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生态环境治理及其应用林草种类的变化
——以榆阳区为例

2022-03-13 08:30庞同汇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榆阳区樟子松林草

边 磊,张 婷,庞同汇

(1.榆阳区林业局;2.榆阳区林草生态修复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榆林位于陕西北部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干旱,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植被从森林草原地带逐渐向典型干草原地带、荒漠草原地带过渡[1]。这一地区既是北方农牧交错过渡区,又是干旱半干旱荒漠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2],属于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历史上的榆林地区曾是水草丰美的农牧区,但由于战乱、垦殖、过度放牧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加大了治沙造林力度,但由于在前30年间还存在严重的过度放牧现象,加之早期治沙造林草种类选择存在缺陷,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存在一定波折[3]。直到二十世纪末,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榆林地区原来的“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现象到目前已得到彻底改善。在此过程中,因生态治理需求与经济需求逐渐变化,治理所用林草种类也发生着改变。

研究分析生态环境治理中优良适生林草种类的发展历程,对验证人为干扰因素在生态修复中发挥的正向作用,积累环境治理经验,探讨适地适树原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总结分析榆林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本文以榆阳区植被恢复过程为例,对当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主要林草种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旨在为再造“绿水青山”的高质量生态环境和类似地区环境治理中的林草种类选择提供经验参考。

1 立地类型分布及林业发展历程

榆阳区位于榆林市中部,以明长城、榆溪河与无定河分界的三角地带划分为3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区域。北部和西部属于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73%,以沙地为主、还有盐碱滩、丘间地和土石山地等类型;南部和东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20%,主要由阳坡地、阴坡地、沟坡地、土石梁峁、覆沙黄土地和河谷川地等组成;二者之间是河谷川道区,占总面积的7%,形成“七沙、二山、一分田”的地貌自然景观[4]。

根据吕静在《陕西榆林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考释》[5]中记述,榆林在历史上曾是“沃野千里、庄稼殷实、水草丰美、群羊塞道”的农牧区。据《山海经·西次二经》记载:战国时横山山脉和秃尾河源头的森林郁郁葱葱,并且有檀木、漆树、棕树等喜湿性树种生长,证明在先秦时期,榆林地区有丰富的阔叶林资源,主要树种有榛、楉、漆棕、栎、椴、桦、鹅耳枥、榆等[6]。秦汉时期随着移民垦殖政策的推行,当地林草植被被大量破坏,开始引发水土流失和沙化的发展。三国两晋时期少数民族入侵,北方汉族人民大量内迁,人口锐减,自然植被逐渐恢复,夏朝国都统万城(今定边境内)所用木材主要为松柏和杉木,就来自于当地。唐宋时期因人口北迁开垦,战乱等原因植被迅速减少,沙漠化加剧。元朝时农牧接替植被有一定恢复,到明朝时期榆林为边防重镇,屯垦毁掉了大片森林草地,这时境内尚有较多柏树和榆树,但是清朝的蒙汉合伙垦殖(即伙盘地)政策导致荒漠化逐步加剧。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战乱砍伐,导致天然林仅有零星分布的侧柏林、杜松林或侧柏、杜松林的次生林[7],房前屋后居民栽植多为榆树。

建国后,这一地区沙漠化严重,面临北部“沙进人退”,南部“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泥沟底飞”的恶劣局面。就拿留存的树种来说,在20世纪60年代,榆阳区仅留存少量的沙地柏、桑树、杏树、侧柏等10余个树种[8]。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榆阳区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一、二期”治沙造林运动,实现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全区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治理[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期,治沙造林转向社会化发展。实行“大包干”,全面落实“谁造谁有,允许继承和转让”政策,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承包造林模式,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一期、二期工程,灭荒工程,把单一的栽树种草治理推向综合治理。

近年来,榆阳区坚持开展 “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年植绿大行动” “五年绿化大提升”“黄土高原文明示范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榆林市防止二次沙化国土绿化行动”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榆林地区的植被逐渐覆盖了沙地,实现了从被沙漠逼迫“三迁榆林”,到“流沙”时代消失的绿色奇迹。

2 环境治理中的优良林草种发展情况

建国以来,经过70多年的造林治沙,先后针对立地类型划分、适地适树、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探索、森林病虫害防治、天然林保护与经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创新尝试,引进并选育出樟子松、大扁杏等适于当地生存环境的优良树种,为近年来榆阳区林分质量提升做出重要贡献。具体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1949-1970年)

建国初期,榆林市有沙地面积244万公顷,占整个毛乌素沙地面积的49%,为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6%,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和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10]。此时榆阳区的植被稀疏,乔木林极少,仅有存在于南部山区的少量桑、枣、榆、柳、杨、槐等乡土树种。为了遏制沙漠南侵,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在榆林成立了陕北防沙林场。1951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会议决定:实行普遍护林护山;在豫东、东北西部、榆林等地营造防沙林[11]。榆阳区的生态植被恢复与林草业发展是从治沙开始、并贯穿于整个榆林沙漠治理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初,按照先防风的思路在营林中以用材林旱柳为主,1956年开始引进了胡杨、大关杨、合作杨、沙兰杨、北京杨、新疆杨等多个树种。此时造林主要依靠国家的大型林场,群众参与程度不高。为了调动群众积极性,1958年,陕西省委、地委制定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治用结合,社办为主,国营为辅”的方针,实行“国造国有,社造社有,社员在房前屋后植树归个人所有”的政策[12]。同年,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西北、内蒙古6省、自治区治沙会议后,陕西省政府决定在榆阳区牛家梁建立治沙试验站[13]。1959榆林专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在榆林召开治沙协作会议,提出“统一规划、密切协作、植治与水治并举”的方针和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路[14]。1960年以后群众开始有意识参与植树造林,种植部分杨树、刺槐、白榆,但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在流动沙地栽植耐旱、抗风蚀的沙柳、花棒、杨柴等灌木树种,并利用飞播技术造林,其中杨柴,花棒对流动沙地适应性较好。20年代60年代油松育苗成功后,在全市进行造林推广。并先后引进樟子松、落叶松、云松等树种进行栽植试验。到1964年在红石峡成片种植的樟子松取得成功,逐步成为榆阳区沙土接壤区造林的先锋树种。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是在沙逼人退的情况下,集中人力,办大型农林场,集中力量,来防沙治沙。早期由于对风沙规律不了解,治沙经验不足,多种植乔木纯林,加上气候变化,结果很多乔木林因病虫害、风蚀或缺水等其他原因枯死,固沙能力大大减弱。

2.2 第二阶段(1971-1998年)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榆阳区针对具体环境,选择适应性好的林草植被,打造农田林网,进入治沙造林的第二阶段。 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逐步升高, 暖冬年份连续出现, 尤其近50年来的干旱趋势尤为明显,榆阳区的气候干旱化也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趋于明显,这使得治沙造林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15]。1970年榆林地区提出了“北部造林治沙,南部修梯田,开展群众性的造林治沙运动”的工作思路[16]。7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上对荒漠化问题的重视,我国也开始重视这一环境生态问题。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各种大型项目的实施[17]。1981年榆林地区的治沙被列为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毛乌素沙地治理更是榆林地区的重点[18]。榆林地区在总结30年治沙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积极绿化荒山荒沙,加速“四旁”绿化,并实施陕蒙边界、长城沿线、白玉山麓三条防沙林带和风沙草滩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的“三带一网”方案,榆阳区全面开始建设以杨柳树为主的农田林网。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1985年,出台了允许承包国营和集体荒沙荒地,个体户可以雇请帮工等政策,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将承包治沙又向前推进一步。在这一阶段的规模化治沙治土期间,沙柳、紫穗槐,飞播花棒、踏榔、柠条、沙蒿等灌木树种占居主要地位。1989年沙柳造林保存面积达14.3万公顷,居榆林市林业生产主要树种之首;柠条保存面积达3.5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5.8%,是第二位造林主要树种。乡土主栽树种有旱柳、小叶杨、河北杨、榆树、臭椿等,稀有乡土树种有油松、本氏卫矛(俗名月芽树)等。随着树种的不断引进,樟子松、杂交杨、旱柳、油松、侧柏类等优良树种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一阶段的治理中,思路重点是以营造防护林为主,侧重生态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农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治沙造林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3 第三阶段(1998-2015年)

如何能在保证恢复生态的基础上,带动经济发展,调动群众治沙造林积极性,成为榆阳区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榆阳区的治沙造林进入第三阶段。

1998年南方发生特大洪灾,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同年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启动,1999年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措施。榆阳区响应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全面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封山育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确立南抓果杏,北抓飞播,东抓红枣,长城沿线建立樟子松示范林基地的防沙治沙布局。榆阳在北部沙区重点实施樟子松、长柄扁桃、沙棘基地建设,南部山区推广栽植鲜食杏、西梅、海红果、酸枣等经济林新品种,2000年实施大扁杏经济林基地建设的“15821”工程,在南部丘陵沟壑区的12个乡镇建成大扁杏基地6 800 hm2[19],努力提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这一阶段建设中,针对榆阳区、横山、靖边、定边4县区长城沿线地区,按照前期规划共营造以樟子松为主的防风固沙林5.3万公顷,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1.3万公顷,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1.3万公顷。以樟子松、大扁杏等为主的优良树种逐步成为榆阳区植树造林主要树种,成为榆阳区造林优势树种。到2015年,榆林的57.3万公顷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标志着陕西告别“流沙”时代[20]。这是榆林政府和人民60多年的努力成果,对我国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榆阳区已经在流沙治理,生态修复上取得重大成就,但由于原来生态环境脆弱、早期栽植的防护林退化等原因,已治理的沙地存在二次沙化风险。

2.4 第四阶段(2015-)

榆阳区的防护林主要是杨树、柳树等乔木和花棒、柠条等灌木植物为主,在多数片区林种比较单一,稳定性、抗逆性较差,随着气候和土壤环境变化,部分林草种已不适应当前生长环境[21]。2015年以来,榆阳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接续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在造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上,按照“阔叶与针叶结合、落叶与常绿结合、乔灌草花搭配”科学绿化思路,提高育苗、造林技术,优化树种选择,不断扩大樟子松、沙地柏、大扁杏、杨柳树等为主的优生树种种植面积。以樟子松为例,在2020-2022年,历经三年持续干旱的情况下,累计栽植樟子松约2万公顷,成活率达到86%以上,成活率和保存率远高于其它造林树种。目前全区以樟子松为主的针叶林面积达4.3万公顷,造林区已郁闭成林,表现出了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显现出非常强的防风固沙效果。为满足健康生态发展的需要,榆阳区加大开展美国红枫、合欢、元宝枫等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造林绿化成效。

3 成效与经验措施

3.1 建设成效

经过7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榆阳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达到49.8万公顷,共有乔木林4.3万公顷,灌木林27.8万公顷,林木保存面积由建国初的1.3万公顷提高到32.3万公顷;林木覆盖率提高25百分点,达到45.8%。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万公顷,北部风沙区38万公顷荒沙全部达到了固定和半固定。全区境内建成灵榆、长城、北缘三条基干林带,总长281 km,造林16万公顷;建成G210国道、榆靖高速公路和榆乌路等6条绿色通道,造林2.4万公顷;建成七里沙、掌盖界、古城界、昌汗界等一大批精品绿化区域,有效庇护农田5.3万公顷,基本形成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新格局,局部地区已出现沙漠化逆转,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促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 km[22]。

3.2 林草资源种类及分布类型

全区已查明有现存各类树种197种,其中常绿乔木26种,常绿灌木1种,落叶乔木93种,落叶灌木77种,花卉46种。经过多年的分类经营,榆阳区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林分类型。北部沙区主要以沙柳、紫穗槐、沙蒿为主,伴生少量樟子松、杨树、旱柳、花棒、踏榔的灌草型植被。南部山区主要以柠条为主、伴生少量刺槐、油松、侧柏乔灌草植被和以杏树为主的经济林。川谷区主要有杨树、柳树为主防护林带。

3.3 主要经验措施

治沙治土治水历程中,优势林草种的演变是榆阳区历代林业技术人员的不断摸索和创新,退耕还林工程中按照“山水林田沙路统一规划、沟坡粱峁塬综合治理”的原则,栽植以大扁杏、侧柏、桑树为主的混交林。在山沟栽植沙棘封沟,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灌木截杆深栽、针叶树覆膜保墒造林等30多项技术方面有新突破。在北部风沙草滩区实施的“三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樟子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抚育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逐渐以营养钵大苗代替小营养袋樟子松,总结出基于搭设障蔽、挖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套笼三防、生物除虫的六位一体樟子松造林技术,极大提高了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面积不断扩大。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榆阳经过长期生态治理恢复了大量林草植被,使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积累了丰富的治沙经验,但是榆阳生态治理仍然处于初步治理阶段,存在着缺林少绿、树种单一、管护粗放、效益低下等问题。例如1999-2006年1.82万公顷退耕还林地主要栽植的侧柏因管理粗放, 致使林地内杂草丛生, 林木侧枝丛生, 主干不明显, 生长缓慢。早期栽植的防沙林也存在退化,死亡,病害等诸多问题[23]。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榆阳区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丰富树种资源,提升林分质量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发展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不断挖掘本地和国内同一生态区域的优良治沙树种;引进示范异砧红松、班克松、彰武松、沙地云杉、赤松等多个常绿乔木树种进行广泛试验。

(2)因地制宜,提升整体生态效能

合理规划林种、树种布局,南抓果杏、北抓针阔、川道抓林网,打破乡村区域界限,做到林种、树种合理分布。使整体生态快速提升,取得显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3)强化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碳汇

加快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全面推动林业碳汇,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富民,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4)加大资源管护力度,推行林长制

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三级林长+护林员+综合执法队”全方位资源管护,引进 “智慧管理平台”,对全区林草资源进行天地空24小时不间断“一张图”监测,保护榆阳绿水青山。

5 结语

研究榆阳区的优势林草种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一个地区生态治理过程中,人为干扰既可以导致生态退化,也可以加速生态修复,如何正确地利用人为干扰推动生态建设需要不断尝试。榆阳区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治沙信念与坚持。榆阳区林草发展经验表明,生态治理并不是简单的统一种树种草,需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原则,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变化自然规律,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地区发展中。

榆阳区的优势林草种发展历程体现了适地适树原则。在地区的生态修复中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不断开展新树种引进筛选,并且加强种植后的抚育管理,才是榆阳区快速恢复林业生态的重要原因。当然,在发展历程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如治沙功臣沙蒿的大量发展,导致当地在花期出现的过敏问题、营造的部分人工林适应不了环境变化等,是在发展发展过程出现的现实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榆阳区樟子松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