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磨万段轨道几何状态及典型问题分析

2022-03-24 01:53赵文博杨飞马良德
中国铁路 2022年1期
关键词:平顺全线区段

赵文博, 杨飞, 马良德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 100081)

1 工程概况

中老铁路磨丁—万象段(简称磨万铁路)位于老挝境内,起于中老边境口岸磨丁,终点至老挝首都万象,沿线80%为山地和高原,线路跨越河流均属老挝境内最大河流湄公河流域。

正线采用有砟轨道结构和跨区间无缝线路,全长422.441 km,设计速度160 km/h,采用中国标准,为客货共线Ⅰ级单线铁路。其中路基总长155.37 km;桥梁164 座,总长67.63 km,以32 m 简支T 梁为主,采用24 m 简支T 梁调整孔跨,跨道路、河流、深谷等部分主桥采用特殊结构,主要有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60+4×104+60)m 连续梁、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80+144+80)m 连续刚构;隧道75 座,总长196.75 km,最长隧道为森村二号隧道,长9.38 km。

磨万铁路于 2015 年 12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10 月20 日—11 月1 日开始逐级提速测试,测试速度等级分别为80、100、120、140、160、170、176 km/h。轨道几何采用WX25T 999304、WX25T 999305 轨道检查车检测[1],验收速度标准见表1。检测项目包括高低、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轨距变化率、车体横向加速度、车体垂向加速度等。

表1 磨万铁路各区段验收速度标准 km/h

2 整体轨道状态分析

2.1 轨道状态及动态验收评价标准

磨万铁路轨道几何动态检测采用TB 10461—2019《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2]中规定的轨道几何状态验收评价标准。为保证试验安全,采用TG/GW 102—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3]中规定的轨道几何动态不平顺Ⅲ级、Ⅳ级容许偏差管理值对轨道几何大值进行控制。

评价项目包含局部峰值评价和区段均值评价。局部峰值评价允许偏差管理值见表2,每公里检测结果中无超过验收管理值的偏差,则验收合格。区段均值评价指标为轨道质量指数(TQI)[4],TQI 验收管理值见表3,检测结果中无超过验收管理值的偏差,则验收合格。

表2 轨道几何状态局部峰值动态验收管理值

表3 TQI允许偏差管理值

2.2 轨道质量状态

2.2.1 局部峰值评价

磨万铁路动态检测首次测试发现超验收管理值(简称超限)区段共42处,其中高低超限主要出现在电容枕、桥梁区段、路桥过渡段和道岔区段;轨向超限主要出现在曲线和道岔区段。经过多轮整修,最终按照设计速度全线拉通检测无验收偏差,满足局部峰值验收要求,验收结果见表4。

表4 动态检测局部峰值验收偏差区段汇总

检测中发现的超限区段都进行了及时整修,部分区段整修效果明显,整修前后结果对比如下。

(1)K72+257。这一区段在检测过程出现了高低超限,超限幅值为-6.82 mm,经过整修后,高低不平顺检测结果为-2.85 mm,检测波形见图1。对整修前后局部峰值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见图2,经过整修后,高低不平顺峰值得到明显改善,后期变化不大,无超限发生。

图1 K72+257整修前后波形对比

图2 K72+257整修前后峰值对比

(2)K167+910。该区段在检测过程发现了轨向超限,超限幅值为-6.00 mm,经过整修后,轨向不平顺检测结果为-3.80 mm,检测波形见图3。对整修前后局部峰值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见图4,经过整修后,轨向不平顺峰值得到明显改善,后期保持稳定,无超限发生。

图3 K167+910整修前后波形对比

图4 K167+910整修前后峰值对比

2.2.2 区段均值评价

磨万铁路进行160 km/h 全线拉通试验时,全线平均TQI 值为3.62 mm,最大TQI 值为7.7 mm,无超过验收管理值的偏差,满足区段均值验收要求,具体分布情况见图5。

图5 磨万铁路TQI里程分布图

按照基础类型对全线TQI 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见图6。路基、桥梁、隧道区段平均TQI 分别为3.58、3.76、3.61 mm,桥梁区段TQI 明显超过路基和隧道区段,主要由于检测过程中轨道检查车引起桥梁周期性垂向变形,导致反映轨道几何垂向平顺性的左高低、右高低较大[5]。

图6 不同基础类型轨道TQI及各成分对比

2.3 同等级线路对比

自2014 年至今设计速度为160 km/h 的线路,包括北同蒲、兰州—中川机场、长白乌、庐铜、宁启、衢宁、拉林及磨万铁路,收集对比各条线路平均TQI(见图7),各条线路经过动态验收后,轨道质量有一定改善,早期开通线路轨道质量较差,如北同蒲铁路、兰州—中川机场、长白乌铁路,近两年开通线路如拉林、磨万铁路全线平均TQI较小,轨道质量较好。

图7 160 km/h的各条线路TQI对比

对比2021年新开通的磨万铁路和我国的拉林铁路,拉林铁路全线平均TQI为2.78 mm,小于磨万铁路,主要因拉林铁路全线铺设较大比重的无砟轨道,统计拉林铁路有砟轨道区段平均TQI为3.47 mm,与磨万铁路接近。

3 典型问题分析

3.1 典型大值超限

轨道检查车检测K233+197和K258+531区段时横向加速度达到0.15g(g为加速度单位,g=9.8 m/s2),达到Ⅲ级超限,检测速度176 km/h,检测波形见图8、图9,轨道高低、轨向不平顺无明显超限,横向加速度较大,呈现周期性,波长约35 m。

图8 K233+197轨道几何波形

图9 K258+531轨道几何波形

两处超限位置具体线路信息及欠超高情况见表5,可以看出欠超高引起的离心加速度分别为0.056g和0.049g,不足以引起横向加速度Ⅲ级超限,因此超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曲线欠超高问题[6]。

表5 两处Ⅲ级超限区段信息

经过分析,检测列车下心摆自振频率1.3 Hz 左右,列车行驶速度176 km/h(48.8 m/s),引起周期性波长为48.8/1.3=37.5 m,与实测波长相符,为典型周期性长波不平顺激振下的低频周期性晃车问题[7],主要是由于轨道激励与列车下心摆出现共振引起。后期对轨道几何形位进行调整,消除了周期性问题,从而降低了横向加速度。

3.2 电容枕施工问题

磨万铁路全线为有砟轨道,在车站附近设置电容枕[8],由于电容枕确定位置及施工时间较晚,安装电容枕后捣固次数不足,导致电容枕附近轨道几何出现高低不平顺缺陷(见图10)。全线共设置20 个车站,其中靠近万象的几个车站如万象北站、蓬宋站、蓬洪站、万基站、万荣站较为明显。

图10 蓬宋站轨道高低不平顺波形图

通过小波变换法研究电容枕位置处轨道不平顺波长特性,小波变换通过变换小波函数的中心频率得到小波变换系数,只有当小波中心频率与原始信号固有频率接近的时候,小波系数才会取得极大值。对电容枕区段轨道高低不平顺进行小波变换[9],结果见图11。小波变换系数大值主要分布在5~10 m 波长区间,位置与电容枕位置一致,说明电容枕施工引起的轨道高低不平顺波长范围约为5~10 m。

图11 电容枕位置高低不平顺小波变换系数分布

根据电容枕布置情况,收集电容枕位置处高低不平顺幅值,作累积分布图(见图12),具体统计值见表6,可以看到电容枕位置处高低不平顺幅值超过4 mm的区段不少于5%,超过5.2 mm的区段不少于1%,而高低不平顺验收限值为6 mm,由于电容枕处高低不平顺波长较短,幅值较大,在列车荷载下容易引起轨道几何超限,因此后期运营维护阶段需要重点关注。

表6 电容枕引起的高低不平顺统计

图12 电容枕引起的高低不平顺累积分布图

4 结论

磨万铁路作为新建160 km/h 单线典型铁路,在验收轨道几何过程中发现了多种典型问题,通过跟踪分析全线轨道质量状态及典型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1)磨万铁路经过动态检测,消除了42 处局部峰值超限,TQI 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动态检测效果良好。

(2)经过验收检测,全线无局部峰值超限,TQI最大值为7.7 mm,无超过验收管理值的偏差,轨道几何各项测试指标均满足相关动态验收标准要求,轨道整体质量状态在同等级线路中较好。

(3)检测中发现一些典型问题,如轨道周期性不平顺引起的低频周期性晃车;电容枕施工引起波长较短,幅值较大的轨道几何高低不平顺,在列车荷载下容易引起轨道几何超限,后期运营维护阶段需要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平顺全线区段
一种改进的列车进路接近锁闭区段延长方法
高速铁路设施管理单元区段动态划分方法
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年内开通运营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P3 AMT混合动力系统换挡平顺性正向设计方法研究
中老铁路于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 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品牌全线升级
铀浓缩厂区段堵塞特征的试验研究
“筑梦”百年铁路 我国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全线轨道贯通
平顺植保站:开展粟灰螟防治