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游泳教学与训练的问题和优化

2022-03-04 14:29张家宁
当代体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游泳设置青少年

张家宁

游泳是一项大众的体育项目,在锻炼个体身心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期的教改环境下,教育事业重点关注了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建设和兴趣拓展,并以此为基准,加大了游泳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投入。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能够形成良好的拥有素质,教师在开展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需要真正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目前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科学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保证最终所呈现的游泳教学体系更加规范,并彰显出良好的训练效果。下面,主要从教与练的理念、内容、方法、活动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展开探索。

在当前的体育运动领域,游泳所占据的项目地位比较突出,国家对于游泳人才的素质建设也提出了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需要加强人才游泳基础素质建设的干预,关注青少年学习游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当下在围绕游泳项目开展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难点和困惑,本着满足青少年时期参与需求的目标导向,探索更规范且具有一定创新性地教学和训练方案。

1 青少年游泳与训练教学的意义分析

1.1 提高青少年社交能力

游泳作为一项比较有趣味的体育项目活动,所创设的环境更加开放且具有一定的自由化特征。青少年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下,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交意识,与其他同伴之间共同探讨和交流游泳实践训练的心得体会。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改变自身的性格,不再孤僻,相对来讲变得更加开朗与活泼。同时也能够促使其逐渐建立起良好的社交意识,对于支撑其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环境变化下对于团队性人才的培养需求,提供良好的素质基础。

1.2 强化心理素质建设

对于青少年来讲,随着生活条件的日渐优越,其所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越发薄弱,这对于其身心健康的有效建设十分不利。在全新的教改环节下,教育领域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准则,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当中,需要全面贯彻心理干预和指导,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游泳作为一项大众化的体育项目,能够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坚毅品质,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以及面对学习挑战的过程中,也能够从容应对、冷静分析,以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1.3 锻炼身体体能素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更加强调人才的体能素质建设,促使其拥有更好的状态,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当中。而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游泳学习意识和行为素养,对于强化及体能素质以及形成健康的体魄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让青少年的肺活量等机能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促使其在今后面对更高学习任务时,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游泳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所呈现的地位比较显著,而作为教师需要正确看待青少年在游泳学习方面所提出的实际需求,分析当下在教与练等方面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综合青少年的主观需求,探索和提出具有一定规范性以及实践性的教育举措。

2 青少年游泳與训练教学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与训练理念落后

在教与练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游泳这一项目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以及在体育领域所呈现的项目地位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具体的思想观念贯彻与落实方面,也未能够跟随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仍然延续具有桎梏性的育人思想,是导致整个课堂教学受到明显局限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开展游泳项目教学时,教师仍然以机械系的示范和训练为主,导致整个游泳教学的环境相对比较刻板,同时也限制了青少年对于游泳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在开展训练活动时,未能够真正站在学生主体的需求角度考量,笼统式的设置训练活动和布置相关的任务,导致不同学生的基础在面对游泳项目时,所呈现的学习状态以及任务的完成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可能会造成自信心的缺失,对于其接下来保持良好的游泳运动意识和行为习惯也十分不利。

2.2 教学训练内容规划不合理

在针对青少年开展游泳教学时,教师为了能够认识到课程内容规划设置对于青少年高效完成游泳项目教与练的支撑作用,在内容的设置上仍然以传统的教材内容为主,展开单一而刻板师的训练,缺少对游泳内涵健身功能以及趣味游戏素材的挖掘。单纯围绕基础的游泳运动技巧、方法进行灌输与讲解,致使青少年在参与游泳学习时很难对这一项目产生兴趣,甚至还会因为整个课堂环境比较刻板,而产生一定的抵抗情绪,这并不利于青少年在游泳领域的终身意识和良好运动习惯培养,同时也限制了整个游泳教学与训练的开展进程。在游泳训练内容规划设置时,未能够有效借助智能载体所具有的资源转化与整合功能,这使得最终所形成的教学内容体系相对来讲比较分散,缺少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关联。

2.3 教学方法和模式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是否规范也决定着青少年在游泳训练领域的综合水平。然而就当下来讲,可以发现教师在针对游泳项目进行规划整合时,所设置的方法缺少一定的创新性与规范性。未能够结合青少年的实际兴趣需求,对教法进行多元化创新,导致当下的游泳课堂氛围比较枯燥。同时青少年在面对这一学习项目时,具有较强的畏难情绪。一般来讲,教师在进行游泳施教时,通常先通过自身示范和深入讲解的方式,企图让青少年对具体的游泳要领加以掌握,然后布置任务,引领其机械地参与到训练活动当。在整个过程中,因为方法缺少创新,导致整个课堂环境不够灵活,同时青少年在掌握游泳技巧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和挑战。在模式实践方面也未能够加以创新,教师缺少对青少年游泳基础和能力差异的全面调研,一味地开展笼统式教学模式,缺少分层理念的贯彻,也是导致整个游泳教学受到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

2.4 训练活动实施不科学

在游泳项目领域,为了提高青少年整体的实践水平,教师需要正确看待训练这一模块所具有的重要导向作用。然而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所构建的训练方案以及开展的训练活动,与青少年的实际要求之间明显相悖。同时因为训练的不规划设置,导致最终所呈现的游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致使青少年最终所形成的游泳基础以及建立起的运动素养,与新课改环境下的素质建设要求明显相悖。在开展训练活动时,教师通常以笼统式的训练方法为主,引领学生机械式、重复式的训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未能够精准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要领,这导致最终其所掌握的游泳知识相对来讲比较片面,对于其游泳专业素养的建设与全面提升都十分不利。

2.5 缺乏有效评价机制作为支撑

在游泳这一项目开展教学时,评价决定着青少年在游游领域的专业水平。然而就当下来讲,可以发现教师在开展游泳有关的教学与训练活动时,未能够积极革新传统的评价思想,仍然以师评为主导,就青少年在整个游泳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并进行批评。这样的方法相对来讲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有自信心和主观意识的建设。同时,在评价的载体方面也缺乏创新,单纯以语言的方式展开评价,忽略了青少年游泳综合表现的直观呈现,最终导致形成的评价结果相对比较片面,也不利于青少年在今后的游泳学习中更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3 青少年游泳与训练教学的策略分析

3.1 以人为本,革新教学与训练观念

在面对游泳这项训练项目教学任务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从具体的育人思想方面要加以革新。正确看待游泳这一项目,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实现品格建设所发挥的积极影响。然后转变以往灌输式的育人思想,全面分析和了解广大青少年在游泳这一项目方面所表现的实际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在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对整个教育和训练方案进行科学设置。进而保证所开展的游泳教学活动,更加满足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促使其以认真的状态、严谨的行为参与到游泳的学习当中。不仅如此,在开展相关游泳教与练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全面分析学生在游泳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了解他们的具体爱好和潜能,然后对游泳的项目类型和实践方案进行个性化、特色化设置。比如说,有些学生擅长自由泳,则可以围绕这一项目科学设置训练方案,也可以针对蛙泳等不同的游泳形式进行教与练,为国家的游泳事业培养更多的专项人才。

3.2 全面整合,优化教学训练内容

为保证所开展的游泳教学活动更加规范,教师在施教时,需要做好教与练内容的全面整合。最终所形成的内容体系在模块设置以及内容的安排上更加规范,同时也能够全面提高游泳教学的综合效能。在内容设置时,教师需要做好全面性的调研活动,了解当前有市场内所包含的技术类型以及所涉及的项目形式。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游泳项目,设置专项化的教学模块,保证所开展的育人活动相对来讲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够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比如说,可以针对自由泳、蛙泳等不同项目合理设置教学专题,与微课方式全面整合,构建资源储备中心。然后借助线上平台有效反馈给广大青少年,引领其自主的检索和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最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其在专题模块分析和资源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自身在游泳方面的知识储备。以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将所掌握的内在知识转化成综合性的实践技能。

3.3 大胆创新,丰富教学方法和模式

对于青少年来讲,趣味性的游泳学习和训练环境,更能够激活他们的整体动力。所以在教与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方法与模式的多元化创新。从而为广大青少年营造更加轻松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促使其内在的动力被有效地调动出来。同时也能够以此为支撑,让其以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游泳学习当中。比如说,为了让青少年精准掌握具体的游泳项目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法的应用,为学生渲染更直观地体验和学习环境。通过情景与模式的构建,围绕呼吸、平衡、放松、水中练习等多个方面设置模块化情景教学,让学生在课间观察以及深度剖析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具体的游泳技巧。不仅如此,也可以将合作探究的育人模式贯彻下去,引领学生针对自由泳、蛙泳等不同的项目进行深入探究,总结不同类型游泳项目所呈现的技巧特点和规律,促使其掌握的技巧更加精准。同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示范方式,不再以教师自身为示范引领,而是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所具有的示范与引领功能,将游泳的教学要点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整合。然后引领广大青少年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调整和规范运动动作,从而保证相关的训练活动更加具有专业性。

3.4 多元拓展,提高游泳训练合理性

在游泳教学实践时,教师需要本着多元拓展的原则,对具体的训练活动进行优化设置。进而保证所开展的训练教学更加合理,同时也能够全面提高整体的训练水平。为了切实满足青少年的游泳学习需求,教师在训练时需要遵循个性化发展理念,全面了解不同青少年在游泳方面所表現的认知和能力基础。然后遵循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构建分层式的育人和训练方案。针对不同基础的青少年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方案,保证其能够渐进的参与到游泳训练当中,并显著提高整体的运动水平。不仅如此,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具体的运动技巧,从呼吸、平衡、分立动作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通过模块化训练来强化青少年的游泳运动素养。为了培育广大青少年在游泳领域形成良好的争先意识,激活他们的运动动力,则可以合理地设置竞赛活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从而让其在竞争的氛围下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游泳运动观念,并以认真的态度参与到比赛当中,不断激发自身在游泳方面的综合潜能。还需要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深度结合,拓展具体的训练空间和载体。比如说,可以引领广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带领青少年参与到游泳馆的游泳训练当中,让其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下积极地参与游泳锻炼,从而培育起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和习惯。也可以与社区之间保持一定的联系,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组织的青少年游泳比赛和专题讲座等各项活动当中。促使其既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让其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游泳运动素养的综合锻炼。

3.5 优化评价,加强游泳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游泳练与教时,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评价这一环节对于学生个体反思意识和总结能力培育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在评价环节,需要革新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基于师评的基础上,还需要将生评这一思想合理贯彻下去。引领学生自主的评价,先鼓励其回顾自身在整个游泳学习和参与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总结自己的不足,然后在组内或者组间以同伴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游泳项目的有效学习经验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基于微课将学生的游泳表现进行记录,然后从动作等层面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在游泳表现方面的问题,然后给予专项的指导。也可以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游泳测试成绩进行档案化建设与管理,然后定期地统计分析了解学生的学情信息,改变和调整教育学的方案。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学习游泳这一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游泳的教学目标,然后本着夯实青少年游泳基础,提升整体游泳水平的准则,探索比较合理的育人模式。深入分析当前青少年在面对游泳学习和训练方面所呈现的不良表现,从教学的角度深入探索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包含的局限性因素。然后从具体的教与练的思想、内容、方法、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革新,进而保证最终所呈现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游泳设置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栏目设置一览表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