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雷米疗法 在初中生人际心理问题辅导中的应用

2022-02-28 21:10蓝秀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认知疗法人际沟通思维方式

蓝秀瑜

摘要:一位在校八年级女生因性格冲动易怒,和同学关系基础不好,念初中后希望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表现较积极,成绩较好,但性格悲观,内心多愁善感。因与别的女生发生冲突,担心被报复,出现焦虑、害怕等情绪问题后旷课迟到,最后想要退学。辅导老师利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对来访学生进行了五次咨询,通过自我审查、语义分析和认知复习等心理技术,帮助来访学生脱离症状表现,学习和生活状态逐渐好转。

关键词:认知疗法;人际沟通;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5-0047-05

一、个案概况

李某,女,15岁,在校八年级学生。父亲在外打工,早出晚归,对该生关心较少。母亲是家庭主妇,除了做家务外,还需要带两岁的弟弟,对李某的学习要求较高,如果做错了就批评打骂。因此她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后,较少和母亲交流。身高1.63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一)个人成长史

她在念小学时性格冲动易怒,和同学关系基础不好,念初中后希望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表现较积极,成绩较好,但性格悲观,多愁善感。有时候因上课讲话被批评,心里委屈不服气,后逐渐变得闷闷不乐,觉得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了。一次与女生谢某起冲突,被该女生打了一巴掌,并宣扬李某暗恋九年级的杨某,恼羞成怒的杨某为撇清关系,也打了李某一巴掌。从那以后,李某变得更加失落,不愿出现在班上,经常说同学在背后说其坏话。因打架事件被班主任知晓,谢某被叫到教室外批评教育,李某害怕谢某认为是自己打小报告并且报复自己,以后就开始旷课不来学校。后来经家长和老师多次劝慰并且保证其在校安全的情况下,李某来校上课,但是来校后仍然担心谢某报复和同学的指指点点,反反复复地想要退学。后经班主任介绍,主动前来接受咨询。

(二)个人陈述

“我觉得我爸妈只关心弟弟,自从有了弟弟后,就不爱我了,在家里我是可有可无的。弟弟做错了,母亲就说他年少不懂事。弟弟和我抢东西,母亲都是怪我,动不动就骂我,还有时候还动手打我。在学校里,我也没有什么朋友,大家都认为我不好相处,不喜欢我。本来老师还挺疼我的,可是我上课时和别的同学讨论问题,老师看到了就批评我,知道我和别的同学打架以后,连老师也对我失望了,变得不喜欢我。现在我一到班上就觉得坐不下去,上课听不进去,考试也考不好。我受不了别人对我指指点点,受不了别人鄙视的眼光。我想逃,我不想再念下去了。晚上在床上想着想着都会流眼泪,感觉自己的命运太悲惨了,活着很累很没意思。”

(三)家长反映

李某的妈妈说:“孩子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也比较听话,越大越叛逆,有时候叫她做事情,她一听就不高兴,经常和我争吵。我对她要求比较严格,同学叫她出去玩或者去庆祝生日唱歌什么的,都不会让她去,晚上天黑了就回家,她也挺听话的。其实我早就和她说过,那个谢同学喜欢混在男生堆里,晚上还和人家去喝啤酒唱歌,叫她少跟这种人来往,怕她学坏了。她都答应得好好的,谁知道她们之间还有来往,这回竟然还打架了。”

(四)辅导老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学生衣着整洁,精神正常。性格倔强,比较喜欢被表扬。成绩较好,自尊心很强,脾气比较急,易冲动。一次问老师问题,其他同学在旁边说话,干扰到她,她立马大声训斥,引起老师的惊讶和同学的不满。

二、评估与分析

(一)评估结果

根据来访学生的症状表现和测评结果,评估为严重心理问题。

选择SCL-90和EPQ进行测评。SCL-90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1.4;强迫1.4;人际关系敏感2.6;抑郁2.1;焦虑2.7;敌对1.7;恐怖1.1;偏执1.2;精神病性1.3;其他1.0。总分为153。阳性项目数为38,其中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分均高于2分。EPQ得分分别为:P:67;E:60;N:74;L:31。发现性格偏外向,不稳定。

诊断依据:(1)该生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人格相对稳定,无幻觉妄想,无显著的兴奋和活动异常,自知力正常,自动求助,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该生的症状表现由同伴交往问题引起,害怕别的同学对自己指指点点,属于常形,即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所以可排除神经症。(3)该生症状持续两个月左右,痛苦程度较深,社会功能影响中度,有回避行为,无泛化,所以可确定为严重心理问题。(4)根据该生的主要症状特征,即存在情绪低落、失眠、不安等表现,属于心理学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因此可评估为严重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生理因素:经医院体检,躯体无疾病。

心理因素:性格较冲动,莽撞,同时又存在自卑与多疑的性格特点,以至于和同学发生冲突后,自我感觉羞愧,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认为老师和同学会看不起自己,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

社会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使得该生形成认知偏差,父母对其要求高,以至于在她与同学发生冲突后,不敢向父母求助。人际关系方面,几乎没有知心朋友,缺乏社会支持,未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个性特征:性格冲动易激惹,自尊心较强,性格敏感多疑,有时又很自卑。

三、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目标的确立

根据以上的评估,同家长和来访学生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逐步消除该生目前的焦虑、抑郁状态,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其人际关系,重新回到课堂。

最终目标:完善该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增强交往能力。

(二)原理和方法

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咨询原理: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的关系,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帮助来访者解决认知上的偏差、错误行为及不良情绪。认知的重点在于合作和积极参与,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通常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是一种教育性的治疗。

具体方法:(1)建立咨询关系;(2)确定咨询目标;(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4)检查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模仿;(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四、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 建立关系和确定问题阶段

第一次咨询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

第二次咨询

运用自我审查技术:鼓励并引导求助者说出她对自己的看法。

具体过程:

辅导老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在目前的状态?(具体化技术)

来访学生:我和班级同学关系不好,因为打架事件,他们总是针对我,我的朋友们也因为这件事情都跟我走得比较远。吵架之后,班主任也不理解我的苦衷,感觉很孤独。

辅导老师:你感觉很孤独,我能理解你,因为吵架让你感觉自己被同学们孤立了。(表达共情)

辅导老师:你想改变与同学们的关系吗?

来访学生:想。但我觉得很难,吵过架后,他们肯定觉得我很难相处。

辅导老师:如果没有打架这件事,你和同学们能友好相处吗?

来访学生:那当然了,要不是和他们打架,我不会这么难受,感觉自己的人际关系太糟了。而且老师因为我打架,肯定也觉得我是一个坏学生,不喜欢我了。

辅导老师:你刚刚说 “老师因为我打架,肯定也觉得我是一个坏学生,不喜欢我”,这句话是对的吗?

来访学生:什么意思?

辅导老师:你觉得老师会因为打架这件事情就不喜欢你吗?

来访学生:肯定会啊!

辅导老师:那具体说说,因为打架,哪些老师开始不喜欢你了。

来访学生:这个……我说不上来。

辅导老师:说不上来是因为什么呢?是你已经感觉到某个老师对你表示不喜欢但表达不出来,还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感觉到任何老师向你表示不满?

来访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好像也没有老师对我表示不满,物理老师知道这件事后还安慰过我,班主任也关心我。(自我审查)

辅导老师:那现在想一下,你刚刚那句话是对的吗?

来访学生:不对。老师并没有因为打架事件就不喜欢我。(改变认知)

辅导老师:你的情绪状态我能理解,你觉得因为打架事件,你的生活状态变得不好了,对吧?

来访学生点点头。

辅导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和别人起冲突闹矛盾,比如和你吵架的同学,她们的反应跟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来访学生:(沉默思考了一会)我每天看着她们,觉得她们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每天嘻嘻哈哈的。

辅导老师:那么也就是说,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产生的反应是不同的。那是什么主导了你的反应呢?

来访学生:(摇摇头)可能是我比较敏感,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吧。(自我审查)

辅导老师:好的,你已经开始慢慢理解了。比如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家是卖雨伞的,小儿子家是卖盐的。晴天时,她担心大儿子家的雨伞卖不掉;下雨时,她又担心小儿子家没办法晒盐,整天闷闷不乐。你说她怎样才能高兴起来呢?

来访学生:她要是想晴天小儿子家好卖盐,阴雨天大儿子家好卖伞,老太太应该就高兴起来了。

辅导老师:对。跟这個老太太一样,人们总是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释义)比如你上课和同学讲话,老师批评你,那是不是也批评了其他同学呢?

来访学生:是的。

辅导老师:那其他同学的反应也和你一样吗?

来访学生:不是。

辅导老师:是不是也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们呢?

来访学生:好像也没有不喜欢。

辅导老师:所以老师是因为不喜欢你了才批评你的吗?

来访学生:这么说好像不是。

辅导老师:那老师是为什么批评你呢?

来访学生:因为我上课讲话,破坏了课堂纪律。

辅导老师:对,老师批评同学是因为上课讲话这件事,而不是针对你个人。这种批评并不代表老师对学生的个人喜好。

来访学生:我好像明白了。其实老师批评同学是对事不对人,我自己太敏感了。(自我审查)

辅导老师:对同一件事,选择乐观看待和悲观看待带来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第二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

第三次咨询

辅导老师运用了演示和模仿技术。对于“同学与我关系不好,在我背后指指点点”带来的表层错误观念,辅导老师与来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两次:第一次,辅导老师扮演班级同学,来访学生扮演自己;(还原吵架真实情况)第二次,来访学生扮演班级同学,辅导老师扮演来访学生。(“来访学生”表现倾听、尊重班级同学)让其观察两次“来访学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并进行分析。

咨询过程节选:

辅导老师:对刚才的角色扮演,你有什么感悟呢?

来访学生:我感觉我有点明白了,如果我当时像你刚刚做的那样,可能同学就不会和我吵起来了。

辅导老师:这其中的不同是什么呢?

来访学生:我做我自己的时候,我从来不管对方讲什么,在我背书的时候,对方和别的同学在旁边聊天,我觉得这是故意打扰我背书,我的脾气就上来了,大声地呵斥她。对方其实是无意中影响到我,被我呵斥之后肯定觉得不舒服。

辅导老师微笑地看着来访学生点点头。

来访学生:嗯,当我扮演同学,老师你扮演我时,你的做法和我原来的表现截然不同——你真诚地对同学说自己被影响到了,语气和态度都很到位,这时候同学就会知道她哪里有不足,会改正,也不会觉得被大声呵斥而不高兴,感觉可以很简单地解决问题。(尴尬地笑了笑)

辅导老师:看来我们的角色扮演有成效了。不管在任何时候,总是要先尊重对方。解决问题时,可以用较温和的方式,而不是带着情绪发脾气,很多事情就可以快速得到解决了。对吧?(微笑地看着来访学生)

来访学生点点头。

辅导老师指导来访学生学会利用合理宣泄等方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调适不良的情绪体验,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鼓励来访学生学会主动和他人交往,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在情绪体验上,协助其制定情绪晴雨表,每天对自己的情绪体验进行评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第四次咨询

咨询中辅导老师运用了语义分析技术。来访学生反复表达自己不受欢迎,以至于“在班上待不下去”这样的核心错误观念,辅导老师通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引导求助者发现自己对事实过度概括化,自己的语言过于绝对化,并不是每个人都不欢迎“我”。“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足,但并不是完全被孤立的。

咨询过程节选:

来访学生:班级同学都不喜欢我,天天针对我,经常在我背后指指点点,在班上我一刻也待不下去。(认知歪曲)

辅导老师:你在班级没有朋友吗?

来访学生:有,但是只有几个能谈得来的。

辅导老师:那你之前说班级同学都不喜欢你,这个是否矛盾了呢?

来访学生:呃。(愣了一下,思考后点头)

辅导老师:还有,你说同学天天针对你,可以举一个每天针对你的行为吗?

来访学生: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经常针对我。

辅导老师:你现在说经常针对你,和之前说天天针对你相比,好像之前说得有点夸大了吧。

来访学生沉默,思考了一会儿。

辅导老师:你再好好想想,自己真的在班上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吗?

来访学生:那倒没有,有时候上课时,老师开始讲,我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老师讲的内容上了。

辅导老师:嗯,你很喜欢学习,所以上课的时间你可以好好地待在班上,对吗?

来访学生:嗯,只要上课他们也在听讲,我就觉得好多了。

辅导老师:所以你之前说的话中哪些是不对的呢?

来访学生:嗯,我不能用太绝对的词,不是每个同学都不喜欢我,不喜欢我的同学也没有天天都针对我。而且撇开他们,我也可以待在班上好好上课。我也知道,其实现实没有那么糟。

辅导老师:是的,现在这么想,你感觉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来访学生:嗯,好像是有些不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从好的一方面考虑,就会产生一系列好的反应;如果都从不好的角度想,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感觉越来越糟糕。

辅导老师:非常好,你已经开始学会积极思考,帮助自己获得更多正能量了。

来访学生:(开心地笑)谢谢老师。

辅导老师布置咨询作业。

(1)准备一个作业本,写下一周时间内生活中出现的极端思维和夸大性语言,同时写下可以替换的合理词语。

(2)主动与同学交谈,问问对方,自己是否夸大事实,然后纠正错误观念。

第三階段 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五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方法:使用认知复习的技术,巩固新观念;使用心理测验,再次评估咨询后的情绪和行为。

咨询过程如下:

(1)与来访学生共同商定家庭作业并检查作业内容,观察其学习效果,进行认知复习。目的不仅是教会来访学生新的技能,并且要帮助她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检验自己的信念。

(2)进行心理测验,使用SCL-90重新评估咨询后来访学生的情绪体验及行为方式。

(3)结束咨询。

咨询过程节选:

辅导老师:最近有没有感觉到好一些?

来访学生:嗯,好多了。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太敏感,太悲观了。

辅导老师:那你和同学聊天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来访学生:和同学聊了一下,大家都说我以前说话太绝对化了,而且不允许别人提出异议,不然就会生气。(笑)现在改了,也感觉自己的脾气好了很多。

辅导老师:那你以后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学过的方法。现在来整理一下我们平常可以用的方法。

来访学生笑着点头。

五、咨询效果评估

通过咨询,李某的症状得到改善,与同学相处改善了,脾气也变了。转学前班级开了一场告别会,很多学生都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祝福,也有很多学生哭着表达自己的不舍。父母经过此事后,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生活中对来访学生更加有耐心,也很满意来访学生的变化。

反思:初中生人际困难和障碍的根源在于异常和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和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并加以分析,再重新建构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助其解除纠结和矛盾,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咨询着重帮助来访学生看到自己歪曲的假想,并学会用更现实的方式去思考。

参考文献

[1]Judith S.Beck.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严由伟. 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体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认知疗法人际沟通思维方式
小学生恐惧心理辅导个案探析
积极认知疗法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分析
浅谈人际沟通及礼仪在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性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我的眼神有问题吗?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