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发展路径分析

2022-03-04 14:22李斐
当代体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教进校园青少年

李斐

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体育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的成功案例再使用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对于一些成功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体教融合背景下的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参与。针对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制定以下方案:政府完善进校园的具体措施、体育社会组织与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相融合、构建完整的体育社会组织结构、“双减”政策下与学校体育更加深入融合。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雄厚,中国在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次的东京奥运会,我国的竞技体育不断取得佳绩,也再次证实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同时也正在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的阶段。通过本次东京奥运会关注到游泳运动员大多来自浙江省,这与他们的中考政策存在密切联系,体育中考有游泳项目,我们通过此事例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的发展对我国竞技体育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体育强国,离不开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是关键一环,要制定青少年体育培养目标,落实体教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和体育方面都能够均衡发展,可以为竞技体育不断输送人才。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可以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发展做进一步的推进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提供技术指导”。

1 体教融合基本内涵与现状分析

1.1 体教融合的含义

“体教结合”多年的探索经验对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体教融合”更深入的探索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体教融合”含义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第一种,有人认为体教融合不是“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因为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另外一种观点,体教融合不再是过去体教结合表面的合作与结合,而是体育与教育学科更深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是从方面的。

关于体教融合《意见》中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改革,学生体育训练、运动竞赛,增加学生参与的覆盖面。“体教融合”后会带给学校体育发展带来“新面孔”。学校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不断的更新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做贡献。本文认为“体教融合”应该是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更深层次的融合。但是实现体教融合不单单要靠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而是靠多方力量去共同完成。最重要的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1.2 体教融合现状分析

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落实体教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是“体教结合”还是“体教融合”,均未真正解决竞技人才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性问题。对竞赛和训练体系的建构还有一定的不足。家长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家长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一些改革政策条例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体教融合发展意见,学校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不仅使学校师资力量加强,一些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也得到解决。社会体育组织同样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多种体育运动进入中小学,社会体育组织也可以聘请退役运动员担任教练员,从而加强体育教师师资水平。

体教融合发展促使学校体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学校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体育教师要把体育活动的魅力真正展现,能够给学校体育带来新的生命力,不断形成新的有机整体。

2 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面临的困境

根据搜集相关资料发现,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合作还没有达到完全融洽的阶段。政府对青少年社会组织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也是各地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缺少完整具体的实施措施

政府在体育社会组织进入校园的落实中承担制定具体计划措施的任务。《意见》提出要“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但是现实情况对此项提议还缺乏完善。一是就当前形式还购买方是体育部门还是教育部门以及购买方式未落实。政府在设计措施中应给予明确精细的政策支持。二是,对于体育社会组织在进入学校时需要政府制定明确的标准,对于如何筛选相关的体育社会组织、要想进入到学校的体育社会组织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進入到学校后体育社会组织应该如何监管,这些工作都是需要政府去不断完善。三是政府需要建立与学校合作的体育组织,体育组织承担一些学生的训练工作,其中包括提供训练场地、教练员。

2.2 学校对体育参与缺乏热情

学校在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是关键一环,学校对进入校园的体育组织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在体育组织进入校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由于现在应试教育压力之下,文化学习学校会更加关注,从而会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发展,那么体育也会被忽视,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常常忽视,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也是屡见不鲜。二是一些运动项目会有一定的风险,不管是学生在校内参与体育运动还是在校外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运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学校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三是学校未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对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缺乏考核标准。教师在运动过程中为了规避学生受伤的风险,会减少高风险的体育项目,减少风险项目后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会减少,同时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缺失。

2.3 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缺乏公信力

体育社会组织能否进入校园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能力与服务情况。一是要想提高体育社会组织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开始着手,对工作人员的招聘,教练员的招聘,优秀退役运动员作为首选,教练员的自身素养不仅仅体现在运动技术,同样文化水平、理论知识不能缺失。二是体育社会组织还缺少与学校、家庭、政府之间的桥梁,尤其是家长现在对体育的认识不全面,未认识到体育自身的价值所在。三是缺乏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根据相关文献了解到,上海市已建立青少年体育协会枢纽组织。枢纽组织能够建立起不同组织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如果组织之间的缺失沟通会造成发展不均衡,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3 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的意义

3.1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社会组织的可以分为针对多群体,例如中年人、老年人的群众性体育和青少年体育,每一群体的发展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本文重点针对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根据不同运动基础的青少年可以制定不同活动方案,面向青少年群体更方便开展的体育活动。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率下降、体质健康问题下降等问题,国外设立青少年俱乐部以及各类公益性、社会型非营利组织,我国则是更多的依靠政府部门,设置更多的体育活动,整合更多的体育资源,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活动,设置对学生身体素质长远发展的运行模式,更好的整合教育资源。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压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这样往往会忽视体育锻炼,这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阻碍之一,对体育认识不足,应试教育对考试成绩的重视,学生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在文化课的学习。在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以后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设置多体育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与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掌握运动技能,不断参与体育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3.2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实施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现阶段学生发展对体育的需求,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同样也会对体育产生兴趣,学生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在体育运动或体育竞赛中,对待输赢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时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体育竞赛输赢形成正确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观念。

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到学校体育课程后,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体育活动形式,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更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体育课授课内容和方式的问题,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学习多种运动技能,还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丰富校园活动类别。

3.3 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现在青少年健康备受关注,青少年肥胖、近视、缺乏体育活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肥胖问题还会威胁到身体健康。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因此青少年健康问题也是需要亟待解决的。学校与体育社会组织共同合作,可以利用体育社会组织教练员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赛事管理人员组织体育竞赛,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比赛项目,促进中小学课堂的竞赛与教育体系融合发展,学生也可以体验到校内外不同的体育活动方式,同时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也在持续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得到提高。

3.4 有利于弥补师资力量不足

体育社会组织相对学校体育发展形式而言,师资水平较高,场地设施齐全,体育活动组织灵活性更高。学校可以制定考核标准,达到要求的体育社会组织进入学校,进入校园后,组织可以指导体育课堂,与学校体育教师进行沟通,在不同体育教学环境中教学方式的差异,沟通交流可以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教学技能。体育社会组织的教练员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练员一直从事专项的体育教学活动,在校外实践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两者进行融合。

4 体教融合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路径优化

4.1 政府完善进校园的具体措施

社会体育组织的机构对教练员进行专业系统培训,提高教练员的门槛,针对有体育特色的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国家输送“竞技人才”。能够通过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对体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搜集到相关案例中有许多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案例,这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运动项目,还让传统体育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根据成功案例分析,以兰州市发展为例。目前全市68所中小学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布局了武术、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等12个体育特色项目。根据兰州推进特色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发展我们可以对社会发展路线。如下图所示:

4.2 社会体育组织与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相融合

根据《意见》要求,体教融合对破除教育部门重视文化学习,轻视体育锻炼,解决体育课枯燥乏味、运动量不达标等问题,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社会体育组织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要求,规划体育活动进校园的可行性操作计划,为学校体育发展添砖加瓦,设计有技术、体育课密度达到体育课的要求,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体育运动魅力,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我国青少年各项健康指标从1985年开始持续下降20多年。我国针对此问题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对象。截止到2004年,这种状况相对减轻,但随着学习压力的加大,青少年儿童的肥胖率、近视率随之不断增加。我国对于此问题一直在不断的思考,落实相关文件政策是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体育社会组织融入到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与学校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融合,共同提高学校健康水平。

4.3 构建完整的体育社会组织结构

家长对体育认识不足,造成学生校外参与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我们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家长对体育参与的认识。例如举办一些亲子运动会,可以增加体育参与的趣味性,能够提高家长对体育的认识,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教师的参与对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有较大的影响,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后可以设计一些体育活动或者比赛,让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进来。除了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以外,体育社会组织也可以以公益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同时体育社会组织也会得到更好的宣传,可以达到互利共赢的模式。

4.4 “双减”政策下与学校体育更加深入合作

“双减”政策的发布后,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课后生活不再是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填满,而是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每天下午学校增加的课后服务,通过调查了解到学校会安排社团活动,学生可以自由自由选择。但是,具体实施过程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状态,需要学校不断管理和完善。关于体育社团,学校可以通过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合作,整合教育资源,体育社会组织也参与到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中,改变对传统体育的观念。

利用課后服务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体育社会组织教练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在未掌握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校外组织进行指导培训,同时实现了学校体育与体育社会组织进行了很好的衔接,体育社会组织也得到了很好的运营。能够实现“双赢”的局面。随着各方面的支持,学校体育也可以在体育强国之路上担负起历史使命。

5 结语

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可以不断的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从而不断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的情况下,能够推动青少年健康、体育赛事组织、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学校体育对相关政策的落实还需要更加的具体化,能够达到相关目标要求。本文从体教融合实施现状开始出发,为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奠定根基,能够更好的助力青少年健康发展,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美国CSPAP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启示》项目编号:2021XKT0931。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教进校园青少年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体教融合背景下西藏农牧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