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和生活化
——以《弟子规》为中心的考察

2022-03-17 21:43荣玉巧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弟子规道德青少年

荣玉巧,王 红

(1.嘉应学院 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广东 梅州 514015;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2)

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日益重视传统的力量,社会上出现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道德的热潮。蒙学读物《弟子规》在“传统文化热”之下作为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走进家庭、学校甚至是单位企业之中,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追捧。但社会上也不断出现反对诵读《弟子规》的声音,认为《弟子规》是伪经典,《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儿童愚孝和愚忠,不利于当今青少年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培育。面对当前有关《弟子规》的争论,我们应该以更科学、更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弟子规》这样承载着传统道德文化的国学著作,深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和生活化。

一、承载传统道德文化的《弟子规》进行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观念模糊、信仰危机等一系列人格异化现象,人们的精神深层正经受着由价值秩序震荡引起的困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于信奉“文以载道”的国人来说,道德观念的淡漠、社会风气的败坏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陈来教授认为:“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有两种,一是少数圣贤经典中记载的理想的价值体系,二是一般民众生活和日常行为所表现的实际价值取向,即世俗儒家伦理,它主要不是通过儒学思想家的著作陈述它,而是通过制定童蒙读物形成的,在民众中广为流传,起着承载和传播儒学思想的功能和任务。”[1]传统蒙学是传统文化中极有代表性的方面,体现了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其中《弟子规》作为蒙学教材在承载和传播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弟子规》能长期流传与其自身所蕴含的道德价值有关。书中所写内容源自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累积和传承。《弟子规》的纲目内容可以追溯到《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弟子规》成书的“根本”是《礼记》。《弟子规》的许多内容源于《礼记》,字里行间折射着先哲的人文关怀。同时《弟子规》的教育思想也和《大学》、《孝经》中的思想一脉相承。所以它蕴含了儒学的根本,从最基本的生活规范诠释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近些年传统文化热,学校和社会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国学教育。在这一趋势下,《弟子规》的地位也日益提升,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研究。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语文课堂和道德教育的讲堂,甚至大学的选修课上,到处都有《弟子规》的身影。可以说,《弟子规》目前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在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但《弟子规》成书于清代前期,带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有许多与现代理念不相符的消极因素。所以在一些人追棒的同时,也不断有人反对学习《弟子规》。有人认为《弟子规》是繁文缛节的罗列,倡导的是愚孝和愚忠,其强硬的教育方法是对青少年个性和创造力的扼杀,其中宣扬的一些封建专制思想不适应新时代构建民主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有人认为《弟子规》受作者自身经历的局限,算不上是真正的国学经典,不仅反对《弟子规》进入目前的学校教育体系,而且反对在社会中进行传播。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出的传统文化是建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明之上的,传统的价值体系与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和君主制、等级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决定了在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陈腐、保守、褊狭的社会文化观念和道德伦理信条。”[2]所以学习《弟子规》这样承载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作品,我们就不能无原则、无条件地接受其全部内容,将其生搬硬套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用扬弃的方法对其进行认真的梳理,将那些与现代生活严重脱节的内容模式坚决地舍弃。像“亲有疾,药先尝”,“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些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规定就应该变通。又如其所讲的“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不能将其绝对化,以免青少年养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习惯,变得自私冷漠。

但目前围绕《弟子规》的争论并不完全客观理性。看待《弟子规》这样承载着传统道德文化的国学著作,我们应做到立足国情与时代特点,把《弟子规》的思想理念与当今社会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与对照,辩证地分析其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弟子规》当中的优秀道德思想发挥到极致,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新思路与强大的文化支撑。

二、《弟子规》中传统道德文化范畴的新阐释

当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发现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需要现代性的唤醒与激活,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祛魅”和整合。

我们在学习《弟子规》时本着批判继承的精神可以对《弟子规》的文本进行改良,一方面保留其精华,一方面删减其封建意识和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同时,对《弟子规》中的传统道德文化范畴,我们可以走进当代文化语境,改造其原有的形式,重构其价值内涵,用符合时代需要和大众口味的形式对其作出新的“阐释”。比如“孝”——“孝是基于血缘、源自内心的重要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最具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作为“忠”的副本——“孝”的伦理观念被逐步解构,“孝”的道德行为也不断失范。其实抛开历史演变过程中被封建化所形成的流弊,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弟子规》关于“入则孝”的规定经过创新性转化可以为我们当下践行孝道提供借鉴。所以我们试着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弟子规》中“入则孝”的规定作出阐释,以期增强其自身的修补力和再造力。

《弟子规》开篇即根据“孝”的德育内涵概括出孝敬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为人子女应做到的八件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在强调父母呼唤、命令、教诲甚至责备的时候,子女应该用谦和、温良、尊重的态度来回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尽孝首先培养的应该是恭敬之心。今天我们倡导人格平等,对父母依然应该有感恩的心态。因为感恩而对父母恭敬。“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主要是指要用心在生活上照顾父母。冬天要尽量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要尽量让他们感到清凉。早晨要向父母问安,晚上要照顾父母安睡。今天就需要子女关心父母的起居,养成早晚问好的习惯,培养一种家庭的仪式感。“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是说外出时要告之父母,返回时第一时间面见父母。居住的地方要尽量固定,从事的职业也不要经常改变,这样才可以令父母安心。这八件事从细微的生活细节入手,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如何照顾父母。对今天的子女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担心。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是说遇到事情孩子应该及时请教家长,接受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不自作主张。今天我们将“自由、平等”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所以应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但孩子年龄小,缺乏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大人有监护权,所以要求孩子遇到事情尽量不要自行处理。这首先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其次是这样可以教会孩子在处理事情时考虑周围人的利益与感受。父母也应尽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并不一定要板着面孔保持高高在上的尊长形象。“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是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管多小多微不足道也不能私自偷偷藏起来,否则父母知道了就会伤心。我们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依赖于你身边的一切。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孩子建立物品的归属概念,使其长大后也不致化公为私,中饱私囊,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孩子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私利,尽量与大家分享。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喜欢的,孩子就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孩子就尽量不做。我们在处理亲子关系时不能忽视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还是要尽量关注并尽力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改变或避免父母讨厌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正确,想坚持自己的习惯和兴趣,就要尽力说服父母,和父母做好沟通工作。不能对父母的感受不管不顾。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赔亲羞”是将“孝”与个人的修养结合起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自尊自爱,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不让父母担忧和蒙羞。《礼记》中曾子曰:“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孝不仅仅是要保障父母的温饱,更是要照顾父母的心理需求。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是说当父母喜欢我们,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爱意时,尽孝并不难;当父母不喜爱我们或我们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好时,还能孝顺父母,这是最可贵的才是真的贤德。现在我们强调原生家庭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这是在督促为人父母者注意自己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但这不能成为子女把自己的所有问题归责于原生家庭的理由。子女要学着接受父母的不完美,学着长大后自我调适和自我修复,要接纳父母的不够好和不完美,不能因父母在教养上的失误而怨恨父母。曾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大量转发的《我妈妈才8 岁,请原谅她不够好》中儿子重新定义了其母亲的年龄,“生下我之前,她只是一个女孩子,生下我之后,她才是一个妈妈”。在儿子眼里“我8 岁的妈妈,有时也不够好”,但“我很爱她。因为,8岁的妈妈和8 岁的我一样,都不够好,但都很努力”。文中孩子的话感动了无数人,这样的理解和接纳有助于形成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使孝心和爱心能够代际相传。

然而,孝顺父母并不是要绝对顺从父母,而是要“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如果父母有什么过错,子女应该指出来,并劝说他们改正。但要讲究劝说的态度和方法。应该在父母心情舒畅的时候和颜悦色地劝谏,还要有耐心。对父母不能用教训的口吻。“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即使父母鞭挞责打,也应向父母表明正确的道理。这在倡导民主尊重人权的现代社会中当然是不可取的。有人评论说:“在《弟子规》里,滥用权力挞的人不受规范,被挞者反而被套上规范。皮肉受挞,继续跟随,还要内心无怨,人类有这样受虐的贱癖吗?《弟子规》把孝强调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4]其实所谓“号泣随,挞无怨”不是说要对父母愚孝,而是说在劝告父母改过时即使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继续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继续规劝,不能使父母一错再错、酿成大祸。而且《弟子规》里,“挞”这个动作目的仅仅在于告诫和威慑。孔子说“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①《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听任父母打伤自己也等于陷他们于不义。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指出在父母生病之时要倍加关心,多加照顾。有人认为“药先尝”对身体有害,明显已经过时。其实,《弟子规》的很多说法都是泛指,不能过于教条的理解。《弟子规》强调“药先尝”是由于那时的药多为汤药,先尝主要是试试凉热,现如今我们没有必要替父母尝药,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代替,如尝试水温、测量体温等,对此句的要求将其理解成一种体贴父母的心意即可。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里是讲父母去世后,古代的子女应尽的丧礼。现代社会不能恪守形式,完全套用这些规定,但道德教化的具体做法会过时,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却依然能够发挥作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不可能让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坐在家里守孝三年。但无论生活节奏怎么变,父母辞世后不能淡化对父母那份感情,要经常感念父母的恩情。碰到父母的忌日,要真诚地进行纪念,每年的清明时节,要为父母扫墓。只要这份孝心常在,仍可以算作尽了为人子女者的本分。

今天我们讲“孝”,就是要结合现代语境对其进行解读,“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真诚地关心父母长辈的所思所想、所虑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父母和长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3],避免风树之悲。

三、《弟子规》对传统道德文化生活化的启示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要想重新成为中国社会基本价值的一部分,用以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学术研究和探讨,还需要从学术研究走向大众生活,推行文化的生活化,让传统道德文化变成大众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方式。[5]

目前一些国学课堂上老师穿汉服上课,学生按古礼拜师、拜父母,代表旧习俗的“古礼”得到一定的仪式性恢复。但是这种以发扬“传统”为名的刻意“仿古”遭到很多人的反感。这种流于形式、作秀式的教育方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误区。在当下一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举办的所谓国学讲座中,在盲目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乃至穿汉服、行叩拜礼的潮流中,普遍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不加区分、简单继承的弊病。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局限在这一肤浅的层次上,“势必遗国学之精髓,取国学之皮毛,效果将适得其反”[2]。更需要警惕的是,目前我们尚缺乏足够的对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甄别和重构,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会借助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沉渣泛起,如此下去,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传统文化的生活化在具体操作方式上还有许多有待商榷的地方。在这一点上《弟子规》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弟子规》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典范教化青少年道德的养成,为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有切实可操作性的践履方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1.传统文化的宣传应采用通俗而不庸俗的言语形式

《弟子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便于背诵,摆脱了传统说教的枯燥无味,冗长深奥。比如说到青少年在饮食方面的要求,《童蒙须知》是这样要求的,“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缺。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而《弟子规》通过12 个字,“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就将要求简洁明了地阐述清楚,使其更容易贯彻执行。[6]《弟子规》还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成一道心理流程,提供给青少年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法则:“将加人”是起始点;“先问己”,设身处地;假如“己不欲”,那就马上停止,“即速已”,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以心比心”、“以心换心”,也叫“换位思考”。《弟子规》用这种言语疏导与灌输相结合的方法,便于青少年通过朗诵背诵就获得知识,明白道理。我国当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借鉴《弟子规》中通俗而不庸俗的言语宣传方式,用当今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2.传统文化的践行应寓于日常生活细节之中

《弟子规》将传统文化外化于规范民众思想行为的具体活动之中,通过礼仪教育使传统文化从小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将传统价值规范由外在的行为方式显现。《弟子规》就是生活中的教育,阐释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遵守的各种规则、习惯,涉及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比如,着装方面“冠必正,纽必结……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学习时要“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站立行走应“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弟子规》将这些日常生活规范的细节加以概括和总结,以其为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内容便于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细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果和切实的可操作性。“当青少年对这些细节的处置方式了然于胸的时候,就会发生学习的迁移,将学到的生动范例由此及彼推演到他所接触到的相同或相近的场景中。《弟子规》将文化传统和道德培养寓于日常生活细节之中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7]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尽力避免空洞的说教,将之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一个个细节当中,尽可能让大众都能认识到、触及到,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远离大众生活。

现在中国青少年的“教养”问题引起了普遍关注。对于当下的教育而言,不仅要关注宏大的教育主题和普遍有规律的知识,更要关注青少年在家庭、社会、交往、礼仪、言语、学习等场景中的具体行动细节。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细节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贯穿于生活的具体细节之中,使之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重复体验,进行思想的反刍浸润,转化为个体性的道德体认,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3.传统文化的弘扬应从基础教育做起

我们以往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以传统社会精英人士的著述和寓于其中的思想情感为中心,而容易忽略民众实际的日常生活与士人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一般民众生活和日常行为所表现的实际价值取向主要不是通过思想家的著作去陈述它,而是由中下层儒者制定的童蒙读物形成并发生影响的。鲁迅先生说:“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但也要真正的学究。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8]《弟子规》之所以能成为“国学热”的新宠,就在于它能够以传统文化影响儿童,使其从小接受“孝悌谨信”的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①(清)陈弘谋《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这些自小受到的熏陶将影响其一生。而且传统启蒙教育的内容,还会通过青少年影响他们的父母亲朋,进而影响全社会的人们。所以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基础教育做起,家庭、学校、社区都要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儿童的文化认同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9]《弟子规》作为蒙学教材在承载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要对其文本进行改良,对其中的传统文化范畴结合时代要求作出新的“阐释”。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形式上,需要从学术研究走向大众生活,推行文化的生活化。

猜你喜欢
弟子规道德青少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发明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