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视野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路径研判

2022-03-17 10:33李媛媛牛东平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政治

吴 静,李媛媛,牛东平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道德规范内化与外化的双重构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内容、方法等层面发生了认同冲突。在价值层面上表现为,价值受教育者对社会、对人生的错误理解,只想通过“物化”的需要来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却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培养、激励发展的价值;在内容层面表现为,内容形式单一、缺乏现实性,甚至出现“假、大、空”的空洞说教,遭到受教育者的排斥;在方法层面表现为,方法针对性不强、形式化倾向严重、缺乏人文关怀,从客观上弱化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本文借鉴博弈论的思想与理论,发掘博弈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结合点,进一步探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路径研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合理性。

一、需要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前提

(一)生理需要

人置身于物质世界中,以基本的生理需要为生存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心理需要、精神需要的飞跃。马斯洛将生理需要置于“需要金字塔”的基座位置,可见生理需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厚。美国学者克雷顿·奥尔德弗将人的需要归纳为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发展需要,同时将生存需要视为需要之首。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人的成长成才的基础,没有生理需要的物质保障,受教育者难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接纳、认可与赞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必须对人的自然属性有深刻的认知。因此,应当将受教育者置身于现实社会中,理解和尊重受教育者的生理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打下稳定、持久、深远的物质基础。

(二)心理需要

人的“心理”活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发端与起点,也是强化认同的动力和条件。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在人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心理过程。“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知、情、意、信等因素。”[2]这些心理因素在认同过程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第一,认知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基础。受教育者的认知越丰富、越正确,道德意识就越深厚,认同的效果就越强烈。第二,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动力。如果受教育者喜爱某一活动,就会饶有兴趣地参与这一活动,反之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第三,意志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保障。事实上,认同既是一种客观的精神现象,又是一种实践行为,如果缺乏坚强的意志,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便难以持久。第四,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目标。信念一旦形成,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活动正式启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信念为巩固和继续内化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保驾护航”。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应把握受教育者的知、情、意、信诸要素相互作用、辩证发展,摸清其心理需要,从而强化受教育者的认同度、满意度。

(三)精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重要沟通方式,同样需要重视从人的精神世界来适应和认同客观外部世界,契合人的精神需要,升华人的精神品质。马克思指出:“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3]然而,人会在精神世界中不断升华自身的价值和品格,从而获得某种满足和幸福。伦理学中“德福一致”的原则,也阐述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具体指的是施道德的人会得到福报,人们也会因为施道德感受幸福。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受教育者认可、接受、赞同,更重要的是促使受教育者在自身的道德行为中获得幸福和满足,在“美好生活”中丰富精神世界。物质生活好比“美好生活”的骨骼和实体,那么精神生活则是“美好生活”的灵魂和血脉。亚里士多德曾将这样的美好生活描述为理性沉思所禀赋的一种自足、悠闲自适和持久不倦的样态。“美好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以满足“物”为起点,而应不断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文化,提升受教育者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二、互动合作: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动力

(一)从静态博弈到动态博弈

根据局中人在做策略选择时是否知道对方的对策而进行策略选择,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做出的行动是不以对方之前的行动为依据,大多数是一次性的博弈。动态博弈是双方在做出行动的时候,依据对方之前做出的行动而做出策略选择。因为,在做策略选择时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所以,孩童时期玩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就是一种简单的静态博弈。在认同的博弈中,“教”和“学”的割裂,“灌输”和“自主”的分裂,无法实现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认同,难以做通其思想工作。人的思想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4],具有灵活性、复杂性、多变性特征。因此,掌握受教育者的“动态”思想是博弈的关键。第一,掌握受教育者的“动态”应因势而新、因时出新、因事创新,实现理念道路的革故鼎新,推进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不断转变。第二,应搭乘互联网技术的快车,在智媒体浪潮中,不断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促使教育内容识入眼里、听进耳里,思于脑海、化于心田。第三,教育者应动态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对受教育者前后不一、表里不一的行为表现进行动态追踪。教育者应当善用大数据进行理论研究,收集实践探索的信息资料,把握新时代社会现代化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同时了解受教育者最新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征,从而实现“精准滴灌”“精准思政”。

(二)从不完全信息博弈到完全信息博弈

根据局中人掌握博弈的信息量,分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和完全信息博弈。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中,全面掌握对方的“信息”,对博弈对象的行动策略进行预判,是博弈取得胜利的关键。对于教育者而言,“信息”侧重于为政治立场、博大情怀、创新思维、宽广视野、严格自律、正直品格等;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信息”侧重于政治认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在互联网信息喷涌时代,“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5]。“信息成茧”与“信息喷井”的现象并存,人们对信息的控制陷入危机。多元的意识传播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被消解,助长了受教育者的放纵心理,这给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埋下隐忧。因此,认同需要在“信息”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第一,教育队伍要树立平等型、创造型、多元型的角色形象,提高观察、分析研究、学习等多方面能力,特别要紧跟时代潮流,学习互联网、智媒体的相关知识,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第二,教育队伍要增强驾驭互联网与智媒体技术的主体意识能力,用主流价值观引导人、教育人、打动人,提升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要充分挖掘感动中国人物、优秀大学生等鲜活素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激励、凝聚受教育者,奏响新时代主旋律。

(三)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合作中进行利益协调,双方利益达到峰值是合作博弈的应有之义。“合作”的博弈思想要求在教育双方探索出一条“中间路线”,在“人灌”和“无为”之间找到平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也发生新变化。”[6]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表达欲望愈发强烈,他们注重自我价值与自我呈现。但受教育者如果脱离需求谈供给,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精神需求。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应当全面实施社会公德教育,同时引导广大受教育者不仅要关注自身,更要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优化,围绕线下翻转课堂、线上慕课教学平台、手机媒体等多样教育形式,倡导用欣赏型、享受型、艺术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优化,还需要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认同应当在教学相长的师生氛围中,实现受教育者在个体情感、能力、行为全方位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实践活动中。

三、社会尺度: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参照

(一)在变和博弈中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变和博弈指博弈双方的收益并不固定,参与者们既对立又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在博弈论视野下,思想认同离不开对个人、他人、集体、社会的科学认知,个人与社会既可能相互对立,也可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中,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个人中心论、社会中心论、个人与社会统一论三类观点。威尔逊认为个人是中心,个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因而创造社会。涂尔干认为:“没有社会,道德就没有目的、责任和根源。”[9]追求纯粹的个人利益是不道德的行为,教育总归要落到个体的社会化中来,使个人依附于社会和国家。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威尔逊和涂尔干分歧较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不是脱离客观世界的“抽象物”,它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双重建构中,辩证统一地认识自我与社会。第一,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效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育对象和保护对象是受教育者。因此,教育者应当重视对受教育者的引导、理解、关心、体谅。第二,教育者应巧用从众心理,引导受教育者在社会模仿与学习中实现认同。受教育者通过对大众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学习与模仿,进行自我反思、修正、完善,自觉调整自身的价值观,顺应主流意识形态,逐步提高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

(二)从零和博弈中全面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双方,一方获益,另一方受损,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在博弈论视野下,教育者、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弈主体,他们为利益计虑而交错复杂,但是认同的实现并非是“你输我赢”的冲突与对抗。

第一,尊重人的利己本性,激发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内生动力。受教育者切身利益的满足,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认可、信任,从而将认同外化于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认识、反思、升华自身的本领与品格。第二,坚持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同向同行,将个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要求密切结合。个人作为国家运行的“零部件”,应当在国家的运行、发展中不断优化个体价值、实现自身利益。然而,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同向同行,不意味着无视、轻视个人利益,而是应当将“小利”与“大利”相统筹,把“短利”与“长利”相结合,在集体主义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必须突破零和博弈的桎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实现个人全面而美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应当以满足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精神需要为前提,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话、互动、合作中,激发受教育者自身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促使其自觉认可、赞同、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博弈论理论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路径研究提供借鉴,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意义重大。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切实捕捉受教育者的需要,秉持合作博弈思维,实现了从“自言自语”到“双向互动”,从“自己导演”到“对象主演”的教学方法转变,充分激发了受教育者的“主角”学习热情与主体责任感。在认同的博弈中,教育双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情感沟通、思想碰撞、心灵激荡中发生质变,提升了受教育者“学”的获得感与教育者“教”的幸福感。实现因认同带来的教育者教有所得,受教育者学有所得,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