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海外留学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和提升对策*

2022-03-16 16:25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留学人员爱国主义留学生

徐 畅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新局面,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1]108。这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出了全新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2]加强对海外中国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坚定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对海外留学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留学史就是一部爱国史。近代以来,我国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伴随着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伟大历史性跨越。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要。自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一百多年间,爱国主义者前仆后继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具有留学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毛泽东等革命青年一道,大力宣传并积极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旅欧勤工俭学和留苏学习的进步青年相继回国,在火热的斗争中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同一时期,还有许多留学人员学成回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重要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留学人员远赴苏联、东欧学习,成为我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力量。如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应当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认知,增强爱国情感,力争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全体人民形成共识,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使爱国主义真正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形势下,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优秀的海外留学人员充分发挥才智,积极参与[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2]。海外中国留学生这类特殊群体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言人之一,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推动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呈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工作要求和组织领导。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分层指导。爱国主义教育是涉及“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加强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使爱国主义能够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当代青年的内心深处并切实付出行动,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是推动讲好中国发展故事的重要基础。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到66.21万,中国已经成世界上最大留学生生源国。随着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效力,开始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2013年,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将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16字方针,把做好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这也对留学人员在新时期更好地为祖国服务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加强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引导留学生回报祖国,奉献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留学生立志报国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广大留学人员既有国内成长经历又有海外生活体验,既有广泛的国内外人际关系又有丰富的不同文化交流经验,许多外国人正是通过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许多中国人也是通过他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加强海外留学青年管理,尤其是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工作创新的客观需要,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引外联、牵线搭桥,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二、新时代海外留学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随着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员层次参差不齐,管理也较为复杂。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当代中国青年的爱国意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中有的甚至缺乏理性客观的爱国情怀和爱国行为。新时代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时期,中美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既要把握民族复兴的大势,又要切合留学生自身实际,深化对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和认识。

从整体上看,当前学界对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国际关系理论视野关照不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多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历史进程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层面进行,尤其是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缺少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中美两个大国关系巨大转变的国际视野的关照,并缺少对“怎样培养人”的理论思考。二是与时俱进的可操作、可复制的体制机制实践层面研究不够。很多研究者提出网络思政、实践教育,缺少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和“三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的对接,课题研究的高度、时度和宽度不够,方法措施显得过于宽泛和原则。

笔者结合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跟踪,对海外青年留学生爱国意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为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策略和方法。

1.有关留学生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受访者基本资料的调研分析发现,海外留学生的留学状况主要呈现的特征有:一是自费留学趋势下降。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占比26%,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占比70%,自费留学仅占4%。而在2008年,我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16.16万,占当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90%[4]。二是出国动机多样化。调查显示,目前在研究领域继续深造的占比为78.26%,为以后在国内更好就业占比60.87%,还没有人选择“移民”,打算回国者达到100%。三是中共党员比例较高。这次调查对象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比达到65%以上,共青团员占比26%。对于党员,在国外向组织如期进行思想汇报的达到100%,但是每个人的思想汇报的频率差别较大。

2.海外留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学习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海外留学生爱国意识总体良好,基本体现理性爱国,反映了海外留学生自小接受爱国主义根基与效果是良好的。特别是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组织或参加爱国教育系列活动的频率均较高,在50%—70%之间。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时间上总体不足,学习形式也不够多样化。调查发现一些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主要是通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片为主,或是通过线上资讯了解,或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开展政治学习。总体上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缺少有效的路径,不少留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足,这反映出留学生对祖国认同和归属感不足,需进一步培养民族责任感。其次,由于长时间旅居欧美国家,留学生们接触国内信息的渠道较为有限,使得他们对祖国发展和现状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也难以实时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和党的思想路线。这些现象说明了海外留学生对祖国发展的关注度还需有待提高,要转变他们从不主动关心国家大事的态度,还需要继续大力加强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主人翁意识。第三,开展海外留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性不足。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盛行的大背景下,还存在留学生教育工作沿用传统思维开展工作,缺乏创新、缺乏载体,没能做到与时俱进。甚至有些地方仍没有建立为留学生服务的网络交流平台,弱化了工作的针对性。

三、增强海外留学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海外留学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留学青年的国家责任感与国族认同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引导留学生形成自觉爱护国家、建设国家、捍卫国家的意识和观念。对于海外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顺势而为、系统谋划。

以出国留学的各个关键环节为突破点,兼顾出国前与出国后两大教育场,对留学人员进行及时、全面、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5]。从“行前(留学前)—行中—行后”三个阶段全过程贯穿,辅以课堂教学、线上活动、课外实践等载体,创新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推动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行前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在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相关的课程中进行,注重正面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显性化的。这种教育方式只是使学生了解了教育的内容,但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感性的体验[6]。海外留学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在出国前就开始着手加强。教育主体应该以学校为主,各留学中介与留学培训网站为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在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传统方面的认同感。

首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体育等各学科课程标准、考试评价之中,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吸收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其次,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文化力量搭建国家与青年留学生的精神纽带,以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塑造青年的爱国思维,以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培育青年群体的民族凝聚力。例如,美国普遍设有“公民教育课”,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培养责任公民是中小学的教育目标。同时,他们重视传播美国精神和美国思想。对各种历史遗迹精心保护,认为这是向人们传播美国精神的实物科教书,以增强公民的爱国意识[7]。新加坡则是通过实施“社会认同工程”,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口号,增加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加强留学前的信息沟通和交流。邀请留学归来的前辈分享在海外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技巧,从学业、安全、生活的角度,让即将留学的学生感受到以学院为代表的祖国的关怀,同时可以开展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节:一是明净楼内的文化环境建设;二是举办特色讲座,通过鲜活案例,讲述历史上那些走出国门深造后、参与回国建设祖国的前辈故事;三是实行家校联动机制,通过问卷、电话、走访等形式,了解出国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出国的想法,包括同意孩子出国的动机是什么、对于孩子以后是否回国的想法以及家长自身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接触情况等。

2.行中爱国主义教育

其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出国学习期间,可以由中国驻相应国家的大使馆及相应教育机构定期对留学青年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监督,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力求实现对宣传学习过程的整体推进和掌握。另一方面,以华人社区为依托,发挥海外华人社团的作用。驻外领事馆应注意与当地学校以及民间组织合作,适时利用这些平台开展宣传活动,让留学青年在这些场所得以进行思想交流[6]18。例如,邀请留学人员参加华人社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留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缓解思乡情绪的同时了解传统的中国文化,努力营造和谐的爱国主义氛围。以办好孔子学院为载体,邀请留学生积极参与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大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在各类汉语教材的内容比重,加大“汉语桥”来华夏令营、“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孔子学院日”“孔子新汉学计划”等品牌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孔子学院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语言“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进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其二,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创新传播载体手段,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用定期的语音播报、微信推送、宣讲会等形式,向留学生介绍所在领域的国家实时方针政策、所在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一线城市对所在领域的人才扶持政策、同一领域的留学归来的前辈的职业发展经验等。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依法依规进行综合治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言行,汇聚网上正能量。加紧建立中华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更好地服务于海外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甚至面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使他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

其三,加强“中国梦”海外宣传。聚集广大海外留学青年爱国能量,确立以人为媒介、以心口相传为手段的海外宣传模式,形成人人发挥辐射作用、个个争做民间大使、句句易于入脑入心的宣传效应。构建“祖国—使领馆—留学团体—广大留学青年”的海内外立体联系网络,使广大留学青年充分感受祖国关爱、主动宣传祖国发展。挖掘在国际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外籍教师、来华留学人员、非政府组织及国际智库的积极作用。

3.行后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本质是激活人民群众固有的、潜在的爱国主义情感,将其由非理性状态升华为理性化的爱国主义观念,并由此导致自觉的具体爱国主义行动[8]。对于留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其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个人的命运和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发展息息相关。鼓励和启发留学生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互融,要坚守正道、弘扬大道,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

第一,进一步增强民族归属感。根据当代青年的共同特点和留学生的群体特点,有效增强留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应当以加强国家兴衰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观念的宣传为重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留学生难免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个人发展,而关注国家发展比较少,所以在宣传中应增加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荣辱与共的内容,使留学生认识到只有实现中国梦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理想,促使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对理论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在实现对国家负责、对自己负责的结合中不断增强民族归属感。

第二,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对于国家政治和政策方向,留学生普遍缺少了解、关注度不足,建议在以国内主流媒体宣传为主导的基础上,依托当地使领馆定期组织留学生参加有关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和最新理论成果的交流学习会,通过讨论和学习加深对于政策的了解;安排国内专家出国开展讲座,创新方式方法,帮助留学生的答疑解惑;设立专门网络平台提供留学生向政府建言献策的渠道,进一步拓宽留学生政治参与度,并逐步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提高留学生关注政治的积极性,让其感到学习生活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切实增强民族认同感。

第三,进一步增强民族荣誉感。国家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为留学生回国就业与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鼓励留学生将所学所获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使他们感到国家的发展也有自己的一分力量。通过提供一系列制度保障和优惠政策,使留学生感受到回国就业或创业的幸福感与荣誉感。

猜你喜欢
留学人员爱国主义留学生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赴美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