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手法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2022-03-09 07:35姚书煌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关键词: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入院后行手法复位,待肿胀消退后于静脉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调整骨折, 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术后4~6周去除小夹板外固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平均10.6个月, 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无移位,关节面平整,未出现延迟愈合现象。依据Dienst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62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结果:对于桡骨远端骨折,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能有效地避免早期的复位后移位,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2],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等,我们将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80例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男22例,女58例;年龄26~81岁,平均62岁;致伤原因:摔倒伤54,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原因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纳入标准:①符合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②伴有或不伴有尺骨茎骨折的患者;③手法复位成功者。排除标准:①开放性骨折;②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③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④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患者;⑤伴有前臂其他部位的骨折;⑥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畸形,腕部活动功能障碍。X 线摄片检查: 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或掌侧移位,骨折端成角,桡骨远端关节面压缩,骨折断端嵌插,远折端短缩,或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合并尺骨茎突骨折。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法复位:入院后立即行手法复位,复位前准备好纱布压垫、夹板、鸡肠绳、掌侧中立位夾板、绷带,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必要时行患肢臂丛麻醉, 患肢外展、前臂旋前位,手背朝上,两助手面对面分别站立于患肢前臂两端,一助手双手交叉握住前臂肘横纹下方,术者双手握持腕部及大小鱼际肌作对抗牵引2~3min,纠正成角、短缩及重叠移位,根据骨折伸直型或屈曲型进行折顶、按压进行骨折复位,同时纠正侧方移位,复位后另一助手维持牵引,术者根据骨折类型采取合适固定方式,伸直型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曲位,屈曲型骨折固定于腕关节背伸位。术者在骨折断端周围及骨突部加小纸棉垫。若骨折向掌侧成角,则在成角处放置一纱布压垫,在背侧腕横纹处、前臂近端各放一纱布压垫,然后放置夹板,在前臂前后及桡尺侧各放置一块,用3条鸡肠绳捆扎固定,松紧程度以能在夹板上移动1cm为度,于掌侧超腕关节放置中立位夹板,绷带固定,悬吊制动。复位完毕后复查患肢X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1.2.2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复位情况良好后予脱水消肿止痛对症治疗,肿胀消退后于伤后5-7d择期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术前复查患肢X片,采用臂丛麻醉,手法复位调整骨折对位对线,C臂X光机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3枚直径2.0mm克氏针进行交叉固定,C臂X光机再次透视见骨折复位良好,克氏针位置良好,将克氏针尾折弯、剪短,保留于皮外,无菌敷料包扎,以入院时小夹板继续外固定。

1.2.3 术后处理:术后第2天即开始功能锻炼,术后每周复查X片,4~6周后复查X片根据情况拆除小夹板,同时加强功能锻炼,术后6-8周拔出克氏针。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指标

( 1) 腕关节功能: 依据Dienst 评估标准[3]进行疗效评价。优:掌屈或背伸减少≤15°,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正常;良:掌屈或背伸减少> 15°~30°,患肢功能基本得到回复,但是关节活动度轻度受到限制;可:掌屈或背伸减少> 30°~ 50°,患肢功能减弱,关节活动较为受限;差:掌屈或背伸减少> 50°,患肢功能明显减弱,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2.2 治疗结果

术后全部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6个月。X 线片观察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无移位,关节面平整,未出现延迟愈合现象。优62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所有患者无针道感染、皮瓣坏死、再骨折等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出现克氏针松动,1例早起取出克氏针,无克氏针断裂,无腕部神经损伤、肌腱损伤,无肩肘腕综合征等发生。

3 讨论

目前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骨折的稳定性,早起功能锻炼,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复位后良好的固定可防止出现骨折复位后丢失,保证骨折正常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是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的重要条件。Schneiders 等[4]对211 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平均16个月的随访,术后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其结论是桡骨远端骨折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是桡骨短缩。目前研究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不管是进行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没有必然联系[4-6]。本研究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待肿胀消退后再次行经皮克氏针结合小夹板固定,行克氏针固定前可对复位进行评估,必要时对骨折进行调整,可有效降低术后再移位及短缩畸形发生率,保持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不丢失,克氏针固定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带来的的软组织粘连等并发症发生,且小夹板固定不限制腕关节活动,可早期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腕关节长期固定导致的腕关节挛缩发生率,有效防止关节僵硬,利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Hanel DP,Jones MD,Trumble TE. Wrist fractures[J]. Orthop Clin North Am,2002,33(1):35-37.

[2] LI PORACE FA,ADAMS MR,CAPO JT,et al.Distal radius fractures.JOrthop Traumuma,2009,23( 10) : 739-748.

[3] Lutsky K,Boyer MI,Steffen JA,et al. Arthroscopic assessment of intrarticular diatal radius fractures afte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fixation from a volar approach[J]. J Hand Surg ( Am) ,2008,33( 4) : 476 - 480

[4]Schneiders W,Biewener A,Rammelt S,et al.Distal radius fracture.Correlation between rad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 [J].Unfallchirurg,2006,109(10):837-844.

[5] Kennedy SA,Slobogean GP. Does degree of immobilization influence refracture rate in the forearm buckle fracture[J]. J Pediatr Orthop B,2010,19( 1) : 77 - 81

[6] 贡小英,荣国威,安贵生,等. 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J]. 中华骨科杂志,2005, 25( 1) : 50 - 53

第一作者:姚书煌(1985- ),男,重庆市开县,硕士,专业方向:骨关节与脊柱疾病的防治。

猜你喜欢
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早期护理干预对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