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改革路径

2022-03-17 01:13崔瑛琼
科教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跨文化育人

崔瑛琼

(南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文件都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1]和教育部2020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相应地,专业教育课程建设方向应根据学科专业特色,深入研究具体专业的育人目标,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角度都开展了丰富的改革实践和研究[3],但在考核评价环节的革新却普遍相对滞后,因此开展相应的考核评价改革十分必要。

1 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方向

作为承载英语人才培养的平台,英语专业课程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知识、养成英语语用能力,而且要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具备有效的跨语言沟通能力、跨文化互动能力,这就为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首先定位是需要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关目标,例如支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相应的人文素养等。其次,可以依托课程专业内容,在教学准备中精心设计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例如增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鼓励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客观比较与理性分析。最后,为充分掌握育人成效,还需要在课后评价考核环节对设定的育人目标利用考核任务进行检验,从而实现涵盖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思政育人。

2 英语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现状

英语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受标准化考试影响很深,课程的考核大多沿用这类识别性测试模式。[4]尽管其优点十分明显,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时间控制严格往往影响考查效度、缺乏对学生的反馈。[5]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过度依赖传统标准化考试阻碍了课程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

首先,以往大多数标准化考试的考核目标和考核任务偏重语言知识检测,对思政目标达成度的检验往往存在缺失。反拨效应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考试范围内语言知识的识记,钻研考试技巧。尤其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而言,过度依靠笔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知识结构容易停留在中外语言文化差异之类的课程表层,而缺少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考查。

其次,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给定的考核范围普遍十分重视,但投入于期末考核的精力明显大过过程性考核。这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目的是相违背的。需要课程的改革朝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

再次,普遍偏重考核部分,对评价部分重视不够。“跨文化交际”课程在实践中虽然往往包含有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等精心设计的考核任务,但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主体多数情况下只是任课教师;而教师本身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制约,对学生在具体项目上的表现评价难以具体深入,对学习缺乏持续支持与反馈。这些问题背离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原则。

3 高等教育课程考核设计理念与主要模式

高等教育课程考核设计伴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迭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优化。当今影响广泛的基于预设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理念就源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6]。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师通过将考核标准对预设学习成果进行清楚地表述,并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与标准加以比较得出评价结果。而认知学派观点则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记忆、概念及通过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如Kolb(1984)[7]提出的四阶段学习循环就指出学习者头脑中形成的概念要在实践中运用,实践中情境化考核任务就可以较好地检验学习者在模拟真实环境中应用理论与概念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

进入21世纪后,以学习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多元化考核为代表的新兴理念和相应的实践模式在高校中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更多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Carless[8]提出以学习为导向的三个重要特征,即考核任务应定位于促进长期学习和深度学习、考核活动应使学生积极适应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需要考核任务的反馈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与之对应的考核模式上的新特点有: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之间的界限趋向模糊、考核任务的评价不再只由教师单人完成、学生获取考核标准与评价信息更为及时和充分。外语学界也逐渐倡导多元化考核模式。[9]多元化既体现在引入档案袋评价等为代表的多样化非传统标准化测评方法,丰富考核评价手段,也体现在以师生多元评价取代教师单一评价。新兴模式虽然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还未普及使用,但其具有设计灵活性和对预期学习效果的较好契合性,为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环节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4 英语专业课程考核改革路径

在充分吸收国际高等教育背景下发展较为成熟的考核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英语专业课程的具体情况,笔者所在课题组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进行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改革。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设计,努力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4.1 考核目标多维化

英语专业课程评价需要超越原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层面,增加对价值塑造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考核评价目标。在本课程改革实践中,重点放在考查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中外文化差异的客观比较与理性分析能力、参与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学时平等自信的态度。对应本课程立德树人的三大目标,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意识、提高跨文化合作沟通意识和跨文化外语教学能力。

例如,过程性考核中的问题“中国十大典型文化符号”促使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考查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检验学生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目标的达成度。再如,“中西时间观念的差异”考查中外文化差异的客观比较与理性分析能力,检验学生跨文化合作沟通的意识。而对于学生跨文化教学态度的考查则通过学生语言与文化的反思加以实现。课题组在试点研究时采用了档案袋评价法。学生选取学习笔记、图片等学习材料作为档案,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开展反思,包括选用合适理论知识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尝试提出应对办法;剖析自身的认知、情感变化。由于反思能力对外语教师能否实现自主且长久的教学能力发展至关重要,而在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相对缺乏语言教学实践经验的情况下,通过他们对语言文化材料的反思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抽象态度的考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反思意识和发展反思能力。

4.2 考核任务真实化

在过程性考核的案例分析部分,课题组通过引入例如贴近真实的家庭生活和社交场景展示跨文化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探究成因和解决之道,考查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客观比较与理性分析能力,及是否对待跨文化交际各参与方表现出平等态度。在试点研究中,课题组让学生观看一个英语演变历史的短视频后,邀请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英语单词作为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构思的任务。在此设计中,课题组不但赋予学生教师角色,使他们从思想上潜移默化地领会职业使命感,且通过短视频学习的铺垫,将学习与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补齐学习循环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4.3 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教学中,无论是过程性考核成绩还是终结性考核成绩均由任课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完成。尤其是在过程性考核中,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主观判断。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吸收为考核的评价主体之一。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更为全面,也更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实现“三全育人”。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通过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档案材料、在课堂汇报中加入学生自评、互评,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可以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有更多参与感。

4.4 实施平台线上化

为了实现课程的持续优化,便于学生深度学习和获取反馈信息,课题组依托超星网络教学课堂丰富的功能模块和海量的网络存储空间进行考核任务的设置、发布、批改;学生也可以便利地查看各自考核评价结果与评语;每位学生提交的课程考核材料可以被保留和反复研究,从中发掘现有教学中的不足,也可成为任课教师改进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从而全过程把控育人效果。

5 结语

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课题组总结出了以上几方面着手推进英语专业课程在考核评价环节的思政建设。以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考核目标与考核任务的设计为抓手,补齐思政建设的短板,不断增强课程知识性、人文性、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在实施考核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多参与感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凸显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助力提高育人水平。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跨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