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2-03-03 03:49李志才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数学教学小学

李志才

摘要: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变革是巨大的,已经成功推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转变了过去用黑板、粉笔、教科书来授课的基础性方式,利用现代化工具的功能打造出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信息化课堂。由于信息化教育技术还在不断更新,我们对于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不能停下脚步。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推广的背景下,多媒体、电子白板、微课、慕课等教学模式纷纷登上了舞台,为学生创造出了多个新的学习乐园。教师在享受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问题,寻找到合理的利用方法,在不滥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无疑是一门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提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借助他们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他们对陌生知识点的认知,效果较好。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与口头描述的情境又有所不同,在设备的辅助下可以展示一些直观的画面,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富有代入感,达到的效果无疑更佳。

如三年级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这是一节枯燥的计算课,而学生对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又不是完全零基础,并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为了更好地唤醒学生的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从“逛菜市场”这一生活情境入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位“神奇奶奶”的神奇经历:奶奶买12个单价是14元的奇异果,付钱时她竟然能将总价马上脱口而出,奶奶是怎样算的?你会算吗?这样的情境很快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温馨和熟悉的情境中,使学生对知识点的陌生感一扫而空,并且开始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类似经历来寻找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很多平时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被迅速吸引,目光如炬,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学生在自主探究后交流汇报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哪种方法更合适,更具有一般性呢?教师延续故事情境,从神奇奶奶的介绍中继续深入学习,“为什么平均分的方法有时用不了?”多个问题情境营造出良好的数学探究氛围,并在多個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不但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了计算的道理,同时更深入的体会到方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更多,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1]。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几乎在每堂数学课上都会出现一到两个难点,难点一般为抽象性较强的问题,小学生由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而无法理解。一般在这样的问题中,教师都需要大费口舌去讲解,但取得的效果仍然不理想,费时费力。但是在信息化设备的辅助下,抽象的知识点可以以形象的形式呈现,难点自然不攻自破。

如六年级的《折扣》,折扣在生活中经常遇见,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善于收集生活素材,用摄像机记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从商场里一张张的折扣广告牌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现价、折扣、原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打破课堂这一空间限制,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外出游学”,跟随摄像机镜头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不同的折扣情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鲜活的、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转变为教学资源,在一个个“购物”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已有经验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2]。在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折扣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深入地探究现价、折扣、原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攻克了教学难点。

3.运用信息技术厘清概念内涵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多数停留在表面,也很容易将概念混淆。这时巧用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概念知识变为动态呈现,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认知。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大量的天平素材,在多次的平衡与不平衡现象中,为学生建立具象的等式和不等式的模型,为引入方程概念奠定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再通过多个式子的分类辨析,自然而然地生成方程的概念[3]。接着教师设计的“变、变、变”活动,再次运用信息技术对天平进行多次的变式,将具象的天平平衡过渡到抽象的线段图,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抽象的方程意义的理解分解成直观感受、观察对比、变式推理、总结升华等几个学习阶段,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数学思考能力也得以提升。

4.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信息技术能逼真生动的呈现问题情境,还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归纳、迁移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如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探索图形》,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拼摆、涂色的过程,再引出问题激起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欲望,学生先经历了数学操作活动,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中从多角度去感悟,先丰富了自己的思维活动经验。接着信息技术软件的配合呈现,从小正方体到大正方体,从小数量到大数量,深入探索图形分类计数问题中的规律,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寻找规律的学习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感悟数学思想,深刻感受到数学思考的魅力[4]。

5.结语

相信每名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方法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体会,毕竟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永远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通过不断的优化,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广大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信息技术,适度利用,不过分依赖,认清其双面性,在合理范围内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用。

参考文献:

[1]许缤红.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华人时刊(校长),2016(Z2):58-58.

[2]黄淑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学苑教育,2019(3):54-54.

[3]朱国兵.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报刊荟萃(下),2018(9):194-194.

[4]董小娜.浅谈新课程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未来英才,2016(6):174-174.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数学教学小学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