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内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03-04 14:22李劲林寅
当代体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福州市体育运动

李劲 林寅

城市公园公共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是为了满足城市公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发展需要,体育和公园对于城市和谐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城市公园发展过程中其体育功能愈发凸显和越来越被重视。青少年处于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而言非常重要,需要广大的学生加强校外体育锻炼。基于此,本文以福州市公园内公共体育场馆为切入点,分别从公园的地理位置、公园体育设施配套、体育场馆使用和青少年参与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前言

2021年3月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了《福州市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2)》的文件,着力打造福州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更加完备的体育基础设施。到2022年,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力争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分别达61%和52%,并持续增长。最近几年来,福州市已经建成了一批休闲与运动相结合的智慧公园,对城市居民的运动参与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休闲娱乐与运动健身的融合功能,还是对体育培训行业的带动作用,这些都代表着福州正在加快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步伐。但也出现了部分城市公园运动场所利用率不高,运动器材比较单一,仍然没有解决适合不同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体育锻炼场所等相关问题。为加强对福州市公园内公共场所的规划设计、激励约束和规范管理,探索出公园内体育场地功能是否能满足青少年的运动所需。

2 福州市公园内公共体育场现状及分析

2.1 公园的公共体育设施配置

根据福州市园林局2014年统计福州五区公园共计有84座,如以体育为主题的三盛国际体育公园。城市公园内的公共体育场是城市居民运动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体育人文模式,是城市文明建设与居民健康生活状态存在的外在表现。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为了满足城市公园公共体育的发展需要,为了公众更好的进行健身锻炼、增加体育健身人口,而对公园公共体育各种资源要素,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等公园公共体育资源最充分、最高效、最合理的分配使用过程。而且主要面对对象是大众,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非排他性。体育公园对城市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体育功能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

2.2 “公园+体育”的智慧体育公园的建立

智慧体育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公园建设模式,体育为主题的公园,通过建设“公园”+体育模式、休闲和体育场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智能设计模型和免费+低价普惠的形式,为周边人群的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居民中越来越流行。我市目前投入使用西河智慧体育公园、台江智慧体育公园、罗源县智慧体育公园的3个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公园的建立根据需要按照功能分区类型,可能分为体育活动区、文化活动区、体育娱乐区、智能控制区和服务区。同时,智能体育公园作为一个完整的体育公园,提高场地利用率是保持公园活力的关键。如鼓楼区西河体育公园配备了30套智能健身器材、健身监视器和智能健身站。智能运动控制中心用于实时监控园区内的人流、安全和环境。通过云平台软件系统,实现了对园区和西河区所有足球、篮球等体育场的智能控制。又如台江智慧体育公园参照室内健身房的标准,打造全新户外智能健身房,为周边市民提供健身智能化,可以根据被测试人员基本体质情况,智能设备根据大数据测试指标,开“运动处方单”,并给与健身指导和建议。

2.3 公园内公共体育场缺乏整体性且体育设施有待完善

体育场馆在城市公园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不足,主要体现在场馆布局、不同人群的相关性,两个方面:体育场馆分布跨度大;没有足够的相关性地理位置偏远、配套的设施不够全面,且场地分散不集中。目前,城市公园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部分公园配备老年人娛乐休闲区,全民健身健康器械,适合中年人群的健身广场,而相对青少年儿童喜欢的群体性项目如足球、篮球等活动场所,分布较散且不足,现有的体育设施利用也有限,有些公园内公共设施的损坏严重,部分老化或被闲置,无法正常的使用,这些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急需有关部门及时修缮。

余暇时间,现有的场地也被成年人休闲娱乐占用,也导致场地无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

2.4 公园内公共体育场管理尚待规范

对福州市共14个较大的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市域型公园3个、区域型公园7个、社区型公园4个),同时访谈相关人员100人次(负责人为12人次和公园管理员88人次)。在福州市公园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各个年龄段的居民无法合理的使用锻炼场地与器材,要么使用时人数太多,要么不使用时一直空闲着场地。使得公共场所利用率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根据图1可知,福州市公园内公共运动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占12%、设施种类不全占13%、锻炼区域不平衡占25%、场地布局不合理占23%、场地使用率不高占27%。公园里的公共场所是青少年课外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为了了解我市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制约因素。对公园内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与访谈,结果如图2所示: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4.1%的青少年经常锻炼,偶尔锻炼占25%,不锻炼的仅占4%;学生每周锻炼次数达5次以上的占31%,3-4次占48%,1-2次的占21%。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并不同程度地参与体育锻炼,尤其是男生对体育锻炼的喜好程度和参与度远远超过女生;球类项目运动备受学生喜爱和广泛参与。其中制约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中场地器材少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3%,时间太少、学习任务重分别占22%和20%。缺乏专人指导与太肮太累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为17%和8%。所有的这些问题既值得思考,也需今后加以解决。

3 公园内公共体育场所发展对策

3.1 智慧体育公园将成为公园建设的新方向

城市公园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公共体育场所是为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收集当下公共体育场所信息,综合考虑不同体育场所的使用特点、现有公共体育场所的资源分布、居民体育活动的分布特点等方面因素,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居民需求进行统筹规划,使二者相互连接,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个体在系统中的作用。

智慧体育公园集休闲与运动于一体,扩大了受众群体,能够有效提高公园现有体育设施的使用率,主题公园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感深受大众欢迎,是当下公园建设的流行趋势,以体育为主题的智慧体育公园在原有提供运动必备设施的基础上更增添了良好的运动氛围。在园区内可以积极引进外部资源,通过智慧体育公园与俱乐部、体育企业、体育策划团队等资源的联动,举办一系列的体育赛事活动,可以开展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篮球赛这一类大众化的比赛项目,为体育业余爱好者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还可以举办体育运动会及更具特点性的体育项目赛事,能够有效的扩大智慧体育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能让城市居民现场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体育赛事魅力。推广体育活动,使城市居民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将成为智慧体育公园的建园宗旨。

3.2 增加青少年体育运动休闲空间

在运动健身人口比例中青少年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力军,他们的运动技能、力量恰似荞麦向天空伸展。技能上他们可以参与乒乓球、足球、篮球、网球等各种球类活动,力量上可以参与骑自行车、投掷、滑旱冰等各種力量器械,因此增加青少年体育运动休闲空间就尤为重要。当下城市用地资源紧张,公园+体育这一智慧建设模式在城市规划用地中,减少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一举多得,有效增加了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空间。城市的公园不仅仅是一个休憩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其所展示出来的时代风貌被赋予了地域传承的独特意义,体育公园的建设积极响应了国家推进全民健身的号召,从实质上为户外体育锻炼提供了可实行性,将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时代精气神传递下去,扩大体育运动的受众面,宣传好体育运动健康知识。

3.3 加大社区公园中体育运动场所的建设力度

相较于建设大型专业级体育运动场馆,公园+体育的建设模式更具有优越性。在审批流程上大型体育场馆所涉及的部门更多,审批周期长。就使用范围而言专业极场馆的受众面针对性更强,范围更小。并且在建设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公园+体育的智慧建设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这些问题,体育主题公园的模式是在公园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体育锻炼的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建设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所处的位置更靠近居民的生活区,加大社区公园体育运动场所的建设投入,使体育+公园模式成为居民生活区配套设施一部分,能够更加便利居民的运动锻炼需求,更有利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举办。

3.4 智慧体育公园应坚持大众导向,建立科学运营机制

智慧体育公园的宗旨在于推广体育活动,使城市居民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因此在建设初期就应当坚持以大众为导向,通过民意调查的方式充分考虑大众的需求设立居民喜爱,普及度高的运动项目,优先保障大众的健身需求。再引进例如攀岩、击剑、射箭等小众运动项目,使园区内的运动组合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居民也可以尝试更多不同的运动项目,体会不同运动项目的独特魅力。在运营机制上也应立足于大众,力争提供更加亲民的场地设施使用价格。可以申请国家对应项目的资金扶持,用于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管理。在收费上采取更为灵活的“闲时优惠,忙时折扣,节日免费”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分散人流密集度,另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居民加入到体育锻炼当中。

3.5 强化团队建设,把握园区营运方向

与一般公园的发展模式不同,体育+公园的智慧模式因其体育的加入需要定期进行场地设施的维护,经常性的举办不同体育活动来刺激大众的心理层面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要保证体育公园的正常运作活力经久不衰,一支强大的运营团队就必不可少。建设这一支运营团队需要广聚人才,使其具有满足大众体育锻炼需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承接各类体育业务的能力。团队中的体育训练人才可在园区内开展青训将其作为运营主导方向,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将能够源不断的为园区体育运动注入新鲜血液。团队不仅要倡导引进来的策略,更要积极的走出去,不断到外学习新兴的运营管理策略。

4 小结

概言之,一个城市公园不仅仅是城市中的一块绿地而已,它的功能也并不只是改善城市环境;其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功能作用,即传承地域文脉,同时对于休闲运动空间的营造上,加入对体育运动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增加人们对休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呼应国家号召实行全民运动计划,发展体育运动精神。公园主要承载娱乐休闲、游园的主体功能基础上,应更多的增加休闲运动空间,提倡体育锻炼、户外运动,加强体育健康的文化宣传,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进程。促进福州市公园体育场地的使用普及普惠发展。此外,对于促进我市的青少年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1.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福州二中)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福州市体育运动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体育运动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奇妙的梨子提琴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