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两大奇迹”的唯物史观底蕴

2022-03-13 12:22谢海军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22年4期
关键词:奇迹现代化改革

谢海军

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成就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两大奇迹”有力驳斥了某些西方现代化理论所谓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难以兼顾、“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的论断。

“两大奇迹”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实践经验,其世界意义在于:首先,为发展中国家化解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难以兼顾的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次,在时间维度上,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稳定少有的时间长度;最后,在区域国别维度上,创造了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两大奇迹”的经验。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两大奇迹”的经验启示具有代表性和标本意义。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要素。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起着决定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这种作用不是单向度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多元复合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呈现正向关系,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经济发展并不会必然带来社会稳定,随着条件变化,两者之间可能呈现负相关联系,经济发展带来社会不稳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多元复合性关系,给发展中国家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灵活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平衡关系,破解了很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难以兼顾的难题。

本文围绕影响实现“两大奇迹”的重要变量——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分别从领导力量、价值理念和工具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现代化道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后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质,提出政党在实现“两大奇迹”中的决定性作用,把政党作为实现“两大奇迹”的首要因素。价值理念是一个政党运用来指导现代化实践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在实现“两大奇迹”过程中起着根本性、基础性和长远性的导向作用。把民生领域作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结合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政治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在实现“两大奇迹”中的具体体现。工具理性是在价值理念指导下,具体运用来创造“两大奇迹”的方法和手段。进而,本文以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律为基础,根据中国现代化创造“两大奇迹”的特点,从工具理性上提炼出实现“两大奇迹”的具体实践经验。

一、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针对少数人曲解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经济决定论的现象,恩格斯晚年批驳了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作用的机械决定论,提出了把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与上层建筑反作用相统一的辩证决定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4页。恩格斯还具体分析了国家权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作用的三种不同形式。这些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特别是物质生产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复杂性的认识。“虽然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②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载《求是》2020年第2期。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观点,认为政党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构成和主要体现,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世界现代化理论中关于政党(政府)所起的作用与角色定位一直存在着争议。西方学者对政党(政府)作用的定位,经历了从“守夜人”、“干预主义”到“有限政府”的演变。总体而言,贯穿着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区别是在工具理性层面上对政府作用范围的不同界定,表现为消极政府与积极政府定位之分。特别是某些理论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认为政党(政府)不应当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启动条件、动力和呈现特征不同,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差异。中国作为后发外源性国家,面临着与早生内源性国家不同的现代化初始条件,其发展过程具有赶超型与“并联式”特征,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诸多任务被压缩到较短时间内完成,这导致不同任务不能次第展开,只能在较短时间内同时交叉完成。“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9页。现代化进程中“并联式”特征,导致制度供给与政治参与的张力较大,政治社会不稳定风险加剧,加之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因而政党(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异,承担着更多被期待的角色。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程度减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负相关性,增加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正相关性,实现两者协调一致的平衡性,关键是拥有一个广泛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逐步构建了“政党中心的国家治理”模式,“创造了大党与大国治理的新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新贡献。”②郭定平:《政党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载《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3期。

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结构中,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两大奇迹”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28页。这不仅体现在政治建设方面,也体现在经济社会领域。“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25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两大奇迹”的政治领导力量。党的这种政治领导力具体表现在顶层理念设计、策略和方针的提炼、实践手段的探索和组织动员等。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顶层设计者。在党的基本路线设计上,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又要保持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执政目标;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提炼和总结了“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的重大方针,成为中国共产党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中创造“两大奇迹”的规律性经验。在政策运行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始终致力于更好地把发挥市场有效性和政府有为结合起来,提出和完善公平与效率机制的平衡点,等等。这些都从宏观顶层设计上保证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创造“两大奇迹”实践经验的提炼者和总结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两大奇迹”,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实施群众路线过程中,通过政治输入和输出,吸收、采纳、提炼和升华广大人民群众关于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实践经验。在经济快速增长上,农村大包干、乡镇企业、个体户、民营经济等实践创造,经过执政党的采纳、提炼和升华,转变为国家层面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成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同样,在社会稳定实践经验探索上,中国共产党注重总结提炼基层实践经验。对于浙江枫桥经验、网格化治理、微治理,以及北京“吹哨报到”、四川遂宁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等社会治理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都注重吸纳、提炼和总结,并将其上升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最后,中国共产党是创造“两大奇迹”的组织动员者。改革开放40余年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都是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在伟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在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一方面,通过改革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性,使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保持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连接成千上万的基层社区、农村村级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动员亿万人民积极参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使社会充满活力而又有序,做到活而不乱。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既充分发挥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保证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稳定相互关联、协同的发展之路。

二、把民生领域作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结合点

现代化理论从表面上看,偏重于技术性治理的工具理性,但其背后在立场上隐含着不同的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价值理念的差异。世界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共识是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区分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本质特征,其背后蕴含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还是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之别。西方现代化理论贯穿资本发展的逻辑,在其物质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见物不见人”和“发展成果为少数人占有”的缺陷和不足。与此相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这是“人民创造历史”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党把“人民至上”立场和理念贯穿于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实践过程中,做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在创造“两大奇迹”的过程中,不断探寻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结合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改革的动力观、发展的目的观和稳定的条件观,但由于没有寻找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连接点和支点,导致现实中改革发展稳定没有实现协同性和平衡性,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上,出现了改革的动力不足、发展的不平衡性、稳定上陷入“越维越不稳”怪圈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探索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改革如果不以亿万人民群众为主体,就难以凝聚共识,改革就会缺乏动力;发展成果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红利”,发展的结果只能导致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失衡;稳定是硬任务,但如果不能把维稳和维护群众权利结合起来,就会陷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所以,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联系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主要体现在民生领域,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及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正如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页。

把改善人民生活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结合点,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体现出“人民至上”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创造历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改革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稳定需要人民共同参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立场的人民逻辑与西方政党执政的资本逻辑的根本区别。“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3页。

三、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经验上形成规律性认识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经验上形成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规律性认识,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其一,根据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原理,中国共产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论断,通过经济发展夯实解决社会矛盾的物质基础。其二,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原理,特别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提出改革是保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动力,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等,使各种体制更好适应经济基础,为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其三,依据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观点,提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要有良好协同的社会机制做保障。根据唯物史观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可以看出,一个社会要实现良性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两大运行机制,即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是人类社会赖以运行的两种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遍的机制。一个社会能否正常和健康地运行,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①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动力机制主要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提供活力;平衡机制主要保持社会层面的良好秩序。同时,当二者出现矛盾时,需要社会治理机制来化解不稳定。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侧重于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的构建,但总体上是协调推进,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社会处于有序状态。

最后,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要有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依据中国国情,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在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认识上实现了从单向度的改革动力观和“稳定压倒一切”的稳定观上升为“改革发展稳定”三位一体多元复合观的飞跃,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释和把握其内涵和真谛。1994年江泽民首次提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的重要观点,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多重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不仅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88页。,而且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深度阐释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指导中国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坚持战略思维,就是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方向不变和道路不偏的战略定力。坚持辩证思维,就是加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关联性,形成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和谐有序的三者动态辩证统一。坚持创新思维,就是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根本动力保障。坚持法治思维,就是改革于法有据,维持稳定贯穿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展依靠法治保驾护航。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设定改革发展稳定的红线。改革的底线是不能偏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发展的底线是发展成果不能为少数人占有,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改革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稳定的底线是保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避免发生大的政治社会风险,防止颠覆性错误。

四、化解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突出矛盾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是难以兼顾经济长期快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快速增长,但社会却出现了动荡和政治衰败;或者社会保持了静态稳定,但经济发展迟缓。所以,在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上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而能否正确处理和化解其矛盾和不和谐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得失,这也是考验发展中国家执政党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特别重视处理和化解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之前,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侧重于“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处理方法,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十八大以来则在继承和发展“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基础上突出“系统论”方法,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统筹性和协同性,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

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一百年左右时间,作为跨越时间较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而会出现若干阶梯式的量变与质变相互交织的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关键问题也有所差别,二者关系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处理和化解矛盾的战略和方法也存在差异。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和社会僵化的双重挑战,邓小平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同时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和我国政治风波大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政治社会稳定压倒经济发展,1989年邓小平鲜明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观点。

针对治理整顿以及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可能由此引发社会不稳定风险,邓小平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注重数量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特别是经济发展“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难以兼顾的矛盾。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社会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改革动力缺乏、发展速度下滑、稳定风险增大等多重挑战,习近平运用系统性思维,注重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系统论”成为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在改革维度上,改变过去单兵突进的“碎片化”改革方式,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发展维度,更加强调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方针,“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7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稳定维度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对内的政治安全、社会稳定与对外的国家安全的统一,特别重视把社会矛盾纳入社会治理大范畴,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带动社会矛盾化解。

当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系统论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秉持“重点论”的方法论。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坚持重点论,抓住不同阶段影响全局的突出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矛盾,“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①《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4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通过解决主要矛盾来带动全局性矛盾化解,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战略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主要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辩证关系上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式。

总之,世界现代化进程丰富多彩,后发外源性的发展中国家与早生内源性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的起始条件、发展动力、领导力量、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特征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都遭受过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社会不稳定的挑战,而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两大奇迹”的实践,不仅借鉴了世界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更包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创造。其背后的深层次密码,是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中国现代化的起始条件和具体国情,实现了把世界现代化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猜你喜欢
奇迹现代化改革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改革之路
什么构成了奇迹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奇迹并不存在
瞧,那些改革推手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