面几点为体育课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课内体育教学多会受到时间方面因素影响,所以作用难以全面发挥,教师合理应用课外教学方式,可培养学生热爱体育与不断向上的心态。

二、课外体育作业内容安排

(一)结合课堂教学与可操作性选择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外,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期间,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便于其能巩固课堂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期间,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部分学生模仿训练,参与课外辅助练习,便于学生充分掌握并提升运动技能。

课外作业多要借助课余时间完成锻炼任务,所以选择课外作业项目期间,应尽可能选择踢足球、跳远等项目。这些项目不需要较大场地,只要有一片空地与床即可完成任务,器材使用中,学生只要用到毽子与跳绳即可。比如,就仰卧起坐而言,学生可在床上进行,让家长辅助学生记录次数与时间。这类项目便于开展,操作方便,可增进学生和家长间沟通交流。

(二)结合体育课考核项目

体育教师应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量小学生各学期需要考核的项目、学习内容、方法等情况,便于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其科学合理。教师还应制订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项目练习计划与目标。例如,对于三、五年级小学生而言,体育项目考核中可布置仰卧起坐内容,课外作业练习期间,教师可将其设为常规训练项目,此外,通过合理研究规划,将其列为小学生周练习必备内容,一般情况下,练习可设定为每周三次即可。

(三)结合社会流行元素与学生兴趣选择

教师应结合学生喜好,让学生自由筛选作业内容,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培训活动。例如,水上合作等体育项目,可将其视为课外教学中的一部分。例如,对于喜欢溜冰与划船的学生,教师可多多设计这方面体育运动,便于学生充分掌握体育技能,最终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自信。

一二年级学生多处在兴趣发展阶段,若每天布置的作业内容一样,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坚持下来,体育课外作业难以达到最佳成效。所以,选择作业内容期间,除日常仰卧起坐与跳绳外,还应定期增设新的内容。例如,学习排球期间,教师可将换手传球与拨球当做作业内容。然后结合各班级情况与男女生兴趣,适当添加广播体操与原地起跳方面内容,便于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这样,既能丰富作业内容种类,还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辅助体育教学顺利开展,便于达到最佳教学成效。

三、体育课外作业布置原则

1.趣味性:学校体育作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阶段,运动习惯与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唯有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方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2]。所以,体育课外作业布置期间,应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外体育作业趣味性,如此方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布置体育课外作业期间,应避免其枯燥、单一,如此方能激发学生内动力,鼓励学生主动完成体育任务。

2.实用性:布置课外体育作业应结合实际,全面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同时结合学生个体差异,保证让所有学生受益,且通过课外体育作业让所有学生体育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3.差异性:作业布置应结合学生需求,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受益的基础上,分层次布置体育课外作业,最终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教学目标。

4.可测性:体育课外和文化课作业相同,都有可观测性,体育实践课程中可充分展现作业完成质量,让学生感知成功带来的快乐。

四、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外作业布置

(一)学校加大宣传

1.学校应高度重视小学生体育课外作业布置,全面关注学生体质,了解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的意义与价值。利用班主任监督引导,全面落实体育课外作业,体育委员需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督促小组学生积极落实教学任务,便于为学生带来帮助。2.学校还可通过不同宣传方式,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意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基础。加强标语宣传,积极开展体育小竞赛形式,便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与课外作业完成效率[3]。

(二)获得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方面支持

体育教师还应向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宣传体育课外作业设置的意义,同时利用零散时间完成体育作业,避免影响其他学科学习,如此方能获得任课教师与班主任支持。班级管理期间,班主任应及时观察学生体质状态,告知学生加大体育锻炼,不断提升个人体能,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此外,任课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提升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相信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班内学生体育水平会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强监督检查

课外体育作业身为“软”作业,有时学生即便未完成也会告诉教师自己已经完成。面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首先应向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告知学生体育运动对其未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教师的用心。再者,教师还应在学生体育运动结束后,让学生记录心得感受,便于后续教师抽查。教师在了解学生感受后,可为学生更新锻炼目标,检查学生作业执行情况。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例如,针对日常表现好的学生,体育教师可给予适当表扬与奖励,发挥学生榜样作用。相反,针对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认真询问缘由,鼓励学生积极运动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布置任务。

(四)及时与家长配合沟通

布置完作业后,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与社会了解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义,同时还应让家长和学校一同监督学生体育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若家长能积极配合,指引孩子制定科学体育锻炼计划,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此外,在家长们的配合下,学生体育课外作业完成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五)提升教师工作水平

为适应体育教学变化,体育教师应保证课内外教学一体化,该过程对体育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教学期间,体育教师既要了解所有学生健康知识与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还应努力采取措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教学方面分析,教师可将学术性体育知识融入身体教育当中,例如,耐力训练、力量应用、跑步注意事项、运动心理学等。教师还应认真学习,培养自身敬业与奉献精神,教学期间对所有学生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便于提升体育教学整体质量。

五、体育课外作业评价方式

让所有学生准备好本子,每周定期下发一周体育锻炼打卡贴让学生粘贴在本子上面,自周一到周末学生需要认真完成体育锻炼卡上面的项目,并详细记录下来,交给家长签字,下周一交由体育委员收齐,往复循环。寒假期间,可制定运动达人锻炼打卡,然后在上面标注好运动项目,例如打乒乓球、爬山等。

(一)日常评价方式

下发与上交体育锻炼项目卡期间,有些学生多会出现不上交卡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鼓励家长、教师联合参与,督促学生顺利完成体育锻炼项目。1.和不上交卡与填写不认真的学生交谈,详细了解其中缘由;2.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例如在班内鼓励认真完成打卡项目的学生,以此为基础,激励未完成作业的学生,针对部分调皮学生而言,教师可在课后监督学生完成体育锻炼;3.课外作业多在家中完成,此时家长应发挥监督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努力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日常作业上交情况,教师可第一时间发在微信群当中,便于和家长及时沟通[4]。

(二)期末评价方式

在表扬全体学生期间,教师应先总结本学期的体育周锻炼打卡情况,然后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具体应落实到哪一次、哪个学生记录出错,哪个学生少交几次作业,这些都要详细进行反馈,针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可在班内给予适当奖励。期末成绩当中,应控制课外作业占比总成绩的30%。

六、体育课外作业初见成效

(一)运动成绩明显进步

单凭借体育课堂中的短暂教学时间,不能改善学生运动能力,布置体育课外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这里拿跳绳来说,开学最初阶段,学校选择六个班级开展摸底测试,具体现状为二年级当中4个班学生平均1分钟内跳绳85次,一年级当中2个班学生平均1分钟内跳绳48次;二年级4个班当中不会跳绳的学生有2个,7个学生不能进行连续跳,1分钟之内跳绳数量小于50次的学生较多,所以班级平均成绩较低。一年级更是如此,不会跳绳与不能连续跳的学生很多。利用课堂教学与体育课外作业布置,期末教学中,研究人员开展了二次测试。其中,二年级4个班学生平均1 分钟内跳绳次数110次;4个班级内很少有学生跳绳小于50下,最初不能连续跳的学生,跳绳成绩也得到明显提升;一年级2个班学生中平均1分钟内跳绳成绩102次,所有学生都会跳绳,且能完成连续跳的学生数量超过95%。其他项目中,例如踢毽子与仰卧起坐当中,学生协调性、耐力等方面素质不断提升。

(二)运动习惯相继养成

最初体育课外作业实施期间,每学期中上交率小于50%,其中还包含部分胡乱填写的学生。通过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作业提交率明显提升,与此同时,站在作业记录视角分析,认真练习的学生记录成绩也在不断提升。本学期结束期间,各班级作业提交率均超过85%,书面作业十分整洁,胡乱填写的情况明显减少。学生作业无需催交,均可在周一早上上交。从作业提交的情况发现,学生逐渐养成了体育运动习惯。

(三)体育教育备受关注

体育教学既要受到学生关注,还要引起教师与家长方面重视。体育课外作业实施期间,班主任的帮助作用很大。每周一提交和下发作业期间,家长会发现该项作业开展并非做做样子,在每天的运动锻炼中学生正在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家长与教师相继开始关注体育锻炼。针对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部分学生看待事件多源自周遭人群的态度,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

七、不足及完善措施

(一)初期实施不足

一学期体育课外作业的初期实施,常常存在很多问题。1.运动内容选择缺少趣味与系统性;2.一些作业落实期间仍有很多缺陷,每次下达一周锻炼卡期间,因卡纸容易丢失,粘贴在本子上面效果也不美观;3.完成作业期间,学生经常未按照实际情况来填写。

(二)改进措施

(1)运动内容方面,学校应仔细研究,合理制订教学计划,积极搜寻教学资料,便于提升课外作业趣味性。(2)更改打卡纸下发方法,本学期初始阶段,将其制定成册,便于学生随身佩戴,教师合理更改。(3)积极开展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全面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便于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八、结束语

综上,为学生布置体育课外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运动技能,提高自身运动技术,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鼓励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在文化课休息阶段,通过参与体育锻炼,还能实现劳逸结合,最终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跳绳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中学历史课外作业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优化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
数学课外作业的管理和落实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