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三生”空间协调整合策略

2022-03-17 21:45林银大王清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生生活空间空间

林银大,王清华

(三明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这是党中央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乡村振兴,要以改善民生为抓手,着力解决关涉农民福祉的基本问题。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乡村经济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传统的乡村生产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态质量显然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提振乡村活力,以人居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以产业带动形成乡村良性造血功能,在人才、文教、生态等方面协同关联,助力乡村振兴。

1 乡村“三生”空间现实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存在的差距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通过描述我国乡村现状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指出:“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规划》在谋划乡村振兴新格局时,指出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可见“三生”优化对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乡村“三生”空间发展失衡现象非常普遍。乡村生产空间在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生活空间在让乡村居民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方面,生态空间在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方面等还有差距。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生产模式、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城市元素不断侵扰传统村落,多元化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表现为村落空间空心化、生活空间破碎化、生产功能紊乱化、文化基因断裂化和生态环境失衡化等方面。”[2]现有的生产关系、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依存关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乡村发展要求,需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规范优化“三生”空间。

1.1 生产空间薄弱

与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相比,传统农业产业存在着产出少、稳定性差、经济性弱等缺点,且呈愈往后愈明显、愈不可扭转的趋势,我国千百年来的农业优势地位荡然无存。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的乡村生产空间出现了土地荒废、闲置,土地价值贬损等情况。劳动力外流和空心村现象弱化了乡村生产空间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功能性作用。耕地被非农用途切割占用现象严重。土地呈现斑块碎片化现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对规模化、设施化生产的需要。乡村产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造成凌乱、分散和低效的生产状况。

1.2 生活空间拥塞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住房仍以自建房为主,村民为扩大房屋面积尽最大可能利用宅基地院落土地,在房前屋后搭建附属房、雨棚等,破坏了整体建筑风貌,并存在安全隐患,产生外部空间环境拥堵、闭塞感。私家车在农村渐趋普及,但是汽车服务设施跟不上汽车普及进度,许多村庄未规划建设集中停车场,使得汽车无序停放,原本就非常狭窄的乡村道路更加拥堵,村民出行不便,这是新出现的乡村生活空间问题。

村民公共活动空间虽有改善,但是人均场地少得可怜,有的村庄甚至没有公共活动空间,有的村庄即使有少量公共活动空间也无人管护。乡村环卫设施和排污系统或存在缺陷或运行不畅,影响着村容村貌和村民居住环境。

1.3 生态空间脆弱

乡村违章搭建房屋的行为和工业的无序化发展,不仅侵占了道路、耕地、水体,而且破坏了原本连续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网络。有的村庄虽然河渠纵横,但无法环通,水位较浅,淤塞严重,枯水期则沟干渠涸,沦为垃圾场。分布在绕城村内的工厂,大多是产业结构单一,现代化、科学化水平不高的传统型企业。乡村环境管理粗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与废料无序堆放,侵占着宝贵的土地,破坏着乡村的生态环境,对乡村景观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空间治理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和政治问题。因此,空间发展需要同时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3]有学者认为乡村空间重构的动力来自乡村内生发展和外源驱动,并表现在农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在浙江省级宜居村庄试点项目点文村,建筑师在进行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时,探索建设具有浙西风格的乡村新民居,修复古村落生态,恢复乡村民俗生活。他们在文村设计建成14幢新农居,整体村落风貌呈现出历史演进的空间感和时代感,成为现代乡村建筑实践的经典代表,让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并带动当地的旅游观光和乡土研学产业的发展,形成乡村“三生”空间融合综合体。文村的成功实践为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整合提供了范例,有力证明可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克服乡村“三生”空间局限性,建设美丽乡村。

2 乡村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整合策略

《规划》指出,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乡村生活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点为主体、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国土空间。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满足村民日常活动的需要。

乡村风貌是由村民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一般乡村的格局是村舍民居错落有致,依势而建,乡间步道相互融通交互,联系着乡间邻里,村民主要生活在不同样式、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中。村民的生产活动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地中连续进行。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差别在缩小,新型城镇化成果显著;还有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需求不相适应,村容村貌陈旧落后,旧屋老宅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生产性生活性用房混在一起的现象,自然经济的烙印随处可见。这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乡村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功能不明晰的现状,也是两者密不可分的传统的现实延续。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精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人们渴望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之余寻找一份宁静,于是城市回归农村成为一种“潮”生活。既然是城市生活的乡村化回归,那么人们更愿意看到的便是乡村的原景而不是城镇化的乡村——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画卷。这为乡村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改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保护、修缮原本废弃的生产生活空间勾起人们的“乡愁”,将生活空间转化为生产空间功能——养老、康养空间,将生产空间转化为日常生活空间,吸引更多的城里人体验乡村生活,促进乡村旅游。有人提议在一些风景优美地区和有特殊或悠久文化历史的地区,鼓励农民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休耕农地,供民众野餐或休闲使用[4]。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到附近乡村度周末节假日、体验农业生产、采摘农产品等渐成时尚,乡村游已经成为新的旅游方式。《规划》已将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纳入合理布局生活空间的内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带动乡村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优化平衡,形成田园式景观风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3 乡村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的整合策略

202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为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内容,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多么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乡村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的整合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生态空间包括河流、山体、农田、水塘等,它们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是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色,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和人居环境面临重大挑战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俯下身来,深入乡村和田野,发现乡土文化之美,探究传统乡土人居环境营造智慧”[5]。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努力引入旅游经济新业态,融乡村郊野旅游的骑行、远足、踏青等功能于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整合之中,为游客带来乡村生产生活活动的体验,为“三农”发展注入活力动力。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整合方式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主动适应乡村游、近郊游的旅游新趋势,优化生产空间和产业结构,在做好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促进乡村经济,带动农业旅游。

4 乡村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的整合策略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乡村固有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生态空间承载着村民的生产与生活。乡村特有的生态条件产出特有的物产,特有的物产养育庇佑着那里的人民。如竹材、木材资源丰富的乡村在屋舍、家具、农具建造中广泛使用竹木材料,深深印证着生态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乡村建设在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下,常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换取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正在修复乡村生产生活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生态、宜居的乡村模式为主要抓手的乡村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整合,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条件。

友好、优美的生态空间所产生的生态资源和物产可以为乡村带来经济收益,为集体和村民带来增收,对改善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环境提供经济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许多村庄发展经济选项之一,通过旅游带动乡村发展,并有力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反哺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的有效整合。

乡村的不同空间类型构成是相辅相成的关联体。本文以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视角为切入点,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了当前乡村“三生”空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整合、协调与重构策略,以助力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三生生活空间空间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山骨云根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年年有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
浅析“三生”德育有效整合研究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