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策略探究

2022-03-04 15:20田佳婵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议题教学方式思政

田佳婵,胡 巍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议题是指具有讨论和商议价值的话题。议题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采用创设情境、设置议题的方式,将议题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引导学生围绕议题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1]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大力推进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借助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学界和高中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调动了高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课获得感,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议题式教学方法作为高中思政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对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一)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前副总编辑、教育部高中思政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朱明光在阐释活动型学科课程内涵时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指课程内容活动化或活动设计内容化。[3]将议题式教学方法作为抓手,推进高中思政课改革、创新,有助于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

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协调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要素,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一般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传输,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方法并不必然需要将课程内容活动化,也自然难以直接构建活动型课程。要想通过一项活动传输教育内容,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则此项活动不可能是随意的,必然需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否则活动就会因主题失焦而出现偏题、跑题,导致传输内容扭曲或泛化,难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设置教学议题,可以引导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要素聚焦于共同的发力点,实现教育者、教育对象、教学媒介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的有机配合,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活动化。

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实现活动内容课程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是对课程内容活动化的反向操作,但这种操作并不是简单的反推和逆向实施。相比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需要更为复杂的设计和更多资源的支撑。这些复杂的设计和资源的支撑都需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

应用议题式教学可以持续性地推进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教学中的议题来源广泛,既可以是教材重点内容的转化,也可以是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学中的议题可能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也可能随着教材、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更改。此外,学科理论、实践发展、生活体验会时常发生变化,通过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较为方便、快捷地将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保障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持续构建和完善。

(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中的针对性议题、民主开放氛围、赶超式交流方式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容易为其接受和认可。一般而言,高中学生追求独立思考,喜欢质疑和讨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勇于探究,但受限于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对诸多问题未能思考清楚。通过设置培育核心素养的针对性议题、高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习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创新意识,展现其独立思考的成果。同时,学生可以在研讨中借鉴他人智慧、学习他人的才能,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高中思政课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短时间内做到透彻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会使部分学生失去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生活化的议题,将生活中的场景植入课堂,使学生较为轻松地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参与能力。

通过多元观点碰撞,可以凝聚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共识。议题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自主探究、自由讨论、场景模拟等形式,使学生可以围绕议题自由表达个人观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引导高中学生在多元观点交流、碰撞中反思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强化主流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和法治素养提升。

通过思维锻炼,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议题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和应试教育的束缚,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思考方式。通过议题讨论,高中学生可以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观摩、学习其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5]

通过实践磨砺,可以提升学生的担当意识、奋斗精神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本课程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劳动经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发展学家Howard Gardner在研究脑部受创的病人时,发现他们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进而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2]。传统的教学重点大多只集中在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然而人类智能包括多个范畴,其中还包括空间智能、肢体协调智能以及人际交往智能等。跟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多元智能指的是学习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构建性的学习观念。多元智能理论起初是在学前教育或小学学习阶段推广,现在已经同样适用于中学、大学等教育阶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构建活动型课程,能够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但其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对议题式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

教学理念滞后是影响议题式教学方法有效应用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对新课改提出的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等要求研习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适应新课改理念,导致其不愿选择议题式教学等创新型教学方法。另有部分教师坚持“唯分数论”“唯高考论”,坚持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部分教师在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时常常省略议题内容活动化的过程,实质上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讲授方式。

另外,学校的部分职能部门对议题式教学方式理解存在偏差,对其支持程度有限。职能部门往往负责课程的教学安排和资源支持,一般会按照惯例和学校对学科的重视程度进行相应的教学保障。现行的高中思政课活动型学科课程倡导的议题式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往学科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多部门的协调和更多资源的支持。而部分职能部门缺乏对议题式教学方法的价值和理念的深刻理解,未能切实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持。

(二)部分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是制约议题式教学方法有效使用的主要因素。“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在开展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一是议题选择、活动设计和资源协调都非常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协调能力。活动型学科课程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时,需要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和所能调动、使用的资源选择合适的议题,完成相应的活动设计。这对具备较好专业素养和协调能力的高中思政课教师来说并非易事,对缺乏相关素养的教师来说挑战更大部分教师因能力不足,不能或不愿使用议题式教学方法。

二是部分讨论内容超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范畴。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有利于实现数字化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共享。高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借助互联网拓展自己的视野,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若学生所讨论的内容超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范畴,会导致教师难以解决学生的困惑,进而造成部分教师不愿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

三是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议题式教学方法提倡开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但部分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把控力,认为课堂氛围过于开放会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进度,导致其很少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此外,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限,缺乏对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难以较好地把控讨论的进程和话题走向,造成其认为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效果不如传统的教学方式。

(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限

学生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要素,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在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中实现价值引导,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部分学生在参与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习惯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讲授、归纳和总结有较强的依赖性,不愿参与议题式教学活动。此外,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的实际效果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针对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方法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和良好教学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相应优化,可以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不断提升高中学生的获得感,推进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6]《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建活动型课程。”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一方面应革新教学理念,树立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另一方面应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理解高中思政课活动型课程的教学理念。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学校必须贯彻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对高中思政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所需要的资源,主动与承担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商讨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案,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提升职业素养

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教师职业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高中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其一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师培训类型众多,既有按照学段分类开展的培训,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思政课教师培训,也有按照教师类型开展的培训,如新入职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可以针对高中思政课教师开展专门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使其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素养,系统了解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的目的、价值、原理、机制、评价等内容。

其二为进行同行交流。同行交流包括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两个维度。横向交流多指思政课教师与从事相同教学任务或在同类型学校工作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包括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和学者的交流。横向交流的教师一般具有较多的共同话题,便于相互间的学习、借鉴。高中思政课教师通过横向交流,可以直接就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展开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纵向交流一般包括向上和向下交流两个方面。高中思政课教师通过纵向交流,可以更好地明确高中思政课的定位和目的,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其三为自主学习。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常与时代紧密相连,需要教师勤奋学习,树立自主学习观念,强化自我学习意识,不断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用更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

(三)营造良好环境

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民主性,使学生可以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讨论议题、发表观点。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为更好地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平等讨论、表达自我的勇气和空间,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如果学生在课堂讨论或实践活动中发表有悖于主流价值观念的言论,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纠正。

二是教师应多采用鼓励式的评价。在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和参与活动的表现要给予包容和理解,用肯定、鼓励的方式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和研讨氛围,用开放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是合理设定议题研讨情境。教师设定的研讨情境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否则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障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教师应结合学情和教学资源合理设定议题情境,为更好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做好铺垫。

四、结语

议题式教学方法是构建高中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高中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方法经受住了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一种比较符合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随着应用和研究的增加,议题式教学方法会更趋完善,发挥其支撑课程建设、提升学生获得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议题教学方式思政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