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 肯创新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讲好“故事”

2022-02-27 15:02◎杨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故事闪光点新闻报道

◎杨 雯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江苏 南京 210008)

在新闻报道中,人物类报道虽然不能像小说一样偏重艺术性加工,但能在有限的篇幅内选好报道角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同期内容,迅速抓住人物的核心点,通过相对浅显易懂的方式让观众看明白,这些都是人物报道中需要不断修炼的基本功。本文将围绕讲好人物故事的几个方面,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展现人物报道中的关键点,以期为广大新闻工作者进行人物报道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人物选择:提炼关键要素,抓住人物核心“闪光点”

在拿到一个人物报道时,最忌讳的一点就是“贪大求全”。通过前期与采访对象沟通,抑或是在网络上搜索到人物的一些报道内容,或许就会发现,由于需要服务不同的报道主题方向,采访对象身上可能有多个故事点。比如,采访对象是一名大学老师,但他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发布短视频,成为了一名网红博主。有时,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是一脉相承的,而有时这些“闪光点”又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如何提炼出其身上的关键要素,找到核心“闪光点”,成为新闻记者需要训练的一个方面。

在构思报道大纲时,新闻记者不妨可先拿一张白纸出来,左边将人物的“闪光点”一一罗列出来,右边可写上自己本次报道的主题。左右对照,先将不能服务于本次报道主题的“闪光点”划去。如果此时还剩下两个以上的“闪光点”,下一步需要做的是将自己想象成观众。电视机前的你,会对哪一个“闪光点”更感兴趣,哪一个“闪光点”背后采访对象的经历会更吸引人,或有趣、或感人,这一步不仅是对“闪光点”的二次筛选,而且也是为成片定下一个总基调。最终,白纸上剩下的那个“闪光点”,也将是本次报道中的核心。此后所选取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采访对象所说的话,还是他所做的事,都将会为这一报道核心服务。

以江苏卫视《新闻眼》栏目曾播发的一篇报道——《因舞闪亮:200 斤护士改行当舞蹈老师》为例。采访对象本身是一名舞蹈老师,但之前也曾是一名护士,同时因为直播和参加各类综艺节目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网红。人物经历丰富,因此面对可报道的这么多“闪光点”时,就需要记者有的放矢。采访前,在了解人物本身经历之后,通过层层筛选,记者将核心“闪光点”定为200 斤的舞蹈老师。因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跳舞的人都是身材修长纤细,多数人都不会认为有着200 斤体重的胖子可以将舞跳好。让200 斤与舞蹈老师这两个关键要素间产生巨大反差,吸引观众的好奇心,让他们看下去:想看看到底200 斤的人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舞蹈老师的?跳舞为什么不能减肥?舞蹈老师原来还是从护士转行来的。通过将一个个具有戏剧张力的”包袱”抛出,给观众带来最为直观的感受,也体现出采访对象身上最“闪光”的特质,即坚持。拨开层层表象,原来主人公从小就热爱舞蹈,即使从事了护士工作,也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兼职舞蹈老师;因为做护士时压力很大,导致体内激素紊乱,再加上怀孕生子,才让体重飙升到了200 斤,很难通过节食或者运动瘦下来,但是这一切的波折遭遇都没有让主人公放弃,她毅然选择辞去护士工作,专职开始做舞蹈老师;因为体型问题,主人公也受到了他人的一些负面评价。面对质疑,她选择坚持,用灵活的舞姿与乐观的态度回应别人的质疑,并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全片虽紧紧围绕“坚持”,但是字里行间却没有提到过“坚持”二字。通过主人公的叙述与旁白,在潜移默化中强调“坚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采访对象的核心特质凸显出来。

二、叙述的原则:围绕核心“闪光点”,有逻辑地安排叙述顺序

核心”闪光点”确定后,就是为报道确立了主要方向,接着就要围绕这一核心,添加细节,使报道变得更加丰富。这也是成片能否引发观众共鸣的关键。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的细节,或者说采访对象所经历的、记者打算在报道中呈现的内容,都需要为主题也就是筛选出的核心“闪光点”服务。这就好比说,核心“闪光点”是太阳,每个选出的细节都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做这个比喻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另一点,那就是各个细节和核心“闪光点”之间的距离是有远有近的。受众在平日观看某些报道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报道的主人公在不停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看罢会觉得——是,我了解了他的一段经历;但又思考这段经历和记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有什么关联吗?答案是:不知道。这就是意味着,记者在谋篇布局时,对于这个细节,即人物这段经历的选取是错误的。因为这段经历与想要表达的核心“闪光点”之间没有太多关联,有和没有这一段,一定程度上并不影响报道的结果或者说走向,因此是做了无用功,或者说是选取了离核心“闪光点”最远的一个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细节选错了或许对整体上来说并没有太多不良影响,但如果类似的“无用细节”选择过多,就会削弱报道的核心,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也体现出作者缺乏逻辑性。

这里宕开一笔来说说报道逻辑性问题。逻辑一般会认为是理科里才存在的,一些人会认为,新闻报道特别是人物报道属于感性范畴,不需要逻辑。恰恰相反,这正是一名新闻人需要多加练习的部分。一篇报道缺少逻辑,会让受众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想要表达的内容。报道的每个细节变成一个个没有任何关联的平行世界,表面上是每个方面都说到了,但是又好像没说到;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错误。因为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经历,他的选择也好,判断也罢,都是经过分析后的最优选,因此可能有时选择结果a,有时是结果b。放在当时情境下都能够说得通,但在有限的新闻篇幅中,有时未必有足够的篇幅去论述那些前提或者是阐明当时的背景,否则会给人一种主人公前后矛盾、言行不一的感觉。因此在人物故事类报道中,熟练的新闻人会在诸多细节中找寻到隐藏在其中的逻辑,通过不同的表述方式,构建一个逻辑框架,让每个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细节都变得合理。

下面将重点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具体举例分析如何讲好故事细节。

(一)平铺直叙为何有时就成了“流水账”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经历“起承转合”,最忌讳“流水账”。但往往在新闻报道中,由于记者简单采取时间顺序或在了解人物经历后,简单将经历罗列出来,造成报道没有吸引力。这里并不是说采用时间顺序报道不好,而是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

如在报道一个非遗手艺人时,如果让非遗大师将手工活儿从头到尾、每个步骤都展现出来,再配上采访。比如,某一步骤难在哪里,手艺人多不容易,虽然也可以将非遗报道做出来,但却像 “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的方式没有吸引力。对于少数了解过非遗手工的人,会觉得很无趣,觉得这就是老生常谈;对于大多数对该手工艺不了解的受众来说,大量专业术语和平淡叙述,会很快让人失去看下去的兴趣。因此,在已经确定报道核心,并找到相关细节后,如何将这些内容巧妙组接起来,并让报道“生动有趣”变得至关重要。正如一个种田的农民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种田的过程,如果从选种开始讲起,除真的想要了解种田的人外,多数人都会觉得很无趣。如果先拿出一碗喷香的米饭,再告诉大家煮饭需要一小时,而种植却需要一年,强烈时间上的反差,就给人留下“不容易”的印象,然后围绕“不容易”开始讲细节,即使不是按照大米真正种植的顺序来说,也会有人愿意听。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点,下面选取江苏卫视《新闻眼》栏目曾播发的《匠人张来喜:漆之器心之魂》报道为例。这篇报道的背景是五一劳动节,目的是为了突出匠人坚持不懈的精神。报道时,不仅要考虑匠人,还要展现扬州传统工艺的魅力。若按照较为普通的报道方式,多是手艺步骤展现+匠人采访的形式,采用这种形式,难免在观看成片后让受众会觉得单调无趣。因此在报道时,作者将整个故事架构分为三部分展现:器之艰、器之精、器之新——从手艺中的难点入手,每个新接触漆器的匠人都会有一个过程,如果熬不过去就有可能中途放弃;再到雕刻前的磨刀,把皮都磨没了,但只有将刀磨好了,才能进入到精细的雕刻过程;最后就是创新,每一个优秀的匠人都将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主人公张来喜之所以成为大师,也是因为他集众家所长,在漆器雕刻中融入了中国山水画和浮雕等技艺,在设计图案时也是力求创新,让他雕刻出的每一件作品都能成为精品。通过精美的画面与人物旁白式的讲述,将漆器的魅力与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一展现在受众面前,犹如在看一部关于讲述漆器的连续剧,让人物和工艺相互融合成有机整体,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增强了成片的回味效果。

当然,这里也不是完全否定平铺直叙。因为在人物类新闻报道中,近年来也出现一部分纪录片式的报道方式。即通过镜头,将人物的现实情况做一种不关机式的记录。其在特定场景下所经历的、所说甚至是所想的,都可以直观地记录下来。典型的报道系列有《人生第一次》和《人世间》。这类报道形式确实也能让受众感受到一种沉浸式的真实感。但也要注意到,这是在特定题材中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如果人物本身的经历不够吸引人,抑或是没有强烈“戏剧冲突”,很容易就会把报道变成“流水账”。这类记录方式更偏向于纪录片,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角度来说,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闻类的人物报道。

综上所述,一名新闻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第一责任人,在一步步构建故事构架时,不能是“你想说哪儿就是哪儿”“你让观众看什么就看什么”,而是要在各个报道细节之间寻找逻辑关系,让每一部分都为主题服务,同时各部分间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由点到面,在成片播出后,既能有让人回味的片段,也能让受众形成一个对报道人物、报道事件的整体印象,形成一定的话题讨论度。这就让简单的故事报道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二)要的是“共情”不是“滥情”

在一些人物报道中,特别是一些关于社会弱势群体或者是困难人物报道时,一些记者为了能够让受众达到所谓的“共情”,就会选择“卖惨”模式。让天真的孩子去说那些悲惨经历;让主人公去回忆不愉快的过往,或许有人说,这才是悲剧的表现方式,如果不让采访对象哭,怎么能让观众哭,怎么能够体现自己的水平。虽然悲剧被定义为“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但那是戏剧,并不是新闻报道。

如今,为什么当一些受众看到某采访对象顶着烈日干活,抑或是采访对象对着镜头哭诉时,会产生厌烦情绪?是因为这些经历不真实吗?不是。但为什么会达不到效果呢?因为受众认为这是在“卖惨”。不是受众没有同情心,而是如果在人物刻画时,将所有的悲剧因素都集中到一起,反而给人一种“很假”的感受。翻看近年来获得各大新闻奖项的作品不难发现,“卖惨”从来都没有成为过主流。甚至一些引发社会关注的“惨剧”报道在播发后,被扒出新闻事实存在问题、新闻造假。这已经超越了新闻真实性的底线,是不能被允许的。

悲惨经历如何引发受众“共情”?首先,采访对象的每一次表述和每一个动作必须是合情合理的,也就是说逻辑上是真实的。其次,记者不能依靠想象来拍片、写稿。采访对象的这一经历确实挺不幸的,但是不能说他因为不幸就应该要哭、应该要“卖惨”。甚至不能出现记者教采访对象该怎么说、怎么做的情况。当然面对真实的“不幸遭遇”,报道过程中也不能畏首畏尾,而是要突出“真实”二字,内容是自然流露,不需要留有任何“人工加工”的痕迹。

这里以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节目播发的《诚信是金:南通“信义”小伙还债》报道为例。该报道讲述的是南通小伙陈伟在南京创业开水果店,后因店铺关门,无力偿还顾客预充值款。陈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回老家一天打三份工还债。每个月一拿到工资,陈伟都会赶到南京,联系之前预充值的顾客还钱,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欠款眼看就要还清了。首先报道的核心“闪光点”就是陈伟的“诚信”。虽然生活遭遇了不幸,店铺倒闭、欠债,但陈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积极面对。在还债的过程中,他也肯定面临过别人的不理解和非议,甚至有人怀疑他在作秀,但这也没能动摇小伙子还债的信念。因此,在谋篇布局中,围绕“诚信”,记者将如实记录+采访人讲述真实经历的内容相互穿插。一方面记录下“一天打三份工”的真实现场:从凌晨到夜里12 点,陈伟真实的打工现场让受众一下子就打消了质疑,同时穿插主人公采访同期,讲述他在经历这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最后抓住最后一次还债的全过程记录展现,将其作为故事讲述的最高潮部分。所有的苦、所有的累,在最后一次来南京、把最后一分钱还到顾客手中后得到了释放。真实记录+感性讲述,一下子就能拉近受众与采访人的距离,引发“共情”,用真实有力回击了所有的质疑。

(三)后期与前期相比同样重要

电视是画面的语言,因此在做好谋篇布局的同时,画面的质量与后期包装(包括音乐、字幕、模版等)同样重要。这就好比已经讲好了一个故事,但是如果不经打磨就呈现出来,还是会给人一种粗糙感。比如,在音乐的使用上,一般音乐被用来渲染、烘托情绪。无论是旋律的选择,还是使用节点,都要遵循“恰当”二字。切记不可铺满,当然如果真的不知在哪里用,可以自己先加进成片中,然后再看一遍,如果看到加音乐处觉得“很怪”,那就不要加。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讲述人物故事,最重要的还是要围绕核心“闪光点”,注重细节要素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尽可能采用创新模式,沉下心来走近采访对象,用朴实的语言,讲好属于他(她)的故事。

猜你喜欢
故事闪光点新闻报道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