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影响

2022-03-01 01:32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参芪气阴肾功能

王 凯 歌

(宝丰县中医院 平顶山 467400)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损害[1]。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随着病程迁延,病变组织受到的损伤逐渐加重,会导致患者的尿液内检出蛋白质,并使肾脏组织逐渐受到更为严重的损害,甚至可引发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2]。西医用药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但难以控制疾病发展。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肾病属“消渴”、“水肿”等范畴,病位在肾,但肝肾同源、金水相生,因此也会对肝、肺功能产生损伤,补肾养肺、秘精益气为治疗原则[3]。有研究发现,中西医联合治疗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具备较好的效果[4]。本次研究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1.50±4.54)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80±2.01)年。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2.00±4.80)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75±1.86)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指标[5];符合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辨证,包括:尿浊、气短懒言、舌红苔少,脉沉细无力,满足2项主症、1项次症与舌症则可诊断;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其它肾脏疾病患者;心脑血管与肝脏疾病患者;急性感染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指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低于3g,蛋白量控制为0.8g/kg·d,热量控制为25~30Kcal/kg·d,脂肪控制为总热量的30%左右;指导患者合理运动,每周运动次数为3次,每次时间为50~60min,强度控制为患者最大心率的50%~70%,以有氧运动为主;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片,使患者机体血压不超过130/80mmHg。

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片(浙江海宁制药,国药准字H20126586,规格:0.15g/片)治疗,每次1片,每天1次,口服用药,连续用药8周;研究组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方剂组成:党参、茯苓、牡丹皮、生地黄各15g,山药、黄芪各30g,山茱萸、泽泻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煮取汁3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8周。

1.3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用药治疗8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超过50%,疾病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则为显效;用药治疗8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50%,疾病症状改善,肾功能指标好转,则为有效;用药治疗8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30%或提高,疾病症状无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未好转,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包括尿浊、气短、咽干口燥、肢体水肿、神疲乏力,应用5级评分,共1~5分,分别为无症状、较轻微症状、轻微症状、严重症状、非常严重症状;(3)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4)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包括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与血肌酐(SCr)水平,CysC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其余两项指标检测方法为酶法。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具备更高治疗总有效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续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2.3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FBG与HbAlc水平均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4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BUN、CysC与SCr水平均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日常久坐,生活习惯变化等,使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提高,有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16.5%~23.5%[7]。疾病的发生受到机体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脂质代谢紊乱、遗传、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生后患者机体肾小球系膜基质会出现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增加,肾小球发生硬化。目前临床上在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时,西医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免疫治疗、抗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ACEI类药物等,但治疗效果并非十分理想,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同时不良反应多。厄贝沙坦片可保护肾脏功能,但临床实践发现,部分糖尿病肾病的用药效果并不理想[8]。

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受到消渴时间长,且病情反复,气阴受损,并逐渐损伤阳气,导致血脉瘀阻,由此使邪毒内生,对肾络产生损伤。随着肾络损伤的加重,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肾损伤,若未能得到早期有效治疗,则肾损伤会逐渐加重。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蛋白尿为主要症状,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机体脾虚引发脾气不升,谷气下流,精微下注,肾虚引发机体封藏失司,尿中的精微物质外溢,因此在对糖尿病肾病实施治疗时,应以益气养阴作为基本原则[9]。参芪地黄汤中的黄芪可发挥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作用,使机体脾气运化升清,由此促使精微上行,而不会发生泄漏;党参可对黄芪起到辅助作用,使其补气功效增强;六味地黄汤可发挥滋阴补肾的作用[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具备更高治疗总有效率,且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更低,提示参芪地黄汤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中医症候得到有效缓解。同时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FBG与HbAlc水平均更低,且BUN、CysC与SCr水平均更低,提示参芪地黄汤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缓解肾功能损伤。分析原因,党参可使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患者机体血糖水平降低;黄芪可使机体血浆内的白蛋白水平提高,增加水钠排泄,使脂质代谢得到调节;生地黄可使患者机体血压降低,促使红细胞膜具备的稳定性提高,由此使机体免疫力增强;山药;山茱萸可发挥降脂降糖以及免疫调节的作用;牡丹皮、茯苓、泽泻可发挥降压,提高吞噬细胞作用,调节细胞免疫的功效[11]。同时有研究报道,大黄可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肾合成进行抑制,减少白介素-6分泌,由此使肾脏出现的免疫炎性反应以及肾小球高滤过减轻,促使肾功能改善,预防早期肾损伤发生[12]。

综上所述,参芪地黄汤可有效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可缓解疾病症状,降低患者机体血糖水平,有效保护肾功能。

猜你喜欢
参芪气阴肾功能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8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I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