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大概念的高年级习作单元逆向教学设计

2022-03-22 03:00杨巍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概念高年级

摘要: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个特殊的单元———习作单元,主题为“表达真情实感”。作为专门的习作单元,单元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习作的核心价值。在本单元中,其他版块的安排都为达成习作这一核心目标服务。因此,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必须要有单元整体意识,注意前后内容的链接,凸显单元语文要素,这样方能启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帮助学生稳行致远。

关键词:大概念;高年级;写作单元;逆向教学

大概念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通俗言之就是能反映知识本质,处于核心地位并且能够在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可以迁移和运用的原理、思想和方法。而逆向设计与单元整体教学被认为是揭示、理解和应用大概念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中指向大概念的习作单元逆向教学设计倡导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并围绕基本问题、核心任务来揭示、理解和应用大概念。强调首先以掌握知能、理解意义和学会迁移为单元预期结果;其次以挑战性、开放性、真实性表现任务为单元评估依据;最后以探究整合、实践反思、问题解决为单元学习活动主线的逆向过程。

接下来,笔者将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例进行分析,帮助大家了解我校的习作基础课程。

一、理知识体系,把握梯度,确定预期结果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单元习作要素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读写结合,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单元阅读学习密切联系,要求达到第三学段课程目標:感情真实。在整个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体系当中,统编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在课文教学中学习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在习作中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情感。六上第八单元习作学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本习作单元才提出了“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这是小学阶段细作要求的总结和强化,也是对学生认识的提升,要让学生认识到:表达真情实感才是习作的灵魂。

二、细化目标,整合任务,设计评估依据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预期结果,笔者通过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四个板块设置如下评价任务:

《匆匆》评价任务:

1.朗读背诵: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积累语言,积累认识,积累语感。2.体会作者用一连串问句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落实单元阅读要素,体会文章表达感情的方法,渗透积累这种表达方法。3.感悟作者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方法:继续落实单元阅读要素,体会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用一段话仿写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触。

《那个星期天》评价任务

1.默读,理解课文:了解“我”的心情经历的变化,把握课文内容。渗透积累一心情经历的变化为序做表达的方法。

2.细读品味,学习表达:通过阅读交流,在具体型号的描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落实单元阅读要素:体会文章是怎么表达情感的,渗透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比较阅读,体会表达: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落实单元阅读要素,体会文章是怎么表达情感的,渗透学习这些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两篇精读课文的评价任务是根据本单元的目标和课后的课后习题来设计的。在第二阶段,本单元的学习能否完成每个板块的评价任务,足以能够证明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同样的道理,我们会也会统筹好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板块的教学任务,让每个版块都从不同角度对“表达真情实感”进行训练,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交流平台评价任务:

结合阅读经验,梳理归纳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初试身手评价任务:

仿造课本样例,选择一两个情境,吧“好”与“不好”的不同心情融入景物之中,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为习作做准备。

习作例文评价任务:

运用交流平台梳理归纳的方法作交流,落实本单元阅读要素,并重点借助旁批,进一步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积累经验,以迁移运用到习作中去。

三、围绕重点,多维训练,落实各项目标

笔者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还设置了不同的学习阶段。为落实核心目标“表达出真情实感”,在教学方法的处理上,我们设计了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学得(精读课文)。第二个台阶:习得(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第三个台阶:用得(习作训练)。“学得”教的成分会多一些,涉及到知识的了解、领会和掌握会更多一些。对应的学习板块通常是精读课文,“习得”可能自主练习和体悟的时间比例会更多一些,可能涉及到操作性、技能性的训练更多一些。对应的学习板块一般是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用得”差不多就是自主学习、训练,更多的要形成一种独立的能力,养成一种自主的习惯,对应的学习板块一般是习作训练。孩子们学习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也就完成了学得和习得的任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法,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扎根。最后,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在口头交流的基础上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最终把自己习得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即可。

曾经站在孤立的文本前,总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在大概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立足单元,从整体出发,恍如“会当凌绝顶”。抓住表达这条线索,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清晰, 从“学得”到“习得”到“用得”,循序渐进,与学生探寻“庐山真面目”。

作者简介 :杨巍,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单位: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

1708500783343

猜你喜欢
大概念高年级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